湖北特产荆州松滋 松滋特产独一无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9 04:26:22

一.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荆州山核桃

特点:荆州的山核桃是“荆州三宝”之一,是真正无公害高山绿色食品,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成分,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和促进儿童脑细胞的成长等作用。荆州的山核桃的特点是籽实充盈,皮薄肉满。( 荆州)

二.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福寿米

福寿稻米粒细长,光泽透明;做饭松散香滑,味道可口。米中含有丰富的水深性蛋白质及十多种游离氨基酸和铁、钙、锌、磷等矿物质,还有维生素B1和B2D、维生素C等多种成份、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养肝,明目活血之功效,是难得的保健佳品

福寿稻始产于监利县周沟乡福寿垸,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清同治年间,监利县令将福寿稻米作为南品进献朝迁,深得慈禧喜爱,赐名“福寿米”。“福寿稻”、“福寿垸”均因此而得名。随着岁月的流失及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福寿米曾随福寿稻的失传而消失。时隔一百多年后的1983年,周沟乡曾王村农民平作湖奇迹般地在一块中稻矮梗镀金田里发现了一株株型中等并有两个分孽的大穗子,便细心采回,次年某插9个平方,收谷11公斤,亩产812.5公斤。1985年,平作湖又栽插了3亩大田,收谷2100公斤,单产700公斤。消息传开,远近农民争相换种。因其用种量少,大田栽秧要求稀、匀,故取名“稀插”,又称“瑚选”。稀插的问世,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举与关注,经查阅史料和专家鉴定;稀插乃是失传多年的福寿稻!福寿稻问世,实为监利人民一大幸事。1986年福寿稻初涉市场,被不少粮食商贩误作当时物稀价昂的糯谷而备受青睐。之后,周沟粮管所领导慧眼独具,将其精加工并冠之以“小泰国”打入南北方市场而一鸣惊人。监利粮食局更是匠心独运,将福寿稻改装与广东福建人崇尚的“丝苗米”和“猫牙米”相抗衡。福寿稻以其产量高、米质优、销路好、价格高等优势,给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福寿稻的发源地周沟乡年种稀插4万亩,约占整个中稻面积的90%,亩产平均比同类灿稻高75公斤以上,年增产300万公斤。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同类灿稻0.20元计算,农民每年可增收440万元左右,户平均收近千元

福寿稻早已成为监利县中稻的当家品种。据县委农村工作部统计;1993年全面种植福寿稻面积33.7%万亩,占中稻面积的67%;1994年达50万亩以上,并已推广到江陵、洪湖、潜江及湖南的桃源等县、市,且呈继续扩大之趋势

福寿稻的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监利县委书记张琼江、县长夏钧勤要求把福寿稻作为发展市场农业的优势产品迅速在全县推广。1993年9月8日,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科委、省农科院、化中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沙现代农业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周沟乡大面积种植的福寿稻进行了现场考究和品种鉴定,认为:福寿稻株型适中,结实率高,在湖区种植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强,适合稀植,省工省种省投资。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测,福寿稻营养品质、蒸煮品质等项目的综合评定达二级优质米标准,其中加工品质达一级优质米标准,现场品尝,食味优于汕优“63”。1993年9月28日,《湖北经济报》以“稀插俏了监利”为题,对周沟福寿稻作了报道,接着《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农民报》、《农民之友》对福寿稻的变迁、特点及鉴定结果等相继作了详细的报道。一时间,福寿稻身价倍增,前来购货者络绎不绝。今年3月,海南省某粮贸公司找到周沟乡粮管所一次性丢下定金100万元,要大米300万公斤;公安县粮食学校则干脆派人携资到周沟办起了福寿稻精米厂

昔日慈禧偏爱福寿米,如今俏了监利,兴了周沟!(监利)

三.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桃花楠竹

桃花楠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花楠竹

石首市桃花山楠竹协会

10969173

加工过的竹笋

四.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子胥饼

春秋战国时期,列雄称霸,临潼斗宝,宣称胜者为霸负者为附庸之国。楚国派子胥出任赌使,众国使者都是有宝物器皿,车送人抬,熙熙攘攘,好生热闹,唯独楚国馆驿门前,冷冷静静,仅仅子胥身边只有随行三人,寓房里除了刀、剑、戟外,珠宝一件也没有。众使者皆曰:“楚国穷矣,穷得仅有几个大汉”。话传到伍子胥耳,他听了为之一笑。时渝三天,斗宝时间已到,众使者派人扛抬绸缎、珠宝、文物雕刻,一一列摆于台旁两扉,周天子正坐检阅台上,各国使节均把宝物一件一件抬至台前,让天子一一观赏,从齐、晋、韩、赵、燕、魏、秦等各国轮观之后,最后轮到楚国,楚使伍子胥素手走前几步,向周天子施躬礼,正欲叩后拜,天子就说:“不用叩拜,只需你当场献宝,分个胜负就行了”。子胥道:“回禀圣上,吾全身皆宝,不信请陛下龙眼观看。”圣上说:“好、就看你的身!”子胥欣然登坛,把上衣脱卸,露出胸脯,伸手举鼎,面不改色,张口大笑。众人见他洁白的排牙无缝,天是走近细看,果然不凡。接着手托悬钟上举,调息呼吸,鼓动胸肋,肋骨成了桶状无隙,评审员在台旁提问:“你们有活宝的,像伍子胥那样走出来赌......”评审员回禀天子。天子在台上说:“有活宝的走出来,朕为你评功论赏”,一连几声无人敢走出人群,周天子哈哈大笑地说:“楚国无以为宝,人亲以为宝”,自此楚中在南方称为强国为五霸、七雄之一
人们不禁要问,肋骨连成梗排,如何屈身俯仰?原来肋骨连接软骨,软骨紧贴肋骨,在自然弯屈时,软骨可以收缩,当吸气鼓动时,胸肋犹如伞叶撑开,呼气时,肋骨收缩,好似伞叶收叠;因此,桶状似的梗肋骨出现,是在吸气时才能使肋骨靠紧。子胥赌宝获胜,名闻天下,秦国也不敢再兴兵干拢楚国疆土
要了解伍子胥奇异的身体,必须研究他的生活习性和民间传说的“子胥饼”。伍子胥出生天监利县伍家场,靠近白鹭湖边,父名伍奢,家有兄、弟二人,兄名伍尚,随父在朝。他学名伍员,字子胥,童年在家习武、读书,喜欢游泳,夏、秋天常常同家丁从毛家沟划船到白鹭湖采菱、摘莲,秋季芡实成熟时,用镛刀钩回,烂去刺皮后,取米作为他喜好吃的佐餐,由于他母亲的慈爱。痛惜伍员身瘦如疳之躯,乃配合莲米、菱角米、五谷虫、灰面、米粉、白糖为料,做成食饼,以供他早膳之餐。数年后。伍员童齿换成了排牙。肋骨连接成叠。武力过人,因而获得他父亲高兴。荐于楚国为将,镇守樊城,以防晋、秦、赵国的侵略。“子胥饼”药性如下:按《本草纲目》记载:“粪中蛆治疗小儿诸疸积、疸疮、......”。近代药学研究,蛆含有蛋白质,能助长以育。莲肉与茨实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维生素C等,均有增强身体壮盛和骨质增强的作用。故伍子胥童年时代受到这些补益之后,雄伟的将才则来源天此后天食物的调养。( 监利)

五.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大米

监利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监利大米是湖北荆州监利的。

监利大米产于监利县23个乡镇管理区,东至白螺镇韩埠村,南至三洲镇上沙村,西至程集镇曾周村,北至新沟镇东荆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35分—113度19分,北纬29度26分—30度12分。监利县是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监利原属云梦古泽,湖泊密布,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析华容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监收鱼稻之利”而得名。1979年后,为发展农业生产,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部分湖泊改造成粮田。水稻是监利第一大宗作物,1970年代地方特色水稻品种“青粘香米”威名远扬,1979年、198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监利县先后被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0年以来,“监利大米”因质优价高而畅销广州等南中国市场。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监利县米业同业商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监利大米主产于湖北省监利县。核心产区监利县位于东经112°35′—113°19′、北纬29°26′—30°12′之间,共23个乡镇农场管理区。具体范围为:南临长江,与湖南华容、岳阳、临湘3县(市)交壤;东跨洪湖,与洪湖市接壤;西接江陵、石首两县市;北依东荆河,与潜江、仙桃2市接壤。核心产区耕地总面积13.72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0.7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8.13%。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监利大米属籼型,米粒细长,长6.75mm,宽2.10mm,千粒重21.0g,透明或半透明,腹白极小,油性适中;米饭泡松柔软,粘而不腻,清香可口。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7.0%,氨基酸≥6.5%,直链淀粉14.0-20.0%,胶稠度≥70mm。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格执行GB1354—2009《大米质量标准》、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确保大米质量安全。

六.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皮条鳝鱼

“皮条鳝鱼”系荆沙地区的传统名菜,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段鳝鱼形似竹节,故原名“竹节鳝鱼”。后沙市“义森酒楼”的掌勺曾友海师傅对其烹调技法加以改进,将原来炸一道改成炸两道,使鱼质更加酥脆,因掌勺曾友海小名叫“皮条子”,后来人便以其乳名呼此菜为“皮条鳝鱼”,流传至今。

传说清道光年间,台湾省宜蓝五品县令朱才哲。是湖北监利县人,当时台湾人民还不知鳝鱼能吃,朱县令在请客时吩咐家厨以“皮条鳝鱼”作为头菜,食者喷喷称赞,从此“皮条鳝鱼”在台湾扎根落户。

做法:

1.将鳝宰杀治净,剔取其肉切成8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入碗中;

2.以黄酒、精盐和干淀粉调匀将鱼肉挂糊;

3.将酱油、醋、白糖、葱段、姜末、糖蒜、猪肉汤100毫升放入碗中调成卤汁;

4.炒锅置旺火上,倒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挂糊的鳝鱼条下锅,炸约3分钟,待鳝鱼条展开时捞起;

5.将锅内油烧至七成热时将鳝鱼条下锅复炸,然后端锅离火氽炸3分钟,再移旺火上续炸1分钟至金黄色捞出;

6.炒锅中倒入卤汁以旺火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放入鳝鱼条,将锅颠翻几下,淋入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贴士:

1.此菜用炸烹方法,烹制前需选150克重以上的活鲜鳝鱼3条,从中顺直剖开,去内脏,剔去鱼骨取净鱼肉;

2.挂糊上浆的鱼条入旺火油锅炸3分钟左右,每条即可自然伸开。但在下锅油炸时要保持鱼条平正,不要卷曲和粘连;

3.第二次油炸时,先炸1分钟,再氽炸3分钟,后移旺火续炸,每次油炸可根据火力大小灵活掌握,氽炸时锅离开火口即可;

4.倒卤汁时,动作要迅速。

七.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香酥荷花

香酥荷花是选用正在开放的鲜荷花加淀粉放入油锅里炸稣后起锅,放上白糖,香甜可口。

八.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团子

石首团子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特色小吃。团子的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外表白白圆圆扁扁,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

在石首市当地,团子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煎团子,一种是蒸团子。通常在街头贩卖的,现场制作的,是煎团子(在锅里被油煎的两面焦黄就可食用)。

九.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松滋鱼糕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

松滋鱼糕独具松滋地方风味,早为荆楚名菜。它以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洁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点而著称,且久传不衰。

相传,北宋时,松滋鱼糕即名满荆楚,王公大臣宴请,为席上的头道菜,当时名曰:“头鱼宴”。明清以来,鱼糕制作己普及到民间,松滋各家喜庆之日,必备此菜。久而久之,此菜便成了别具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到松滋不食或不带点鱼糕即深为憾事!

鱼糕的选料,以鲜鱼10斤、肥肉(除皮)2斤、清水2至3斤,拌以适量的葱、姜、胡椒和味精等佐料。鱼肉刮洗剔刺沥于,合肥肉剁成泥状,盛入大盆内,加蛋清,拌上佐料,再放入适量食盐清水,用力搅拌,将糕料挤一小团氽入水中,料不动为缺水,速沉为水多,以动而不沉为适宜。然后,将糕料平摊入蒸格内,厚约5厘米许,上笼蒸15分钟,揭开用于布沾去糕面汽水,将蛋黄匀涂于鱼糕面上,用食用红花点饰,再蒸10分钟,起笼冷却即成。吃时,切成长8至10厘米、宽5厘米、厚0.8至1.5厘米的条形糕块装碗成形,入笼回火再蒸至透,出笼返扣盘中,即可出菜上席。

菜品特点:松滋鱼糕独具松滋地方风味,早为荆楚名菜。它以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洁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点而著称,且久传不衰。

制作方法:鱼糕的选料,以鲜鱼10斤,肥肉(除皮)2斤,清水2至3斤,拌以适量的葱、姜、胡椒和味精等佐料。鱼肉刮洗剔刺沥干,合肥肉剁成泥状,盛入大盆内,加蛋清,拌上佐料,再放入适量食盐清水,用力搅拌,将糕料挤一小团汆入水中,料不动为缺水,速沉为水多,以动而不沉为适宜。然后,将糕料平推入蒸格内,厚约5厘米许,上笼蒸15分钟,揭开用干布沾去糕面汽水,将蛋黄匀涂于鱼糕面上,用食用红花点饰,再蒸10分钟,起笼冷却即成。

十.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肉

湖北—千张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文化: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清咸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功效:“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湖北松滋最大特产湖北荆州松滋干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