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特产糟鱼 江西九江特产干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5 05:32:25

一.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江双蒸酒,在南海内外都是知名品牌。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如何保护和促进发展,既推动南海区域品牌产品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又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话题。九江酒厂采取措施,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赞赏和支持的。

九江双蒸酒——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酒类中的万宝路。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西江河畔适宜的局部气候、清冽的水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九江人民酿造出适合岭南气候条件下饮用的优质米酒。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明清以来南海九江酒业的专业发展史,又是一部南海手工业、商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更见证了华人海外图存的艰难历程。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与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独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九江双蒸酒从未间断的内销与出口,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这奠定了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人文、民俗、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1952年,九江镇12个酒坊组成联营社,成为九江酒厂的前身,并成为九江双蒸酿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江双蒸酒企业生产标准:Q/JJ0011S-2013《九江双蒸酒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四都桃梨

四都桃梨:四都镇不仅是一个旅游风景区,还是一个万亩水果之乡,尤其是东岭石林中,春天是一片桃红梨白,夏日是一片绿荫世界,秋天是收获果的季节。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黄坳西瓜

黄坳西瓜:黄坳乡适宜种西瓜,所产西瓜皮薄籽少,襄红味甜,而且个头大、产量高,县城买西瓜的只要听说是黄坳西瓜,情愿多出几毛钱。近两年黄坳瓜农除了出小产比别人早的、大的,还出产比别人迟的、小的。

四.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石门猪脚

主料:石门土猪脚、白糖、酱油、盐、味精、桂皮、八角。

做法:猪脚放在炭火上烧制皮黄后取出洗净斩块后,入开水淖水洗净。锅上火下油将糖炒成糖色下猪脚炒制后加各种调料、水,大火烧开后放在木炭炉上炖2个小时后取出。

特点:肉香味浓,肥而不腻,烂而不失其形。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修水的地方小吃,“哨”字应该是“食”字偏旁, 那个“哨子”的“哨”(shao)字是方言,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字的。

修水哨子是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美味食品。凡到修 水的人无不想美餐一顿哨子,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来礼待自己的客人。只要是亲口尝过哨子的人,又无不为其皮嫩、馅香、爽口而称赞不绝。

说起“修水哨子”的来历,修水群众中还留传着一段极为美好的佳话。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区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在那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好东西来供献。大家想到治水期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大禹和群众一起辛勤治水,连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很是过意不去。当时面对山高林密,有位老农提出,大家上山搞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於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就这样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兽肉切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而且越做越好吃,成为修水食品一绝。

现在每当逢年过节,亲朋往来,重大喜庆,修水人都作兴哨子,以示庆贺和款待亲朋。不过时至今日修水人吃的已不再 是用野山芋和野兽肉做的哨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在制作上也大大作了改进。

现在常吃的修水哨子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剥去毛芋的外边毛皮,再将新鲜的家种毛芋(又称芋头)洗净入锅煮熟,,等其凉至20-25摄氏度左右,把其搅成糊状;再将新鲜的红薯粉(每斤毛芋配三两左右)拌入毛芋糊中,在搅拌时加入些香油(油的配量一般以每斤毛芋 3-5钱左右),拌成的料以软而不粘手为宜,拌好料后放置待用。拌完毛芋料再配制馅子。爱吃甜食者可用白糖、芝麻粉、桔饼、桂花等加一定的化猪油或香油调制。爱吃咸食者可用腊肉或火腿加入大蒜、虾仁等配料制成。等两项料馅备好后,就可做哨子了。包时先把毛芋料捏成小圆团,大致像普通包子的包法,把制成的馅子包在中间,外型包成上尖下圆,表面不得有裂缝。最后就是上笼蒸熟。蒸时先将锅内水烧沸,水量以覆盖蒸笼底层为宜,将装好的蒸笼放入锅内,用大火蒸15-20分钟左右即熟。蒸熟后的哨子又软又香,趁热装盘可食。

当然修水哨子仅是我们介绍的传统美食,欲知其味,还得到修水去亲口品尝为快。

六. 江西省 九江 濂溪区 九江茶饼

九江茶饼起源于宋朝庐山区姑塘镇;繁荣于明清时期九江、星子皆盛产;昌盛于现代,2002年6月6日朱总理品尝九江茶饼后,将九江的茶饼带回北京。亦为贡品。

九江茶饼是江西四大糕点之一,采用传统配方;它选用当地茶油、本地麦面、坡地黑芝麻、百年桂花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研制而成。宋朝诗人苏东坡曾赋诗赞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色泽金黄,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点。由于散发着茶油的清香,丹桂的芳香及纯碱、苏打的奇香,故被人们称为“四香合一”的茶食精点。其营养丰富,易消化,老少皆宜,久食易色,已成为旅游市场中最佳食品之一。

七.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芥菜干

芥菜干 又叫腌菜干。做法是将芥菜叶子洗净晒干后,切碎在热锅中炒至半生熟,装篓子中压榨掉部分水分,晒干,然后蒸熟,再晒干即成。保存得好可一年不变质,既是做“东坡肉”的主要配菜,又可加辣椒炒作下饭菜。

芥菜干还可制作为茶点。做法是将芥菜心留2—3片叶,通过洗、泡、晒、蒸、渍等多道工序,做成一种长菜条子。加盐或糖做成碱味或甜味的芥菜干,这种菜干放口中咀嚼时回味无穷,很有味道,是咽茶下酒之干果点。

据说客家人出身的陈宝箴小时候最爱吃芥菜干,后来做湖南巡抚时,屡次交待厨房采买多办蔬菜,少买荤菜,还特别问到有没有芥菜干。厨房仆役私下说他故作清廉,陈宝箴闻见并未生气,作诗一道送厨役:

嚼来确是菜根甜,

不是官家食性偏,

淡泊生涯吾习惯,

并非有意钓清廉。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罐煨番鸭

罐煨番鸭 湘鄂赣毗邻的十县,农村百姓家都爱养番鸭。这番鸭与普遍鸭子不同,喜吃虫子和青草,可在门前屋后旱地上放养,而且生长迅速,待长到头顶结红冠时,一般都有七、八斤,过年过节时杀一只番鸭可够一家人享用。番鸭营养丰富,滋补性强,尤其是罐煨番鸭,吃了属凉性大补,因此,湘鄂赣毗邻县都有这道名菜。不过,修水厨师因用料不同,做出的味道更鲜,营养更均衡。

取新鲜番鸭腿肉剁成2~3厘米小块,取水发茶树菇切成寸长小段,在热油锅中加姜片、蒜头、食盐、味精等炒过,装入陶罐中,加汤盖盖子置炭火中煨2~3小时即可。特点是味醇厚、汤汁浓、肉鲜嫩、营养丰富。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板栗烧肉

板栗烧肉 板栗烧肉是一道四川名菜。修水县盛产板栗、花椒,用本县物产做出的板栗烧肉人见人爱,因而,成为修水人宴席上一道不可缺的名菜。

这道菜做法简单:取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板栗用沸水烫5分钟后剥去皮,在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炒锅置中火烧热油,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炒过,加料酒、精盐、肉汤、糖色炒至转红,将拍松后的生姜和葱、花椒加入,移至小火上煨至快熟时,再放入板栗同烧,待板栗熟透汤浓稠时,去掉姜、葱即成。特点是色泽红亮,甜咸适宜,板栗酥香爽口。

十. 江西省 九江 柴桑区 宁红茶

“宁红”茶,历史悠久,品质精良,素以条索秀锋颖,金毫显露,香高醇浓,鲜爽而驰名中外,清朝光绪年间曾被列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宁红茶多次获奖,1983年获经贸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荣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金杯奖”,1988年获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 九江)
江西特产米酒酒糟鱼湖口糟鱼江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