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特产萝卜干哪有卖 正宗萧山萝卜干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8 16:27:01

一. 重庆市 綦江 赶水草蔸萝卜

綦江赶水草蔸萝卜,因用稻草编织的“草蔸”蔸种而得名,草蔸萝卜实际就是在草蔸里生长的萝卜。赶水草蔸萝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据说,赶水草蔸萝卜的发源地在赶水镇铁石垭村8组(原玉荷村),首创这种种植方法的人是穆氏家族。

赶水镇村民历来都有种植萝卜的传统,家家户户每年都要种很多萝卜。穆氏家族是赶水当地的大家族,也是种萝卜的大户,但穆家种出来的萝卜总是没有别人的好,穆家长辈总结出原因是缺少肥料。怎样才能保证萝卜生长期所需的营养呢?据说是穆家一个长辈在清理鸡窝时突发奇想:鸡从小长到大都离不开窝,这萝卜的生长会不会也和鸡窝一样?如果也给萝卜一个窝,这个窝里有足够的肥料供应,萝卜就不愁长不大了。于是,穆家长辈就用屋后的竹子和谷草编蔸,再把草蔸放进粪坑里浸泡。第二年,将粪坑里浸泡后的草蔸捞起来,挑到地里,打窝后把草蔸放进去,再在草蔸上放进细土、点上萝卜种子,最后放谷草。一个月后,萝卜长苗,再培上一定数量的细土。经过精心培育长出的萝卜个大、色白、细嫩,形状圆润似草蔸。果然,这一年,穆家萝卜喜获丰收,供不应求。因为萝卜是在草蔸里长大的,人们就把这种个大质优的萝卜取名为“草蔸”萝卜。

清朝年间,地方政府还专门派人到穆家实地调查、品尝草蔸萝卜,尝后如获至宝,便组织力量精选个大皮白的萝卜,送到京城邀功请赏。据说,皇上和满朝的文武大臣品尝后,赞不绝口。草蔸萝卜从此成了朝廷贡品。每年,地方政府都要选上等的萝卜送往朝廷。由此,草蔸萝卜声名鹊起。很多文人墨客也千里迢迢来到赶水镇品尝,并写下了诸如:“头戴翡翠冠,外披彩霞衣,身如洁白玉,根似人参须”的赞美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赶水草蔸萝卜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注。1953年,赶水草蔸萝卜获得綦江和江津地委“地方土”称号;1958年,由玉荷村选送的草蔸萝卜(每个重20多斤)获重庆市专项奖;1959年,草蔸萝卜被四川省列为地方土。

近年来,重庆市农业局、市蔬菜协会等机构团体多次到赶水镇实地考察调研,对草蔸萝卜进行综合化验分析,确认所含的维生素、钙、磷、碳水化合物、淀粉等主要指标高于和优于其他萝卜。草蔸萝卜具有利尿、通便、清热解毒、减肥保健等功效。

赶水草蔸萝卜具有个大、形圆、皮薄、汁多、味美、化渣等特点,其色泽、味道和功效均十分适合城市居民“食要绿色、食要保健”的需求,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喜爱。赶水草蔸萝卜凉拌、煮、炖、炒、泡等皆宜,用其炖羊肉更是食中一绝,可谓美味佳肴。如今,数千亩新获无公害认证的赶水草蔸萝卜正陆续供应重庆主城,走向市民餐桌,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

(张学成)

赶水草蔸萝卜

重庆市綦江区蔬菜协会

12241110

萝卜

二.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萧山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山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山花边花边又称万缕丝,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品种有床罩、台毯、盘垫、茶几垫,沙发套、钢琴罩、披肩、衣裙等30多种。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工挑制花边,在萧山盛极一时,挑花大军达20万之众,不少人由此发家致富。民间曾有“挑花挑出三层小洋楼”之说。1972年创作的绚带丽花边,是一种富有新意的轻工花边产品,图案丰满,层次丰富,既显工,又显艺。具有构图严谨,工艺和针法多样,编结精细,色彩素雅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的纱艺花边市场上,80%以上产品出自杭州的萧山楼塔镇。楼塔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花边生产基地,在全国173个地县级市有楼塔人自营的经销商场,多数省会城市设花边专营商场,30%的纱艺品出口国外。2005年,楼塔镇出口纱艺花边产品达3亿多元,占行业总产值的25%,纱艺花边产业已经成为该镇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据悉,去年杭州萧山楼塔镇全年销售额超12亿元。

萧山花边是浙江杭州萧山的著名传统手工工艺品,做工独特品种多样,因萧山县为它的产地而得名。萧山花边的特色,是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花边。萧山花边的历史其实并不悠久,于上世纪20年代初由意大利传入萧山,以手绣为代表的萧山花边由此成为萧山一大传统产业,在发源地意大利威尼斯濒于绝迹时,萧山花边名扬海内外。萧山因此而获得“中国花边之乡”之称。

萧山花边的种类,主要有万缕丝(纯棉线制品),镶边(万缕丝和织物绣花相结合)两大类。楼塔纱艺花边,包括窗帘、流苏、绳结、绒饰、粘扣等100多个品种,近2000种型号的室内饰物产品,包括居室的所有编织类工艺晶。目前从事花边生产的个体和营销企业达1575家,花边产品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形成规模经营,楼塔成为全国最大的花边生产基地。楼塔的花边在民间已有近百年历史。花边专业市场建立后,该镇的大户企业纷纷进驻,目前营业用房全部租赁完毕。以往楼塔花边大都通过中间商销售出去,有了花边专业市场后,将客户吸引进来,可以使楼塔花边企业直接面对经销商,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目前该镇拥有纱艺花边企业415家,经营户1575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8%,从业人员8000多人,成为千家万户发家致富的主体行业,年创产值已占该镇工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二。

花边花边专业市场的建立使省内外花边企业之间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萧山“中国花边之乡”的知名度,使萧山成为花边产业的集散地。市场开业以来,各地客商慕名而来,交易活跃,每天都有四五批次的成交业务,具体成交额难以统计。镇里希望以市场为依托,力争培植100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到2007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

为了使全镇花边企业集聚优势、提升档次,该镇利用闲置厂房,建起了经营面积17000平方米、市场总营业用房90间的浙江省首个花边专业市场。该市场坐落在交通便捷的03省道旁,与义乌、柯桥市场相邻,占尽天时、地利。市场一开业,40多家经营户就把摊位争抢一空。每间营业房的成本就要7500元,政府仅以年租金5000元租出,其出发点,就是鼓励纱艺花边企业集聚,形成窗口的辐射力。

三.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雪萝卜

灌阳雪萝卜,又名灌阳红萝卜,是灌阳县传统优良的秋冬季蔬菜品种。其形呈椭圆形,表皮全红或红白色,肉质雪白,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食后能清热解毒,具有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等保健作用,是萝卜类中优良品种,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胜过医生开处方”和“萝卜上街,豆腐让开”之说。可生食,并有水果萝卜之美称。

灌阳常年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雪萝卜10万吨以上,产品大量销往桂林、柳州、南宁、广州、深圳等地。加工产品有萝卜干、萝卜酸等,主要厂家为桂林灌阳新龙食品厂。

四.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王太守八宝豆腐

八宝豆腐”原是清朝康熙时代的宫廷名菜。据说,康熙在位时十分喜欢食用质地较熟、口味鲜美的莱肴。清宫御厨便经常用鸡、鸭、鱼、肉去骨制成菜肴,以供其享用。一次,御厨用优质黄豆制成的嫩豆腐,加猪肉末、鸡肉末、虾仁末、火腿末、香菇未、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用鸡汤烩煮成羹状的菜肴。康熙品尝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异常鲜美,极为满意。他认为此菜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用豆腐、香菇、鸡肉等养生佳品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

二、是豆腐烹调得法,鲜美细嫩,胜于燕窝。

因它是用八种不同的优质原料制成,故被康熙赐名为“八宝豆腐”,并将其列作他最喜爱的御膳和宫廷宝菜之一。而且他还命宫中文人将“八宝豆腐”的用料及制法写成御方,将其作为金银财宝一样重要的礼物,赐与江苏巡抚宋牧仲等宠臣。后来,他又将此方赐给尚书徐乾学(号健庵),不久徐将此方传给门生楼村,楼村又传给自己的后人。

至乾隆时代,其方已传给了楼姓王的外甥孟亭太守,故又称"王太守八宝豆腐",并在北京和江浙地区首先出名。

----清代著名的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守八载说:“王太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覃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汤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著。孟亭太守云:‘此圣祖赐徐健庵尚书方也。尚书取方时,御膳房弗银一千两。太守之祖楼村先生为尚书门生,故得之’。”“八宝豆腐”自此广泛流传各地,现为江浙地区一款特色名菜。

秘方:

嫩豆腐1块(重300克左右),熟鸡肉30克,熟火腿25克,猪肉末、油酥松仁末、水发香菇末、蘑菇末、虾米末各15克,瓜子仁末2.5克,鸡汤150克,盐、味精、熟鸡油、酒各少许,熟猪油、湿淀粉各50克。

做法:

1、 豆腐用清水过净,去边,切成小方块,放入碗内。虾米末加酒稍浸。将鸡肉、火腿分别切成末。

2、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后,下猪油,

将鸡汤和豆腐丁同时倒入锅内,用勺炒和,加虾末、盐烧开后,加猪肉末、鸡肉末、香菇末、蘑菇末、瓜子仁末、松仁末,小火稍烩后,旺火收紧汤汁,放味精,加湿淀粉勾芡,出锅装入汤碗内,撒上熟火腿末,淋上熟鸡油少许即成。

特点:洁白细嫩,滑润如脂,滋味鲜美。

诀窍:必须用嫩豆腐,以纯鸡汤煨煮。要恰当掌握火候, 当豆腐下锅加汤接近烧沸时,即移火烩,切勿滚烧,使豆腐熟而光洁,不起泡和蜂窝眼,鲜嫩入味。

五.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萧山鸡

萧山鸡属肉蛋兼用型品种。又名“越鸡”、“沙地大种鸡”。原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分布于杭嘉湖及绍兴地区。

1主要特性特征体型较大,外形方而浑圆,体态匀称,骨骼较细,羽毛紧密。头大小适中,喙稍弯曲,前端黄色,基部褐色。单冠。冠、肉髯、耳叶红色。眼球略小,虹彩橙黄色。公鸡羽毛红色或黄色,公母鸡颈、翼、背部等毛色较深,尾羽黑色。母鸡羽毛黄色或麻色,颈、翼、尾部间有少量黑色羽毛。胫黄色。

2保种方式基因库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1976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2002年原产地处于濒危状态。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759克,母鸡1940克。105日龄平均半净膛屠宰率:公鸡84.7%,母鸡85.6%;105日龄平均全净膛屠宰率:公鸡76.5%,母鸡66.0%。

2繁殖性能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85天。平均年产蛋141个,平均蛋重58克。平均蛋壳厚度0.31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9。公鸡性成熟期178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2。平均种蛋受精率84.8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7.47%。

【开发利用情况】

萧山鸡是我国著名的体型较大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之一,特别是阉鸡闻名于江浙一带。今后仍应继续选育提高生产性能,同时以萧山鸡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以生产配套杂交的优质黄羽肉鸡为主。

六. 云南省 楚雄 禄丰 禄丰萝卜

禄丰萝卜是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的。禄丰县种植萝卜有悠久的历史,全县年种植萝卜4.76万亩。

萝卜是禄丰县的传统农产品,近年来,为把萝卜产业做大做强,禄丰县抓住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的机遇,围绕“调结构、定产业、建基地、扶龙头”的思路,依托罗次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大力推进萝卜种植基地建设。同时,从科技支撑上寻求突破,加大萝卜新品种的选育和试验示范,并对萝卜种植和生产实行统一标准,以此提高产量和质量。采用萝卜与烤烟套种的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挖掘增收潜力。此外,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提升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营销水平。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推进萝卜产业从种植、管理到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链延伸。

目前,禄丰县共种植萝卜4.76万亩,鲜萝卜年产量达16.6万吨,加工萝卜丝(条)1.4万吨,实现产值1亿多元,带动3万农户增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七.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湘湖莼菜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湘湖

产品特性:脆嫩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

产品成分:维生素B12、蛋白质、矿物质等。

产品功效:润肺、利尿、消肿、解毒、健胃、止泻、清热利水消肿解毒防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

产品简介:湘湖莼菜,为名贵水生植物,珍贵菜肴,具有润滑不腻,清香爽口,蛋白质含量高等特色。早在1600年前,我国东晋时就有“莼羹鲈脍”的记载,以莼菜调羹,成为宫庭佳肴。南宋嘉泰《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柔滑而腴。”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述:宋代“西湖第三桥(今苏堤望山桥)近出莼菜,不下湘湖者。”莼菜原在湘湖和西湖自然生长。20世纪60年代后期,

产品历史:萧山湘湖莼菜具有悠久的载培历史,相当的知名度,宋代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有四十余首描写莼菜的诗作,诗中详尽描述了莼菜的采摘、上市、烹煮等情景。“携友共采湘湖莼”“小艇湘湖自采莼”二句诗,深刻体现了诗人兴致勃勃地采摘莼菜的情景。南宋《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明万历《萧山县志》云:“莼出湘湖至美较胜他产”,烹调“西湖莼菜汤”盛名之后,其所用莼菜亦多产自湘湖。《萧山县志稿》(1935年)记载:“杭州盛行莼菜,西湖所产无多,皆由萧山贩往”。

八. 重庆市 合川 青草坝萝卜

青草坝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草坝萝卜种植历史悠久。传说当年曹操下江南带领 83万人马路过青草坝,官兵又饿又渴,曹操看到当地的萝卜又大又多,于是就下令官兵们吃,吃了三天三夜没吃完,剩下的萝卜就化成江水,流下去把下江人淹得喊天叫地,三天不退。据当地的百岁老人高百诚回忆,其祖上种植青草坝萝卜可能始于清乾隆41年左右。1924年,大户李九成,组织农民大力种植青草坝萝卜,用船运往周边及江浙一带贩卖,一举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民国时,青草坝年年都在禹王庙做庙会,庙会上就用青草坝萝卜做菜吃斋。同时还要评选“萝卜大王”,谁家的萝卜最大最重就是“萝卜大王”,要搭台唱戏以庆贺丰收,据说有位叫孔合川的保长家,就出了个10多斤重的大萝卜。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时,有一架美国飞机曾被日军击落于青草坝,死里逃生的美国飞行员靠青草坝萝卜充饥才活了下来,后国民政府派兵来青草坝接应盟军飞行员时也将青草坝萝卜带回重庆,使青草坝萝卜声名大振,连蒋介石也点名要吃渠河二郎滩下的青草坝萝卜,使青草坝萝卜在重庆成为-货。人们赞誉“青草坝的萝卜煮腊肉,不放油盐都好吃”“青草坝,萝卜大,不放油盐吃得下”,“青草坝,立冬萝卜小人参”。以至于青草坝现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儿歌:“萝卜红、萝卜白,说起萝卜都晓得;萝卜香,萝卜甜,萝卜出来快过年。”

青草坝萝卜产于渠江两岸的合川区龙市镇青坝无公害蔬菜基地和香龙镇枣泥坝无公害蔬菜基地,是重庆的名优地方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近10000亩,年产量30000余吨。青草坝萝卜个大、皮薄、色艳、脆嫩,肉白、汁浓、味甜,可作水果生吃。青坝萝卜含有丰富的糖分、维生素、无机盐、植物纤维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还含有淀粉分解酶,能促进人体的食欲和消化,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土洋参"的美誉,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重庆市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利用青草坝萝卜,以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萝卜线、萝卜卷风味独特,正在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青草坝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区域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青坝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3′52″~106°34′12″,北纬30°16′22″~30°17′28″。面积118公顷,年产量5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长9cm~14cm,粗7cm~12cm,单重0.3kg~0.8kg,皮为胭脂红色,肉为象牙白,切面光滑细腻,生食微甜、嫩脆、清香、无辣味,熟食微甜、化渣、爽口,生食、熟食和加工皆宜。 2、独特内含成分:青草坝萝卜维生素C15.0mg~20.5mg/100g,硒0.0100mg~0.0154mg/kg,钾260.0mg~330.0m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标准规定。产品质量符合NY5082-2002《无公害食品萝卜》标准要求。

九. 山西省 朔州 应县 应县胡萝卜

应县胡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胡萝卜产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境内,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地跨东经112°58′-113°37′,北纬39°17′-39°45′之间,全县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其东邻浑源县,西向平朔邻山阴县,北邻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全县现有12个乡镇,人口2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2万人,农业总收入24.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46元,工业产值8.9亿元,全县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46.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运输以公路为主,县城公路密度达到39.7公里/百平方公里。应县地处大同盆地南端,一分山二分川,恒山、龙首、黄花三山南北拱卫、浑河桑干河东西绕城,山列如屏,水环似带。境内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333米。总生产面积2000亩,年生产总量92万公斤。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应县土壤分布受地形、地貌、水文、母质、植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全县大部分土壤为沙壤土,土层深厚肥沃,总的特点是地带性分布不明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水文情况:应县地处大同盆地南端,大小石峪、茹越峪冲积扇,北临镇子梁水库,西接桑干河,水资源总量1.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64立方米,全县地表水总流量0.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0.9亿立方米,地

表径流主要来源于雨季洪水,应县现有灌溉机井12000眼。

(3)气候情况:应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节影响,四季分明,气候变化主要受西南气流的控制,全年变化规律一般是:气温年平均气温7.1℃,极端最高温度36.6℃,极端最低温度-30.5℃。季风主要集中于冬春两季,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4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左右。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匀,一般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5%。年平均蒸发量为1858.5mm,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蒸发量的75%以上。开始霜冻期一般在9月下旬,解冻期一般在次年4月下旬,山区无霜期90-110天,川区区小事无霜期限130-141天。

(4)人文历史情况:胡萝卜以其根型整齐均匀,尾部

钝圆,光滑无分杈,色泽鲜艳,口感甜脆,营养丰富,品质佳,深受广大用户青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应县人民开发了这一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把种植胡萝卜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不断发展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使胡萝卜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全县种植面积达30万多亩,年产胡萝卜13亿多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胡萝卜生产基地。2001年,一个集食宿、娱乐、代办长途降温运输包装、蔬菜检疫为一体的华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南河种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指定为全国定点蔬菜批发市场之一。每年7月中旬,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区的高架拉菜车涌进应县,跨过长江,运进广州、上海、深圳、海南,并转口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等地,在国内外市场上一展风采,尽显风流。

生产技术要求

(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常用品种有日本新黑田改良五寸人参、宝畸五寸人参。种子质量:种子纯度≥92%,净度≥85%,发芽率≥80%,水份≤10%。整地:早耕多翻,碎土耙平。耕地的深度依品种而定,一般耕作深度在25cm-30cm。基肥:遵照NY/T496,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一般采用以基肥为主,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人粪尿3000-5000千克,碳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25kg,基肥量应占总肥量的70%以上。作畦:方式因

地区、土壤、品种等条件而异。但土层较薄,多湿时,宜作高畦,高畦宽50cm

,畦高15cm—20cm,畦面种两行。一般多采用平畦种植,畦宽2.4m。

(2)生产过程:种子处理:将饱满的籽粒,放入30-40℃温水中浸种3-4小时,捞出后放在温棉沙布中,置于20-25℃条件下恒温催芽。注意保持种子湿润滑,并定期搅拌,用清温水冲洗,使湿度、温度均匀。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一般催芽4-5天。播种期:春季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日均温10℃,夜均温7℃时播种,即脱水胡萝卜在4月21左右;黄胡萝卜在5月20左右。播种量:条播: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3-0.5kgJti,撒播:每667m2用种量0.8-1.0kg播种方式:条播:播种前6-7天,喷48%氟乐灵乳油100-150毫升/亩,进行土壤处理。喷药后混土1-5cm,然后进行播种,用锄钩划行距23cm-26cm,深约1.5-2cm为宜,过深不易出苗。播种时,先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然后用脚轻轻踩,再以细土覆盖、镇压。田间管理:幼苗期应进行2-3次间苗和中耕除草。当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保持株距3cm,并结合行间浅耕除草松土。当幼苗3-4片真叶(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去除过密株,劣株和病株,保持株距12cm-15cm,每667m2留苗3.5-4.0万株,同时中耕除草一次。浇水:从播种至出苗时间较长,应连续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6天浇一次;叶片生长盛期,适当控水蹲苗,加强中耕,同时注意适当培土,防止肉质根顶出地面。肉质根的根头粗度达1.5cm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0-15天浇一次,保持土壤湿度60-80%,收获前半月停止浇水。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胡萝卜一般追肥二次,8-9片真叶肉质根开始膨大时,每667平方米追磷二铵15千克或腐熟有机肥600-800千克。半月后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千克。收获前20天应使用速效肥料。选用的肥料应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以满足无公害胡萝卜对肥料的要求。不应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应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尿等有机肥。病虫害防治: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降低病虫源数量。药剂使用原则,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科学合理选择农药,对症下药,适时喷药,注意各种农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防治斑点病胡萝卜斑点病发病初

期喷洒75%百茵清500倍液。胡萝卜细菌性疫病软腐病,成株发病初期,用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6000倍喷雾,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混配农药品种:1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磷、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1、杀虫脒、1、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刘、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纳、毒鼠硅等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4286和GB/T8321(所有部分)相关标准。合理混用、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防止和延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4)采收:当肉质根充分膨大成熟并且达到无害蔬菜的要求时,即可采收。

(5)建立技术档案:将胡萝卜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及采取措施详细记录,建立档案备查。

4产品典型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胡萝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据科学鉴定:每100克胡萝卜含维生素C0.058%,矿物质0.024%,碳水化合物0.0020%和蛋白质等人体所必需的大量物质,长期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应县胡萝卜2004年7月30日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在国家商标局以“应州绿”商标注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原料(胡萝卜)从订有供销协议的基地购进胡萝卜。把不符合标准的小、分杈、虫果、畸形等杂、劣果拣去。按每箱20公斤装。包装上应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丁香萝卜

丁香萝卜亦称胡萝卜,来自西域,故有一个"胡"字,比如像胡椒、胡桃、胡琴之类。丁香萝卜原产地在亚洲西南部,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本草纲目》有记载,"元时始自西域入",气味与萝卜相似,所以称胡萝卜。丁香萝卜是江南一带的称谓。

江南一带,历来好客,待客之道无非是茶水点心及吴侬软语的热情问候。在七都庙港一带,家家户户自制茶果点心,丁香萝卜是茶果里最主要的一种,与熏青豆平分秋色,一碗平淡的茶水里有了这红绿两色点缀,立时就变得生动起来。作为茶果的丁香萝卜要经过腌制,其制作始于明清时期,是延续已久的一种民间技艺,一般由家族传授,代代相传。

丁香萝卜的腌制过程不太复杂,先是准备好丁香萝卜、食盐、罐头、滤网,把洗净的丁香萝卜切成片、细条、或粒(约1公分见方),再用水冲洗去碎末,滤去水分,然后放在容器内用食盐腌制15小时左右(丁香萝卜与食盐比例为20:1),再用器具晒干(防止雨淋雾露)即成,可放进石灰甏贮存,也可放进密封罐。

丁香萝卜极富营养,其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有明目、固齿、洁肤、乌发的功效。丁香萝卜还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预防上皮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萝卜中的木质素也能提高机体免疫机制,间接消灭癌细胞;丁香萝卜还含有降糖物质,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标酚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还有降压,强心作用,是高血压、冠 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丁香萝卜适合小儿出麻疹、水痘期间食用。

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病人,癌症患者,长期与1接触者以及职业病汞中毒者,皮肤粗糙、头皮发痒、头皮屑过多以及夜盲症、眼干燥症者都适合食用丁香萝卜。

老一辈人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饥荒的大都对丁香萝卜记忆很深,那个时候粮食不够吃,米饭要掺和丁香萝卜,再加一点米糠熬成薄粥来充饥。经济好转后,丁香萝卜退出了人们的餐桌,大多数农户将之作为一种猪饲料,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未被发现。直至今天,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丁香萝卜倒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贵,有了"小人参"之美称。以丁香萝卜为主料、配料的菜肴在江南一带随处可见。七都地区喜好用丁香萝卜炖羊肉,丁香萝卜煮粥,补虚弱、益气血。此外,还可将丁香萝卜擦丝剁烂,加肉末、盐、油、味精等,包进面粉糊调成的饼皮里,下油锅炸成外焦里酥的萝卜丝饼,在秋寒冬冷的日子里,咬上几口,清新爽口,暖胃驱寒,是七都人家的特色午后小点心。

丁香萝卜,在江南一带是招待四方来客花样百变的特色产品,既可作为主食,亦可作为点心茶果,已然形成了七都庙港地区的一种特色文化。

杭州萧山特产萝卜干品牌萧山萝卜干萧山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