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特产品牌 焦作特产哪里买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2 12:35:18

一.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名甘缪膏汤,汉称膏汤积壳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土贡食品。


武陟油茶成名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杨尚于武德县,住在姓吕的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食之,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帮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唐朝诗人李商隐游安昌时,是武陟油茶后作诗云:“芳香滋补味津津,以瓯冲出安昌春。”武陟油茶真正出名是在清代雍正年间。那时,黄河多次在武陟境内决口,冲毁了大片田园,民不聊生,清世宗御驾亲临武陟河的巡察。当是武陟知县吴世录为攀龙附凤,令一个姓朱的油茶大师为其调制油茶。世宗膳后大悦,称颂道:“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比美。”敕令在武陟开设油茶馆 ,以飨往来百官,武陟油茶由此名声大振。民国时期,由于灾荒连年,武陟人离乡背井,流落到陕西、甘肃、湖北、江苏等地,义卖油茶为生。从此,武陟油茶,遍布全国。


1978年武陟县组织了“快餐油茶粉”试制小组,吸收世传油茶大师朱老米等人的传统工艺,由邀省商业厅科研所专家作技术指导,历经数百次反复试验,于1980年3月研制成功,随即建立了武陟县油茶厂。武陟油茶在配方上选用:精粉、珍珠淀粉、华胜、芝麻等24中高级香料进行科学配方而成,经省卫生防疫站化验,每500克含各种维生素总和为424.63115克。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并具有味道浓郁、浓而不腻、芳香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因而驰名中外,远销港、台、日本和东南亚。

二. 河南省 焦作市 山阳区 薏仁粉

薏仁粉富含蛋白质,可以分解酵素,使皮肤光滑,减少色素斑点,使肌肤白晰,长期饮用,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的功效.对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蝴蝶斑,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很好疗效,可以有效阻止肌肤干燥,减少患癌的机率。是美白的圣品,是纯天然的瘦身美容食品。

三.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西沃卤肉

西沃卤肉这个县城里卖的都很多,不过并非都是正宗的,想吃正宗的还需要跑到西沃村。为什么他的肉这么好吃,有个说法说在当地的谁家想要卤自己买的肉,就可以直接拿到店子里,人家免费给你卤好。为什么?因为人家要的是肉里的精华,而且据当地朋友说,汤最少有上十年没换过了,这才叫地道的小吃。

四.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南庄混浆绿豆凉粉

在当地有千年历史、主要在孟州市南庄镇主街上,约有三十个小档口在经营。特点是清凉爽口,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凉粉有很大的区别,浑浆凉粉色绿、味香,拌以芥末、生姜、陈醋、芝麻酱等作料,不仅吃起来口感润滑,而且还有清热解毒、败火驱风、消食健胃、排除涨气的功能,在酷暑季节吃上一碗浑浆凉粉,你会顿觉神清气爽。

五. 河南省 焦作市 马村区 马村酥梨

马村酥梨是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马村的。济源马村酥梨果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含糖量高,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每当金秋时节,在五龙口镇马村酥梨基地到处可以看到,颗颗金灿灿、黄澄澄的酥梨压弯了枝头,触手可及。马村有沙滩面积近3000亩。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村民们在沙滩上栽植了大片果树,仅酥梨面积就达2500亩,另外还有少部分桃树。果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含糖量高的马村酥梨逐渐走出深闺,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马村酥梨获得国家级无公害产品标志,该村3000亩大型酥梨基地同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年,马村酥梨在济源首批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为了便于酥梨外运及城里人自助采摘,马村人专门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通往梨园的水泥路。“非常欢迎城里人到果园里采摘鲜梨。”

六.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上庄姜

上庄姜对外也称清化姜,是怀庆三辣之一,具有块大、丝细、色黄、味鲜、产量高、易储藏等特点,且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历史上,人们就制作出“糖晒伏姜”、“糖腌姜片”用来医治胃寒病。1993年,以上庄生姜为原料生产的“姜参蜜宝”饮品荣获首届“中国保健品博览会”金奖。

上庄姜自晋朝以来,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连年送往京城。2000年,全县种植面积约1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月山镇上庄村、柏山镇下期城等村,生姜亩产可达2500公斤左右。2007年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2008年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产品认证。上庄生姜及其制品姜酱、姜片、姜粉等,已成为博爱县重要的地标性产品,和博爱人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

2008年,“上庄姜种植与加工”技术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 河南省 焦作市 温县 董府丸子

董府丸子:董府丸子源于1920年20世纪初,已有数百年文化历史的董府丸子早在抗日战争年间就已名扬怀府。2003年董府丸子被评为焦作名小吃,地方特色小吃称号,并纳入“焦作名吃览胜”一书。

八.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海蟾宫松花蛋

海蟾宫松花蛋,是修武县五里源乡的传统。传说道士刘海蟾,于五里源村北马坊泉,令群鸭取松花蛋酬谢仙女(后人在泉畔筑宫),海蟾宫松花蛋由此得名,其历史悠久。特点是"长存不坏,打开呈固体状,红清黑黄,蛋清透明,并有一朵朵状若松针、晶莹秀丽的松花图案,柔软适中,香气袭人,食之余香绕口。兼有滋肾阴、状元气。祛病去火之功能,为上乘补品。在河南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元末以后,历代皇家都视其为皇宫御宴之美味。

海蟾宫松花蛋问世于宋大定二十五(公元1185年)年,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当地群众根据石灰可以烧熟鸡蛋的道理,反复实践,终于摸索出制作海蟾宫松花蛋的妙方。每100个鸭蛋,用柏枝、竹叶少许,茴香一钱半,花椒五钱,茶叶一钱半,放在六市斤水中煮沸,将水倒入放有碱面、食盐、生石灰的溶器内,加入四两草木灰和成硬泥,均匀地包蛋上,然后装缸密封,百日即成。

海蟾宫松花蛋之所以能在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享誉全国,除了其精细的加工方法外,马坊泉畔的鸭子长期生活在未受污染的水中,多食"活石头"(灯似瑚珊似的水虫遗骸,状若小石子)和鱼、虾等活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九.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柏山缸

柏山镇柏山村陶缸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元代柏山村以生产白瓷闻名。到了明朝万历六年(1579年),柏山村许同泰从山西阳城请来工匠,开始生产陶缸,因产品色泽艳丽、质量上乘而颇为-,烧制白瓷的工匠纷纷改烧陶缸,不愿意改烧陶缸的白瓷工匠大都远走景德镇,继续从事白瓷生产。刚开始,柏山村只有缸窑3家,10盘轮(一盘轮为一个生产单元,一般由3个人组成,1个做缸匠人、1个摇轮工人、1个和泥工人),技术不外传。清顺治五年(1648年),窑主张永仁为满足用户需求,开始雇佣工人,扩大生产,生产技术外传。到清嘉庆年间,柏山缸业发展初具规模,为提高技艺、保证质量、保持信誉,各窑主、工匠共同制定了四条规矩,对各类产品的规格大小、质地薄厚都作了明确规定,刻之于碑,相互监督,严格遵守。自此,柏山陶缸生产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全村缸窑发展到60多家,工人250余人,年产陶缸60万套,誉满全省。

民国期间,柏山村有缸窑120多家,180多盘轮,工匠700多人,年产值200多万元(旧币)。1938年日军侵占博爱后,绝大多数缸窑倒闭。解放后,柏山缸业开始恢复,1963年已有相当规模。改革开放后,柏山缸业迅猛发展,1983年有缸窑40多家,72盘轮。进入21世纪后,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陶制品用量大幅萎缩,柏山缸业逐渐走向衰落。

柏山陶缸品种多样,主要有:缸、汌、盆、罐、坛、瓮、火口等,具有夏天盛水不臭,阴天储物不潮,储粮不霉,腌菜不回味,价格低廉,经久耐用等诸多优点,曾远销西北、华北10多个省区,深受群众欢迎。

2008年,柏山缸制作技艺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柏山村一些上了年纪的制缸工匠正为此努力,想办法将这一古老技艺传承下去。

十.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修武黑山羊

修武黑山羊,个大肉多,体质健壮,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其营养价值高,有益气补肾,祛寒暖胃功能,是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的滋补佳品,有清炖羊肉、葱爆山羊肉等吃法。在云台山庄全年都可以吃到,但需要提前预定。

焦作特产十大排名榜焦作特产 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