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送人特产 镇安县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2 07:53:25

一.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象园雾芽

象园雾芽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象园雾芽茶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茶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怡人,滋味甘醇、造形美观,扁平挺直。冲泡时,汤色清澈黄亮,散发出浓郁的板栗香,回甘持久。

象园雾芽是陕南著名绿茶,产于最美秦岭南麓镇安县。象园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象园雾芽最早产于镇安县象园村,因为产地在象园故称象园茶,后来从江苏潥阳请来的炒茶师看到这里山青水秀,云雾缭绕,触景生情,便为象园茶定名“象园雾芽”。据《镇安县志》记载:“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达仁河刘姓从安徽迁移时带茶种在象园种植,即今‘象园茶’”。究竟这刘姓是何氏人也,《镇安县志》记载:“刘正民,安徽省和州彭城镇人。于清顺治元年(1644),迁来镇安象元(园)沟。来时带有茶种,当年播种,翌年出土,生长四兜。不数年,茶苗增至十五亩。民国16年(1927年),紫阳茶贩彭传清路过象园,见茶苗长势茂盛,指点制作方法。该彭随即迁来狮子口(今象园新丰村)定居,栽培茶树,制作茶叶。象园茶,从此兴起。象园茶因具有清香、味浓、耐冲泡等特点,名气日盛。”镇安县最早为蜀地,秦时属汉中郡,战国时归旬阳。古梁州、金州是唐代茶圣陆羽划分的全国八大茶区之一。在镇安庙沟发现了距今500年以上的野生茶树,说明镇安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种茶的历史。但由于战乱、灾荒诸多原因,镇安茶叶兴衰枯荣,跌宕起伏,曾有一度几乎灭绝。从刘氏顺治元年开始种茶发展到现在的盛华时代,已经走过了300余年的风雨历程。象园,作为一种符号,象园雾芽成为全县茶叶统一品牌,产地辐射到周边7个茶叶基地镇,茶园面积达6万余亩。镇安县盛华茶叶公司生产经营的象园雾芽引领时代新潮。象园雾芽,品味至尊,馈赠嘉宾,给力健康人生。

秦岭腹地镇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象园雾芽与众不同的内在品质特点。象园雾芽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茶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怡人,滋味甘醇、造形美观,扁平挺直。冲泡时,汤色清澈黄亮,散发出浓郁的板栗香,回甘持久。茶在杯中如雨后春笋,给人美的享受。

象园茶是绿茶,水温一般在85-90℃为宜,水温过高容易烫熟嫩芽,破坏茶中的营养成分,过低泡不出茶的真味。切不可用反复煮沸的开水,水质太硬泡出来的茶淡而无味。用具“壶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这也挺有讲究的。瓷器和陶瓷(紫砂)固然是质地比较高的茶具,但对于象园绿茶,一般还是选用玻璃茶具。便于欣赏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极品象园雾芽,最好选白瓷半透明茶杯。但见朵朵茶芽在杯中整齐向上,轻雾飘渺、澄清碧绿,美轮美奂。更能充分体现极品象园雾芽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二.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西头鸡

传说还有感人的故事哦!相传很多年前靖安高湖西头有个穷书生叫况钟,在外求学回家过年,途中风雪交加感染风寒,回家0亲问他想吃什么东西,他说:“没味口。”然后0亲把过年杀好的鸡与坛子里的酸椒、大蒜、米醋烧成一碗。当鸡烧好时散发出一股开胃的香味,顿时穷书生问0亲烧的是什么菜,好香啊!0亲添了一碗酸椒鸡汤,书生喝完时胃口大增说:“再来一碗”!当吃饱时满头大汗。第二天,书生的风寒好了,才想起昨天的酸椒鸡汤还能治风寒。三年后,穷书生况钟1后仍然回味当年母亲的酸辣鸡,但此时母亲已不在,为了纪念母亲、怀念家乡故将此酸辣鸡取名为“西头土鸡”也叫“过年鸡”。

三.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白石西瓜

白石西瓜

白石西瓜,产地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白石镇石底村。

口感清甜而广受市场青睐的广东云安白石西瓜,五月下旬正式上市。该瓜全部在黄泥地种植,西瓜体型较适中,瓜重每只普遍6到12公斤,是该县白石镇特色农业产品。

四.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土杂粉

手工艺做的哦,亲。。。这可是靖安人的灵魂啊!!!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这碗粉让靖安人牵肠挂肚。。。(绝大部分在外的靖安游子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这碗粉

五. 吉林省 松原 乾安县 干菜

系列干菜(萝卜干,豆角干,茄子干,西葫芦干,土豆干等)是选用优质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经过精心加工,晾晒而成。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好等特点,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绿色食品。( 松原)

六.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香榧

磐安香榧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磐安盛产香榧,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著名的中国香榧之乡。

磐安盛产香榧,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历史上的磐安县属东阳郡,公元5世纪《名医别录》记载:“彼生永昌、东阳诸郡。”公元10世纪宋丁度《集韵》记载:“榧,木名,有实,出东阳诸郡。”据磐安县万苍乡斐湖(古称榧坞)村保存的《榧坞种杏堂周氏宗谱》记载,当地在唐代已开始种榧树,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磐安香榧已是朝廷贡品。另外,我县境内有许多与“榧”有关的村庄和地名,如榧里、榧坞、板榧、榧树下、榧树岭等,均可觅得香榧生长的历史痕迹。至今,磐安县安文镇东川村黄连坞有600多棵的古香榧群落,其中最大的一棵香榧树树龄达1500年以上,被誉为“中国香榧王”。

磐安县2003年香榧种质资源调查中发现了17个自然种类,不但比诸暨、东阳多,而且香榧资源品质卓越。据统计,全县保存百年以上古榧树6100多棵,主要分布在玉山区域的万苍、尚湖、玉山、九和及安文、窈川等乡镇,其中尚湖镇岭干与板榧村、玉山镇黄里村、安文镇东川村分布最为集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榧王”盛产不衰,最高年份产量达900多公斤,产值达2万余元。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香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安文、窈川、双溪、大盘、玉山区域为重点的香榧产业带。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民营企业的集约开发下,磐安县香榧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有光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蜂儿土有限公司、大青谷农业有限公司等16家民营企业投资香榧产业,全县香榧种植面积达到5.63万亩,占全县经济林面积10.26万亩的54.9%;2012年榧蒲产量2000吨,总收入达1.4亿元,8.2万山区农村人口人均香榧收入1707元;2012年香榧干籽产量500吨,香榧产值2.1亿元。

同时,磐安县坚持走品牌战略,主打“蜂儿”香榧、“磐峰”香榧2个品牌,提升香榧产品附加值,“蜂儿”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浙江省名牌林产品,连续三届被评为浙江省香榧产业十大推荐品牌、金华市名牌产品;“磐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著名商标。

七.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凉粉

秦安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考究,佐料独特。用荞麦制成的凉粉柔软滑爽,用豌豆制作的凉粉晶莹透亮,还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其中用荞麦制作的凉粉工艺复杂,风味俱佳。吃起来清爽可口,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开。

八.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一腿”香菇

一著名营养学家曾形象地比喻:吃“四条腿”(猪、牛、羊)的,不如吃“两条腿”(鸡、鸭、鹅)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菇类)的和“没有腿”(鱼类)的。

在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众多的食用菌中,“一条腿”香菇是最常见的菇类。市售香菇都为人工栽培,按生产季节分为“秋菇”、“冬菇”和“春菇”三种;按品质不同可分为花菇、厚菇和薄菇三种,其中以花菇为最优。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营养蔬菜,也是一种具有奇妙药效的药物,具有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都具有一定的效用。在抗癌药物的筛选上,专家也对香菇寄予了厚望。

目前,正是冬菇生长旺期。磐安是“香菇之乡”,当地人清洗香菇有一招:买了鲜菇后,先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稍许,然后用手朝一个方向旋搅10—15分钟,让香菇徐徐落下沉入盆底,然后轻轻地将香菇捞出,并用清水冲冼干净。若用干香菇烹菜肴,也有一个浸泡(又称复水)是否得当的问题。据行家介绍,干香菇复水的最佳方法是:将干香菇洗净后,立即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在冰箱的冷藏柜冷却至5℃左右的冷水中浸泡,并继续让它在冷藏柜中浸泡30至40分钟。用此法复水的干香菇风味不比鲜香菇逊色。

香菇菜肴制作简单,最适合家常餐桌。

一、双冬三丝

1.香菇剪蒂,水洗,温水浸发,切丝;冬笋去壳,先开片后切成丝;青椒去蒂去籽,切丝。

2.砂锅加入油,油烧热后,先把冬菇丝、冬笋丝入锅炒几下,后投入青椒丝稍煸炒,在适量清水中加入少量黄酒、精盐、味精等调味品,炒至入味,然后淋入少许淀粉薄芡,再淋上麻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色彩美观,清香可口。

二、炸鲜香菇

1.香菇剪蒂洗净、沥干;青椒去蒂去籽,洗净,切成小方片。

2.锅置火上烧热,加入熟花生油烧热,鲜香菇入锅炸至出味捞起,留锅底油,投入青椒片炸片刻,倒回炸过的鲜香菇,下精盐、味精、酱油炒至熟,翻锅淋上麻油,迅速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外脆内香。

三、菇炖排骨

1.香菇剪半柄,水洗后温水浸发;排骨剁成方块,水洗净捞起沥干;菜心切成方块。

2.排骨放入油锅炒片刻,加入适量精盐及清水,盛入砂锅,放入香菇、姜片先炖半小时,再加入菜心、料酒、味精炖熟,起锅装盘撒上葱花即成。

特点:清香味甘。

九.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镇安核桃

核桃,亦称“胡桃”,属胡桃科落叶乔木,为油料树种。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肠”之功效,中医多用于温肺补肾,主治喘咳、肾虚、腰腿痛疼等症,常被称为“万岁子”,“长寿果”。现在用它作原料制作糖果、饮料等……

十.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茶洞豆腐

茶洞豆腐

茶洞镇位于云安县中部,出产的茶洞豆腐、茶洞迳心茶和擂茶粥极具地方特色,被誉为茶洞“三件宝”。

云浮属石灰岩地形,水质含钙丰富,制作的豆腐特别嫩滑清香。或蒸或焖,香滑腻口。

镇安特产排名前十名镇安县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