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淄博特产酥锅 淄博酥锅礼盒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9 01:57:28

一. 山东省 淄博 桓台县 桓台山药

山药是桓台县。



山药又叫薯芋、薯药、延章、玉延等。我国食用山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就被誉为补虚佳品,备受称赞。据现代药学分析,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素以及胆碱、粘液质等成分。



山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质,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

二. 山东省 淄博 淄川区 淄石砚

石砚,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因古称淄州而得名。起始于唐,盛于宋,苏东坡称其为“淄石砚”米芾称其为“淄州砚”,唐彦猷在《砚录》评述:“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陆游《蛮溪砚铭》:“龙尾之群,临韫玉之伯仲也。”所以淄砚又有韫玉之称,古人评砚有端石尚紫,淄石尚黑之说,由于淄砚金星遍体,又有“金星砚”之称。北宋末,金兵入侵,文化中心南移,在以后的二百年间,淄砚一度沉默。明清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时期的文化繁荣,淄砚复为世人所重,乾隆年间,盛百二任淄川县令,对淄砚的历史、现状和石质进行调查研究,编《淄砚录》。

清朝、民国时期,淄石砚曾流传于山东一带。

三.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韭菜

博山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机韭菜每斤50元,是普通韭菜的十几倍。而且足不出村,就已销售一空”。2月13日,博山区南博山镇上瓦泉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王金成乐哈哈地告诉记者:“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大大提高了,这么贵的蔬菜愣是脱销。”

去年,上瓦泉村发展有机韭菜 100 亩,春节前上市 10 万斤,种植户仅凭这一茬韭菜就可实现亩纯增收8000 余元。今年,上瓦泉村有机韭菜将发展到1000亩。

与此同时,春节前夕博山有机农产品如有机桔梗、黑五类、绿茶等全部实现热销、脱销局面。

也正是看到有机农产品的大好前景和给农民带来的巨大收益,博山区依托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有机农业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整建制”有机农产品区。目前,全区已发展有机农业种植面积10万余亩,有33 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100 多个产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发展有机农业,既可实现农业增收,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使各类农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博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持俊说。

为打响博山有机农业品牌,去年博山区先后在北京和济南召开了两次有机农产品推介会,达成购销协议5.68亿元,上百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知名度的提升大大促进了博山有机农产品的营销,中秋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市场都呈现出抢购脱销的局面。

上瓦泉村是博山区培育发展“有机村”的代表,该村地理环境优越,蔬菜种植一律使用有机肥料。为了保护水源,本村及邻近区域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该村专门成立的有机韭菜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准备近期打开北京市场,为此,他们向工商部门提出为种植户办理个体执照的要求。博山分局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迅速组织北博山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指导种植户填表,现场办理执照,仅用半天时间就办完了登记手续,并且不顾路途遥远,当天赶回所为他们打印出营业执照,为上瓦泉有机韭菜进京赢得了时间。

四. 山东省 淄博 淄川区 淄博池梨

淄博池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池梨又称淄博酥梨,属白梨中的优良品种,在淄博市淄川区东南山区栽培历史悠久,是地方名产。.淄博池梨因原产于太河镇池板村而得名,故名池板梨,简称池梨.。淄博池梨于201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
淄川区口头、峨庄两地(均隶属于太河镇),山清水秀,水流域治理好,白昼与夜间温差大,光照充足,且雨量充沛,年均降水720.3毫米,土壤属于淋溶裼土类,其保肥性强,微量元素含量高,为池梨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这里种植出来的淄博池梨品质优良,金黄色,外观美,果实呈椭圆形,果面光洁,无锈斑,果肉洁白,内质细腻、渣少,香脆甜适口,果点小,果心小,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达到400克,耐贮存。含维生素C在3%以上、含糖量在10%以上、含酸量在2%以下、可溶性固形物在10%以上;每百克淄博池梨含锌大于0.5毫克、含钙大于6.0毫克、含铁大于3.0毫克。还具有帮助消化,润肺凉心,消痰止咳,退热解疮毒和解酒等功效。.
据史料记载,该镇的池板村自明洪武年间就开始栽培,迄今有600余载,相传,有年乾隆去泰山路过此地,有人献上池梨,他吃后感到甜脆可口,随之被钦定为贡品,每年晋贡朝廷。池梨原为佳梨以味最甘而得名。民国初年,池板村农民将池梨挑到博山出售,买者就共把而劈之,梨就随之而开,再劈亦然。尝其味,甘美。遂问其产地,答曰池板,因而有池板梨之称。又因池板村为淄博市境,故外地俗称淄博池梨。.
淄博池梨于201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截至认证时止,获准使用“淄博池梨”证明商标的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淄川区太河镇幸福溜领域14个村(梦泉、双井、杨家、本齐、幸福、南股、永泉、桑杭、陈家、池板、西股、东等、东坡、小口头村),海拔600米左右的种植区。.

五.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池上桔梗

池上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池上桔梗,产于池上镇。池上镇是淄河的源头,是山东省淄博市特级水资源保护区。这里,地面水丰富,远离污染源,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桔梗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桔梗作为特色蔬菜,吃起来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桔梗需求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且风靡了韩、美、日等多个国家。

为了池上经济的繁荣,为了致富路子的拓宽,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建起了20多家桔梗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桔梗生产基地与桔梗加工企业互动的良性循环。其中,6家大中型企业已经赢得独立的进出口权,年加工各类桔梗1.5万吨,桔梗产品上万吨,实现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的目标。

池上桔梗的今天如此辉煌,可有几人知道它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回溯一下它的昨天吧。

三十年前,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在池上公社乔-与药材站李站长的指导下,桔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悄悄地来到这片地杰人灵的沃土上。

据说,桔梗种子的来历很不寻常。最初的桔梗,是野生的,很稀少。为了大面积发展桔梗,李站长背上干粮,独自爬山涉水,踏遍了鲁山的山山岭岭。他一个葫芦头一个葫芦头(成熟的种子外壳像葫芦头,小小的种子藏在里面)的采集,终于累积了半茶碗(相当于1两)桔梗种子。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他终于可以下到村庄,实现大面积发展桔梗的愿望了。

前面已经说过,适值割尾巴年代,庄子里(文中村庄、村民的称呼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村叫庄,村民叫社员,村长叫大队长)尽管入不敷出,可是大队长们在是否接受种植桔梗这件事上还是慎之又慎。这时,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吴家台勇敢地接受了桔梗试种的挑战。有幸的是,挑战的生产队还是我家所在的三队。

当时,走集体化生产的道路,村庄里多数土地由分队长领着集体种植,只有少数偏僻的土地派专人管理,种植点经济作物,方便年终给社员们分红。我们生产队也不例外,偏僻的念珠峪成了经济作物种植点。念珠峪由山谷及两边的山脊组成,土壤十分贫瘠。

没想到,这里竟是天然的桔梗之家。它的到来,尽管没有得到轰轰烈烈的欢迎,却也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壤里发芽、扎根,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了,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土地包产到户,意味着桔梗也要走向千家万户了。面对桔梗这个刚刚落户的新生事物,多数社员不愿接受它,怕它给自己惹麻烦。这时,爸爸和少数社员壮着胆子从队里领了种子,回家尝试种植。自然,我见证了桔梗艰难的生产发展史。

看得出来,经过几年打交道,爸爸对桔梗已经有了浓厚的感情,摸到了不少种植桔梗的门道。为了大面积种植桔梗,爸爸承包了村边最平整的土地育苗。出苗后栽植,桔梗的适应性就很强了,山坡、平地都可以。育苗时却乐观不得,土地越肥沃越好,地面越平整越好。

爸爸先在家中精心培育种子,直到种子冒出了白花花的芽儿,我们才去田里播种。土地早被爸爸打成一畦一畦的等着了。这时,我与爸爸再一一地平地、施肥、浇水、撒种、盖土,再细细地罩一层薄沙……扯得远了,其具体的管理,如出苗、栽植、拔草以及后期的切片、晒干都需要相当精细与耐心的,这里先不一一叙说了。

凡是新生事物,一旦得到市场认可,自是十分受宠的。这时,作为药材被认可的桔梗,一下子被宠起来,桔梗种子立刻昂贵起来,30元1斤也不容易买不到新鲜种子了。看到了喜人的收获,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种植了。不过,这东西发展起来慢,至少两年才有收获。

这是桔梗的第一个辉煌年——八十年代初期。

历经几年的风吹雨打,村民的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

好景不常,货多成灾。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了,桔梗的销路却没有扩大。一段时间里,桔梗出现了臭市现象。晒干的桔梗片儿由1.5元1斤迅速下跌到了0.09元,还必须用粗筛子把里面的小片儿、碎末儿全部过滤掉。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药片儿从筛子大大的网眼里纷纷落下时,自己的那颗心也淅淅沥沥地流血了……

渐渐的,村民种植桔梗的少了。看到这种光景,伤感的我不禁惴惴地想:可爱的池上桔梗啊,你还有明天吗?

慢慢的,在镇政府与杰出人士的不懈探索中,池上桔梗拓宽了市场渠道——桔梗由单一的神奇药材变成一种美味佳肴。此时,新建的池上食品加工厂适时地兴建了桔梗半成品车间,可以吸纳部分滞销桔梗了。

村民们收获桔梗后,首先挑选优质产品供应出口业务,再挑选二等品刮皮后卖给食品厂。然后,把剩下的桔梗刮皮、晒干。最后,唯有刮皮刮下来的茅根才被切了、晒干,当作药物卖了。

这时,无论鲜桔梗,还是刮皮的干桔梗,它们的主要市场在韩国,都是出口创汇项目了。

这是桔梗的第二个辉煌年——九十年代初期。

市场的再次繁荣,刺激着村民再次大规模的种植桔梗了。

可是,市场规律就是不近人情。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都认为可以大赚一把的时候,桔梗的价格再次大幅度下跌。鲜桔梗由3.5元钱1斤一下子跌到0.35元,刮皮、晒干的桔梗,也由原来的5元1斤跌到0.50元。村民的心,再次寒了……

不过,执着聪慧的池上人,面对桔梗的几起几落,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当桔梗已经走上餐桌,当桔梗再次卖不出去的时候,池上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开办桔梗深加工企业的美好前景。他们想到了,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了!十多年来,池上桔梗深加工企业已经由当初的1家2家,发展到如今的10家20多家。出口创汇,已经由单一的韩国发展到美国、日本……

桔梗的深加工解除了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的后顾之忧,村民们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了。几年来,鲜桔梗的价格年年提升。今年的价格一路狂飙,竟然到了7元钱1斤。村民们喜上眉梢了。

这是池上桔梗的第三次辉煌了——2011年。

池上桔梗,前景无限好。

为满足桔梗市场的各种需要,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池上桔梗的优良品性。村民们严格按照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将产前、产中、产后过程全部纳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

现在,池上桔梗已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当前,我镇桔梗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池上桔梗的生产,已经坚不可摧。同时,它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或者外省的桔梗生产。如果细细地追溯起来,你会发现远到安徽或内蒙的桔梗,它们的老家也在池上,他们的老0就是那半茶碗种子中的一颗。

目前,池上已经成为博山区首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集散中心。作为池上人,我们为此而自豪!

六.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沂源黄烟

沂源黄烟是山东淄博沂源县的。

沂源县盛产黄烟,闻名全国。

七. 山东省 淄博 高青县 高青雪桃

高青雪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青雪桃

高青县雪桃产业协会

雪桃,是桃子的一种。系世上稀有的蔷薇科属变异晚熟品种。其果实在立冬前后(10-11月份)成熟,收获时已值下雪季节,故名雪桃。雪桃适应于半潮湿性气侯,要求土壤透气性好,喜肥水。在未进入休眠期前受寒流侵袭易发生冻害,进入休眠期后要求有零下8摄氏度-15摄氏度低温天气30天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果,生长温度为:-25℃ 至 40℃。雪桃果型好,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00克,最大单果重610克。果品质量好,水份充足,脆甜爽口,可溶性固性物含量20-24%。

高青雪桃全红,口感脆、甜,含糖量达到25%。

八. 山东省 淄博 高青县 桑条

桑条

青城的桑条为高青之,编织成的工艺品,远销日、美、德、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农业总产值114211万元。

九. 山东省 淄博 桓台县 炸莲花

炸莲花

炸莲花是将鲜嫩的莲花总投资洗净挂浆后入油锅炸之。此菜火候以酥脆为宜。捞出沥油放入白糖即可。食之酥脆清香。另有炸薄荷叶一菜,主料为嫩薄荷叶,做法与炸莲花相同,其味芬芳清辛。

十. 山东省 淄博 淄川区 蓼坞小米

蓼坞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蓼坞小米的产地在淄川区寨里镇,这里土壤呈弱碱性,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不使用任何化肥,生产的小米粒小均匀、色泽黄润,熬出的稀饭粘度高,粒粒相连,口感香甜,远近闻名,是一种传统的天然的营养佳品。特别是在孕、产妇、老年、儿童中,更是有口皆碑。
山东淄博特产博山酥锅酥锅淄博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