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特产蔬菜 临汾特产蔬果沙拉推荐一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5 13:02:19

一. 山东省 济宁 任城区 接庄蔬菜

接庄蔬菜

济宁市接庄无公害蔬菜基地总面积1533.3公顷,种植蔬菜品种60多种,品种优良化达到100%,蔬菜总产量每年可达9万吨,其主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产品销售额达到3.2亿元。

二. 山西省 临汾 侯马 烤面筋

烤面筋

烤面筋在边烤边刷的过程中发出吱吱的响声,其香味远飘几十米,勾人食欲。一串色泽金黄红亮的烤面筋吃到嘴里油滑松软、麻辣鲜香、即辣又香。吃后口齿留香,回味悠长。

三.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霍州棉花

霍州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四.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蒲县烟叶

蒲县烟叶

蒲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烟叶种植推广漂浮育苗技术,加大科技兴烟力度,扶持烟叶种植产业做大做强。

在蒲县黄土烟叶小拱棚漂浮育苗基地,农资中心技术人员正在为烟农讲解漂浮育苗技术,这是我省首家使用推广的烟苗栽植技术,用这种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烟苗成活率高。

时下正值烟叶育苗季节,为培育壮苗,提高烟苗成活率,农资中心引进先进漂浮育苗技术,深入各烟叶种植基地给烟农讲解漂浮育苗的管理技术。现已进入验苗期,一要注意高温烧苗进行剪叶,二是注意断水验苗,三要喷农药防病治蚜。

蒲县是全省烟叶种植大县之一,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的土壤木床育苗办法,漂浮育苗新技术的引进与传统育苗法比较,具有减少移栽用工、节省育苗用地,便于烟苗管理等优点。

蒲县农资中心技术人员王保平介绍,漂浮育苗是一种无土栽培,利用水把营养供给烟苗生长,解决了以前营养袋育苗占地多,用功多、成活率低(的问题),是目前一种实用先进的育苗方式。

为使漂浮育苗技术推广,农资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办法,向烟农详细讲解漂浮育苗管理技术,让全县烟农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

烟农王长江如是说,往年利用的是传统育苗,今年用是的漂浮育苗,漂浮育苗比传统育苗提前20天,苗壮、根系多、大田移栽还苗期短,成活率100%。

据了解,今年我县对烟农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引导农民科技种田,提高烟叶质量和成活率,充分调动烟农种植积极性,为烟农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花马蔬菜

近年来,陕西省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狠抓蔬菜产业,按照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突出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使全县蔬菜产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以云阳镇花马村尤为著名。

花马村位于西北蔬菜名镇--云阳镇南部5公里偏东处,是泾阳县千亩高效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重点示范村。2063人,耕地面积3540亩。全村现有蔬菜面积297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5%以上,有冬暖式大棚500座(占地1450亩),其中钢骨架棚240个(占地82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500亩。全村蔬菜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科学种植,错茬播种,分散供应,做到四季有菜,均衡上市,避开旺季,填补淡季。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200万元,蔬菜收入占到90%以上,蔬菜种植示范户户均收入7万元,最高户收入达到10万元。

花马村在不断提高本村蔬菜知名度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蔬菜品质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高效设施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带动群众近万人。目前花马村蔬菜以其产量高、质量好、无公害著称,产品不仅销往省内各大中城市,而且还远销到港澳地区。

六. 内蒙古 巴彦淖尔 杭锦后旗 陕坝蔬菜

杭锦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处河套冲击平原,土壤性质属沙壤土。境内土壤肥沃、灌排便利、气候适宜,自古就是农耕放牧的好地方。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无霜期141天左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充裕的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旗盛产小麦、玉米、花葵、油葵、黑瓜子、番茄、西瓜、蜜瓜、大豆及大白菜、青红椒、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辖8个镇、107个村。总人口308324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旗人口的1.6%。陕坝镇凭借城郊优势,蔬菜产业一直较为发达。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粗放的蔬菜生产方式,努力把“菜篮子”工程做精做细做优,探索出一条“品牌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陕坝镇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形成反季节蔬菜、西甜瓜、常规蔬菜和脱水蔬菜四大生产基地。

七.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寺伙沟蔬菜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寺伙沟村是农业发展综合示范村,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特色经济村”、“蔬菜产业开发先进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7年,榆林市启动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以来,全市一村一品迅速发展。鱼河镇寺伙沟村紧抓这一机遇,依据区位优势,全力发展设施蔬菜。2009年,榆阳区鱼河镇寺伙沟村被列为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科技示范村。目前该村已建有日光温室180座,户均两棚半,年产反季节无公害鲜菜1800多吨,年产值达64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其中设施蔬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92.8%。该村设施蔬菜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番茄、黄瓜、西葫芦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八.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拉尔基 永前棚室蔬菜

富拉尔基区长青区永前村棚室蔬菜园区采建立了集中的蔬菜生产棚室区。由于建立早、规模大,前库勒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种植黄瓜、西红柿、豆角、食用菌、洋葱等优良品种13种,全年实现蔬菜商品量2610万公斤,不但能够满足本区市场需求,而且还可以远销很多沿途城市。今年更加注重在栽培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品种上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黄瓜、番茄试验新品种已达10多个,其中黄瓜嫁接技术已逐步推广到了每家每户,使产量及上市时间提前,经济效益显著,此项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永前村也被列为全市“一村一品”工程100个专业村之一。

九.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瓜果蔬菜

武威市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凉,干燥少雨,日照丰富,土壤肥沃,最适应瓜果蔬菜生长。清乾隆十四年(1749)编撰的《武威县志.物产篇》中记载的蔬菜的白菜、萝卜、芹菜、辣椒等26种;瓜类有西瓜、甜瓜等;果品有梨、杏、苹果等20种。其中还需要有一些名品,如建国前流传下来的歌谣:“马儿坝的西瓜洪祥的蒜,海藏寺的大麻赛扣线”。目前,武威市大量上市的瓜果蔬菜,在品种上绝大多数是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外销的包心白菜、白葱、猪大肠辣椒、灯笼辣椒、红优二号西瓜、红黄元帅品系苹果,由于其品质佳美,深受各地消费者的睐。尤其是红元帅品系的红元帅、红星、首红苹果,果实形正,五棱突出,着色深红,光泽鲜艳,品质佳美,香醇甘甜,早在70年代就以“武威三红”而名扬省内,远销香港。近年来,以“金冠”为代表的黄元帅苹果又在钱国评比中夺魁。“武威三红一黄”远销四川、广州、上海,并有部分转口销往国外。现在,每当清晨蔬菜上市时,在蔬菜市场上,一车车翠绿、金黄、洁白、艳红、姹紫的各种鲜嫩蔬菜,带着晶莹的晨露,散发着田野的清香,被装上远方来的汽车,奔向金昌、兰州、西宁等地。仲秋9月,正是各地西瓜断档的时候,皮薄瓤沙的西瓜、香醇醉人的白兰瓜、黄河密瓜装上各种车辆,运往全国各地,为人们欢度中秋、欢度国庆增添了更多的情趣。进入10月之后,正值大白菜和白葱上市,城郊沿着312线国道两旁,大白菜、白葱一垛连一垛,东来西往的车辆靠边一停,要多少,有多少,过完秤,装上车,再继续赶驰前方。寒冬腊月,日光温室中种植的各类蔬菜下来了,特别是此时上市的西瓜,不仅实现了“抱着火炉吃西瓜”的夙愿,也为人们欢度春节带来了乐趣
( 武威)

十.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李厝蔬菜

李厝蔬菜

外砂镇李厝村素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该村芫荽、芹菜、葱等种植向专业化发展,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其中种植5亩以上40户、15亩以上20户。全村年销售芫荽、芹菜、葱2000多吨,年可创值300多万元。该村的芫荽、芹菜、葱还畅销省内诸多市场,产品五成以上远销广州、深圳等城市。

临汾特产排行榜前十名临汾特产十大名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