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特产鸭脚包是咸味还是甜味 宣城特产水阳三宝之鸭脚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9 21:00:38

一. 四川省 自贡 荣县 咸味烧白

“咸烧白”是四川人的叫法,原料及做法与客家菜中的梅菜扣肉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与“咸烧白”对应的,还有“甜烧白”,四川的咸烧白一个重要的原料是芽菜,而且一定要四川宜宾产的“宜宾芽菜”,这道最大的妙处便是芽菜将肥腻五花肉的油腻,统统吸走,肉不腻了,菜倒肉香十足。

做法:猪五花肉切片,配叙府芽菜、海椒、豆鼓及其他调料,糯米垫底,笼蒸而成。

色泽红亮,咸鲜味浓,趴软适度,肥而不腻。

二.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绿环兰香茶

汀溪乡是泾县名优茶的主要产区,生态条件最佳,位于皖东南泾县的深山腹地,距县城35公里,境内为黄山余脉常年云雾弥漫,泾县唯一的万亩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连绵环抱,浓厚的绿色植被四季苍翠,天然的生态环境花木竟蔚,气候温润土壤肥沃,优质绿茶“绿环兰香”就盛产在这莽莽苍苍的山谷间,重重绿浪的茶园里。分布于深山幽谷中的茶园,自然环境优越,茶树品种优良,属当地群体茶种,茶叶的天然品质突出,且产茶千年以上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特有的自然气候,孕育出原生态的绿环兰香绿茶。该茶叶肥芽壮,内质淳厚,茶叶的品味自然、清香。产品由全国著名茶叶专家王镇恒教授亲临公司精心指导研制并命名,叶似旗芽似枪,宛如春兰初绽,色泽翠绿颖秀,滋味纯正鲜爽,汤色明亮清澈,枝嫩鲜润肥壮,饮之幽香四溢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齿颊留芳,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之誉。

三.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 鸦山瑞草魁茶

鸦山瑞草魁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瑞草魁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又名鸦山茶,属历史名茶。鸦山上有古鸦山寺和鸦山街遗址,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海拔446米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广德的相华尖并立,南与宁国的高峰山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宣州的碧山龙泉洞,古属宣城,今属郎溪,处在郎溪与宣城交界处。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史,修贡亦仙才”。这是唐代诗人杜牧《题茶山》诗中的精萃名句,以赞誉茶之佳品——瑞草魁。

历史

古宣州鸦山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瑞草魁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 又名鸦山茶,属历史名茶。鸦山上有古鸦山寺和鸦山街遗址,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海拔446米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广德的相华尖并立,南与宁国的高峰山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宣州的碧山龙泉洞,古属宣城,今属郎溪,处在郎溪与宣城交界处。五代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宣城县有丫山,小方饼横铺苟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太守尝荐于京洛人士,题曰丫山阳坡横纹茶”。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云:“昔观-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竞收青蒻焙,不重漉酒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指明:“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明代曹学佺《名胜志》云:“鸦山在脊山北,产茶,充贡茶。经云:味与蕲州同。梅询有茶煮鸦山雪满瓯之句”。到了清代,记述鸦山茶的史料就更多了。

瑞草魁因其茶树品种主侧脉交角偏大,形似横向纹理,故名横纹茶。又因产于鸦山,又称鸦山茶。早在千年前就名噪全国,实属我国历史名茶中的奇葩。 瑞草魁

鸦山为天目山脉一去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相华尖(广德县)并立,南与高峰山(宁国县)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碧山龙泉洞(宣州市)旅游区。古属宣城县管辖,后曾几度变动,现处郎溪县姚村和宣州市水东之间的接壤地带。鸦山茶产于该山东面阳坡郎溪境内,据近人实地考察发现,郎溪县姚村乡永丰村境内有古鸦山寺和鸦山待遗地,他们认为,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

清代宁国县张所勉在《鸦山辨》中写道:“按一统志,鸦山产茶旧常入贡,属建平,故辨之”。郎溪县古称建平县,始建于宋端拱元年(公元998年)。清代谈迁《枣林杂俎》和阿世坦《清会典》都记有建平县岁贡芽茶二十五斤,因郎溪县无其他历史名茶,这里的贡茶即指瑞草魁。又据清《宣城县志》记载:“阳坡山下,旧产佳茶,名瑞草魁,一名横纹”,“水东之东,有象山、狮山、石壁山、双峰山(古名丫山)产横纹茶。”这就把横纹茶产地,由鸦山阳坡向西扩展到水东以东的山区。据宣州市有关部门在水东镇碧山、汪村、前进等自然村调查, 瑞草魁

发现有树龄50年以上的横纹茶品种。

综上所述瑞草魁作为古代贡茶,产于鸦山阳坡,应是无疑的。但由于自唐以来盛名不衰,其产区不限于鸦山也是顺理之事。至于水东横纹茶和鸦山横纹茶,孰先孰后,尚无史料可查证。而鸦山阳坡横纹茶之佳名,却是不能否定的史实。现今之瑞草魁即为1985~1986年间于郎溪县姚村永丰村境内的鸦山所创制。

产地

茶中奇葩瑞魁产于皖南山区郎县以南姚村乡白阳岗,在省级风景区石佛山的南边与举世闻名的黄山、九华山在同一纬度线上,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植被率高、温湿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条件有利各类动植物沙生长。

唐朝贡茶“瑞草魁”就生长在白阳岗景区里,鸦山阳坡白阳岗海拔高度487米,古树参天、林苍竹翠、溪水叮咚、云雾缭绕,茶地黑色砾砂土,特别适宜茶生长,茶树为自然野生,十分独特,可采鲜叶面积8千余亩,成品茶形射扁挺直如雀舌,大小匀齐、色泽翠绿、白毫隐现、香气高长、清香持久、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回味隽厚、实为名茶中精品,自唐至宋、明、清“瑞草魁”史料记载详实,唐代诗人杜枚赞其“山实东吴秀,茶称瑞魁”

地域范围

鸦山瑞草魁产于安徽省郎溪县姚村、飞里、凌笪乡、十字、毕桥、南丰、涛城镇等7个乡镇。郎溪位于安徽省东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3′50″~119°20′49″,北纬30°04′47″~31°15′41″。东与本省广德县交界,北与江苏省溧阳市、高淳县毗邻,西与宣州区接壤,南与宁国市相连,国土总面积1090平方千米。

四.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紫砂陶器

宁国紫砂陶器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 郎溪黄金芽

郎溪黄金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郎溪黄金芽是安徽宣城市郎溪的。

黄金芽是目前国内惟一的黄色变异茶叶新品种。现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该茶种已经引种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珍稀名茶种质资源圃。因黄金芽一年四季均为黄色,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味道鲜美,又贵如黄金而得名。

六.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雪花金鲐鱼

雪花金鲐鱼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旌德县 旌德生姜

元朝旌德县令王祯引入。族德山区昼夜温差大,山坡地形直射光照时间短,养分积累快,土质疏松,适合生姜生长的生态环境,适宜姜块生长发育,采收时姜块不粘土,光滑干净。旌德生姜具有肥壮、色黄、味香辣、汁多、纤维少的特点,不仅是烹饪和加工制品的佳料,而且能制成脱水干姜片、姜油、姜粉、姜茶、姜醋以及酱制品。( 黄山)

八.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牡丹

宁国牡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国牡丹是安徽宣城市宁国的。

宁国牡丹栽培始于晋,历经唐宋元代,至明代有较大发展。1981年8月,宁国创建了南极牡丹园。十多年来,南极牡丹园工作人员经四处寻觅,八方搜集,喜得江南古时遗留珍品物种数种。经过精心培育、目前已拥有“西施”、“轻罗”、“四旋”、“脂云”、“云芳”、“玉楼”和“凤尾”等20种花色品种。牡丹园种植面积达30000平方米,拥有大红、粉红、紫红、白色等四大色系,50000多株牡丹。如今,宁国南极、青山两大牡丹园已培育出三大类牡丹:单瓣、重瓣、千瓣。按其花朵型态和雌雄蕊变化情况,分为六大类型:荷花型、玫瑰花型、葵花型、平头型、绣球型、皇冠型。宁国牡丹根系发达,侧根多,耐热、耐湿的习性,以花大、色艳、重瓣、形美、味香形成我国南方一派。中国当代牡丹专家喻衡教授认为:“宁国牡丹是江南牡丹群的主要代表。”俗语有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每当4月中旬前后,宁国牡丹盛开的季节,五彩缤纷,花团锦簇,娇艳欲滴,妩媚娇艳,层层梯田百花盛开,百花丛中彩蝶飞舞,一派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景象,形成花的海洋、人的海洋。四方游客慕名纷至沓来,赏花者留连往返、无不叹奇。

《中国牡丹全书》曰:“清代江南牡丹就以宁国为重要栽培中心,并以栽培观赏牡丹为主,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公园所栽培的牡丹,以宁国南方牡丹为主。”中国牡丹的栽培素有“北洛阳,南宁国”之称。宁国牡丹以耐热、适应江南多雨气候;以重瓣花大、色泽浓艳;以花型多、根系浅、花期长而名扬江南。2008年5月在河南省洛南市召开的中国牡丹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牡丹年会上,宁国南极牡丹园被列入中国国花档案。

宁国牡丹除销往苏州的狮子林、万景山庄、拙政园、留园以及上海、杭州、广东、福建、云南、南京、合肥等十多省市外,还远销欧美等国。

宁国牡丹誉满江南。

九.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琴鱼

琴鱼

琴鱼长不过寸,口生龙须,“龙目鹭首”、“槎头秃尾”,“重唇四腮”,鳍窄尾曲。它的味道十分鲜美,有解毒养生之效,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琴鱼虽是鱼类,却很少作为菜肴烹制,而是以饮茶精品著名。每年清明前后,琴溪桥两岸的村民,便用竹篓、篾篮在琴溪滩头张捕。琴鱼捕获后,被放入盐开水中,并佐以茴香、茶叶、食糖,然后将鱼炝熟,再用炭火烘干,精制成琴鱼干收藏起来。平时或逢年过节可用来沏茶,作为杯中佳茗,招待上门客人。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拓粿

拓粿

拓粿,是广德民间的风味小吃,你要是到了广德,不吃拓粿那就算是白走这一遭了,拓粿因其独特的口味以及方便制作工艺,作为广德小吃中的一项重要特色而被传承。拓粿对漂泊在异乡的游子有一种情结,作为一种陪着自己一起长大的美食,拓粿对广德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不仅作为了广德人民生活中的一道美食,更有自己童年站在炉灶边等待妈妈把香喷喷的拓粿从锅里捞起来品尝的美好回忆。如今的拓粿已经成为广德白领的最爱,方便快捷,美味可口,真可谓是早餐的上上选择。

安徽宣城的特产鸭脚包怎么保存宣城特产鸭脚包有甜味的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