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巴林特产阿拉伯椰枣 哪个中东国家的椰枣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8 20:38:30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蒙古族马头琴

蒙古族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弓弦乐器。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您的耳畔奏响时,闭目冥思,眼前仿佛出现了坦荡辽远的大草原。这种弓弦乐器,相传成吉思汗时期(公元1162——1227年)就已在蒙古草原流传,因琴头以马头为饰而得名,琴箱用松木制成,蒙马皮或羊皮;弦两根,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音量较小。左手演奏方法,除了按弦处,还有指甲从弦下向上顶弦,这种特殊的演奏,声音坚实有力,别具风格。

马头琴表现力丰富,善于演奏抒情乐曲,据说有的不给小羔吃奶的母骆驼,听到了感情深沉的马头琴声,竟然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去哺育小驼羔。马头琴嘹亮的旋律,体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色,展现出阳光灿烂五畜兴旺的草原景象。坚实有力的指法,引出了纯净柔美绵延不断的音流,像小河的潺潺流水,赞美着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皮囊奶酒

蒙古奶酒所用原料取自内蒙古大草原每日清晨4--8时,纯天然无污染鲜牛奶。在元代宫廷秘法和牧区法酿制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无菌化接菌发酵,精心酿制长期窖存而成。酒体清澈透明、晶莹剔透。绵甜醇厚、乳香回味悠长。饮后不伤胃、不损肝、无异味、富含人体所需十三种氨基酸、二十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等作用。

工艺皮囊奶酒,包装发掘了传统蒙古民族文化,采用草原传统皮囊为材质,选料做工极其讲究,工艺精湛,品质表里如一,令人难以释手。是收藏和馈赠上品。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馓子

阿拉善各族群众久有吃馓子的习俗,其炸制技艺竟后来居上,堪称一绝,尤其是回民,更擅长炸馓子,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或其它喜庆吉日,除了炸油香,还要炸馓子。先将精粉加少量淡盐水搓成絮状,再加水调和,反复揉压,揉成粗条,抹上清油,放盆中醒面。待油锅热时,用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圈,轻轻抻长成环状,然后套在两根竹筷上,放入热油中,边摆边抻,等馓子股稍硬时,抽出筷子,炸至棕黄色时,捞出即成。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是中国地毯五大路系之一,已有250多年的历史,阿拉善因此有"仿古地毯故乡"之称。它源自西域,又继承了阿拉伯地毯和京式宫廷地毯的传统,以其精细独特的做工、淳朴秀美的图案、古色古香的风格著称于世。阿拉善仿古地毯阿拉善土种绵羊毛为原料,植物染色,纯手工编织,绾扣独特,化学水洗和传统特殊工艺处理而成。成品色泽牢固,富于弹性,图案寓典淳朴,祈盼吉祥,被世人誉为"大漠奇葩"。1996年荣获内蒙古名牌产品称号,现今阿拉善仿古地毯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六.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右旗 巴林彩石

颜色鲜艳、色彩美丽,质地细腻或具有某种奇异结构的多种矿物集合体(岩石),称为彩石。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彩石尤为珍稀名贵,故名巴林彩石。它和以石雕闻名于世的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鸡血石)齐名。巴林彩石在矿物学上统称叶腊石,主要由高岭石和叶腊石组成,其次含有极微量的铁质、绿帘石、金红石、黄铁矿、明矾石、辰砂等。巴林彩石呈块状,具有蜡状光泽及油脂光泽,颜色多样,色泽柔和,图形美观,质地细腻。有乳白、浅绿、浅紫、黑灰、褐黄、青灰、紫红、蛋青等各种颜色,自然分布,相互衬映,色彩相问,出现色彩绚丽、形景变幻多姿的自然美,确实是斑纹如画,巧夺天工。

其中首屈一指的是石中含有辰砂的鸡血石,被誉为“石中瑰,宝中珍”。其次冻石也是雕刻用石的最佳原料。其中有色如牛角而透明的牛角冻,雨过天晴的蓝天冻,质地细腻的英蓉冻,粉白色的桃花冻等等。这些奇异精美的巴林彩石,深受雕刻艺人和金石爱好者的垂青。

七.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左旗 巴林石雕

巴林石产丁巴林省旗的羊山,是我国玉石储矿量最大的产地,与以石雕闻名于世的福建寿山石,洲江青田石,昌化石齐名。巴林石呈块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自然色彩柔和协调,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内蒙古的巴林石刻选题新颖、雕工精细,为人称道。雕刻的古今人物、亭台楼阁、山水花卉,鱼鸟虫兽、烟茶酒具,以及文房四宝、印章戳料等等,是根据石料的色泽、质地、形状因材施艺。一石一题雕刻而成的,巴林石雕最善长塑造鸟羽、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黄焖羊羔肉

阿拉善传统名菜。选用阿拉善滩羊羔肉,剁成小方块,辅以少量酱油、调料等,再放蛋黄、粉面、优粉,抓拌后过油,炸成金黄色,扣在碗内,放入肉汤,加酱油、葱段、花椒、大料,上笼蒸20分钟左右取出,倒扣在汤盘内,将汤滤到锅里,加入味精,浇在羊羔肉上,再放点木耳菠菜叶等即可上席。( 阿拉善盟)

九.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左旗 林东毛毛谷小米

林东毛毛谷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专家评审会上,巴林左旗供销社领办的兴业源振兴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申请登记的“林东毛毛谷小米”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近年来,巴林左旗兴业源振兴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围绕做大做强生产、加工、销售特色杂粮杂豆这一主营业务,始终把发展农业订单、服务社员,提高农牧民收入、发展特色农牧业、建立稳定销售渠道作为首要工作,为社员提供统一购进并赊销化肥种子、聘请农艺师和专家讲解种植技术、免费发放资料、提供产前产中技术指导等服务,并以每吨高于市场900-1000元的价格回收原粮。先后开发了“辽王府”牌有机杂粮杂豆系列包装产品8个,均获得“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证书。目前,合作社社员总数达到1500户,有杂粮基地面积达33.42万亩,基地用户达1760户,5000多农户从中受益。生产基地覆盖全旗5个镇,发展订单农业5.6万亩,为社员提供农资460吨,为社员争取小额贷款贴息4.8万元,社员共享受优惠140余万元,实现增收186万元。合作社生产加工的“林东毛毛谷小米”是精选优质毛毛谷品种,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运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工,经筛选风选等工艺精制而成,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林东毛毛谷小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既提升了巴林左旗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又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林东毛毛谷小米种植(粮食)

地域范围

赤峰市巴林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向西南延伸处,西辽河支流乌尔吉伦河中上游地段,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上。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西南两面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交界。林东毛毛谷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北纬地理坐标为东经118o44′—119o48′,北纬43o36′—48o48′,南北长130公里,东西宽110公里。区域保护面积40万亩。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粉汤饺子

粉汤饺子,俗名“皮条拉石头”。饺子馅可用猪肉或羊肉,配以白菜、萝卜和各种佐料,采用传统方法包成饺子。再选粉质丰盈的扁豆,制成粉坨。这种粉坨放在锅里有弹性,略透明,久滚不糊。烹调时,先在翻滚的汤锅里放入切成条状的粉坨,将另一锅里煮好的饺子和粉条,一齐倒入汤锅中,临出锅时,调放食盐、生葱、醋、油泼辣面子、味精等。其味酸辣可口,有发热去寒之效,颇适寒冷地区人们食用,成为阿拉善的传统风味之一。

沙特特产椰枣图片及价格阿联酋特产黑椰枣功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