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产购买网站推荐哪个 西安特产购买地点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1 12:23:05

一.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高桥蔬菜

高桥蔬菜

高桥乡地处长安区西北部,属咸、长、户县(市)的接壤地带。全乡总面积28平方公里,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2088栋,中低拱棚7500多栋,形成了四个千亩设施栽培中心、两个示范基地和一个占地面积2800多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乡蔬菜年总产量达到6.4万吨,总收入8675万元。2003年基地通过省农业厅检测认定,被命名为“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主栽品种西红柿、黄瓜、菠菜三个品种于04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检测认证。09年又有生菜、油麦菜两个品种通过认证。为了创名牌,占领市场,乡上注册了“春桥”牌蔬菜商标,并成立西安春桥实业有限公司。“春桥”牌被评为“西安市09年度著名商标”。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二.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长安搅团

主要原料:玉米面适量、精白粉少许(即好麦子面,也可只用玉米面;加麦子面会相对比较劲道,两种面的比例大约为4:1最好,当然也可只用小麦面),小米少许(也可不用)
制做方法:1、锅加水适量,点火烧开,如果有小米的话可以先将小米下锅煮成小米粥;
2、用玉米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水或小米粥的锅中,左手抓玉米面一边向锅中慢慢撒下的同时,右手拿一根棍或勺子在锅里使劲搅,记住要一个方面搅,且要搅得十分地均匀,不要让面打成生面块,也无一点疙瘩方可!玉米面玉米面撒完后,再同样的方法撒上小麦面,俗话说:搅团要好,搅上百搅,越多搅,做出来的就会越好吃!
3、在搅的过程中,用中火,如果是电磁炉,更要注意撑握火侯,必要时要提下锅来,千万不要让锅底着了。
4、最后的成的半成品搅拌稀稠可以筷子离锅约15公分,而慢慢向下流动的搅团不断线为宜或是用大铁勺子插进搅团中间不倒为决定条件;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决定。
5、待搅拌的稀稠均匀,没有疙瘩时,小火烧,并时时要去搅或是转锅,一定不可粘锅冒烟!也不要烧了数分钟就想去尝~不要怕等,宁可多烧些时间,也不要吃半生的,小心你的肚子!
食用方法:(1)普通的吃法是: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可随意炒些自己喜欢的热汤菜浇在搅团上面,就可吃了!
(2)漏鱼鱼食用;搅团做好后,趁热倒进一特制的漏斗盆里(漏斗盆可用大号的饮料瓶用刀割掉上口部分,在中下部均匀打上8MM左右的小洞即可),锅里或盆里提前防好清水。把做熟的搅团放进漏斗盆,再用勺子使劲挤压漏盆里的搅团,搅团顺漏斗挤压出来,就变成了一个个小蝌蚪、小鱼鱼。然后再把这些鱼鱼捞在碗里浇上提前配置好的浆水汤,就可美美的吃了!也可烩了吃,炒了吃,凉凉加调好的辣椒调料汁吃等等!
(3)最简单的食用方面:舀到碗里,中间压个小坑,把调好的辣椒调料汁倒到小坑里,从边上夹一块,沾中间坑里的调料,就这样了,简单!或将搅团盛在一只大盘子里,每人一小碗用酱油醋和辣椒油调成的汁子,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地蘸了来吃。
注:辣椒调料汁制作方法:1.主料:香料(咱陕西有这种调味香料,如无可用各种十三香代替),辣椒100G芝麻20G上等菜籽油300G;
2.将菜籽油烧至沸腾后,稍凉1分钟左右,倒入容器内,依次放入(先少量放一点辣椒在油中,30秒后辣椒不变黑色为最佳,然后在大量放入辣椒,)香料搅拌均匀即可(放料顺序不要弄错)。
3.放些葱花或是大蒜磨进去,加适当酱油,鸡精,即可成辣椒调料汁,也可加入你喜欢的其他调味品!


三.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酸汤饺子

特点: 酸汤调制独特,味道鲜美酸香,耐人品尝。 主要原料: 面粉、肉馅、配菜馅、调料。 简要介绍: 酸汤水饺是一种历史古老的风味小吃,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酸汤水饺是把羊肉水饺放在特制的酸汤内食用。酸汤含虾皮、熟芝麻、香菜末、韭菜末、牛油、香油、鸡油、甜醋、酱油等13种调料。甜醋由醋内加入30%水、八角、茴香、丁香熬制,泛泡后加入红糖(醋糖比50:1),再熬制半小时而成。( 西安)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鸡蛋煎饼

1.打4个鸡蛋于一大碗中,顺时针搅匀;
2.放入一杯温水搅匀,放入适量面粉(能够调成稀的粘糊糊即可)搅匀;
3.放入适量植物油(避免煎时饼粘到上);
4.放入事先切好的菠菜沫,葱花沫(最好选取绿色部分),胡萝卜丝(2cm长左右),放入少量即可(否则煎饼容易破掉);
5.放入适量盐及适量鸡精,搅匀待用;
6.将平底锅中火烧热,勿需加油;
7.盛一勺上述准备好的鸡蛋面糊放入锅中央并立刻向四周散开成一薄薄的圆型。(将锅端起,向四周转即可),稍待片刻,待锅中饼可以晃动,即将其掂翻到另一测。约30秒到1分钟即可出锅;


五.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神仙粉

蓝田神仙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夏秋两季,当地居民采秦岭山中绿色无污染的糜子稍树叶,晾干后放入盆中,加入沸腾开水,待稍凉后用力揉搓,去叶柄及杂物后,放入一干净盘中,冷后即成凝胶状,切块后加入蒜、醋、油泼辣椒等。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据说“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当”。

神仙粉,不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那种用玉米面或米做成的粉皮类食物,而是一种形状和口感类似凉粉,原料却与粮食无关的山野小吃。每到春夏时节,蓝田人总要到秦岭山中,采摘一种特有的植物“神仙草”,用来制作神仙粉。“神仙草”并不是草,而是一种生长在大山背阴处的乔木树叶,椭圆对生。有点像榆叶,当地人叫糜子梢。树叶采回后,先晾干,再倒进盆中,然后烧一锅开水,沸腾着注入,稍凉后用手反复揉搓,成褐色泥糊糊,最后放冷凝固成胶冻状,这便是神仙粉。神仙粉吃法很简单,刀切成小块,用柿子醋、蒜泥、油泼辣子等调拌,味道酸辣,口感清爽。尤其在炎炎夏日,一碗神仙粉入口,清凉直沁肺腑,那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蓝田县所辖玉山、九间房、普化、蓝关、蓝桥、辋川、小寨、焦岱、汤峪、厚镇、灞源、葛牌等12个镇街18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53" ~109°44′59",北纬34°17′13"~33°57′20"

六.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玉器

蓝田玉器是利用“玉雕之乡”蓝田蓝田玉雕凿而成的器物,包括工艺品、饰品和实用物品几大类。

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菜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用之制做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不过,现在的西安蓝田,的确因其丰富的玉石资源,与新疆的和田、河南的南阳、辽宁的岫岩一起成为我国的4大玉石产地。同时,蓝田以众多的玉器生产企业、技艺高超的玉雕队伍,以及庞大的经销队伍,使蓝田玉产业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之一和全省首批23个“陕西民间艺术之乡”之一。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七. 陕西省 西安 灞桥区 西安景泰蓝

西安景泰蓝是西安著名的旅游工艺品。以其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又因多用宝石蓝、孔雀蓝釉料装饰,故称景泰蓝。西安景泰蓝制作继承中国古代此项工艺品造型特异、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等传统特征,注重把历史传统风格和西北各民族特色融为一体,形成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格。同时,西安景泰蓝突破传统景泰蓝较为单一的瓶、盆、壶、罐产品造型,创造出更加生活化和实用化的系列产品,在手法上大胆借鉴采用漆器镶嵌工艺,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八. 陕西省 西安 灞桥区 圪坨

圪坨,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

吃圪坨离不开羊肉汤,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紧跟上”之句。

圪坨是一种富饭,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如黄花、木耳、豆腐、栗子。

此物有一秉性:愈剩愈热愈香。但食之过甚则伤胃,切记。

九.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木磨丝

猪耳朵切丝,加入五色蔬菜、蛋丝、烹调料汁。酸、辛二味出头,滑润利口,软而脆嫩,清爽味美,宜于佐酒。

十. 陕西省 西安 新城区 西安扎染

西安扎染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古都长安就十分流行扎染,皇亲贵戚争相购买,曾有蝴蝶、梅花、水仙、鱼等多种纹样,扎染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西安的扎染技术在继承发扬民间扎染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国外扎染技术,创造了多种扎、捆、缝、叠的方法,运用多种染料和染色手法,使扎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闪烁出新的光彩。生产的产品有台布、窗帘、围巾、头巾、包袋、服装等,保持了原有的古朴素雅特色,风格独具,深受中外游客的赞赏和喜爱。另外,关中民间用土方土法制作的扎染品也深得游人的喜爱,产品为深蓝底色上呈现出各种白色花纹图案,凸显古朴本色。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西安特产去哪买靠谱西安特产在哪买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