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产 食品 广西有什么特产食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9 03:56:40

一.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南社食品

南社食品

外砂镇南社村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5家,从业人数约400人。年农副产品加工量达8000吨,年创值3000多万元,荣获汕头市食品加工专业村称号。该村的橄榄菜、贡菜、香脆青瓜、香脆菜心、咸菜畔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该村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是粤东一家大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厂区面积达10000平方米,“玉蕾”牌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玉蕾”牌潮汕风味菜系列产品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各地,远销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二.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茶叶

茶叶在市内化峒、地州曾有些群众种植,因加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销路不大,解放前夕人工茶园已濒临灭迹,仅有少量散生。1981年县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 开始引种白毫茶和大叶青茶,直播试验300亩,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扩大。1988和1989年又在县城和同德、龙邦、地州等地建茶厂。市内茶叶品种有白毫茶、云大绿茶和红碎茶等3个产品, 其中红碎茶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组织区茶科所、区外贸厅、区农垦系统、区土产公司等7个单位茶叶专家实地鉴定,具有浓度高,香气好等特点,内质总分达113分,比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肯尼亚茶) 的内质还多9分。产品销往区内外并供出口,已被正式列为全国30个优质茶基地和广西红碎茶出口基地之一。全市19个乡镇有17个乡镇种植,主产地为地州、同德、龙邦、安宁等乡。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昆虫食品

昆虫食品

将昆虫作为菜肴端上宴席,初来乍到的人目睹此情此景,定然是一阵心惊肉跳。但居住在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至今还保留着以昆虫为食品的习惯,例如用蚂蚁蛋、竹虫、蜂蛹、花蜘蛛等等来制作美味佳肴,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吃在嘴里却是唇齿留香,绝对是道下酒的好菜。大胆的游人,不妨一试,营养得很!

四.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滇宜牌”软包装食品

1987年6月引进加工技术,以宜良本地烤鸭经过高温灭菌后用精制铝箔袋抽气封装,鸭身、翅脚、肫分别装袋,色鲜味美,咸淡适宜,冷热可食,携带方便,行销省内外。( 宜良县)

五. 广西 桂林 平乐 广西柑橙

广西柑橙,产于广西平乐。其个体硕大,色彩鲜黄,水分充足,皮松肉脆,味道甘蜜而驰名。

品质特色

柑橙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春末、夏、秋开白色花,果扁圆,红或橙黄色,味甜酸。盛产我国,有4000栽培历史。

广西的柑橙,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

营养价值

橙子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P,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橙子所含纤维素和果胶物质,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清肠通便,排除体内有害物质。橙皮性味甘苦而温,止咳化痰功效胜过陈皮,是治疗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的良药。橙子几乎已经成为维生素C的代名词。

另外橙子还有丰富的钙、磷、钾、β-胡萝卜素、柠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等物质。 橙子颜色鲜艳,酸甜可口,外观整齐漂亮,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也是走样访友、探望病人的礼品水果之一。

保健功效

1、常吃可以防癌:一个中等大小的橙子可以提供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提高身体抵挡细菌侵害的能力。橙子能清除体内对健康有害的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所有的水果中,柑橘类所含的抗氧化物质最高,包括60多种黄酮类和17种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症、强化血管和抑制凝血的作用。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这些成分使橙子对多种癌症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2、吃橙子,少得胆结石: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一直都是很多人爱吃的水果。但对于女性来说,多吃橙子还有一个令她们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减少胆结石的发病率。 美国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美1900万名胆囊炎患者中,有2/3是女性。妇女容易患胆囊结石,是因为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导致其中胆固醇浓度过高而形成结石。而橙子对减少胆结石的发生会起到明显作用。

3、橙又名“黄果”“金环”,分酸、甜两种。饱食饮宴后,饮一杯酸橙汁,可解油腻,消积食,并有止渴醒酒等妙用。其果肉酸甜适度,富有香气。

【小贴士】

注意哦,建议不要一次吃太多,注意常吃即可,中医的观点认为,有些人是不适合吃橙子的。比如有口干咽燥、舌红苔少等现象的人。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阴不足所导致的,而橙子吃多了更容易伤肝气,发虚热。

【生活常识】

剥皮技巧

(1)用手按住在桌子上揉,几遍后橙子皮与肉会比较容易剥离。这种方法比较慢。

(2)用刀象削苹果等一样把皮一圈圈削下来,最后整个吃。

(3)最方便也是最快最常用的方法:用刀从中间切开,大的切六瓣,小的切4瓣。然后每瓣将皮从一端分开。

(4)把平时吃饭用的普通的小铁勺子,把橙子一头开个圈,把勺子扣过来(就是凸起的那面朝上)从开好的小口伸进去,顺着橙子的弧度向下稍用力,到底,抽出勺子,然后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整个橙子皮与肉分离,很容易就剥开了,也不会伤到果肉。

(5)冬天的时候,可以把橙子放到暖气片上烤一会,温热后就比较好剥皮了。

六.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茶油

茶油是我县传统食用油,全县各乡(镇)均产茶油,主要供食用和工业用。因其特有的低碘值不易变质,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且不含胆固醇,可抑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脂肪酸的构成与橄榄油十分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目前全县茶油面积23万亩,年产油茶5000吨。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七. 广西 百色 靖西 桂西鸭

桂西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广西靖西、德保和那坡一带,属大型肉蛋兼用型。

外貌特征:羽色有深麻、浅麻和黑背白腹3种。分别被当地人称作“马鸭”、“凤鸭”、“乌鸭”。

品种性能:成年体重2.4~2.7公斤,肉用仔鸭70日龄体重约2公斤。母鸭130~150天开产,年产蛋量140~150枚,蛋重80~85克,蛋壳多为白色。

八. 广西 钦州 浦北 扁柑

浦北境内种植扁柑始于清朝后期。主要产区分布在龙门、张黄、江城、樟家等乡镇。浦北扁柑的最大特点是果大皮薄,果皮金黄鲜亮,鲜果肉脆清甜,而且耐藏耐运。1999年浦北县扁柑种植面积11989亩,产量138760吨。(浦北)

民国时期,单家独户种植,一般种在易于灌溉的田地上,户种多的几亩,年经济收入较好。解放后的60~80年代,龙镇乡的江埠大队、林塘大队等以生产队集体种植为主,大力种植上山柑桔,成为当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主产区龙镇、张黄、北通、江城等乡镇生产的扁柑,每年春节前一、两月上市,常年产量200万公斤;1974年12月全国四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夕,龙镇乡的扁柑被指定为该次会议的特需品调运北京。。浦北扁柑的特点是果大皮薄,最大个重250克,果皮金黄美观。鲜果肉脆清甜,

其中尤以“金钱[尸口]”果为上品。扁柑耐藏耐运。畅销区(省)内外。

九.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黄牛

南丹黄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丹黄牛是广西三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南丹县中堡、月里两个民族乡,以其性温驯、耐粗食、耐热、少病,适应性强,使役力好,成年公牛体重355±30公斤,性成熟900±157天,母牛的繁殖利用期一般18岁。

南丹全境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度地带,山岭连绵,中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宜牧草山草地160.46万亩,千亩以上成片草山草地有164处,约80万亩草山以黄壤土为主,有机质和钙质丰富。光、热、水、肥条件好,自然牧场牧草中有禾本科30多种,不补饲料终年可放牧。

南丹地处广西西北角、云贵高原的南麓,海拔为900米,全境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度地带,山岭连绵,中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平均日照1243小时,气温16.7―17,1℃,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471.4毫米,相以湿度为81.7%,宜牧草山草地160.46万亩,千亩以上成片草山草地有164处,约80万亩草山以黄壤土为主,有机质和钙质丰富,光、热、水、肥条件好,自然草场牧草中有禾本科30多种,不补饲料,终年可放牧。

近年来,随着商品牛贸易的促进,南丹黄牛以其肉味鲜甜,柔嫩多汁,风味独特而著称,远销上海、南京、广东及港澳及东南亚国家。为了做强做大南丹黄牛品牌,南丹县委、政府把它列入“以农富民”工程的重头戏来抓,积极实施杂交改良,利用南丹黄牛作母本与国外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杂交一代具有显著的0优势,既保持有国外肉牛品种生长速度快,易育肥,又有南丹黄牛适应性强,肉质风味好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观念逐渐向低能量、低胆固醇、高蛋白的草食动物肉类发展,南丹黄牛市场前景非常诱人。

目前,该县拥有基础黄母牛3.56万头,发展养牛业的品种资源丰富,群众有养牛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养牛技术和经验,而且畜牧部门早在70年代就开始实施水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技术上已积累不少的经验,可解决多种疑难问题。为使这一项目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南丹人民竭诚欢迎各界能人志土光临共同开发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南丹黄牛产于南丹县境内的城关镇、车河镇、大厂镇、芒场镇、六寨镇、月里镇、中堡乡、罗富乡、吾隘镇、八圩乡、里湖乡11个乡镇,其中中心产区是中堡乡、月里镇、八圩乡、里湖乡。地理标志为:东经107°1′~107°55′,北纬24°42′~25°37′,保护总面积3916.62k㎡,年饲养量4.6万余头。

十. 安徽省 六安 裕安区 食品饮料

皖西的食品饮料素有盛名。主要名产有寿县“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临水泉酒、龙津啤酒、马头集小磨麻油、脱水菜和健康山菜等
( 六安)
广西十大特产食品广西特产好吃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