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丽水陈湾乡村特产 罗山村姑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7 02:38:48

一.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鲜竹笋

鲜竹笋,竹笋的新鲜竹子嫩芽,竹笋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竹笋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二. 重庆市 九龙坡区 乡村鲜花椒鸡

原料:仔公鸡、鲜花椒、野山椒、青红美人椒。

做法:仔公鸡洗净宰成6分大小丁,青、红椒切成马耳朵形。锅内下入油烧约6成热,下鸡块爆炒约7成熟时下入鲜花椒、野山椒、美人椒炒香,调入味精、盐、红油炒匀即成。

特点:重庆江津地区四面山之鲜花椒与农家的土鸡合烹,清香味厚,是当今重庆新派特色菜。(

三.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白汁鲳鱼

白汁鲳鱼

材料:

鲳鱼1条(约750克),牛奶100克,熟火腿末25克,猪油50克,上汤100克,味精、精盐、绍洒、姜、葱、淀粉各适量。

制法:

1、将鲳鱼去鳞、剖腹、去鳃、肠、洗干净,用布抹干内外水分,然后用刀在鱼身的两面剞上花刀,抹上精盐2.5克、绍洒,加入姜、葱放进蒸笼12分钟,取出滗去原汁。

2、

将上汤下鼎,加入味精、精盐2.5克和淀粉水一起搅匀,即将鼎离炉,加入猪油、牛奶拌匀再煮一下,淋于鱼上面,把火腿末撒在鲳鱼上面布成2条直线即成。

特点:

肉嫩骨软,清鲜可口,牛奶味馥。

四.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松阳茶

松阳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阳茶叶,史载三国时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产茶名声愈盛。松阳所有的名优茶具有共同特点:采摘细嫩,加工精细,外形内质各具特色,具有高山名茶的品质风格,不愧为茶中之珍品。那嫩绿清沏的汤色,鲜醇爽口的滋味,和浓郁鲜爽的香味,无一不令品茶人叹服

( 丽水)

据当今《松阳县志》记载,1929年松阳茶叶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奖,从此,松阳茶叶在国际上名声远扬。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战乱,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曾迁松阳,并在松阳建立过横山试验茶场和横山制茶厂,以作改良茶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之示范,提高松阳茶农的栽培、采摘、制作等技术水平,推动松阳茶叶品质的改良。20世纪60年代,赤寿公社红连大队开垦出百余亩“红连示范茶园”,在其带动下,几年间全县规范茶园面积达到近万亩。在松阳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松阳县农业局于20世纪80年代初组织研制生产出了“松阳银猴”新品。近年来,“松阳银猴”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2003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松阳人对松阳茶的不断研究开发,传承了传统松阳茶的制作工艺,弘扬了松阳的茶道精神,促进了松阳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松阳茶叶在中国古代茶林中独树一帜。早在三国时期,松阳就开始出产茶叶,到了唐代已很兴盛。唐朝大诗人戴叔伦任东阳县令期间,曾访松阳横山寺,老僧人奉上一碗当地产的横山茶。戴叔伦沉醉于茶香,不觉日落西山,不胜感慨,乃赋诗《横山》:“偶入横山寺,溪深路更幽。露涵松翠滴,风涌浪花浮。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至宋代,松阳饮茶之风日甚,茶道盛行,僧侣、文人乐于“斗茶”(即表演茶道)而不疲。松阳人祖谦禅师曾居西屏山白鹤殿修行,他是当时有名的“斗茶”高手,其与大诗人苏轼友善。一日,与苏东坡相会叙话,并为苏东坡“斗茶”。东坡先生钦佩祖谦茶道精深,乃赠诗《西屏山》:“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何有?东坡有意续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据说,后人在整理西屏山白鹤殿地基时,发现一石碑上刻有苏轼的这首诗。邑人明代贡生詹嘉卿在《万寿山》一诗中云:“空厨竹畔无烟火,细和茶声有竹鸡。”描写了煮茶声和鸡鸣声相和的悠闲田园生活,可见当时饮用茶在松阳寻常百姓家已是普遍现象。清代乡贤周圣教在《西屏山怀古》诗中写到:“汲水煮茶气味清,一饮人疑有仙骨”。品饮松阳茶,能令人神清气爽,足见松阳茶的极佳品质。松阳茶文化源远流长,用茶民俗别具一格,历代相沿成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茶叶影响了松阳人民1800多年的社会生活,也影响了松阳1800多年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茶叶与人们的关系更为紧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叶。松阳茶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尤为深刻。目前,全县已有茶叶面积近10万亩,逾8万多农民从事茶产业,产值近2亿元,发展茶业已成为松阳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松阳茶之所以在今日能广为人知,行销全国,不仅源于现实社会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更源于松阳传统茶文化的厚积薄发。

五.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糖年糕

糯米拌籼米,水浸透,磨水粉渍干,拌入红糖,食油蒸熟。每家除夕前制好,年初一吃糕,“糕”谐“高”,寓“年年高”。旧时春节期间糕饼店亦出售小块糯米制香糕,包以红绿纸,供春节间祭祀及分赠孩童,亦取“年年高”之寓意。

清明蓬糕 清明时节,龙泉百姓普遍要做蓬果,炊蓬糕。从野外搞来嫩绿的青蓬,洗净后经开水烫,清水漂,再切碎,磨成浆,加入糯、粳米混合米粉,将煎成的糖油,倒入蓬浆米粉中拌均匀,稠稀适度。然后装到蒸笼里,在旺火沸水中炊两三个小时,炊出的蓬糕晶莹透绿,形似碧玉,香气扑鼻,叫人望见想尝,香甜可口。清明时节做蓬糕,象征春种遍地绿玉,祈求秋后五谷丰登,人民生活像蓬糕般香甜。

六.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炒二冬

山民们以自己生产的冬笋和冬菇为主炒制而成,其特点是冬笋鲜嫩松口,冬菇香气浓馨,已成为龙泉一道名菜,被列入《中国菜谱》。

安仁鱼头豆腐 系一方名菜。安仁镇地处仙宫湖畔,盛产花白鲢鱼,此鱼鱼头肥大。有客来农户以烧制鱼头豆腐为佳肴,风味独特,名扬浙西南。具体做法是将鱼头挖腮洗净,放在油锅里炸到半成熟,取出,然后将生姜、葱头、蒜头、辣椒等佐料放在油锅中爆炒一下,并放上适量的水、黄酒和盐,再将被炸过的鱼头和盐卤做的豆腐放在锅中煮沸,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这道菜必须放一种龙泉独产的调味品——紫苏,它既可杀腥,又香气扑鼻,能引人食欲。最后放点醋、酱油与味精,盛到火锅里即成。现在龙泉市区和丽水市区都设有安仁鱼头豆腐馆,且生意非常红火。

七.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庆元冬笋

冬笋:庆元冬笋是纯天然的森林蔬菜。新鲜毛竹冬笋肥厚、壮实、醇香,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钙和其他各种元素、维生素等物质,具有减肥和防止肠癌的功效。用笋作菜,既可作主料,也可作辅料,不论是素、荤,还是甜、咸、辣,从家常菜到山珍海味,皆可与之和谐配制成美味佳肴。

八. 浙江省 丽水 景宁 景宁厚朴

景宁厚朴是浙江省丽水景宁的。

厚朴,属木兰科高大落叶乔木,喜凉爽湿润气候,多生长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夹沙土中,多以种子繁殖,育苗移植,生长20年左右才能采剥。主要用其树皮加工成药,为国家重点保护药材之一。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烫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皮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干燥。厚朴商品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厘米,厚0.2~0.7厘米,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厘米,厚0.3~0.8厘米,习称“靴筒朴”。厚朴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厚朴树龄越大,皮越厚,油分越足,质越优。质量以肉厚油润、断面紫棕色、少纤维、嚼之少渣、香辣味浓烈者为佳。厚朴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能。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朴花味微苦、性温,功效稍逊于朴皮,具有理气、开胸膈、抗病原微生物、肌肉松弛、对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等作用。景宁、龙泉等地所产厚朴,具有皮厚、断面紫色、油足气香等特点,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创汇。景宁厚朴、龙泉厚朴在浙江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奖。景宁畲山牌厚朴是纯天然绿色林产品,厚朴粉末颜色深、树皮厚、油性足、质量上乘。

九.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保鲜冬笋

规格:4、5、6、7、8、9个/2KGS,根切平,金黄色,除茸毛,真空包装。包装:2KGS真空包装+纸箱,6箱一大包装。( 庆元)

十. 浙江省 丽水 景宁 畲乡布鞋

畲乡布鞋是由传统的纯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故而制作工序繁缛,耗时长,要求严格,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工技艺。具体制作工艺可分为剪裁底样、工沿边、.剪裁鞋帮、缝制鞋帮、绘制底花样、绱鞋、排鞋与修整、检验与包装一共九道工序。在这整个制作过程,鞋底是由布包裹着棕榈片,用米浆糊粘合,手工引线穿制而成。鞋帮也是由白棉线手工缝合。完全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的任何化工材料。所以,畲乡布鞋确实保全了无任何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在这人人倡导绿色无公害的时代,人们更加渴望绿色环保的自然特性生活。畲乡布鞋的天然材质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畲乡布鞋承载着畲族特有的文化元素,高超的编织技艺,把我们畲族的穿戴习惯等展露给更多民族的人民。如今,我们流行于复古,而我们畲乡布鞋正好迎合这“口味”。畲乡布鞋在传统的布鞋上经过改良,不仅是布颜色的增添,款式、色彩、图案等方面也与传统的布鞋有大不相同,它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又不缺失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品种的多样话化使的我们的产品更广阔的运用在市场中。畲乡布鞋已经不仅仅只是用来搭配休闲装,也能搭配裙装、时装及婚嫁装。

随着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怀旧与返朴成了现代人追赶的潮流之一,畲乡手工布鞋也必将成为一种消费的潮流,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河南罗山农家土特产罗山村姑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