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妈特产 林大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6 23:27:21

一.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樟木豉油膏

樟木豉油膏远近驰名,是由于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1、只用黑豆与糖熬制而成,不加香料,乌黑油亮浓香。

2、咸淡适宜,易溶解、不粘锅,无焦味。用来煮肉则味透肉心。煮鱼则除腥味。

3、长期保存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樟木豉油膏的特色,与选择制作工艺有密切的关系。选用小珠黑豆中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者为主料。制作流程如下: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豆烂取出,摊在筛上,厚度为2-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此时要注意调节发酵室的温度,适合酵母菌的快速繁殖;待烂豆充分自然发酵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冷却后,舀入容器中。

二.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果蔗

玉林果蔗以黑皮蔗为主,具有皮薄肉松脆、清甜多汁、抗寒力强、耐贮、品质稳定、产量高等特点。一般亩产5~7吨,高的10吨以上。年种植面积约0.45万亩,产量3万吨。上市时间11月至次年1月,产地批发参考价500~700元/吨。 

三.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林麻油

  产于河南镇平。镇平县属亚热带气候,自然环境、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土壤、水质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因此,芝麻籽籽饱满,含油量高。色橙黄微红,味甜润,入口清香醇爽,余味绵长,用于烹饪、煎炸食品、调制凉拌菜,可去腥臊而生香味;配制中药,可滋阴,清热解毒等,熬膏外敷,具有凉血、润燥、清肿、止痛、生肌等功效。

四.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谷平香蕉

谷平村等地种植的香蕉(外壳有梅花点),质佳味香,外销香港等地。它富含糖份、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肉质嫩滑,香甜可口。90年代前,大部分种植本地培育、适合本地条件的矮杆香蕉

( 玉林)

五.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石窝翅

石窝翅

此汤精选上等鱼翅,并配以秘制金汤熬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腰肾、强筋骨之功效。

六. 广西 玉林 博白 玉林牛腩米粉

玉林牛腩米粉在解放前已出名。解放后,玉林饮食业发展快,熟食粉摊渐增,其中牛腩米粉更负盛名。因为牛腩米粉原汁、原味,吃起来松软、滑脆,美味爽口。牛腩米粉选料讲究,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工序是:

1、 选料。选用白牛腩、肋骨肉、牛板筋、牛舌为主,其他部分适量。

2、 调料。每15公斤牛腩,用花生油250克,酒、盐、糖各350克,腐乳5只,生姜200克,葱头、蒜头适量。

3、香料。用沙姜、归尾、陈皮、桂皮、虫蜕、川椒、小茴、八角、甘草、草果、胡椒粉、丁香等。其中甘草200克、虫蜕7只,其他香料总重为50克左右,以布袋装好待用。

4、制作工艺流程。把选好的牛腩置清水中漂浸半小时,漂去血污后,移牛腩置锅中,以文火煮半小时,捞起,切成小块,并取出原汁待用;把切好小块牛腩再洗一次,晾干,入调料煲20分钟;把姜块、葱头、蒜头放到热油锅中煎香,洒酒少许,随即把牛腩小块倒入,与调料同炒,把香料袋置其中,加肉骨汤5公斤,以文火煮3小时到4小时,把原汤倒入,煮沸,加味精适量即成。 与牛腩相配的米粉煮法也与一般煮法不同。要选用上好白粘米制作的细米粉;待锅中水沸才投入,边煮边搅动,待煮到粉条轻拉即断时,捞起,经清水浸洗、捞起、晾干待用;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烫热,捞置碗中,加进原料、调汁、牛腩,亦可添配玉林风味食品牛巴、肉丸。

七.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北流凉亭鸡

北流凉亭鸡俗称“凉亭香鸡”,由于口感佳,品质好,深受广州 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凉亭土鸡以它的蛋白质高,蛋固醇底,不含抗生素,激素等特点迎合了食客的宠爱。凉亭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北流凉亭鸡原产于广西北流市塘岸镇凉亭村,俗称“凉亭香鸡”,北流凉亭土鸡,由于口感佳,品质好,深受广州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由北流凉亭美食城独创的“广西十大名菜”之一的凉亭水蒸鸡,以其独特风味及数十家连锁餐饮规模,成为首届广西十大餐饮品牌评选推荐活动的耀眼品牌。凉亭水蒸鸡用的主料是广西北流市的凉亭鸡。凉亭土鸡以它的蛋白质高,蛋固醇底,不含抗生素,激素等特点迎合了食客的宠爱,而土鸡本身具有的滋补,美容,养颜的功效,又为道菜锦上添花。

“凉亭鸡”自古就为北流人民广为饲养,目前在北流已经形成了“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年销售肉鸡1800多万只、鸡蛋1000多吨,产品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广西北流市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该品种素材,在保持原有凉亭土鸡的肉质、风味的同时,以提高群体的整齐度和母鸡的产蛋性能作为选育目标,开展品系选育,进行配套生产。

为加强对“凉亭鸡”这一北流特有产品的保护,提高“凉亭鸡”及其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凉亭鸡”养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北流质监局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凉亭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2011年7月,北流“凉亭鸡”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公告,正式获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凉亭鸡的产地保护范围为北流市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陵城街道、新荣镇、民安镇、民乐镇、山围镇、西埌镇、新圩镇、大里镇、北流镇、塘岸镇、清水口镇、隆盛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新丰镇、沙垌镇、平政镇、白马镇、扶新镇、大伦镇、六靖镇、石窝镇、清湾镇。

八.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雍菜

博白雍菜

博白雍菜,又叫空心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是-的鲜疏菜,其历史悠久,200多年前已名扬海外。

博白雍菜以其鲜、脆、嫩著称,远销区内外,博白雍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海”,是人们最喜欢的素食汤菜之一,一位诗人在品尝博白雍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

博白蕹菜的特点是水田栽植,茎长叶密,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把茎蔓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用锋利的刀也无法将茎口切平。博白籍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对博白蕹菜作过考证。他认为,博白蕹菜仅次于越南河内蕹,居世界同类菜第二位。

中央召开“九大”及“十大”时,博白蕹菜曾空运北京,当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据说,博白蕹菜曾在美国的旧金山唐人街菜场出售,蕹菜虽然经过冰冻,茎叶有点儿干皱,但每斤售价仍高达一美元,比鸡肉价仅差两毛钱,可见博白蕹菜身价不凡。

多年来,博白人把早晨采摘的空心菜,采用快班托运到南宁、钦州、北诲、梧州、桂林等地销售。有的还空运销往广州、深圳、海口,甚至远销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般早晨五六点钟在田头采摘的博白空心菜,傍晚时分就成了外地人的盘中餐。

由于博白雍菜生长选择的土、肥、水条件特别,其他地域引种变异很大,只适宜在-城郊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的水田生长。目前,-政府已把发展博白雍菜列为一项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有计划地在-城郊建设博白雍菜生产基地,种植规模2500亩,结合无土栽培及冬季大棚种植新技术,提高单产,并进行保鲜及真空包装,提高产品供应量及延长供应时间。

博白蕹菜除可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外,还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消炎之功,便秘者,吃上博白蕹菜能使大便畅通,对高血压病人更有疗效。它的吃法很多,炒蕹菜是常见的吃法,但博白人多是将蕹菜洗净后,置开水中烫煮二三分钟,捞出挤水,配以蒜米、香油、辣椒等调料,十分清脆爽口。当地有“蕹菜送白粥,张口不知足”的说法。

九.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六地坡梅菜

六地坡梅菜是北流有名的农业,在两广、海南、港澳地区甚至东南亚等地享有盛誉。

六地坡梅菜是选用上好的大肉包心芥菜(潮菜)、火筒菜,采用传统方法腌制加工而成,色泽棕黄,芳香浓郁,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及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脂、消滞健胃等保健功效。老少咸宜,是家常便宴及馈赠亲朋的佳品。每当秋冬时节,在六地坡村,看到最多的便是一丘丘、一垄垄平整得像绿地毡一样的潮菜、火筒菜地。微风吹来,波浪般起伏。因此六地坡又是北流有名的梅菜村,全市大约30%的梅菜产自这里。

作为一道品牌名菜,六地坡梅菜对气候的要求较严,一般在秋后入冬时分种植,以施用农家肥为主,收成后经特别的工艺腌制而成,稍加晒干即可,既环保又可长久贮藏。外观色泽金黄,有少量盐分淅出,手感柔软,闻之有独特的芳香,食之清脆爽口。性不寒、不热、不湿、不躁,还有良好的消滞祛湿,促进消化等治疗保健功能,又被称为健康菜。

十.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炒米糖

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其传统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选用颗粒大、粘性大、无杂质的糯米,筛去碎米后,用清水泡浸一 夜。

2、拌糖笼蒸。把泡浸的糯米取出,漏干,置竹箕上,倒进适量的米糖,充分拌匀,置蒸笼中,以文火蒸,待米熟透即取出,晾干。

3、碓臼熟米。把筛去米糠、各自分散、略带弹性的熟米,拌以花生油适量,堆放12小时后,分批用碓臼,臼时要不断把底部熟米翻到上面,直至熟米全被全臼扁为止。

4、爆米花。先把备好的匀砂适量,倒进铁镬中,以猛火炒红,再放入适量扁熟米混炒,待全部爆成米花后,取出,再继续放入扁熟米。

5、熬煮糖油,用黄糖或白糖均可,按米花的重量投放适量的糖,加水,放进一些姜块,以慢火熬制,浓缩,待糖油几次泛起白泡,用筷子能粘起糖油,滴入冷水中凝成球状为最佳浓度。

6、成型。先在竹箕内堆放好米花,迅速把已煮好的糖油浇进堆中,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米花与糖油拌匀,以竹筒或他物压平,待散温凝固,用刀切成小块,移放瓦钵(或铁箱)中,密封保藏。 解放后的70年代至80年代,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米花糖逐年减少。因为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现在有一种爆米机能把传统炒米糖的浸米、笼蒸、臼扁米、爆米花的工艺并为一次,爆出米花体积大,粘米可代替糯米,但没有传统炒米糖那种干香酥脆的独特风味。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年春节前,玉林市食品商业单位和一些个体工商业户都仿照传统工艺,制作大批白散、炒米糖投放市场。城中居民多从市场选购。但农村的家庭多数仍自己手工制作。

林大妈土特产林大姐土特产直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