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家乡的特产 汕尾特产大全及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5 10:20:35

一.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护国莱

护国莱是用番薯叶为主料的。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南宋帝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寺院里,饥饿难捱,僧人本想作点丰盛的饭菜款待他们,无奈寺中也无好菜。最后只好到后园里摘了一把软嫩的番薯叶烹成羹汤奉上。宋帝吃后得以解饥,赐封为“护国菜”后来此菜传到市肆,经名师发展而成为名菜。现在此菜用冬菇、火腿作辅料,并用顶汤烩制。汤色碧绿,厚油盖面,但肥而不腻。

二.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千层糕

千层糕

汕尾的千层糕,吃起来有点像广州的萝卜糕,是先将一层面粉蒸熟后,再淋上另一层继续蒸,不知道蒸了好几层,然后在面上洒虾肉再蒸,可以看到的确是明显的一层一层。吃的时候,淋上酱汁,洒上鱿鱼丝和肉丝等。味道不错,很有风味。

三.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陆河木瓜

陆河木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陆河木瓜是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的。陆河木瓜生宝牌相继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汕尾市金牌农产品”等荣誉称号,并通过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多项有机产品认证。陆河木瓜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陆河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位于北纬23゜68’一23゜28’之间,东经115゜24’~115゜4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北邻揭西县,西连海丰、惠东、紫金县,南接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

近年来,陆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陆河木瓜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鼓励企业、种植户积极发展木瓜规模化种植,提升陆河木瓜质量,提高陆河木瓜品牌知名度。陆河木瓜生宝牌相继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汕尾市金牌农产品”等荣誉称号,并通过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多项有机产品认证。2008年,陆河木瓜“生宝”牌被指定为北京奥运果品。2012年1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专栏节目《科技苑》特别播出了《荒山地上种出精品木瓜》,对陆河木瓜进行了专题报道,使陆河木瓜走出山区,走向全国,全方位展示了陆河木瓜的独特魅力。

广东省陆河县现辖行政区域

《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陆河木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陆河府函〔2012〕45号

陆河县农业地方标准:

DB441523/T 01-2012 《陆河木瓜生产技术规程》

四.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五.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六.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生地水蟹汤

汕尾人请佳客,点的第一个菜就是“生地水蟹汤”,白色的瓷盆盛着一盆血黑色的汤水,汤的上面露出几个红红的蟹足,别具特色。舀过汤后,盆底会露出了几片生地黄,尝一口汤,会感到苦而后甜,咸而后香。当地人的吃法是用牙咬掉大螫关节后,把壳里的肉和汤一同吸进嘴里,肉味鲜香。

七.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鹅埠菠萝

鹅埠菠萝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九.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华侨红杨桃

华侨红杨桃--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陆丰华侨农场于二○○○年由国务院难民办驻广州办事处推荐,开始引种由马来西亚华侨朱平章先生引进的马来西亚红杨桃。开始是由基地和部分农户种植,朱平章先生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基地种植摸索总结经验,掌握红杨桃在我场“安家落户”、适应水土环境等的前期工作,为今后全场推广做好准备。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印尼归侨彭武森于二○○○年与基地同时引种的红杨桃园,开始红杨桃只是间种在荔枝树和龙眼树之间,经过比较,自然地淘汰了荔枝树和龙眼树,于二○○四年开始进入收获期,特别是去年五亩地百来颗红杨桃就收了近五万元,平均每颗树有500元的收入。

我场的红杨桃品牌是经过大胆探索、精心管理、不断总结才打造成功的,用朱平章先生的话说:你的红杨桃创了他指导的红杨桃园的很多项“第一”――果实最重的达1.6斤;最甜的达21度(荔枝、龙眼26度)。

红杨桃采收时间长,(从现在可以一直收到明年的劳动节)缓解了水果集中上市的供需矛盾。果实环保,有绿色水果的美称。我场的红杨桃从种苗开始入手保证其代数和纯度;种植要以农家肥为主;使用的农药要以低毒、无残留的环保型农药为宗;果实必须套袋防病防虫;采收小心轻放,保证果形、果色的卖相。维护品牌的声誉。

我场在国务院难民办驻广州办事处的支持下于二○○五年扩种红杨桃500亩,派出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力争带出一批示范户,推动我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十.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菜稞

菜稞是汕尾市最有名的小吃,有猪肠稞、重糕稞、菜头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鸭蓝稞、铜盘卷、发稞、菜包稞、碗仔稞,还有各式各样的稞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

汕尾特产一览表广东汕尾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