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特产 碱水粑 碱水粑制作全过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1 15:39:09

一.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椰丝糯米粑

是海南常见的风味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野菠萝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蒸熟趁热吃。此粑糍而不腻,清甜可口。风味独具特色。

二. 四川省 泸州市 江阳区 泸洲猪儿粑

泸洲猪儿粑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质量优良,以其糍和而味香糯软而不粘牙的独特风格,成为泸洲名小吃之一。泸洲猪儿粑分咸馅、甜馅两种。咸馅以鲜猪肉、冬笋、香葱、味精、精盐等为原料;甜馅以白糖、化边油、桔红、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为原料。包馅的原料,则用八成上熟糯米、二成饭米磨浆吊干后的粉子。刚蒸熟的猪儿粑洁白而有光泽,仿佛是煮熟的小猪,故而得名。( 泸州)

三.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谷烧酒

谷烧酒:山背谷烧酒,以其质纯、口感好、味香醇而饮誉赣西北。谷烧选用优质稻谷、高粱、玉米等纯粮,以传统酿造技术,精制而成。山背谷烧,每百斤粮食酿酒40斤左右,浓度为45-53度。

  

四.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铜仁油炸粑

油炸粑是铜仁地区传统早点。又叫“马泡”。因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原料是大米、糯米、黄豆。比例是3 :4 :3,制作过程是:先将三种原料分别浸泡半天,再和在一起磨成稠浆,然后将菜油烧开,舀一小勺浆放在特制的盒子里,放进油锅里,炸至焦黄后控干油即可食用。有人还喜欢在浆里放点葱丝、蒜苗丝和糟辣椒,味道也很可口。

五.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豉粑

大方豆豉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大方豆豉粑具有健脾开胃,助消化,促进食欲的功效,是烹调调料之一,在贵州省内外颇有名气。

豆豉粑是豆豉的衍生品,豆豉一年四季均可制作,但一般以在冬季其香味、质量最佳,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高,豆豉发酵酵快,味差并稍带苦味。豆豉制作应选择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变质的大豆,用清泉水浸泡24小时后用大火蒸制20小时之后选择竹筐类易散发热量的容器,铺垫豆豉叶,让其自然发酵,成熟后将豆粒放入石碓中加入一定量食盐捣细,再发酵1个月左右。待天气晴朗时,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捏成长方形的小块并抹光滑,放置在太阳下晒,随时用少量菜油抹面,并用木板轻轻将每面拍紧再晒,使之紧实不开裂。当水分降到20一定程度即可包装贮藏在通风干燥地方。 即成为豆豉粑。

六.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橡子粉丝

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但因橡子含有大量的单宁,如不经处理就直接食用会有明显的苦涩感。上世纪九十年代,武宁澧溪镇达辉(绿野)食品有限公司经过技术攻关,成功去除橡子粉中的单宁(苦涩味),研制开发出以野生橡子为原料的橡子粉丝等系列产品,并获国家食品发明专利。

橡子粉丝,富黄酮、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对人体有药用保健功能。《中国药典》记载:橡子取粉,可健人,涩肠固脱,可治泻痢、脱肛、痔血。橡子粉丝可煮、可炒、可凉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七.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武宁山茶油

山茶油是是武宁主要之一,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植物油,誉为“神奇的东方橄榄油”、“长寿油”。武宁山茶油主产区在上汤、东林、船滩、罗溪、石门楼等乡镇,年产量可达40万公斤,尤以上汤产量为最,素有“温汤油,顺河流”之说。上汤山茶油油质清亮,清香浓郁,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黄曲霉素,尤其对降低血压有特效,是煎、炒、炸的最佳食用油。来自上汤的“野山茶油”是名优,在国内十分畅销。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八.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糕粑藕粉

原料:

糕粑1块约150克,藕粉100克,熟芝麻、枯饼、瓜片、桃仁、绿果脯、白糖、玫瑰糖等适量。

制作方法:

熬。用大米经淘洗、浸泡、滤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箩筛去掉粗颗粒,将细米粉洒入少许冷水拌匀,成湿润、松散的米糕,用厚2厘米、直径7厘米的木质腰鼓形小蒸甑放入-的烧有沸水的铝锅中,直置于壶口蒸2--3分钟熟后即制成糕粑。取一大碗放入干藕粉,用少许冷水调湿,再烧沸水边冲边熬至半透明的糊状,放入白糖、玫瑰糖调好甜香味,放一块糕粑,再撒上熟芝麻和切碎的枯饼,瓜片、桃仁、果脯即成。

风味特色:

糕粑洁白,藕粉透明,口味甜香、细滑爽口。原名为糕粑稀饭,为贵阳传统名小吃。

技术要领:

拌糕粉时水不宜洒过多,松散、湿润即可,要选用优质大米。

九.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泸州林黄粑

泸州林黄粑是四川省泸州市的特色小吃。泸州黄吧已有数百年历史,选用红糖、白糖、糯米、大米、天然植物黄粑精制而成,具有柔软糍糯、甜而不腻、清香可口的特点。林黄粑为龙马潭区地方,其制作工艺为全手工艺制作,选料考究,为纯天然食品。

“林黄粑”这个名字可谓是叱咤风云,它让多少泸州人换了口味;它让多少泸州人把它当作饭余闲谈;它也让多少泸州孩子尝尽了甜头。当然它也不可能全是占领前锋,经常有“猪儿粑”、“鸭儿粑”等来抢地位,可是它不畏艰难,用自己美好的味道来征服泸州人,使得一些泸州人吃进林黄粑,心里感到甜滋滋的,所以,它深得人们的喜爱。

“黄粑”是泸州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被泸州市政府评为“名小吃”,它源于农村、城市家庭制作形成,是大众喜爱食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林黄粑集传统制作工艺所长,选用优质红糖,白糖,糯米,大米,天然植物黄粑叶天然独特的清香精工制作。

尤其是采用本地得天地厚的中药材---羌活叶作原料,更具特色,常食用具有能清热润肺、滋阴补肾、解表散寒、开胃健脾、清肝明目、减肥去脂的功效。

本品不含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任何面粉等。具有柔软糍糯、甜而不腻、清香可口的特点,是居家馈赠之佳品。

现主要有红糖黄粑、白糖黄粑、夹心黄粑、桂圆黄粑(常食用具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特点)、蜂蜜、黄粑等。

十.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阳新印子粑

阳新印子粑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印子粑用料颇为讲究,以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0糖等为主要原料,分咸、甜两个品种。

阳新县的印子粑,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近闻名。阳新的印子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梁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印子粑也有绿色的,表示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禾苗葱壮。阳新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制作印子粑,时间是农历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制作特别讲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如果堆粑山,则要趁热堆,冷却后不易堆成。

武宁的特产碱水粑江西九江彭泽特产蒸米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