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特产榨菜芯 涪陵榨菜芯1000克下饭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3 19:28:03

一. 重庆市 涪陵 桂楼牌腊猪头

产于涪陵,形如蝴蝶,色泽金黄,味道纯正,腊香浓郁。洗净入锅煮熟后,切片可食,咸淡适口,肥而不腻,伴餐佐酒尤佳。

二. 重庆市 涪陵 油醪糟

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加芝麻、桔饼、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稍煎,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特色是香甜不腻口,营养十分丰富。当地居民在孕妇生产后,都要做给产妇吃,以尽快恢复身体

( 重庆)

早年,涪陵油醪糟是民间待客的饭前饮品。客人进门,主人就煮上一碗油醪糟,或在油醪糟里煮上一两只荷包蛋,以表心意,而这一待客方式在一些地方也有“喝开水”之说。偶尔,这待客的油醪糟也会变成素的白醪糟,汤水取其本味,有纯正而扑鼻的酒香,略微入糖,香醇可口,香气满怀。

涪陵油醪糟曾载入《中国小吃集萃》一书,因为在客人心目中有“第一印象”的作用,油醪糟的制作就尤其精细和讲究。后来声名远播,最终走进了涪陵饮食业,享有了“重庆名特小吃”的美誉。制作油醪糟,糯米要经过筛选,漏去糠皮碎米,谷稗杂物,粒粒饱满。蒸煮火候恰当不老不嫩,酵母一定是当地名家所制,发酵不迟不早。这样醪糟状若白棉,团而不散,香气浓郁。然后,再将上好的核桃、芝麻、酥脆之后的花生、冬片、枣泥、橘饼等辅料捣碎,以上等猪边油煎炒,直至基本失去水分,然后以瓮盛装,自然封存,越年不腐……

除夕前,主妇们将它作为馈赠品,互相品尝,而制作油醪糟的水平,更是衡量家庭主妇能干与否的民间标准之一。早些年,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只小的木箱子,可当发醪糟的器皿,也可作发面、发豆瓣之类的“发酵仓”。木箱子里有细小的棉絮作底,四周也将薄的棉絮围上,上边再加一个木盖子,整个就是一个自制的冷藏箱,与儿时买卖冰棍人背的木箱子差不离,棉絮包裹着,密不透风。母亲说,冬季做醪糟,可在棉絮外放一只热水袋,以辅助其发酵,三两日后,白醪糟即得;夏季呢,可直接装盆入箱,一日后白醪糟即成。前几年,女友总会将她母亲每年做好的油醪糟送来,所以啊,我们家的冰箱里,总有一瓶油醪糟。

昔日,在中山路港务局斜对面,有家店的油醪糟做得最为地道,食客南来北往,座无虚席,可不知怎的,后来的一场大火,竟将这家有名的油醪糟店烧了个精光。后来,长江饭店的油醪糟也做得不错,只因楼台高筑,普通百姓倒是光顾的少;再后,高笋塘转盘有一家专卖涪陵油醪糟的店,厚重的黑色门扁上,苍劲的“涪陵油醪糟”几个字十分醒目,门匾下方,一只大的土坛子便是装置油醪糟的了。除此,高笋塘税务局下边,有一家的油醪糟小汤圆也是惹人爱;而桂林苑的油醪糟也传承了涪陵油醪糟的精髓,浓香扑鼻,一层飘浮的猪油下边,黑芝麻碎、花生碎、核桃碎等隐约可见,而掐成小粒的白汤圆也微微探出身来,黑白相间,秀色可餐。一口猛喝下去,定会“啊”地一声吐出来,殊不知,那油醪糟因一层熟猪油盖着,一不留神,入得口中是会烫伤舌头的。

三. 重庆市 万州 鱼泉榨菜

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是一家集农业开发、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国内外营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50亩,有员工1200余人,总资产2.4亿元,下辖10个子公司。生产销售榨菜、萝卜、竹笋、魔芋、雪菜、调味品等系列食品,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2350万元。

公司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强。技术中心已研发上市新产品80多个,革新工艺技术120件次,获市级、区级科技成果奖15项、专利8项。攻克脱盐脱水、大池发酵等关键技术,首创方便即食榨菜,研制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的生产线,率先与电子报检和电子监管系统接轨。引领着榨菜行业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新潮流,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坚持“为消费者生产安全、优质、无污染食品”,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HACCP体系、标准化体系和绿色食品认证。鱼泉榨菜评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榨菜出口排名全国第一。

公司以反哺“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积极安置移民、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实施了“把工厂建到农民家门口去”的决策。在乡镇建有10多个初加工厂,发展种植基地10万亩,带动6.5万农户户均增收1500余元,并为扶贫、救灾、助学和社会公益活动先后赞助资金370万元。是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工人先锋号”。

四. 重庆市 涪陵 五香魔鬼鱼

是一种上等的休闲食品,也是馈赠亲友、款待宾客的佳品。

外观紫红透明,色泽鲜润,麻辣兼备,

焦酥香脆,瘦不塞齿,久嚼味长,开胃诱食,

口感纯正,咸甜适宜,软硬适度,无防腐剂,

高温灭菌,且保鲜期长。

五. 重庆市 涪陵 涪陵红心萝卜

涪陵红心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涪陵红心萝卜:又名胭脂萝卜,是涪陵三大之一,曾为贡品。主产涪陵,邻近县市多有栽培,四川、贵州也有生产。早中熟,在涪陵7-10月均可播种,9月下旬至翌年2月分批采收。亩产1500公斤左右。红心萝卜抽苔晚,不易糠心;耐寒、较耐热、耐储运、不耐涝,抗病力较强。其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B2含量比白萝卜高。肉质根近葫芦形、少数圆柱形,组织致密,约有辣味,质脆嫩。心皮全红,含花青素多,易溶于水,适宜加工。以其为原料制作的泡菜、酱腌菜及宴席雕花、工艺菜,色泽艳丽、清香爽口。可提取天然食用红色素,安全无毒,其提取技术已试验成功,并获专利,产业化前景广阔。

图片来源:旅游局

六. 重庆市 涪陵 老麻抄手

老麻品牌起源于涪陵区,创始于2003年8月,创始人田川。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分店遍布直辖市。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石柱、丰都、万县、长寿、南川等区县。

老麻抄手分为清汤、微微麻、微麻、中麻、老麻及特麻6种味道,加上店家用香浓的骨头汤和鸡汤混合冒抄手,抄手吃完的同时汤也会一滴不剩。

七. 浙江省 宁波 镇海区 镇海榨菜

精制榨菜。榨菜盛产于余姚、镇海一带,质地脆嫩,色泽鲜艳,加工后香味独特,咸辣适度,味鲜爽口。余姚“美福”牌和镇海“铜钱桥”牌、“云”牌榨菜,除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外,还作为旅游食品精制成小包装榨菜,供应中外游客。清沁汤。统称万年青菜干或菜蕻干,传统。冬油菜在二、三月间,其菜蕻大量萌发时,取其顶端三、四节嫩尖为原料,放入沸水中煮泡二、三分钟,当三分熟七分生时,再晾干。由于特殊的加工工艺,鲜菜中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多未受损,所以它的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一般的习惯是做成一道很好的汤料。过去,多为家庭加工,作自己食用或馈赠外地亲友。如今,浙江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卡依之”绿色食品中,清沁汤就是其中一个产品,供应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和海外许多国家。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和作为馈送的佳品。

八.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青菜头

涪陵青菜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青菜头,是重庆市涪陵区的着名,涪陵青菜头具有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品质优良、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它不仅是加工成品涪陵榨菜的优质原料,而且是营养丰富的特色时鲜蔬菜,无论以煮、炒、腌、泡等方式调制食用均鲜香可口,深受各地老百姓喜爱。

“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09年12月成功注册后,充分利用“涪陵榨菜”和“涪陵青菜头”两块金字招牌,大力推动涪陵青菜头鲜销市场和半成品加工市场的双启动和双升级,使“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市场杠杆功能得到大力强化,涪陵青菜头鲜销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

涪陵青菜头,除了做涪陵榨菜主要原料之外,还是巴蜀老百姓冬天的主要蔬菜之一,可泡、炒、烧、拌、煮汤,等多种吃法。

吃法之一,泡青菜头:将青菜头的老皮削掉,洗净切成小块放进用我们涪陵独有的胭脂萝卜养过的泡菜水坛子里,第二天就可以捞出来,切成小片或丝,颜色红白相间,脆嫩爽口,清香飘逸 。空口也能吃上一小碗。寒冷的冬天,人们都爱炖上一锅滋补的肉汤(或排骨或猪脚或鸡或牛肉),喝着着浓浓肉香的汤,再下着这脆脆的新鲜泡菜头,幸福并享受着!97i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吃法之二,呛炒青菜头:切片,在烧开的水里过一下捞起空干水分,用油将干辣椒炒香微糊放下姜蒜出香味后放下青菜头片,加上味精调味盐即可。菜头入口润滑,略带微微的苦味,清香翠绿。很好的下饭菜哦!

浑身长满疙瘩的青菜头,似乎很难与财富挂上钩。但涪陵人经过长达百余年的探索和努力,使其成为鲜、香、嫩、脆的新型腌菜,成为“世界三大名腌菜”香飘世界。

最关键的是,涪陵青菜头串起了一个从田间到餐桌,从选种、加工到销售、品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全国蔬菜产业中,实属罕见。

也因此,涪陵榨菜也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财富油井”。而原本只是榨菜原料的涪陵青菜头,现正成为重庆“第一菜”远销全国。

在重庆全市蔬菜产业的规划版图上,有三大重点区域,其中之一就是三峡库区加工蔬菜带。要在长江沿线的涪陵等区县发展榨菜生产,加工蔬菜播种面积要达到200万亩,使榨菜产业成为沿江农村的特色支柱产业。并且要把榨菜的原材料,俗称涪陵青菜头打造成为重庆第一蔬菜品牌。

九.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榨菜

榨菜是桐乡市重要的大宗之一,是茎用芥菜的加工成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糖、磷、钙、铁等物质。桐乡榨菜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风味,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和西欧诸国。作为全国榨菜的重点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榨菜生产发展迅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市不断改良榨菜品种,探索高产栽培技术,改进加工工艺,推广小包装,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现桐乡乡榨菜约占浙江省榨菜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桐乡)

十. 重庆市 涪陵 涪陵水牛

涪陵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水牛原产于涪陵县,南川县的鸣玉和武隆县的平桥等地。涪陵县位于重庆市的西南角,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5℃,降雨量年平均1071毫米,无霜期295天以上,日照长,农作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还盛产洋芋和豆类。产地主要属川东条状山地漕谷区,水田面积大,尤其是平坝地区,田大、泥脚深,需要体型高大、劳役持久和拉力强的耕牛,因此,产区农民特别重视耕牛的选种和培育。产区饲草丰富,给涪陵水牛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饲料条件。

地理分布:涪陵水牛广泛分布于涪陵地区沿长江的垫江、丰都、涪陵、南川四县。

品种特征:涪陵水牛体型较大,体躯略短,前胸开阔,背腰宽平。被毛多为青色与黄褐色,个别有芦花色和白色,稀乏薄皮有光泽。头方正,嘴粗短,角呈八字或盘型。四肢粗壮,蹄黑色,多呈木碗型,也有剪蹄和踏蹄。尾根粗、尾细长。

涪陵水牛是我国著名的役用型地方品种,以拉力大、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被誉为“四大”名水牛之一,具有结构紧凑、品种特征明显、外貌一致性强、肉质较好和体成熟晚等特点。日增重不高,后躯欠丰满。今后在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的基础上,要坚持母牛、犊牛补饲,采用综合措施,使当前以役用为主的济陵水牛,逐步培育成肉役兼用型优良地方品种。

重庆涪陵特产青菜头涪陵特产脆口榨菜芯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