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的山西特产店 保定哪里的特产便宜又实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05:49:03

一. 河北省 保定 蠡县 玉米粉丝

玉米粉丝

制作玉米粉丝水沸腾后,把添好料的蒸笼放在有蒸汽的锅或桶上,蒸5分钟,待淀粉七八成熟,把蒸笼取下,把蒸好的淀粉倒入运转的粉丝机中挤轧。一人下料,一人用手抓住挤出的粉丝,轻轻地随其速度向外拉,截成长度因人因地而直。

晾晒:粉丝机上剪下的粉丝,晾在地上1小时,打成垛,6-7小时后,开始在凉水里用水洗开,用木杆架起来晾晒干,包装入库。

二.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孙甘店花生

孙甘店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17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南石冲村等22个行政村。孙甘店乡属于沙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因此这里花生资源丰富。孙甘店乡利用花生资源优势,从花生加工为切入点,办起了烤花生厂,吸纳村里的劳动力,使全乡经济有了很大增长。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四. 河北省 保定 满城区 保定春不老

春不老,亦名雪里红,是保定三宝之一。腌制后,无论存放多久,即不生筋,也不长柴,无苦涩味道,颜色嫩绿新鲜,为冬春季节不可多得的蔬菜。用保定春不老做腌菜、生食和炒菜均宜,是城乡人民颇受欢迎的蔬菜。( 保定)

雪里红: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将芥叶连茎腌制,便是雪里红(又称雪里翁)。叶子深裂,边缘皱缩,花鲜黄色。茎和叶子是普通蔬菜,通常腌着吃。也叫雪里红。

【科属】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是芥菜类蔬菜中叶用芥菜的一个变种

【别名】雪菜、雪里红、春不老、霜不老。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人肝、胃、肾经。

【功效主治】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明目利膈。主治疮痈肿痛,胸隔满闷,咳嗽痰多,耳目失聪,牙龈肿烂,便秘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91.5克,蛋白质2.8克,脂肪0.6克,维生素1.6克,碳水化合物3.6克,钙23.9毫克,磷64毫克,铁3.4毫克,维生素B1 0.07毫克,核黄素0.06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83毫克。

食疗作用

1. 醒脑提神 雪里红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2.解毒消肿 雪里红有解毒之功,能抗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3.开胃消食 雪里红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4.明目利膈,宽肠通便 雪里红组织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保健食谱

1.清炒雪里红 腌制后的雪里红500克,大蒜末30克。将雪里红洗净后拧干水,切细待用。锅烧热,加入适量菜油,至七分热时,入蒜末煸香,下雪里红煸炒,炒出香味后略加鲜汤,待汤干,盛盘中即可食用。此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具有宽肠开胃之功效,适宜于消化不良,纳呆食少,习惯性便秘等病症。

2.雪里红炒百合 雪里红腌菜300克,鲜百合200克。将雪里红洗净后拧干水,切极细,百合洗净待用。锅烧热,下麻油,待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雪里红煸炒,2~3分钟后,再加人百合同炒,略加水,下适量精盐调味,旺火烧至百合熟时,即可起锅装盘。此菜具有解毒消肿,清热除烦的功效。适用于感染性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后致胃纳呆滞,口味不佳者食用。常人亦可食之。

3.肉丝炒雪里红 雪里红腌菜300克,肉、小冬笋各100克。雪里红洗净切丝,入锅中煸干水后,装盘待用;猪肉切细丝,冬笋切丁。锅烧热后,加入菜油,油烧至五分热时,下肉丝煸炒断生味再加入小笋丁,煸炒数通。下雪里红同炒,酌加鲜汤,中火煮3~4分钟,盛人盘中即可食用。此菜口味鲜美,具有明目除烦,解毒清热之功效,适应于眼睛红肿热痛者服食,习惯性便秘、食欲不佳、心清烦躁者尤宜食。

4.雪菜汤 雪里红300克,鲜香菇50克,肉末100克,水豆腐一碗。雪里红洗净,拧干水待用;油锅中入肉末、香菇丁煸炒,至五成熟时,下雪里红,煸炒2~3分钟后,倒入水豆腐,烧滚后,酌加精盐,煮3—4分钟后盛入汤碗中即可食用。此汤味鲜气香,色泽艳丽,具有开胃醒脾,利尿消肿之功效,适宜于体虚浮肿,四肢倦怠等病症,是水肿病人的食疗佳品。

【注意事项】雪里红含大量粗纤维,不易消化,小儿消化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

文献选录

《名医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 《素食说略》:“雪里红炒百合,成雪里凝,切极小丁,以香油炒之,再入择净百合同炒,略加水,使其软美可食,即起锅,此菜用盐,不用酱油。” 《随息居饮食谱》:“一名雪里红,晴日川之,晾至干瘪,洗净,每百斤以燥盐5斤,压实腌之。数日后,松缸一伏时,俾卤得浸渍,加卤少,泡盐汤候冷加入,仍压实。一月后开缸,分装坛瓮,逐坛均以卤灌满浸为法,设卤不敷,仍以冷盐加之,紧封坛口,久藏不坏,生熟皆宜,可为常撰。……陈久愈佳,香能开胃,最益病人。” 《本草经疏》:“其主利九窍,明耳目者,盖言辛散走窜,豁痰引涎,暂用一时,使邪去而正自复,非谓真能利窍明耳目,用者详之。”

文化欣赏

《广韵·一送》记载:“红,草菜心长。” 《广群芳谱·蔬谱五》:“四明有菜名雪里红。雪深请有冻损,此菜独青。” 清·陈确。《蒸菜歌》:“瓶菜询已美,蒸制美逾并。尤宜饭锅上,谷气相氤氲。一蒸颜色润,再蒸香味深,况乃蒸不止,妙美难具陈。贫士昧肉味,与菜多平生。因之定久要,白首情弥亲。十日菜一碗,一碗几十蒸,十蒸尽其性,齿莽安可云!当午饭两盏,薄暮酒半升,相得无间然,千秋流项声。非敢阿所私,良为惬公论。”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六. 河北省 保定 博野县 保定士宝斋布鞋

产于河北保定。

工艺:将旧布打成袼褙,粘布力求压平绷紧,骨力平正,厚薄均匀。然后剪成底片,每边均以新白布包边,小包条宽1.7-1.9厘米,大包条宽2.7-2.85厘米。絮心丰满平正,底片相叠前五层、后八层,用上等麻绳纳制,针细线粗,每平方寸为70针左右,要求拉力大,劲均匀,针脚横竖成行、美观工整、坚固耐磨。鞋帮与鞋底相缀合称绱鞋工序,要求周身平整,吃褶均匀,四柱明显,前后掌针距小于中腰,杀劲足,不疵牙,不出锥梗,针码齐整。最后用木楦进行排鞋定型。

其特点为式样庄重古雅,鞋楦适合脚形,鞋口宽窄一致,绸楦四边平正,穿着舒适,轻便结实。

七.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柳店韭菜

柳店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店韭菜

临淄齐陵有机蔬菜种植协会

11395812

新鲜韭菜

八. 河北省 保定 定兴 定兴糕点

定兴糕点

外皮色泽以红、白为主,但所用馅料及装饰不同:松饼色白,上嵌3个核桃仁,内为白糖馅,间有松子仁;玫瑰饼表皮色红,印有6朵玫瑰花瓣,馅以白糖、玫瑰花为主;太师饼表皮色白,沾有芝麻,内为豆沙馅;龙凤饼表皮色红,印有龙凤图案,馅以白糖、香蕉、玫瑰丝为主;山楂桃呈桃形,表皮上红下绿,馅以山楂为主。除大八件外,还有小八件及蟠龙酥、莲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龙吐须等多种式样,造型别致,色泽美观,口感酥脆,绵软酥松,味道有香甜、咸、酸诸味。

九. 河北省 保定 安国 祁花粉

祁花粉

特点:质细嫩,粉生足,色洁白,纤维少,味微苦。

主要用途: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十.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保定特产哪里买最正宗保定特产在哪买最正宗最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