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四川特产超市怎么样 成都太古里哪里能买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05:25:35

一.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黄辣丁

黄辣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辣丁,新津名菜,川菜奇葩。黄辣丁是一种生活在湍急清澈溪流中的鱼类,产于岷江上游,学名中华倒刺耙,外形有些象泥鳅,但是肉质鲜美,非泥鳅所能媲美,黄辣丁以麻而不木、辣而不燥、味道鲜美而闻名四方。( 新津县)

新津黄辣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新津县五津镇、花桥镇、兴义镇、普兴镇、邓双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金华镇、新平镇、文井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莺宿

莺宿,属青梅类,原产日本。果实短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9.2克;果皮绿色,阳面偶有小块红晕;果肉浅橙黄色,质细密,柔软,汁中多,味酸,具浓香;可溶性固形物6.5%,总酸理4.8%;核较小,果实可食率90.1%,成熟期6月中下旬。

三.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成都麻羊

成都麻羊分布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目前引入到河南、湖南等省。是南方亚热带湿润山地陵丘补饲山羊,为肉乳兼用型。成都麻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湿热、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等特性,尤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及板皮面积大、质地优为显著特点。

成都麻羊产于四川成都平原。产区气候温和,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6.2℃),年降水量为900~1010毫米,雨季在7~9月份。春季多阴雨,冬季多雾。平均相对湿度为82~88%,无霜期为281~339天。产区素有川西粮仓之称,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甘薯、豆类及油菜、棉花、花生等。此外,还有苕子、紫云英、蚕豆等,既可用于绿肥,也可用作青绿饲料。灌木丛及杂草种类繁多,大多可被山羊采食利用,产区农副产品丰富,天然草场青草生长季节长,为山羊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地理分布 成都麻羊分布于成都平原附近的丘陵地区。成都市的双流、金堂两县和龙泉区,温江地区的彭县、灌县、崇庆、大邑、邛崃等县。

品种特征 成都麻羊头中等大,两耳侧伸,额宽而微突,鼻梁平直。公、母羊大多数有角,少数无角,公羊角粗大,向后方弯曲并略向两侧扭转,母羊角较短小,多呈镰刀状。公羊及大多数母羊下颌有髯,部分羊颈下有肉垂。公羊前躯发达,体形呈长方型,体态雄壮;母羊后躯深广,背腰平直,尻部略斜。四肢粗壮,蹄黑色、坚实。乳房呈球形,体型较清秀,略呈楔型。成都麻羊全身毛被呈棕黄色,色泽光亮,为短毛型。单根纤维颜色可分成三段,毛尖为黑色,中段为棕黄色,下段为黑灰色,各段毛色所占比例和颜色深浅在个体之间和体躯不同部位略有差异。整个毛被有棕黄而带黑麻的感觉,故称麻羊。毛色一般腹部比体躯较浅。在体躯上还有两处异色毛带,一处从角基部中点至颈背,背线延伸至尾根有一条纯黑毛带;沿两侧肩胛经前肢至蹄冠节又有一条纯黑色毛带,两条黑色毛带在鬐甲部交叉,构成明显的十字型。十字型的宽窄和完整程度因性别和个体而异。黑色毛带,公羊较宽,母羊较窄。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侧,至口角各有一条纺锤形浅黄色毛带,形似画眉鸟。

品种性能 成都麻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65.5±1.2厘米,69.6±1.1厘米,79.3±1.0厘米,43.02±1.7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60.7±0.2厘米,65.8±0.2厘米,74.6±0.3厘米,32.6±0.2公斤。成都麻羊生长快,经过夏、秋放牧饲养,不喂精料,即可达到膘肥体壮,羊肉色泽红润,脂肪分布均匀,肉细嫩多汁,膻味较小。成都麻羊皮板组织致密,乳头层占全皮厚度一半以上,网状层纤维粗壮。加工成的皮革弹性好,强度大,质地柔软,耐磨损。成都麻羊具有肉、乳生产性能良好、皮板品质亦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特点,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

四.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道明腌肉

产于山区的道明镇,采用传统工艺腌制而成。其显著特点是经熏制仍保湿,湿而不水。微烟熏过的清香沁人心脾,咀嚼时能吃出一股淡淡的稻谷烧烤之香味。( 崇州)

五.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桂花肉丝

新都桂花肉丝 百科内容来自于: 新都桂花肉丝属川菜系,以猪肉, 鸡蛋,味精,淀粉为材料,工艺为炒。

制作材料 主料: 猪肉(瘦)150克

桂花肉丝 辅料: 鸡蛋150克,

调料:味精5克,

淀粉(玉米)4克

制作方法 1. 将猪肉洗净切丝,用少许盐、湿淀粉拌匀;

2. 将鸡蛋打散和肉丝、精盐、味精和在一起,拌匀;

3. 将炒锅中油烧热,将肉丝下锅炒熟上碟即可。

食谱营养 猪肉(瘦):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 鸡蛋: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蛋白质是自然界最优良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同时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肝细胞再生;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具有防癌作用;鸡蛋味甘,性平;具有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之功效。

六.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成华猪

【主产区及分布】 产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金牛、双流、郫县、温江等区县。分布于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灌县、崇庆、大邑、新津以及德阳、绵竹、龙泉等县。

产区农业基础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产品和青绿饲料丰富,为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产区选种除注意母猪的繁殖性能外,还猪种体型外貌的选择。产区因市场需求因素,要求缩短猪的肥育期,多喜欢养体型较小的猪,并惯用大米、细糠、和豆科绿肥等饲料喂养。

成华猪品种形成历史

成华猪饲养历史悠久,据考古研究,成都平原多处东汉墓葬中发掘出陶猪、石猪。据扬雄《蜀都赋》“蜀人籴米肥猪”的记载推算,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产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好,粮食丰盛,又位于大中城市附近,商品猪需求量较大。当地群众为缩短肥育期、提高商品率,喜养体型较小的猪种。除注意母猪繁殖性能外,还十分注重体型外貌的选择,喜欢颜面皱纹少、耳较小(俗称“金钱耳”)、头部较轻的猪,多选择背腰宽、平直,腹圆而略下垂(俗称“船底肚”),全身被毛黑色的猪种。在养殖方法上,采取直线育肥的方式,习惯用大米、细糠等精料催肥,促进了成华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是成都平原地区的主要地方品种。

成华猪外貌特征

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面皱纹少而浅,耳较小、下垂,嘴筒长短适中。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圆、稍下垂,臀部较丰满。四肢较短,结实、直立。被毛黑色。06~7对,排列均匀。

成华猪品种特点

成华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体高74.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66.0厘米;母猪平均产仔猪10.74头,个体重0.87公斤;仔猪20日龄窝重33.9公斤,成华猪还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较高和肉质细嫩的特点。

成华猪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成华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44.4公斤,母猪6月龄体重47.0公斤。据国营农牧场测定,成年公猪(22头)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成年母猪(209头)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

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59日龄能产生正常精子,农村饲养的公猪多在3~4月龄、体重25公斤开始配种,国营农牧场饲养的公猪多在8月龄、体重60公斤左右时配种。小母猪初次发情期为88日龄。农村饲养的母猪一般于6~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初配。经产母猪(398窝)平均产仔数10.74头,初生个体重0.87公斤,60日龄断乳成活数9.13头、窝重104.1公斤。

肥育性能:在混合精料不限量条件,饲养14l天,7.5月龄体重达93.1公斤,日增重535克,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11.3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525克。体重65.8~87.0公斤的肥猪,屠宰率70%左右,胴体瘦肉率41.2~46.1%。

七. 四川省 成都 金牛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又称宫爆鸡丁,川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由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丁宝桢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人。他小时不慎落水,巧被桥边一户人家救起,后来他为官后记起此事,遂前去感谢,那户人家就做了这道菜招待,他吃后觉得味道很好,就加以推广,这就是这道菜的真实来历(织金县志有相关的记载)。

其它的三种传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及类似菜肴,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由于他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到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用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八. 四川省 成都 青白江 成都冷锅串串

成都的“串串香”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冷锅鱼同出一辙,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串串香”又叫“热锅麻辣烫”,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前身或者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随着时代的变迁,川菜、川酒包括川戏等都早以走出四川,进入全国各个地方,人们早以习惯和喜欢上了川菜川味,其中,麻辣烫更是以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烫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烫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

串串香的种类很多,从海里的海鲜,鱼呀,虾呀,蟹呀,贝类,到家禽,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鹅肉等,还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种,巴蜀人喜欢吃辣椒,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还要辣的香~所以锅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锅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酱,葱姜蒜,八角,香叶,党参,白芷等,有些还是中药的锅底,吃了后可以滋补的。成都冷锅串串香色泽鲜美,口感清爽,男女老少都食之恋恋

九.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窝丝糖

窝丝糖是四川民间的传统产品,原名叫“素窝丝”,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配料廛窟,工艺精细,具有松酥和香甜可口的独特风味。原料配方:川白糖10公斤,饴糖粉17.5公斤,熟黄豆粉7.5公斤,熟花生1.5公斤,熟芝麻3.5公斤,香兰素7.5克,蒸腾面粉1.25公斤,熟清油50克(刷水锅和刷装糖盘具有)工艺流程:制心→熬糖→扯糖丝→成型→包装制作方法:1.制心:将配料中的白糖粉、熟黄豆粉、熟花生酱、熟芝麻酱和香兰素放在一起,拌合均匀,过筛备用。2.熬糖:将饴糖入锅加热至沸点,然后减小火力,用小火熬至115~120℃,即可倒入水锅。待稍冷后,再放盘具中分数次使用。3.扯糖丝;以盘里放适量糖团,叠成软硬一致的扁圆形,用拇指从正中穿孔,双手把糖坯捏成环状,平放于案板上,先由两人将环状糖坯成圆形旋转对拉(人的位置不变)到一定长度后,把糖圈折叠成双环又成圆形旋转对拉,照这样往复对拉,每拉长折双一次为一手。拉扯到第4手时,可增加到3人同时对拉(动作不变),拉至14~15手,糖丝呈发丝状时为止。在拉扯糖丝的同时,前5手每手沿糖丝一圈撒撒蒸熟面粉适量;6~10手时,每撒混合面粉(蒸面粉与烤成热粉混合)适量;到后5手时,每手撒面粉要灵活掌握。如糖丝断裂严重,可撒适量蒸熟面粉;如糖丝粘结,可撒适量烤熟面粉。4.成型包装:取糖丝12.5克平展于左手四指内侧平面上,取心子10克,放于糖丝上,将糖丝内端抄起,盖住心子。然后又取心子2.5克添加在上面,再卷动糖丝,将心子卷包在中间成腰鼓形。最后定额装盒,在窝丝糖面撒一层心子,封盒即在。质量标准:规格:形如丝窝,大小整齐。色泽:呈谷黄色。组织:糖呈发丝状,松酥细腻。口味:香甜可口,具有黄豆,芝麻香味。

十.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玻璃烧麦

传统小吃。烧麦流行于全国,成都的烧麦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麦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
制法:上等面粉加水调成较硬的水调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剂子,压扁后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置案边,用面杖敲压面皮边缘,使之成为荷叶状的裙边;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压干水份,切成碎粒,猪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粒,以上三料加胡椒末、盐、味精、料酒、香油调成馅心;取皮于手上,中间放入馅心,慢慢地将面皮的裙边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状,其馅心置于底部,放入蒸笼中用大气蒸之,蒸至三分钟左右,开笼洒清水一次,再蒸至熟即成。( 成都)
四川成都特产在哪买不被坑成都哪里买四川特产便宜又好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