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美食特产小吃 张家界的美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0 23:06:20

一.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土家包谷烧

旧志载:“邑,惟产包谷烧”。包谷烧酒以包谷作原料,按民间传统方法酿制而成。本市较有影响的包谷烧酒应推湘酒王酒业集团公司出品的包谷烧酒。

二.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永定区 团馓

团馓是湖南张家界土家族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食品。 团馓俗称“糯米馓子”,是苗族、土家族、白族和汉族都爱吃的一种。是将地道的土家糯米蒸熟,倒入一种特制的木板做底,围篾做圆圈的模子内,将熟糯米压平并用一种农家栽种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画“喜”字等吉祥图案,等冷却后取出来,晒干、储藏,逢年过节时送亲友或是招待贵客,吃时用食物油炸酥,膨胀后比原来的面积大2~3倍,味道香脆可口。现在有的农民也在赶集的时候把团馓拿出卖,是半成品,大概2~3元一斤,经济实惠,又有特色。

三.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县 龟岩

在天子山顶一带,有种石头其纹路恰似乌龟纹,当地人称“龟岩”,这里的工匠们以它为原料进行手工雕琢.镂刻成石龟、石牛、石马、石龙、石香炉、石砚等工艺品,其形态之逼真、艺术之精湛、栩栩如生,深得游客的喜爱。现不仅在本地区销售,而且还远销日本、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一带国家。( 张家界)

四.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 糯米打糍粑

糯米打糍粑是浑南张家界的特色美食。在土寨苗乡,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粑粑”的习俗。粑粑,有纯糯米做的,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包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有些爱讲究的土家人,还用蓼竹叶包成1对1对的,在粑粑内放有芝麻和糖,吃起来又甜又香,俗名叫“蓼叶子粑粑”。

土家人民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所谓打糯米糍粑,据当地乡土志书记载:“系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约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三至八分厚不等。”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粑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腊或茶油,先出砣,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玉圆光滑,讲究美观。

吃粑粑也有学问,一般是用炭火烤,叫烧粑粑,用青菜汤下粑粑片,叫煮粑粑,与腊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一时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这样可以储藏两三个月不坏,到插秧时候有粑粑吃。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永定 土家包谷烧、石耳

    以包谷为原料, 按民间传统方法酿制而成。被称为张家界市市酒。湘西人逢年过节都饮包谷烧也。度数高,酒很纯。     又名岩耳,生长在武陵源景区砂岩绝壁上。有名的山珍。营养丰富,能延年益寿,能美容。是鸡、鸭、鱼、肉的上好佐料。( 张家界)

六.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县 张家界弥猴桃

猴桃是野生水果,武陵源盛产。果形椭圆近球形,皮黄褐色或黄绿色,表面有细绒毛,皮薄。果肉淡绿色,半透明,细嫩,汁多味香,酸甜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100~400ml,为柑桔的5~10倍,为梨和苹果的20~28倍,故有"维生素果"之称。还含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果实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汁、果酱和果脯。用于制药,具有清热生津、健脾、止泻等功能,对食道癌、直肠癌、肝炎等疾病有疗效。( 张家界)

七.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团年菜

“团年菜”是“合菜”的俗称,为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张家界)

八.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 砂锅炖狗肉

砂锅炖狗肉

“砂锅炖狗肉”,也是土家人爱吃的一道传统菜。它的烹制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将带皮狗肉3斤,洗净并切成3大块,放入锅内用明火烧开,再取出清洗一次,清洗后再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水量以没过狗肉为宜),并放进佐料(姜片、葱把和白酒1两),加盖,先用明火烧开,再用小火煮10至15分种,捞出狗肉,剔除骨头,一面将骨头放入原汤汁内煮,一面将狗肉切成1寸长,3分厚的肉片放到一边,再放入油锅翻炒,翻炒时放入白酒5钱,翻炒几下再倒入砂锅,用狗肉原汤煮,并放入少许食盐、辣椒、姜末、桂皮等佐料煮开,然后再用小火煮半小时,上面撒点胡椒粉与葱花,即成了一锅香喷喷的“砂锅炖狗肉”名菜,吃时味美异常。

九. 吉林省 特产美食

美食

十.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张家界竹编

本境产竹背篓、空芯竹凉席、竹编工艺品、竹制家具系列、装饰系列等,富有地方民族特色。

张家界特产五大小吃是什么张家界美食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