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产粑粑怎么做 手工粑粑的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05 00:06:32

一.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麦粑粑

都说到官渡古镇游玩不能不看金刚塔,不能不吃官渡小吃。

镇上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官渡古镇的粑粑好卖,全镇每天要用掉3吨面粉做粑粑。麦粑粑有两家做得最好,一家是土主庙旁的李家麦粑粑,一家是土主庙正对面的眼镜麦粑粑。因为每天都有卖断货的现象发生,所以去晚了就得抱憾而归。

城里的曹女士和老公、孩子3人驱车10多千米,就是冲着官渡麦粑粑而来的。曹女士一进院门就熟络地和老板寒暄起来,按照“老规矩”,曹女士用塑料袋拎走了20个胡麻麦粑粑。她告诉记者:0亲最喜欢吃这种麦粑粑,自己小时候在昆明街头也经常能吃到官渡大妈背着箩筐在街头卖的麦粑粑,现在城里很见不着了。自从上次来官渡吃着这种粑粑上“瘾”后,现在每个星期要来买一次。曹女士还透露了“李家麦粑粑”和“眼镜麦粑粑”的区别:前者松软,放一个星期都不会变硬;后者脆香脆香的,但要乘热吃,否则就嚼不动了。

李家粑粑店的老板说,刚开始做粑粑卖,是官渡古镇恢复重建后,当时尝试着每天做几锅出去卖,没想到越来越受欢迎,上点年纪的找着来吃,年轻的觉得稀奇。于是又添了5口大锅,加上原有的两口,现在平均每天做5000个麦粑粑,要用300多千克面粉。在赶庙会或者是初一、十五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眼镜粑粑店的主人居然是“外地人”,原来这位杨姓老板是在古镇上生活了10多年的大理人。看到镇上许多人都靠卖小吃赚了钱后,斯文的杨老板也撸撸袖子学做麦粑粑。由于位置显眼,再加上他创新了玫瑰馅、豆沙馅等粑粑,“眼镜粑粑”在镇上也叫响了。不过精明的杨老板并没有因为好卖就增添大锅,反正每次就是慢悠悠地烤上两锅共100个饼,在等待的5分钟里,与捏着钱、等着饼的食客们聊聊古镇、侃侃生意。据杨老板透露:平均每天卖出5000个粑粑,一天净赚500元。说到这里,他兴致勃勃地大谈新计划:下一步打算在昆明城中心开连锁店!

二.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面塑

上海面塑已有百余年历史。开创者当推被人称为“面人赵”的上海著名面塑艺术家赵阔明。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态生动,色彩鲜艳丰富,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女儿和徒弟们继承了他的技艺,在国外现场表演中被誉为“东方的明珠”、“中华之国萃”。面塑体积小,携带方便,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褪色,因而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留作纪念之佳品。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瑶族粑粑

瑶族粑粑,即瑶族粽子。是用糯米、猪油、肉掺拌在一起,用从山上砍来的粽子叶包成圆形,长约10公分左右的粽子,又叫做大粑粑。因用线绳或榄皮线条捆得较紧,故煮熟后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瑶族粑粑是端五节和其他节庆期间,瑶族招待客人和赠送亲朋好友的食品。( 西双版纳)

四.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的擂沙汤圆,已有70多年历史,旧时是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支质地坚硬的石榴木作为磨粉浆的“擂浆棍”,往沙盆中放入炒香的干豆,如花生、芝麻或黄豆,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最后,煮熟的汤圆在“香沙”里滚来滚去,于是粘粘的糯米丸子粘满了盈香扑鼻的“香沙”,故名为擂沙汤圆。有的食肆把它作为即点即做的点心,要吃的就是一咬馅料就有如流沙般涌出的新鲜感觉。

五. 上海市 崇明 上海芦笋

    芦笋,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称之为龙须菜,是多年生,雌、雄异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开始采收结束。它在崇明东部已大量种植。芦笋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使用价值很高。芦笋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凉拌,又可热炒。芦笋罐头远销日本、德国、以色列、约旦等许多国家,备受青睐。芦笋除富有营养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药效功能。(上海)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香煎荞粑粑

原料及调料:

苦荞面500克,面粉100克,豆腐干150克,苕粉条50克,韭菜花150克,姜末、盐、酱油、味精、胡椒面、花生油、花椒面、糊辣椒面等适量。

制作方法:

1、苦荞面加面粉用温水和成面团,制成约30个小面团待用。

2、馅子制作:豆腐干切成绿豆大小碎丁,下油锅炒制断生出锅待用;苕粉条用开水烫二十分钟,捞出剁碎,韭菜花切成碎丁,三样放在钵子内加适量盐、胡椒面、味精、姜末、酱油、花椒面、糊辣椒面、花生油调成馅子。

3、把小面团擀成面皮放入馅子包成饺子状。

4、锅加底油把荞麦粑粑排入在锅中,加少量清水,盖上盖子用中火煎五至八分钟即成。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花垣县 蒿草粑粑

蒿草粑粑

湘西的蒿草粑粑,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是以蒿草为佐料,而湘西的蒿草粑粑是以蒿草为主料,将齐头蒿、艾蒿、苦蒿、野茼蒿等各种蒿草伴在一起。用湘西秘方秘制成湘西特有的蒿草粑粑,据传,湘西放蛊,最早就是放在这蒿草粑粑中的。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是常德市许多地方人民喜食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每年三月,群众采来粑粑蒿的嫩叶,洗净,然后拌以粘米和糯米粉,放入锅内,用旺火蒸熟,再用石碓春烂,并掺入适量的芝麻和辣子酱,然后切成小块,放在雕有各种表示吉祥图案的木模内,做成扁平溜圆的粑粑,蒿子粑粑粘性很强,吃起来香甜可口。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各家各户都做蒿子粑粑,边做边唱:“三月三,蛇出山,做粑粑,塞蛇眼。( 常德)

九.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洋芋粑粑

洋芋的学名叫马铃薯,俗称土豆。中医认为土豆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 将洋芋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这就是昆明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摊上的洋芋粑粑。( 昆明)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烧粑粑

生的粑粑是圆圆的,冰冰的,硬硬的,像小碗口一样大。我把粑粑放在电炉子上烧。发现烧熟了的粑粑是软软的,会鼓起来,黄黄的,暖和的。

上海特产糯米粑粑的做法广西特产手工粑粑怎么做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