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特产印子馍 河南罗山县特色小吃猪油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5 03:55:52

一.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枣糕馍

枣糕馍

唐宋以来即为地方风味食品,以纸坊枣糕著称。枣糕馍,用优质面粉为主料,大枣、菜油和白糖为辅料,面粉发酵后又反复和搋,面坯偏硬成形,两侧各塞2块碎枣,旺火蒸制而成。熟后顶部两侧各印红梅花点,以显其特色。其馍食之味甜,绵软可口,回味馥香,耐贮存,不走味,不发霉变形,为款待宾客之佳品,亦可馈赠亲友。据县志载,明代起洋县枣糕馍就也驰名汉中地区内外。

洋县枣糕馍名满陕南,枣糕馍是用绳串成串串提着,是走亲访友,馈赠待客的礼品,洋县枣糕馍洁白没有裂纹,外酥里软、韧、松、甜,存放时挂在风凉处不变味,存放上三、四个月。上蒸-蒸好像刚蒸的馍,在没有保鲜、冷冻技术设备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在洋县饭馆、作坊、家庭都能制做。枣糕馍用黄酒渣发酵,和面时加白糖,根据四季气温把握好水温,和成的面要反复采揉,馍馍做成后要盖上被单,发酵半小时后,用大铁锅蒸焖,出锅时按上花印即成。 面粉、砂糖、菜油及红枣蒸焖印花,以绳贯之放通风处,虽数月不变味。

原料配方:富强粉50千克黄酒渣子500克白糖3.5~4千克水20千克

制作方法:

1.发酵面:黄酒渣子500克做酵子,加温水化开,过丝罗后,发面5千克,温水量冬天5千克,夏天2.5千克,春、秋3.5千克左右。发面盆冬天放在热地方,以热到不烘干面盆为准;夏天则应放最阴凉的地方。

2.和面:一般是头天晚上发面,第二天早上和面。每50千克面粉中加白糖3.5~4千克,包括发酵面用水在内,用水量在20千克左右。冬天水温要求在60~80℃,春、秋水温50℃左右,夏天水温应更低一些。和面时,先将酵面稀释,然后和面,和面动作要利索,千万不要把面烫了。夏天先

洋县枣糕馍和进25千克左右,余下20千克左右按情况掺兑;冬天先和进,30~40千克,余下5~10千克按情况再掺兑。和成的面越硬越好。

3.成型:和成的面要揉光揉好,再拧成100克左右的面蛋,揉成长条,并沿长平面中间按一条沟沟,沟沟内抹上香油,翻个身,沟沟朝下,再夹捏成17厘米左右的长条,横放,用手掌从两头压下,呈凸状,再将中间部分压成平面,即成扁平状,平面四角各按上个枣瓣(枣子去核切成四瓣),最后由两头对卷,翻身,使抹油的沟沟翻在上面,如意状的馍馍就做成了。馍馍做成之后,要摆在盘子里,冬天蒙上棉被,夏天蒙上单子,再涨(即饧发)半小时左右。

4.蒸焖:当地使用大铁锅,将饧好的馍放入笼笆(竹片编成的笼箅),上面扣上铁盆,旺火烧开15分钟,回汽10分钟即熟。使用铁盆是为了防止馍馍水分过大。

5.印花:出笼的馍馍,用一根小竹杆刻成的点花印,蘸食用红水,按一下,花朵即成。

二. 河南省 信阳市 罗山 信阳热干面

河南信阳的热干面,我想应该有人吃过吧,信阳有七八成的人早餐就是热干面,哪天早上不吃,感觉好像少点啥~~~~哈哈.

三. 陕西省 宝鸡 眉县 眉县柱顶石干粮馍

眉县柱顶石干粮馍是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的特色小吃。柱顶石干粮馍至今约有百年的制作历史,以外形似旧时盖房用的柱顶石而得名。特点是色泽黄亮、外观典雅、清香爽口、酥甜易嚼。由于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历来为外出必备和馈赠亲友的佳食。

眉县柱顶石干粮馍的原料是小麦精粉、用醪糟特制的酵面和纯碱三种。制作有发面和鏊烤两道程序。发面时,先取要发面的一半,加酵面和温水搓拌成面丝,再揉成面团,硬度以能用力揉搓成团为标准,将揉搓好的面团堆放发胀;另一半加0.6%的面碱,用温水揉搓成面团,然后将两块面团一起放在案板上,用木杠反复叠压,使酵面和配面充分融合后,放入容器内,在20℃至30℃温度下让面团发胀,再按一定分量制成柱顶石型馍坯。使用的鏊炉一般高1.5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炉膛,周围留5孔,其中一大孔是烧火门,以木炭或劈柴作燃料,中上是供烤馍用的鏊。生馍坯上鏊后,先在上层上好火色,再移至中层用文火烤制,只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熟而不焦、表里如一即成。

四. 河南省 信阳市 平桥区 信阳红薯

信阳益农薯业合作社的前身是信阳世中薯业协会,2007年在信阳工商部门登记,改为信阳益农薯业合作社。是由当地种植红薯的农民志愿参加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有153人入社,红薯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合作社已建成了育苗基地和加工厂房,购置了薯类产品加工机器设备,实现了育苗、供苗、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联,有力推动了红薯产业化发展。

该合作社成立以来,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红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合作社现具有年处理5千吨淀粉、粉丝的加工能力和供应种植数十万亩薯苗繁育的规模,是“河南省乡镇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省农科院脱毒名优红薯新产品种豫南繁育中心”。该合作社依托权威的科研实力,繁育出的商淀粉品种“豫薯王”亩产超万斤,获得了平桥区科技进步奖,2001年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推荐为重点推广的红薯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已实现单个品种推广种植500万亩,成为国内知名的名优品种。

结合全国各地土壤习性,益农薯业合作社已繁育出加工型高淀粉系列、食用型五彩红薯系列、商用型烤薯系列等二十几个新一代品种,其中五彩红薯系列品种为国内稀有名贵品种。繁育的优良品种已推广到全国十余个省、市。同时,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全套高产栽培技术,向目标种植户供应种苗和红薯专用肥并制定“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提高社员的盈利水平,打造农副产品的品牌效应,使合作社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目前合作社生产的纯红薯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用现代化设备生产出的精白淀粉已与日本、韩国客商签订了定向销售合同,使小山村红薯身价倍增走向世界。

为提高薯农和社员种植红薯的积极性,满足市场的需求,由益农薯业合作社理事长葛世忠牵头自主发明的世中牌多功能起垄犁、收薯犁,因技术领先物美价廉,受到市场欢迎。信阳益农薯业合作社,坚持“合作于诚、定位于心、创新于乾、盈利于坤”和“发展薯业、带富农民”的理念,扬起合作的风帆,打造薯业精品,竭诚为农村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地膜花生

新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河南省花生种植最适宜区。2002年以来,新县农业局大力推动地膜花生生产,建立了3000亩的地膜花生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发展地膜花生2万亩。严格按照无公害花生生产技术规范生产,尤其是严格农药的施用,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施用,广泛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确保花生的品质。随着地膜花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县花生产量稳定增长、品质逐步提高,较露地栽培每亩可增产200公斤,增收600元。目前全县花生总面积3万亩,年产花生900万公斤,总产值3000万元,是新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从而成为新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六. 河南省 漯河市 舞阳县 舞阳杠子馍

舞阳杠子馍选用精细白面揉和上百遍,并用粗木杠子反复挤压面,使面更加精细,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底色泽金黄,厚达半寸;卷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湿润柔筋,食之劲道,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

七.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苎麻

产于河南信阳。河南是苎麻的原产地,栽培和利用苎麻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出土的一些苎麻织物残片上可以看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温和的黄河流域,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苎麻。八十年代,河南苎麻的栽培相当可观。苎麻及其混纺织物,具有挺拔滑爽、通风透气、易洗快干、吸湿排汗、免烫熨等特点。

八. 河南省 信阳市 息县 息县油酥

息县油酥火烧又名"油酥馍",系风味小吃中的佳品。

油酥火烧以面粉为主料,掺和生猪油、香油、葱花、食盐等佐料,于铁鏊烙制加火烧而成。其制作工艺独特,操作方法古老,风味别具一格。

息县油酥火烧,相传始于明代,距今已四百余年。清光绪年间,息县

烙制油酥火烧制者达数家,唯熟食世家熊明德,在名师蔡安仁的指教下制作的油酥火烧,味美艺精,久负盛名。1942年,熊明德带徒传艺,城关镇东大街彭增仁拜师求学,技艺超前,驰名中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彭增仁重操三十年前之旧艺,自开油酥火烧店。其店虽小,却顾客盈门,食后赞不绝口。

1980年3月,河南省名菜、名点、风味下吃展销大会在郑州举行。历时一个月。息县油酥火烧名家彭增仁应聘前往,临街起灶。当众操作,献技献艺,制作的油酥火烧,各地旅客品尝后,纷纷称赞。这次展销的全省150种风味小吃中,有71种被评为名吃。息县油酥火烧则名列前茅。

1983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食指南》一-载:"息县油酥火烧为名小吃,其外形椭圆,细丝盘绕,色泽鲜艳,拿起即碎,酥脆甜香,十分可口。"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核桃馍

宁强核桃馍,是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儿童食用。

王家核桃馍历史悠久。据王家核桃馍传人口碑相传,天津的一个都督周玉姬兵败领罪后,他的儿子带厨师逃来宁强,在王家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厨师在王家做厨艺,主要制作海味酱菜、糕点等。时间一长,厨师熟悉了宁强的情况,就将宁强盛产的核桃及其当地制作核桃馍的方法融进了自己生产的糕点中。

这就是宁强核桃馍的最初雏形。

近日,据陕西省商务厅商业服务业管理处透露,陕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中面皮制作技艺意外落选,而宁强福兴老字号王家核桃馍制作技艺则榜上有名。

宁强王家“福兴老号” 核桃馍从乾隆时代问世至如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此馍小如瓷盏,色城隍,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本间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佳趣。

十. 四川省 甘孜 炉霍县 玉米馍

玉米馍是炉城平常人家常食的,就是许多做小生意开小摊铺,常蒸食玉米馍。雅安人彭大春夫妇,早年曾在康定帮人干活,夫妇善做小吃。炉城大米昂贵,知炉城爱吃玉米,又爱吃“焦粑”(一种以面粉起酥肉馅炕饼的小吃)习惯,用金钩鲜肉做馅,仿效“焦粑”的做法,用上等玉米面,创造出玉米面包金钩炕饼,以其香、咸酥、脆味长诱人,食者排队购买,风行一时。

光山特产印子馍信阳地方特产美食油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