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镇特产馒头 栲栳镇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09:18:53

一. 山西省 晋中 和顺县 和顺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

莜面栲栳,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

在过去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锻炼出了和顺山区人们杂粮细做的本领,和顺的莜面栲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是和顺县一道有名的家常美食

二.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陷心馒头

陷心馒头

泰宁民间风味小吃。制作法:和浸洗泡透的糯米,蒸熟后倒入木槽里,加入红糖,伴少许茶油、五香粉等佐料,然后用木棍搅匀,掇成拳头大小的团粒,外面裹上薄薄的一层用粳米做成的银装,即成。

三.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豆腐馒头

豆腐馒头

介绍:豆腐馒头是嵊州地区最著名的小吃,不可不尝。说是馒头,其实只比小笼略大些,皮却是汤包般厚薄。透明的皮子里是嫩白的碎豆腐和肉冻做成的馅子,若是考究些还会加上虾脑。

吃的时候,在小碟里倒上醋,拌上鲜红的辣椒酱,将豆腐馒头蘸上调料,一口一个,鲜美异常。

四.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马剑馒头

马剑馒头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的特色小吃。马剑馒头,以面粉为主要材料,以酒酿发酵,没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馒头色泽亮丽,但不是像劣质的馒头暗淡无光,或色泽过于亮丽。其形丰满,入口香醇。

马剑馒头,又名浦江馒头,以其出自浙江诸暨市马剑而名,又因马剑曾受辖金华浦江县,故又名浦江馒头。现正宗的马剑馒头,只产于马剑镇上人家,其他地方所制,皆不得其味。

马剑馒头与普通馒头制法不同,外面的馒头多用发酵粉做, 而马剑馒头却用酒糟替代发酵粉的。他们有特殊制作工艺, 别人就是偷了拳头,也难学会。因而,马剑馒头非比寻常,看起来又松又软,活像一个个充了气的球,还带点酒酿的甜润,不仅口感好,且清香扑鼻。马剑馒头制作方法配料不同,一般不易变质,只要把冷却的馒头放在冷柜里,一般可放上几天都不变质。想吃的时候,再放进锅里蒸一下,立时复原如初。

吃马剑馒头有讲究,才能品出滋味。先把馒头掰开,将咸菜焖肉夹在馒头中间,大口咬着吃,汤卤会渗出,才能感觉出滋味。

如果想吃到真正的马剑馒头,以为到马剑走一趟为宜。以便领略马剑山水田园风光,一边享用马剑馒头的诱人品味,再泡上一杯马剑香茗,约四五好友,叙述畅谈,不乏为人生一大享受!

五.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加蟹小笼馒头

加蟹小笼馒头首创于清道光年间,个形小巧,别具一格。用精白面粉、熟板油、蟹粉、猪肉配以调料加工制成。蟹油金黄闪亮,肥而不腻,蟹香扑鼻,汁水鲜美,皮薄有劲,馅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更佳。地处西瀛里迎桂茶社的小笼馒头质量最佳。

六.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王哥庄大馒头

王哥庄大馒头是由崂山民间面点师选取当年生产的新鲜小麦作选料,在配方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牛奶、鸡蛋、蜂蜜及崂山的清泉,采用手工制作、大锅蒸的特色大馒头,悠香纯正、营养丰富,香甜可口,质量可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传统馒头的基础上,经过改良、精细加工逐渐形成以大馒头为主打产品,配以老虎、燕子、锁、圈、福寿桃、元宝、富贵鱼、枣花糕、花卷、神虫、萁馏等花样馒头。王哥庄花样馒头作品在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大会金奖。目前,王哥庄街道大馒头产业的从业人员有2700人,加工户(企业)近200家。2010年全街道销售大馒头8000吨,销售收入达5600万元,涵盖全街道32个社区。

“手工揉+铁锅蒸+崂山矿泉水+传统工艺+独特配方”造就了高品质的王哥庄大馒头,深受消费者青睐。短短几年的发展,王哥庄馒头已成为岛城家喻户晓的旅游,产品畅销岛城,远销北京、上海以及港澳地区。

为了更好的发扬王哥庄传统馒头工艺,形成产业化一条龙的管理服务模式,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了青岛王哥庄艺术花样大馒头生产基地,基地位于崂山王哥庄街道办事处,王哥庄艺术花样大馒头生产的王哥庄大馒头是由面点师选取当年生产的新鲜小麦作选料,在密方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牛奶、鸡蛋、蜂蜜和崂山的清泉水,采用手工制作、大锅蒸制的特色大馒头,质量可靠,营养丰富,口感好。在传统馒头的基础上,经过改良、精细加工逐渐形成以大馒头为主打产品,配以老虎、燕子、锁、圈、福寿桃、元、富贵鱼、枣花糕、花卷、神虫、萁馏、圣虫等花样馒头。 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花样,现全面接收网上批发、销售。

七.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七月半馒头

七月半馒头: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庆元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做“七月半馒头”,礼拜香火,祀奉0。早在汉代,人们就把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定为“中元节”,八月十五日定为“下元节”。此三个节日总称为“三元节”。“中元节”也叫“地官节”,民间称为“鬼节。”《修行志》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佛教徒是日举行盂兰盆会。昔日,庆元各宗祠要请僧道来斋醮,并做馒头分发给族人祀奉祖先,民间亦称为“七月半馒头”。

“七月半馒头”选上等糯米经水浸透,细磨为浆糊状后再榨干,为包馅的皮。馒头的馅有多种:其一是将赤豆蒸熟后捣烂成泥,加入红糖搅拌均匀,捏成团状。另一种是糯米饭拌红糖。再一种是用红糖掺苦菜干。“七月半馒头”洁白晶莹,爽口柔软。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八.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米馒头

米馒头:就是用大米磨成粉做成,是米粉不是面粉哦,味道微甜中带着微酸。被评为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配料:白砂糖。新鲜大米。水

原理:利用大米自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酵母菌。完成麦馒头需要添加发酵剂的过程。

做出象麦馒头一样的特有的米馒头。

特点:用大米像做馒头一样做出来。但又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纯天然的食品,

自然发酵。绝对不添加糖精。发酵的小苏打。防腐剂等人工合成色素。

米馒头的制作工艺流程:

1、待做馒头的大米:做馒头的大米要求也很高,选用好的米也很关键。这是我家专门用来做米馒头的大米,可都是新鲜米哟,要是陈米做出来的馒头就会有酸味。不好吃。

2、梗米和糯米用一定的配比用水洗三遍后在水中浸泡12小时。米一定要洗三次,不洗做出来的米馒头颜色不好看,洗了次数太多了也不好,把营养物质都洗没了。洗过后的大米做出来的馒头白白的,是原汁原味的白哟,当然绝对不会用什么增白剂之类的哟。

3、泡了一个晚上的米。用清水再洗下。用机器磨成浆。加白糖让米浆自然发酵(时间24个小时)。当然还要适当加点昨天发酵过的米浆。一般加总量的1百分号就可以了。以增加米浆的发酵速度。

夏天自然发酵很简单,放在房间里就行了,冬天气温低,为了自然发酵,还得用被子把装米浆的盆子包起来的,有时为了达到自然发酵的温度还必须在房间里生个煤球炉。

4、手工搓成一个个圆圆的米馒头。发酵过后再加白糖催酵后开始做。先手工做出一个圆圆的小馒头放在蒸笼里。再把蒸笼放在水温较低锅上催酵。这中间要看催酵的程度。时间太长也不好,做出来的馒头不象馒头了像大饼。水温也不能太高。。水开了做的馒头就硬硬的。

5、把蒸笼放在蒸汽锅上蒸7-9分钟。

6、蒸好后米馒头就出笼了。。看看。。这种馒头白白的,咬上一口软软的。加上有一股经自然发酵过的淡淡的酒香。特别香甜可口。当然拉。吃这个米馒头偶是不会醉的哟。因为只是有点微微的酒香味。偶要是酒量大。呵呵。偶就闻不到淡淡的酒香哦。。。。。。

7、在馒头上点缀红色。红白相间。色香味俱全拉。

8、把馒头一个个对在一起。排成方阵。等着偶来吃。。。对了。偶是从左边开始吃。还是从右边开始吃呀?还是从中间挑一个又大又白又嫩的?还是要挑一个馒头中间开花的呢?。。。。。。。。

9、哎呀。出笼的馒头太多了,现在还只是早上5:30。卖馒头的人还没起床噫。呵呵。没这么多的地方放。只有把馒头垒起来了。。。。

由于用料就是白糖。大米。水,绝对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健康食品。

米馒头因为经自然发酵过。特别适合胃病的人吃。能养胃。营养丰富。象山人习惯当点心吃。早餐。中餐。晚餐都可。

九.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

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美食习俗多来源于地方物产与历史传承。山西北部高寒地区,盛产莜麦(也称燕麦、玉麦),从民谣"雁北三件宝,莜麦、山药、大皮袄"就可见一二。过去艰苦的自然条件锻炼了山区人们杂粮细做的本领,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先在莜面上露一手;而新女婿春节登门也要吃上十种花样的莜面饭。莜面栲栳栳,就是这种莜面饭的一种,因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也称其为"莜面窝窝"。其制法关键有三:一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若论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因此,莜面栲栳栳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特产栲栳镇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