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黄山特产烧饼梅干菜扣肉 正宗安徽黄山烧饼梅干菜扣肉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2 10:53:08

一.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黄山“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许多来黄山旅游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尝此肴,尝后都为有如此美味而赞不绝口。此菜历经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具有如此影响力,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性,在烹制之前腌制后的鳜鱼闻起来“臭”,烹制后的鳜鱼吃起来香。这一“臭”一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为徽菜的经典之一。

黄山“臭”鳜鱼的腌制方法:

制作黄山“臭”鳜鱼主要是鳜鱼的腌制,因为鳜鱼腌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菜质量。腌制黄山“臭”鳜鱼首先要选用新鲜之鳜鱼,去掉鱼鳞及内脏,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可选一木桶,先在木桶底部撒上少许精盐,然后逐一将鱼表面抹上适量的精盐,整齐地放入桶内,一层一层往上码,最后在鳜鱼上面压上重物将鳜鱼压紧,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数日后闻到“臭”味时便可出桶,将鱼清洗干净便可用来烹制,腌制后的“臭”鳜鱼一次用不完可以冷冻保藏。

腌制“臭”鳜鱼的关键:

(1)在腌制“臭”鳜鱼的过程中,温度和盐量的变化都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0-30℃为宜,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盐量则以每25kg鳜鱼400-500克盐为宜,在此范围内盐量越少腌制的速度也越快。以25kg鳜鱼500克盐为例,当温度在10-20℃时,腌制时间约为7天,当温度在20-25℃时腌制时间约为4天,温度在25-30℃时则需2天时间便可腌制完成,达到“臭”的效果。

(2)腌制“臭”鳜鱼的桶以选用木桶为佳,这样才能使“臭”鳜鱼“臭”味醇正。在腌制过程中外加重物压制可以使“臭”鳜鱼烹制后肉质紧密,每天上下翻动一次能使盐份均匀地渗透每一条鳜鱼,使其出品统一。

(3)腌制“臭”鳜鱼还可以分为整条腌(适合于250克-500克/条的鳜鱼)和块状腌(适合于较大的鳜鱼,改小块后再腌制),烹制后风味都一样,但因块状鳜鱼具有易受味,便分食的优点,故而更受食客们之喜好。

二.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武当神果-榔梅仙果

武当山有榔梅树,此树结的果实叫榔梅果。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榔梅,只出均州太和山”。古时武当山叫太和山,地理位置均州。也就是说,榔梅只出产在武当山,其他地方绝无仅有。 正因为榔梅只出在武当山,物以稀为贵,所以就有许多神奇之处。 首先榔梅树是真武大帝亲手嫁接而成。相传,真武年少时在武当山修道,由于意志不坚,返回途中,于武当磨针涧遇姥姆(紫气元君化身)磨砺铁棒。从对话中真武顿悟“铁杵磨针,功到自成”之理,复又上山修炼,途中折梅寄于榔树,并仰天誓曰:“吾若道成,花开果结”。功夫不负真武,四十二年的面壁修行终成正果,榔梅亦随显灵异,果然开花结果。 当然这是传说,但历史上武当山高人云集,终身修道(用现在的说法,也不妨叫搞科研),培养出个稀有植物品种也是可能的。 明永乐三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取皇位不久,“久无花实”的武当榔梅开花结果,五龙宫全真道士李素希带着数百枚果实进献给了皇帝。皇帝万分高兴,认为他夺取皇位本是真武大帝的护佑,他的行为“精诚感格,祝厘国家,故能动高真降此嘉祥,以兆丰禳也”。于是,赏李素希四十锭大银,彩缎衣服等物。还下令有关部门勘测武当山形地貌,准备建筑材料。于永乐十年(1412年),御制祝文,大建武当,以答神贶。 可见,小小榔梅果为明朝大修武当起了重要作用! 不久,明成祖朱棣把榔梅果列为贡品,每年由武当山进献。榔梅因此成为宫中的珍奇。每逢大庆,皇帝则把它作为有功之臣的赏赐。廷臣们为争得皇上恩赐的一颗榔梅神果,而觉得终身大幸,把它看成是一种政治荣誉,一种养命延年的仙果和一品美味。在整个明王朝中,无数官吏、贤士、名人、骚客们,都抱着不同的追求和幻想,频频登临武当山,不惜重金求购,以睹其灵迹。这些人还赋诗吟赞榔梅并留下了大量诗篇。 明朝未期,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先生游览考察了武当山,他在《游太和山》日记中写道:“……下琼台观,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丽岩际,地既幽绝,景复殊异。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系禁物,前有人携三、四枚,道流株连,破家者数人。’余不信,求之益力……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二枚,少尉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出而视之,形侔金枯,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别谢去。……暮返宫(南岩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不可得矣。……以太和山榔梅为老母寿。” 日记中徐霞客记载在琼台中观、南岩宫共索得榔梅8颗,而且送他果实的道人战战兢兢,生怕被人知道而获罪。徐霞客还把榔梅果带回家给老母亲祝寿。 那么,武当山为何有“榔梅”这种植物呢?拒植物学家分析,可能是“鸟媒嫁接”的原因。鸟衔各种果实在榔树上吃,梅核落入榔树裂缝中,生根发芽,使榔树发生变异,形成这种果树。 但,让人大惑不解的是,榔梅的兴衰与明室存亡共始终。自清以来,神奇的榔梅果却在武当山突然消失,无论是道家或是官家都不知榔梅到哪里去了,独有“榔梅仙祠”犹自迎风而立。“榔梅历历传消息,莫为仙家隔渺茫”的感慨成了几百年来人们寻其秘、探其微的叹词。( 丹江口)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屯溪 黄山石鸡

叫它石鸡是因为这种动物是与毒蛇共栖在山谷洞穴中的。老实说,石鸡的外表跟鸡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种蛙类,造型和牛蛙差不多,不过个头要大些,而且皮肤是黑色的。所以我觉得叫它“石蛙”还差不多。

石鸡是徽菜中特色的制作材料。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扑鼻的香味,丰满的后腿,比鸡肉或者是牛蛙肉有过之而无不及。徽州的风味名菜“清蒸石鸡”在石鸡中加入火腿片,盖碗清蒸。此菜清汤见底,原味不失,味道鲜美。

据说多吃石鸡,夏天可以不长痱子和疮。黄山当地的人都很喜欢吃,这也是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菜肴。

四.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石角扣肉

皮猪五花肉1000克,酸菜200克。

调料:酱油20克,清油1000克(约耗50克)。

做法:

1、把猪肉的肉皮刮洗干净,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去肉皮上的水分,趁热抹上酱油。

2、锅上火,倒入清油,烧至八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锅中炸至深红色,捞出晾晾,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切成7厘米长、2厘米厚的大片,中间再横切一刀,不要把皮切断。

3、将肉朝下整齐地码在碗肉,肉上放酸菜,均匀倒入酱油,上蒸锅蒸约30分钟至肉软烂,取出扣在盘子里,一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石角扣肉就完成了,咬在嘴里,香嫩的一层肥肉与香浓的一层瘦肉一起喷出了各自的精华,交杂在一起就是石角扣肉的美味。

五.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梅干菜扣肉

绍兴当地最有名的家常菜,精猪肋条肉切大块,用绍兴花雕酒和葱、姜腌半小时,拌菜而煮,油而不腻,肉沾菜香,味道鲜美。

六. 辽宁省 阜新 彰武县 美味香正宗宫廷八珍熟食

“美味香正宗宫廷八珍熟食”挖掘总结历代皇宫药膳、融祖传百年卤汤之精华,根据宫廷40多味中草药配制。在制作上坚持采取传统工艺,精心选料,使宫廷熟食系列达到味正香醇、色鲜、嫩烂之特点,具有滋阴壮阳,健脾强身之功效,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佳品。本系列食品绝不含增香剂、色素、防腐剂等任何化学制剂,将绿色、健康的经营理念呈现给消费者。

酱卤系列:八珍卤精腿,八珍卤翅尖,八珍卤鹅翅,馋味卤鸡翅,酱爆鸡脖,爆花猪蹄,秘制老鸭,五香酱狗肉,八珍猪手。

川味麻辣系列:麻辣鸭头,巴蜀熏肉,什锦肉丸,水晶肘子,麻辣鸡肚,香辣鱼干,五香熏鱼。

肠类凉拌风干系列:红油猪耳,精肉肠,朝鲜泡菜,风味拌菜,油冻猪蹄,思乡情肠。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老农贸大厅北20米 电话:0418-7738900

七.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黄山香菇

有平菇、厚菇、花菇之分,以野生花茹为上品。香菇肉厚味鲜,营养丰富,是食物中的珍品。香茹有多种特殊功效,民间常用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

( 黄山)

八.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惠州梅菜是惠州独有的传统。历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自苏东坡来惠州后,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为正气菜的梅菜由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由于梅菜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以梅菜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 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睛睐。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现在,久负盛名的惠州梅菜经惠州人的开发,产量、品种、制作艺等都得到了改进,更适合作为送礼的佳品。( 惠州)

地域范围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又称为“惠州贡菜”。在惠州以矮陂为中心的乡镇,梅菜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全镇现有梅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可达2.2万吨。

特定品质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又称为“惠州贡菜”。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 梅菜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

文化典故

岭南大地,莽莽苍苍,高山矮岭,绵延起伏,土质肥沃。明末农民起义,兵荒马乱,大批中原客籍人士为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循州府北面四十里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块方圆十里的平坦土地,迎来了潘、刘、卢、余等一行人,各自选定地域开基立业,垦殖生息,卢公原为书香门第出身,曾当过地方小吏,因不满朝政1,也携妻儿随南迁人群定居于此。此地开阔平坦,小溪流水穿越其中,为跨溪过水而筑简易木桥,后来定村名为“土桥”。 卢夫人何氏出身于名门,知书达理,为人善良,但不擅农事。卢夫人生有五子,年尚幼,嗷嗷待哺,战乱奔波,积蓄花销殆尽,仅凭夫君一人耕作,日子半饥半饱。一日她在河边洗衣,孩儿们饥肠漉漉,哇哇地哭着要吃饭,夫人不禁心酸,凄楚泪珠滚落河中。一阵清风,飘来彩云一朵,见一姑娘立于眼前,慈眉善目,仙风道骨。姑娘上前抚慰她道:“夫人休得伤心,善心人自有皇天护佑,今我百年1、育有菜种一包,是广济苍生之物,你等将菜种播下,春节前可收获,届时神州多一物,孩儿可得温饱矣!”言毕,仙姑即抽身前行,卢夫人急急拜谢,问姑娘姓甚名谁,日后好生报答,姑娘笑答:“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随即腾云而去。 卢夫人选定秋分时节在菜园中将种籽播下,不几天即出现绿油、齐刷刷的菜苗,极为茁壮。该移栽时正逢秋收后,有大片稻田可供移植,于是,夫妇连日整地移栽,一连几天共种上一亩多地。经浇水施肥,转眼又是腊月,正值收获季节,菜长得又大又肥,一颗重几厅。采来煮食,鲜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们饱食一顿,喜欢得直蹦跳。一餐一颗,连食数日,菜已成熟抽芯开花,于是叫左邻右舍都采采用,你一筐他一筐,仍剩下一片未及采收,眼见再不采收即会老化,浪费了真可惜!正愁着怎么办,卢夫人忽然想起腊猪肉,眼前一亮:猪肉可以腌腊,菜不是也可腌吗?她试着将菜砍下晒干,用陶器(缸)加盐腌制,胰!顶好。为了去掉水份,晒干贮藏,她到山上采来一种叫黄毛婆的柔软净草作辅垫,密封堆藏。经过晒藏,菜干肉质呈桂园肉油亮形状,金黄腊色,香气四溢。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走防,宴客时取出梅菜与猪肉同煮,鲜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亲朋好友问及此乃何物,卢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种,就叫“梅菜”吧。此后经亲朋好友引种,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传开,广为种植,惠州从此有了梅菜。

九.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古田山干菜

古田山干菜

古田山干菜:取高山野生蕨菜干蒸发后加咸肉、辣椒等配料炒制。

十. 广东省 中山 沙溪扣肉

隆都人办筵席时,一定要有扣肉,被视为菜王。此菜于清道光传世至今。其风味特点是浓郁甘香,酥化不腻,是沙溪镇所有酒楼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制作的地方名菜。沙溪扣肉肥而不腻,含在嘴里只感觉到一点点的不断在融化,以其独到的做法,享誉海内外。

据悉,很久以前,沙溪每家每户都养猪,而当时又没有冰箱,一头猪宰了后,一段时间内难以吃完。于是,当地居民开始尝试着做扣肉,这样一来,即使在夏天,做好的扣肉也能保存两天左右,而冬天一般可保持3-5天,要是赶上严寒天气,则能保存10天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沙溪扣肉也由当初只是为了保存而变为如今的食客必点的一道美味佳肴。

沙溪扣肉的做法很讲究。

首先精心准备好配料。配料主要有南乳、糖、大枣、生姜、紫苏、柠檬液、香菜等。将生姜、蒜头、香菜切碎后,放油炒香,再加水、糖和五香粉一块煮。精心调制的沙溪扣肉配料清香、略甜。

其次精选细煮。精选上等的五花肉,要求不要太肥也不要太瘦,以上等的“五花腩”为佳。将五花肉切成两个手掌大的块,放在开水中煮,要求有皮的一面煮得能用筷子轻轻插进去。

然后打孔煮皱。将煮好的五花肉捞出后,用特制的不锈钢板将有猪皮的一面打孔,涂上酱油,五花肉就有了颜色。接着,将五花肉放在油里炸,五花肉的油就从打好的孔上冒了出来,炸到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分变红后再加水煮,煮到皮皱起来为好。煮皱有两个好处:一来好看,二来吃起来不容易夹破,味道更好,有嚼劲。

将煮好的五花扣肉捞起,切成双飞。所谓双飞,就是两块为一组,中间不切断,这样,就可以在两块五花肉之间放芋头等,芋头吸油后味道更鲜美,五花肉去油后则肥而不腻。

最后将煮好的酱料搅拌均匀,放在钵底,将切好并加了芋头的扣肉一块块排好,铺在酱料上面,隔水开蒸。刚开始蒸时,用明火,水开后,用小火慢慢蒸,3个多小时即可。这时,夹起一片扣肉放在嘴里,只感觉到扣肉在嘴里一点点的融化,享受非常。

正宗安徽特产黄山烧饼梅干菜正宗安徽特产黄山烧饼梅菜扣肉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