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村附近特产店 40平方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23:12:12

一.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汝坟店柿子

有个大、无核、味甘、肉厚之特点。品种有灰子柿、镜面柿、八月黄柿、过冬柿。产于叶县

二.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施村蜜枣

施村蜜枣是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邱村镇施村的。施村的蜜枣制作历史悠久,该蜜枣的枣面色泽金黄,无焦皮,晶莹透亮;枣面布满糖霜,干燥而互不相粘;刀纹均匀整齐,颗粒大小匀称;糖味纯正,甜性足,肉厚,入口松而不僵硬,深得蜜枣食客们的喜爱。

施村蜜枣的制作是以家庭为单位。一旦蜜枣上市,你只要走进施村,这些普通农民家庭,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蜜枣。将自己的淳朴善良的心和雪白的砂糖揉为一体,注入那一颗颗“玛瑙”中去,为社会提供美好而甜蜜的蜜枣果子。

施村枣树很多,品种也多,有牛奶枣、红奶枣、水奶枣等等。其中牛奶枣具有个大、核小、肉质疏松、皮薄而韧、汁液较少的特性,是制作蜜枣原料的最佳选择。每年的阳历8月下旬,人们就开始采摘牛奶枣。剔除畸形枣、虫枣、过熟枣后,将枣果按在切枣机内,以进出口径的大小分等级。然后将经心挑选的枣果按等级投入切枣机的孔道进行切缝。深度要严格控制在果肉厚度的一半,如果切的过深容易破碎,过浅则糖液不易浸透。划缝的鲜枣在清水中洗净并沥干水分后,就开始煮枣。

煮枣都用锅灶,一般都是用专门为制作蜜枣而筑的大铁锅灶。煮枣时砂糖和鲜枣的配比依经验而定,但一般比例为1:2。枣的干湿、成熟度、煮的时间和火力均由自己把握,先在锅内放些清水,再把水和糖加热,溶成糖液,然后再倒入鲜枣与糖液搅拌,用旺火煮熬不断,翻拌并要捞除浮起来的糖沫。待枣熬至变软变黄时,就减缓火力,进行翻动。当糖色由白转黄时,减退火力,用纹火缓缓熬煮,煮枣时间一般要求达到5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再将煮好的枣子连同糖液倒入冷锅静置,使糖液均匀地渗透入枣果,并隔一定时间翻拌,然后将糖枣倒入滤糖箩中滤去糖液。滤干糖液后的枣果要放在太阳下暴晒,如遇阴雨天气则需及时送入烘房焙烘,焙烘时火力先慢后快,焙烘的时间一般为一天。但不管是晒还是烘,都要每隔几小时翻动一下。

翻动过程中将枣果用压枣机或手工压成圆形扁平状,以促进干燥或改善外观。

暴晒后的蜜枣在显露糖霜后,放到屋内翻动阴干。烘焙的蜜枣则要进行干焙。火力应先急后缓,促使枣面显露糖霜,然后火力逐渐降低,及时翻动使枣果干燥均匀。检验时要用力挤压枣果不变形,枣色金黄、透亮、枣面透出枣霜即可。

收尾的工序就是将蜜枣分级,装入塑料薄膜的食品袋里,最后再进入市场。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四.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五.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郭家堂村大葱

郭家堂村大葱

郭家堂村大葱,也叫“鸡腿葱”,脖子粗,嫩肥长,生吃辣味大,熟食香味浓,是农民的普通调味品,不论炒菜、拌凉菜、包水饺、蒸大包都离不开大葱

六. 江西省 南昌 湾里区 招贤村花卉苗木

招贤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郊,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东南山麓,背山面城,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6个村小组,352户,共1658人;拥有土地总面积1.2万亩,以山地为主。自2002年开始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专业带动,扬优借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规模由几户逐步发展到几十户、上百户直到现在全村户户种植花卉苗木,品种由几个发展到以各类盆景、大树桩、香樟等300多个,苗木基地面积也由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亩,与被辐射发展到的周边村形成连片基地达到10000多亩,亩平均年产值超万元,并且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生产、销售和园林设计施工“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全村现在家家户户都是花木专业户,并有专业从事营销的经纪人68人,创办了园林苗木公司19家,其中取得省二级以上园林建设资质的有3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全村2006年卉苗木业创产值1亿多元,占全村总产值的96%,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南昌市的小康示范村和市级文明村。

现在,他们正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组织村民由生产型、基地型向观光型和生态园林化转变,全面推进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七.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顺河村绿菜花

绿菜花(broccoli),又称西兰花、青花菜、嫩茎花椰菜,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为甘蓝的一个变种。以肥嫩短缩的花枝和花蕾作为食用部分,营养丰富,风味极佳。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绿菜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花椰菜。我国主要在南方大面积种植,随着城乡人民对蔬菜品种多样化要求的提高,北方地区绿菜花的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马庄镇顺河村绿菜花基地,种植绿菜花己有二年的历史。今年春季基地种植绿菜花100多亩,选用了国内较优良品种优秀作为主栽品种,通过全村种植户精心管理,绿菜花喜获丰收。今年绿菜花生产的最大特大是;花型紧实、花粒均匀、无黄粒、花球个体大,调整移栽期使整个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真正达到了无公害生产,收购价格高、收获期价格稳定,种植户亩收入在3500元左右。

八. 山东省 济宁 兖州区 颜店花生

“颜店的花生”以其籽粒饱满,多为“多仁”、“三仁”而招人喜爱,究其原因,是这一带的人们有多年种植花生的经验,加上临近滋山,水土适宜等自然条件,故而花生果实丰满,含油量高。

九. 山东省 济宁 邹城市 中心店葡萄

中心店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心店葡萄

邹城市中心店镇林果协会

19436029

31

新鲜葡萄

十. 山东省 青岛 平度市 明村西瓜

明村西瓜

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的传统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经过10多年的发展,西瓜生产初具规模,独具特色,形成了大田和高温棚、大拱棚、简易棚设施栽培系列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镇种植大田西瓜20000亩,大、中拱棚西瓜5000余个、10000亩,简易棚西瓜10000余亩,主要品种有京欣、无籽、冠龙、袖珍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年产西瓜15万吨,持续上市时间8个月以上.2003年10月,胶河牌西瓜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

2006年,该镇大黄埠村注册了"大黄埠"牌农产品商标。2008年4月,"大黄埠"牌西瓜、樱桃番茄获国家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8月,"大黄埠"牌西瓜和樱桃番茄顺利通过53项国际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成为青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直供农产品,为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直供西瓜和樱桃番茄30多吨;9月,"大黄埠"牌西瓜和樱桃番茄种子搭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育种试验;11月,该镇承担的《设施西瓜超高产优质绿色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列入2009年国家星火计划。2009年,明村镇大黄埠农民以高于黄金十倍的价格引进了美国黑樱桃番茄,该品种具有抗癌、养生的功效,是目前国际市场高端保健养生果蔬品种。另外,今年明村镇还被列为全国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这是山东省第一个获得"全国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称号的西瓜产地。该称号的获得,为该镇进一步打造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叫响明村西瓜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科技就是生产力。在通讯信息化、科技现代化的今天,这一命题更是凸现无遗。在实践过程中,明村镇牢牢抓住科技“牛鼻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西瓜产业。在大黄埠村一栋栋西瓜大棚里,绿意浓浓,一颗颗青翠欲滴的西瓜琳琅满目,煞是可爱,京欣系列、小型系列、无籽系列、黄瓤系列、金钟冠龙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西瓜直让人惊叹原来西瓜家族也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在村南,是镇里统一规划建设的西瓜种植研发中心,刚刚开建了12个高档示范样板棚。

牧羊村附近特产祭台村附近的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