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周巷特产店 慈溪周巷美食一条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6 15:16:45

一.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葡萄

慈溪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慈溪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浙江慈溪的新浦镇,,坐落世界闻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沈海高速杭州湾开发区出口),这里种植葡萄,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尤于这个镇的六塘南村的黎阳牌巨峰 ,金皇后较为著名。曾获得全国性的葡萄比赛金奖。这里土质肥厚,系长江冲下来的肥土堆积围涂而成。农民又有多年的葡萄种植经验。一到夏季,别处夏日炎炎,骄阳如火,可这里浓阴如织。一到七八月,葡萄熟了,满村都飘荡起葡萄醇厚的馨香,绿如翡翠,紫是玛瑙,客人是络绎不绝。如今都提倡大棚栽植了,葡萄的污染更少,颗粒更大,醇香也更浓厚。新品种是层出不穷!面积发展成主要以新浦六塘南为中心的种植基地周遍有崇寿四灶浦及“万亩贩”种植基地每年一年一度的慈溪葡萄节都会在慈溪六塘南南村 国家林业局0网7月7日讯 据悉,“慈溪葡萄”商标于日前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慈溪杨梅”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后,本市农业领域成功注册的又一个证明商标。据介绍,“慈溪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人是慈溪市葡萄协会,商标专用权期限自2010年2月21日至2020年2月20日。目前,慈溪市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3.3万亩,今年投产面积2.3万亩,年产量2.5万吨。而此次“慈溪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成功,在提高地方“名特优”产品竞争力、发展特色农副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将起重要的作用。

地域范围

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2'~121°42',北纬30°02'~30°24',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慈溪葡萄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慈溪市新浦镇、观海卫镇、周巷镇、掌起镇、龙山镇、胜山镇、逍林镇、慈溪杭州湾新区、坎墩街道、崇寿镇等地所属各村。

二.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清炖苋菜梗

清炖苋菜梗

清炖苋菜梗是慈溪人的家常菜。远离家乡在城市住了几年的慈溪游子,鱼肉虾蟹吃腻了,常常想念家乡的苋菜梗,回到家乡有一碗清炖苋菜梗便能狼吞虎咽地下饭。苋菜梗被戏称为“敲饭榔榫”,意思是有了苋菜梗下饭,胃口大开。

苋菜,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耐热,春夏栽培,原产热带。慈溪农家普遍种植,幼苗作蔬菜可鲜吃,老茎经腌渍加工,待腐熟,可捞来装盘,浇些麻油生吃,也可浇上菜油蒸熟,即成清炖苋菜梗,慈溪人俗称“苋菜姑”。在蒸煮前加些酒糟即成“糟苋菜姑”,更加香郁可口。

慈溪农家都有一只“苋菜姑”甏,苋菜收获后除去枝叶,削除根泥,斩成约五厘米长一段,清洗后沥去水分,拌盐入甏,三四天后加水。腐熟后,臭不可闻,甏须加盖。等苋菜梗捞完,甏里的汤卤,农家也视为珍物,不肯倒掉,如有菜蒂、菜梗可投入浸渍一天,捞起装盆蒸熟,口味也极好。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三北藕丝糖

产品名称:三北藕丝糖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

产品特性:松脆香甜,风味独特。

产品成分:含有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糖、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产品简介:三北藕丝糖用净白糯米、优质麦芽、细粒白芝麻、细白糖,南京雪麻等上等原料配制而成。制作藕丝糖除了讲究用料外,更讲究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丝不苟。譬如说所用的芝麻,就得脱去表壳。制作中,还强调掌握时令,严格限定必须在冬季气温不超过摄氏10度的天气开炉升火。再说炒料,极讲究火候,只能用山柴,绝不能以煤等代之。拉胚吹风是一门让人赞叹不已的绝技,最能体现藕丝糖制作的水平,也是关系到成品质量优劣的关键。拉胚吹风时,最主要是要掌握好往糖胚吹气的力度。技艺高超的老技师“唿”地一吹后,能使整条糖胚因充气而形成许多大小孔眼,正是这些孔眼保证了藕丝糖具有理想的脆性和酥度。

产品历史:清朝末年,三北藕丝糖被人带入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厚爱,很快被列为“御食”,责成地方每年向朝廷进贡。从此,三北藕丝糖之名声遍播四方,遐迩皆知。据说,当时上海的不少糕食店争着挂出“三北茶食”之招牌来煊耀门面,招徕顾客。19世纪后期,三北藕丝糖被在海外的“三北帮”商人带到了日本、东南亚一带,也广受欢迎。吴锦堂还将它选作馈赠日本天皇的礼物,受到日本皇族的赞誉。如今,一些海外人士慕藕丝糖之名而来到藕丝糖的故乡,他们往往大量采办,作为礼物带给各自的亲朋好友。

产品典故:清代雍正年间,慈溪沈师桥居住着一位专事糕点生产的行家沈永丰。此人善经商,又做得一手好糕点,远近都有点名气。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春节前夕,沈永丰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糖食,风味独特,很快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以后,沈永丰又动脑筋对这种食品在制作工艺上作了不少改进,终于研究出合适的配方。沈永丰生产的这种糖食其外形为柱状,粗细约同于人的手指,长不过三寸。令人称奇的是,在这细细的糖杆上竟整齐地排列着几十个小孔,看起来就象是被截断的藕,所以,人们把这种食品称为藕丝糖。

四.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杨梅

慈溪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慈溪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慈溪杨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从历代志书所载的情况看,早期时慈溪杨梅多为荔枝种,以后才发展到多个品种。据慈溪市杨梅研究所调查,在慈溪市境内的杨梅品种有12个,即荸荠种、早大种、迟大种、凤欢种、早小种、荔枝种、尖刺种、粉红种、红种、松浆种、水晶种、迟小种。其中,以荸荠种为最佳,种植面积和产量皆占到85%左右。荸荠种杨梅果型较大,而果核特小,成熟时外表呈紫黑色,味甜而汁多,果实可食率达95%,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经过长期的栽培,如今,荸荠种杨梅已发展成全国著名良种,在浙江省历次杨梅鲜果品评中,荸荠种杨梅均名列前茅,宁波罐头厂用慈溪荸荠种杨梅为原料制成的糖水杨梅罐头,曾获得国家银质奖。荸荠种杨梅不但品质优良,且产量较高,单株产量最高可达300余公斤。其经济结果寿命在7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老树也不罕见,被山区人们誉为“摇钱树”

作为名贵珍果的杨梅还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它能帮助消化,利尿益肾,去暑解闷。祖国传统医学对它亦有很高的评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慈溪民间还习惯挑选上等的杨梅浸于白酒之中,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烧酒杨梅”。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吃上几颗烧酒杨梅,能消暑开胃,令人气舒神爽

杨梅,吸引着无数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客人,热情的慈溪人民也喜欢用它来馈赠亲友,款待宾客。明朝的孙升因长年在外,吃不到家乡的杨梅而写诗叹曰:“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如今,产自慈溪的杨梅每年被大量空运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那些身在海外的游子再不会有“每岁尝时不在家”的遗憾了。 ( 慈溪)

地域范围

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慈溪杨梅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翠屏山脉北麓,329国道以南,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包括慈溪市横河镇、匡堰镇、观海卫镇、桥头镇、掌起镇、龙山镇、范市镇、三北镇、浒山街道、逍林镇、新浦镇等所属各村和慈溪市林场。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1780公顷。目前生产面积4667公顷,年总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主栽品种荸荠种杨梅具有“色紫黑、富光泽、糖度高、风味浓、核特小、肉离核、质细软、具香气”的特征。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10克以上;果实近圆形,果顶稍凹,果底平,缝合线较明显,果蒂小,核小,可食率不低于94%,果肉离核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细软,汁多味浓,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0.5%以上,品质极佳。 (3)安全要求:慈溪杨梅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五.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茶叶

名茶出高山。浙东地区山岭逶迤,溪流纵横,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指出:“越州、明州、台州均产茶”,且当“以越产者为上”。这说明浙东地区不但是产茶区,更出产名茶。据有关史料记载,越茶自宋代起即被列为贡品(慈溪产“雀舌”茶即被列为清代贡茶)。以后,越地所产之茶更进一步成为重要的出口物资,远销欧洲国家。慈溪现境大半属古越地,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南部地区,数十里四明余脉绵延不绝,有栲栳、狮子、九龙、白石尖等奇峰险岭,又有上林、梅溪、上岙、邵岙等众多湖泊水库错杂其间,地高气清,云蒸霞蔚,却雨水充沛,是天然的优良茶园。慈溪南部所产的诸多茶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南一带所出的珠茶,即通常所讲的龙南茶。龙南茶树大多生于半山腰间,谷雨前后开始采摘。制成后的茶叶一颗颗浑圆紧结,身重骨实,色泽绿润,白毫隐隐,沏上一杯,满室飘香,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正是“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碧玉珠走盘”。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培育,龙南茶的质量有新的提高。目前,慈溪全市龙南茶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所产茶叶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远销全国各地。( 慈溪)

六.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年糕

产品名称: 慈溪年糕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光滑、细嫩、柔软、可口

产品简介: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光滑润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以质优而闻名。

产品历史:慈城年糕是有优质梗米制成的糕点,是宁波市传统的名优品。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相传伍子胥在慈城作战。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慈城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

七.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庵东青蟹

庵东青蟹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的。慈溪庵东青蟹具有个大、味美、干运存活力较长的特点,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慈溪市庵东、崇寿一带素有野生青蟹,繁衍于海涂。青蟹,头胸甲短而较宽,两侧无长棘,青绿色。栖息于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海,水温降至7℃至8.5℃左右,青蟹就停止摄食,进入休眠或穴居状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慈溪市利用杭州湾浅海野生青蟹苗种资源,大力发展青蟹养殖业,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连年增加。至2000年底,全市青蟹养殖面积已达6.4万亩,产量1900余吨,产值近1亿元。庵东镇作为主要养殖区,养殖面积、养殖产量约占全市的42%和39%,因此庵东镇被省渔业主管部门命名为“青蟹之乡”。

八.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龙山黄泥螺

浙江—龙山黄泥螺,主要产于慈溪龙山一带,软体动物,状如蚕豆,肉质脆嫩,如蜗螺而壳薄,吐吞含沙,沙黑如铁,至桃花时味乃美、腌食之。宁波著名学者全祖望有“年年梅雨后,万瓮入姑胥”之记述。每年桃花季节,泥螺肚内的“铁”吐尽,肉质鲜嫩而无泥茎,新鲜泥螺可以放汤,称“桃花泥螺”为上品,龙山所产黄泥螺所以特别肥美,是因为慈溪沿海有大批低潮海涂,由钱塘江、曹娥江等河流泥沙及长江出口泥沙驾潮冲积而成,土壤肥沃,特别龙山一带,条件更加优越,故所产泥螺质量特佳。泥螺喜生长在低潮位泥涂较软、饲料丰富,水质无污,咸淡水交换活跃和风浪相对较小的滩涂,全年有产。

文化:龙山黄泥螺早在宋代就有采食的记载。据史料记载:三北黄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无菌,味道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为鲜美。龙山所产黄泥螺所以特别肥美,是因为慈溪沿海有大批低潮海涂,由钱塘江、曹娥江等河流泥沙及长江出口泥沙驾潮冲积而成,土壤肥沃,特别龙山一带,条件更加优越,故所产泥螺质量特佳。明代学者张如兰在《吐铁歌》中写道:“土非土,铁非铁,肥如泽,鲜如屑。乍来自,宁波城,看时却似嘉鱼穴。盘中个个玛瑙乌,席前一一丹丘血。见尝者,饮者捏,举杯吃饭两相宜,腥腥不惜广长舌。

食用:泥螺大都经盐制后食用。新捕到的泥螺用海水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盐后快速搅拌,静置若干时候,待泥螺死亡后,去掉水份,再加盐,加酒若干,将容器口封住,经一星期以后,即可食用,异香扑鼻。只要不开封,久储不坏,味极鲜脆香美。古人有诗赞道:“次第春糟土冰储,舟移万瓮入姑胥。安期写罢神仙簏,酒墨都成蝌蚪书。”

新鲜泥螺可以放汤。煮前先用清水浸半天,待泥沙吐出后下锅略煮即熟,再加些酱油及葱花即可食用,肉粒变小而色褐,其味鲜不亚于牡蛎汤。相传,为中国创办民族航运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申江巨子虞洽卿,其家住在龙山脚下,山孤零零靠在海边,远远望去象只爬在泥涂上的大泥螺。虞洽卿小时候也在泥涂上拾过泥螺。当虞氏显赫时,乡人给他起了个大泥螺的外号,并用土语作歌道:“龙山阿德哥,绰号大泥螺,电话通宁波,火车通曹娥。”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海蜇

产品名称:海蜇

产品别名:海红、水母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香脆嫩、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海蜇,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腔肠动物,全身呈胶质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共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蜇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蜇头",都是宁波海品。
多彩

海蜇制法为:捕上的海蜇,将头、皮分别倒入桶内,先用矾水漂浸,将红色及腥辣液漂净后,隔时取出,用矾拌盐,每张皮子中间放盐一把,一叠数张放入桶内,以盐满为止。一个月后取出,再如法重盐一次,如此三次,俗称三矾。海蜇经过三矾,虽经五年十年,亦可久藏不坏,而且越陈越老,越老越脆,越食之有味。腌海蜇头较腌皮子简易,一层用矾,一层用盐,用脚踏实即可。

海蜇最忌荤腥。腌制过程中或已制成的海蜇,一沾荤腥,即霉烂变质,无法食用。 海蜇食法很简单,不论海蜇皮或海蜇头,必须先行动切碎成细条,洗净后用清水漂淡,用酱油,加几滴芝蘑油蘸着吃,鲜香脆嫩,滋味甚美,是酒席上受欢迎的冷盆菜。

产品历史:海蜇初发于梅季时节。即每年五月间,体小而红色,俗称梅蜇,但数量不多。海蜇旺汛,约在夏末秋初。宁波慈溪一带,地处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海蜇大量繁殖又快速成长,最多时年产500吨。民间有"三北雨汪汪,海蜇以砻糠"之民谚。

十.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三鲜头汤

三鲜头汤

三鲜头汤,是慈溪北乡设宴招待客人的头一盆热菜。配料以肉圆、海虾、蛋片或鸡丝为主,配以黄芽菜、冬笋片、豆面(线粉)等。三鲜以取料于海、陆、空三种动物而得名(因鸡有翅膀可代表空中的飞禽)。具体备料如下:

一、肉圆——取料于猪的精肉,剁成肉酱,加少量盐花、味精和黄酒,团成略小于乒乓球的肉圆,置于粗浅大碗,蒸熟。

二、海虾——以新鲜较大的为宜,预先下水滚熟。

三、鸡丝——在熟鸡中选纯白肉,切成长五厘米左右的丝。为美观起见,亦可用打糊的鸡蛋液下锅制成蛋片,切成长方形条片。

菜片、笋片皆宜直切成条,豆面适量。下锅前将上述所有配料,放在一个盘子上备用,客人来了迅速下锅,加水适量,滚熟,酌情放些盐和味精,即成一盆鲜美可口、红黄绿相映、色香味俱佳的头汤。盆子须用深底且翻沿较大的,主料根据客人多少配量,一般圆子、海虾均需十只左右。

慈溪周巷食品城有特产吗慈溪土特产专卖店在哪里啊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