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特产点心 山东聊城的名吃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1 08:36:26

一.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广州点心宴

广州点心当推泮溪酒家最负盛名。“点心宴”就是将点心以筵席的格局和形式上桌,设计十分讲究,一般应是煎蒸炕炸汤露冻诸般品种俱全,上菜时一般按小点、汤点、正点、甜点、单尾等类型先后上席,遵循主次,咸甜有序,徐疾有度,其清新高雅格调着实让人入迷。

二.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莘县白蒜

莘县白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品质优良,具有色泽洁白,头形圆整,囊少瓣大,肉质鲜,贮藏期长等特点。莘县白蒜一直是山东口岸长期以来的传统出口商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对大蒜进行了深层次的加工,新产品有脱水蒜片,蒜粒、蒜粉等,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地,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产品长年供不应求。《莘县信息网》提供( 莘县)

三.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东昌葫芦

东昌葫芦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穿,东昌葫芦享誉大江南北。东昌府葫芦艺术渊源流长,特别是东昌雕刻葫芦艺术最为突出,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上,东昌雕刻葫芦作为唯一葫芦艺术作品入选。

东昌葫芦雕刻历史悠久,宋代为简单性雕刻的稚形期,明代、清代至民国为取材广泛、技法多变、精雕细刻的成熟期。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题材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最多的是戏葫芦,表现当时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戏剧故事与戏剧人物。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和东昌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东昌葫芦艺术的发展,专门制定出涉及葫芦种植、葫芦加工、葫芦销售三大产业链条的东昌葫芦发展规划。市区两级文化部门在整理、挖掘、研究葫芦艺术方面下大力气进行传承、发展、创新。2006年,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东昌葫芦艺术大放光彩。

东昌葫芦在传统雕、刻、烙、漆、描等技法上有继承性突破,表现内容也更加丰富,既有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民间故事,也有富含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现实作品。东昌葫芦还有食用葫芦、药用葫芦、酒葫芦等产品供广大客商选择。

东昌府区葫芦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区有堂邑镇、梁水镇、闫寺办事处、道口铺办事处、张炉集镇等五大生产基地,种植总面积达5000多亩,葫芦生产和加工企业60余家,年产葫芦5000万个以上,销售额近3亿元,不但畅销全国,而且出口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

信息来源:东昌府区人民政府

四.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桃

【临桃】 临清白塔窑,俗称“蟠桃”。此桃顶端凹陷,呈扁圆形,单果重200~250克。成

熟后的蟠桃,白中透红,扎一个小孔,可用嘴把桃汁全部吸光。此桃有“五月鲜”、“薄皮”、“秋

节”3个品种。“五月鲜”农历五月上市;“薄皮”农历七月成熟,其味道略好于其他两种;“秋节”

个稍大,成熟于农历八月,是中秋节的供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清康熙帝在位期间,沿运河南巡,曾3次路过临清。据说,当他的船只行驶到临清城西南白塔窑

附近时,岸边果实累累的桃园美景吸引了他,于是,停泊上岸,品尝此桃。果然,质美味鲜,连连称

赞。此后,临桃被定为贡品。后来,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桃树数量逐年减少,加之漕运停止,贡桃至

光绪年间,始被取消。

五.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郭氏米酒

东昌府区沙镇镇黄屯村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郭氏米酒酿造工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座石碑道出千年风采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的黄屯村,有一座立于1900年的家族碑,虽然经历了百年的沧桑,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看见。碑碣楹联:“子孙振振远绍汾阳传一脉,岁月悠悠当论伏生恰同年”,灼灼有声的碑文翔实记录了郭氏家族变迁和白酒文化的历史传承。

一千二百年前,唐朝大将郭子仪力挽狂澜,平息安史之乱,挽唐室之将倾,拯黎庶于涂炭,被唐肃宗皇帝封为“汾阳郡王”。郭子仪生性豪爽,喜爱饮酒,每逢打了胜仗,总要设酒宴犒赏三军将士。

郭子仪受封汾阳王后,在汾阳王府设置了酿酒作坊,精选民间酿酒工匠,采用独特的酿制技艺,酿造出当时名闻天下的“郭府家酒”,招待宾客、宴请同僚,引得李白、杜甫等名士慕名而至,成为府上常客。

郭府家酒,最初仅供家用,后因倍受三军将士、亲友、宾客青睐,开始向朝廷进贡,唐皇饮后龙颜大悦,从此“郭府家酒”成为御点贡酒。明初,郭子仪后代郭城响应朝政,自山西汾阳迁至东昌府沙镇屯(今沙镇),秉承祖上的传统白酒制作工艺,依靠沙镇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开始酿制郭氏纯粮白酒,凭借酿酒工艺独特,酿出的白酒甘洌醇厚,口感独特,酒香四溢,极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三次转折成就历史辉煌

沙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历史悠久。在汉代置阳平郡,辖周边府县72所,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属博州置武水县。宋朝,白天祖大摆108镇(阵),在武水设黄沙镇,后被穆桂英平定,此改沙镇。明代设沙镇屯,清设沙镇里。

古镇沙镇的酿酒业十分兴旺发达,一度达到了“酒楼酒垆连酒坊”的兴旺景象。“郭氏”酒在众多的佳酿醇醪中独占鳌头。

光绪末年的“武水醉丐”,其名字已不可考,但留下一山东快书《逛东昌》中就有“麻花面筋真不错,沙镇的烧鸡格外香;小米大曲蒸白酒,打开坛子喷鼻香”、“干果仁、兰花豆,挎着篮子串酒坊”,而乡俗更有“秋季的山禽野味真不错,到冬天围炉酣饮大酒缸”之说。这些乡俗俚语印证了“郭氏”纯粮酒的历史和繁荣。

历史上郭氏米酒经历过三次辉煌:十九世纪末期,郭氏米酒作为家族文化酒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游宴,馈赠亲友的首选,并远销东北三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郭氏后人郭孟北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将家传技术带入新疆,酿出的白酒成为新疆当地名酒——大曲米酒。改革开放后,郭氏子孙把原来精心保存的祖辈酿酒的老窖池和窖泥重新整修,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的酿酒技术,酿成了独具韵味的郭氏米酒。

精湛技艺酿就醇厚味道

“郭氏米酒”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以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驰名。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朱传合教授在“郭氏米酒”原产地进行了多次考察,得出构成“郭氏米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原产地绿色无污染的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有利于“郭氏米酒”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选择、繁衍、淘汰,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郭氏米酒生物体系”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郭氏米酒”原产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锶、钙、钼、锌、铁、镁等,非常利于酿酒。

“郭氏米酒”酿酒技艺的形成,是历史经验积累的结果,它始终秉承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酿酒技术,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较长,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酿酒工艺。“郭氏米酒”从原料的选择到制曲、发酵、蒸馏都极为讲究,它以内蒙古,无污染的优质有机红谷小米为原料,糊化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用小麦制成高温曲,为保证酒曲的特色和质量,所有作曲工艺均是人工,根据季节更替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水分和发酵日期。低温入窖发酵,用曲多,发酵期长。

此外,“郭氏米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百年固态泥池发酵,现有的老窖池七口,内为百年古窖泥所砌,古窖池中有多年形成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酿制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加生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贮存三年以上,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今天的郭氏米酒,使这一古老酿酒工艺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六.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鸭梨

冠县鸭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冠县鸭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冠县鸭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冠县鸭梨原为堂邑县传统梨类中佳品之一,已有500年的栽植历史。兰沃一带产量高、质量佳,素有“鸭梨之乡”的称誉。鸭梨,因其梨梗基部突起似鸭头状故名。此梨外型美观,初摘成熟果面呈黄绿色,贮藏后通体金黄,个大核小,皮薄多汁,酸甜适中,香味浓厚,甜脆可口,制作罐头和饮料亦佳。建国以来,鸭梨发展成为冠县梨树中的主要树种,并先后销售省内外和东南一带国家,深受消费者欢迎

地域范围

冠县鸭梨产于聊城市冠县行政所辖区域内,覆盖冠县境内兰沃乡、清水镇、甘官屯乡、辛集乡4个乡镇,共52个行政村。西至兰沃乡曲屯村,东至辛集乡刘八寨村,北至清水镇刘屯村,南至兰沃乡大曲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115°39′,北纬36°33′~36°37′,海拔为29.5-35米之间。地域保护总面积7003公顷,年总产量3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冠县鸭梨果实外观金黄色(套袋栽培呈乳白色),皮薄肉脆汁多,石细胞少,脆甜可口,汁多,个大核小,有香气,食后清爽。果面洁净光滑,果形端正,鸭梨因果梗基部膨大,果梗与果肩结合部似鸭头状而得名。 2、内在特征:冠县鸭梨果实色鲜肉嫩质细且脆,一般单果重180g至280g,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锌、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12.0%、可滴定酸≥0.2%、维生素C≥8mg/100g。 3、安全要求:冠县鸭梨严格按照NY/T 844-2010标准执行。

七.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燕店烧鸽

“燕店烧鸽”是我国鲁西名吃,产于鲁西莘县燕店镇。以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工艺。选用肥嫩优质的本地无公害无添加剂家鸽经烧煮高温杀菌精制而成。

燕店烧鸽-制作方法

主要原料及制作方法:远用优质乳鸽,利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其特点有诗为证:鲁西名吃,范家烧鸽。选料考究,精心制作。香嫩酥脆,风味独特。宴饮馈赠,堪称一绝。

燕店烧鸽-关于燕店

山东省莘县燕店镇区位独特,东靠京九铁路,北靠济邯铁路,西与马颊河及2006项目接壤,蒙馆与河王路两条省道串镇而过。110K变电站,5000门程控电话装机量配套齐全,交通、通讯条件十分优越。该镇资源充裕,物产丰富,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香瓜生产基地,1996年被国家授予“香瓜之乡”。

燕店镇现有民营企业50多家,总产值近亿元。主要有乳鸽加工、面粉、榨油、建筑材料、弓板加工、电缆、生物肥等。本镇工业园区占地600亩,已达“四通一平”的要求,是投资的理想之地。镇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凡是外地可以享受的优惠条件,在本镇都可以享受,素有“北方小温州“之称。

燕店的烧鸽远近闻名,香嫩酥脆,独特的风味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八.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丁马甲鱼

丁马甲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丁马甲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丁马甲鱼,又名“黄运甲鱼”,山东省临清市魏湾镇,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该地甲鱼养殖历史悠久,所产丁马甲鱼个大裙肥、肉细味美,是中国水产品第一个-绿色食品,有相当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据《诗经·鲁颂·閟宫》记载,中华鳖之文化始于山东。又据《清平县志》(清平县1956年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记载:公元前5-3世纪时(战国时期)赵简子就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以壮雄师;原清平县丁马村西北有一湖,叫马家湖,这里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盛产甲鱼。公元923年-942年,后唐皇帝李嗣源、后晋皇帝石敬瑭先后曾在此驻扎17年,屯兵万余,曾时军中瘟疫肆虐,嗣源百般焦急。百姓告知食鳖可防治瘟疫,遂捉而食之,疫情迅解,李嗣源赞誉马家湖丁马甲鱼为“圣鳖”。《清平县志》还记载了马家湖为明清宫内养殖特供御品丁马甲鱼的历史。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都要御临原清平县清阳驿馆(临清魏湾),一赏马家湖烟雨,二品丁马甲鱼美味。并题字:“黄运甲鱼甲天下,天下烹饪看客家”。”因此,“丁马甲鱼”又叫“黄运甲鱼”更名动天下。

丁马甲鱼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先后荣获“山东省渔业标准化基地”、“山东省中华鳖原种场”、“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全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普示范基地”。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丁马甲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2月2日起对丁马甲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九.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圆铃大枣

圆铃大枣也称红枣、大枣,是聊城市的历史。主要产地为茌平县博平镇一带,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聊 城、东阿、阳谷及黄河故道边缘均有栽植。该枣形似圆铃,皮色紫红,较一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分、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物质。鲜枣每100克枣肉中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含维生素B也是百果之冠。红枣个大肉多,甘甜可口,既是宝贵的木本粮食,又是滋补健身的佳品。红枣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加工熏制。用鲜红枣熏烤而成的乌枣,早在清代就畅销大江南北。1985年,茌平县被林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1986年,东阿、阳谷、聊城、临清、高唐、莘县又被列入全省大枣生产重点县市。1997年开始出口,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被誉为“佐食佳品”
( 聊城)

十.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琉璃丸子

“琉璃丸子”这道菜,在阳谷民间喜庆宴席中都少不了。它的做法与众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菜来评价厨师技术的高低。此菜不加任何发泡剂,纯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待丸坯炸成金黄色,放入熬制好的糖液中颠翻均匀,冷凉后盛入盘中,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令人口味生津。(文/阳谷县志办)
山东聊城特产排行榜山东聊城五大著名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