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最有名的特产 山东最有名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0 22:58:58

一.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楷雕

楷雕始于西汉初年,如意始于宋大中祥符年间。清代,楷雕工艺渐臻完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1851年(清咸丰元年),曲阜有徐、颜、李、孔四 家从事楷雕业。19ll年曲阜的楷雕作品群仙祝寿、百子如意,在巴黎博览会得金牌。1922年,文楷手杖、百寿如意,在山东省博物展览会上分别获得甲乙奖牌。1954年,雕刻品群仙降龙、五谊、八仙祝寿、鹿鹤、手杖等,在上海、北京及国外展出,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奖励。1978年,曲早的楷雕,被省二轻厅命名为名牌产品。

二.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山东菜肉丸

山东菜肉丸质地疏松软烂,肥而不腻,汤浓味鲜,酸辣咸香俱全。

特点:用料多样,质地疏松软烂,肥而不腻,汤浓味鲜,酸辣咸香俱全

食品原料

原料:猪肥瘦肉各半250克、香菜100克、淳米50克、鹿角菜50克、白菜。鸡蛋2个(重约100克)。精盐4克、葱姜末10克、味精0.5克、食醋、芝麻油适量。

制作过程

将猪瘦肉洗净,剁成茸状,放入碗内,加鸡蛋搅匀,猪肥肉批成厚0.6厘米的片,肉片两面交叉打直刀,再改切成0.6厘米的见方丁,淳米洗尽泥沙,鹿角菜择洗干净,取30克,切成细末。20克切成3厘米长的段。取盛器一个,放入瘦肉茸,葱、姜末、海米末、鹿角菜米、大白菜末、香菜末,加入胡椒粉、味精、精盐,搅拌均匀,制成直径3.3厘米的丸子,平摆在盘内,入笼用旺火蒸约8分钟,至熟取出,放在大碗内,汤锅内放入清汤、精盐,蒸沸,放香菜段旺火烧开后加入味精,倒入大汤碗中,淋上芝麻油,食醋,撒上胡椒面即成。

三.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牙枣

牙枣创制于明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代定为贡品,也是明清时朝山香客及建国前后外国友人争相购买的馈赠佳品。原料为宁阳大枣,经选枣、水煮、脱皮、焖焐、去核、晾霜等六道工序而成,形似饴糖,肉若荔干,口感柔韧,具有浓郁的甜香味和丰富的营养。原来有多家生产,“文化大革命”后渐渐消失了,今有80多岁的李春和老人尚能制作,但早已停业。

四.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窦家包

窦家包

窦家包又称灯笼包,1866年由窦廷栋所创。窦家包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个匀馅大,松嫩爽口易消化。张自忠将军在武训学堂举行宴席时指名吃窦家包,成为佳话。修建先锋桥时,徐学敏煎包传人曾煎制窦家包,吃得前苏联专家手舞足蹈,连声叫好。

五. 山东省 蜜汁梨球

[原料]

黄梨500克;蜂蜜100克;白糖200克。

[制法]

1、梨去皮去核,切成丝;

2、加鸡蛋清、淀粉、面粉调匀,制成丸子;

3、将梨丸放入5成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4、炒糖色,加清水、白糖、梨球慢火收汁,浓稠时放入蜂蜜;

5、浇明油装盘,撒上桂花即成。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六.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肥桃

肥城的肥桃又称大桃或佛桃,以其果大、味美而驰名中外,是肥城的著名,素有“群桃之冠”的美誉

( 肥城)

山东肥城,盛产肥桃,肥桃又称佛桃,俗话有云:“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肥城的佛桃甜如蜜”,位于泰山西侧的佛桃之乡,即是山东省肥城市。而在2004年的12月份,国家林业局在公布的第三批名优经济林之乡中,肥城市喜获“中国肥城桃之乡”的称号。肥桃是中国名优。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肥城县志》载:"果以多品,惟桃最著名。"说明肥城栽培肥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726年《山东通志》载:"桃产肥城者佳,临清次之,分销各处。"

1932年《中国实业志》载:"肥城之桃,莱阳之梨,鲁西一带之西瓜,烟台之苹果及葡萄,尤蜚声于国内,为该省……山东肥城所产之肥桃,以其形大、色美、味甘、汁多种种特点,自古即成贡品,声价之高实为他种之桃所不及。"

肥城市政府从二00二年开始,本着“以花为媒,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扩大影响,繁荣经济”的宗旨,每年举办一届桃花旅游节。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建设,整个桃花景区正逐步向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旅游景区迈进。

桃花是该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十万亩桃花已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最大的桃花园。春季桃花盛开之时,争奇斗艳,一片粉红色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当地政府已将这一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品,来带动肥城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以花为媒唱发展旅游招商引资大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商。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八.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十. 山东省 枣庄 市中区 山东酥肉

主 料:猪瘦肉300克。



配 料:香菜100克。



调 料:盐10克、香油6克、料酒10克、味精4克、醋20克、胡椒面2克、淀粉4克、葱20克、鸡蛋3个、面粉15克、油150克、鸡汤500克。



制作过程:



⑴将猪瘦肉切成片,放入盐2克、料酒2克、鸡蛋、面粉、淀粉4克上浆,抓匀。

⑵葱15克切段,另5克切丝。姜15克切成厚片,另5克切丝。香菜切成碎末。

⑶炒锅上火,加油150克、将浆过的肉片放入成熟后取出滤干油分。

⑷炒锅上为,加鸡汤500克,放入葱段、姜块及肉片,加入盐、料酒,开锅后用小火烧制,待肉酥烂时,加入香菜末、葱丝、姜丝、胡椒面、味精、醋淋少许香油,即可盛装在汤碗中。
山东的十大特产排名山东最有名的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