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产牦牛肉干一斤多少钱 西藏牦牛肉干哪里买正宗又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0 08:17:06

一.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牛肉干

不同的加工方法,制出不同风味的牛肉干,每种都可选购一些。产于文昌县锦山镇,肉脆味美,香甜可口。主要远销于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海口)

二. 黑龙江省 鹤岗 南山区 鹤岗白牦牛

白牦牛全身白毛,皮肤为粉红色,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公牦牛头较大而额宽,额毛卷曲;角粗长,向外上方或后上方弯曲,伸出,角尖细。颈粗,垂皮不发达。耆甲显著隆起。前躯宽阔,胸部发育良好,胸深、背腰较低而呈现凹陷,腹稍大不下垂,荐部高,尻多呈屋脊或斜面窄。四肢较短,骨骼结实,蹄小而质地致密。母牦牛头大小适中而俊秀,额较窄,角细长,前后躯发育不如公牦牛悬殊,腹较大,一般不下垂,乳房发育差,全身毛长。

白牦牛成年公牛体高为121厘米,体重为260千克;成年母牛分别为108厘米和190千克。驮重为75千克,最高达100千克,日行30~40千米。成年公牛屠宰率为52%,净肉率为36%,骨肉比为1:2.4;母牛分别为52%,40%和1:3.7;阉牛55%,41%,1:4.1。

成年公牛剪毛量为3.6千克,最高为6.0千克,抓绒量0.4千克,尾毛重0.6千克;母牛分别为1.2千克、0.8千克、0.4千克。阉牛分别为1.7千克、0.5千克和0.3千克。公牛尾毛长52厘米,母牛为45厘米。

三.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牛肉干

吴川牛肉干很大一块的牛肉干,即买即剪,还配有酸甜的特色酱汁,经常买来做手信的一种特色小吃,很多其它地方的人吃了都说“很有牛的味道”~~

四. 青海省 果洛 玛多县 牦牛牛肉干

牦牛肉质鲜嫩,纸脂肪高蛋白,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鲜香可口。青海果洛州乳品厂以新鲜牦牛肉为原料,经过考究的加工,生产出的“雷山牌”优质咖喱牛肉干,既保持了牛肉的风味,又形成了久存不变质,浓香鲜美的特点,是青海省的优质名牌产品,获得首届中国食品会金奖

五. 青海省 海南 兴海县 兴海牦牛肉

兴海牦牛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海牦牛肉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兴海牦牛肉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兴海县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境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兴海县平均海拔3924米,东以黄河为界并与贵南、同德两县相望,南与玛沁县接壤,西南与玛多县相邻,西北和海西州都兰县交界,北与共和县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99°01′- 100°21′,北纬34°48′- 36°14′之间。分布在子科滩镇、河卡镇、曲什安镇、温泉乡、龙藏乡、中铁乡、唐乃亥乡7个乡镇。区域总面积1828.1万亩,天然草场1515.42万亩 ,可利用草原面积1441.07万亩。距州政府恰卡恰镇128公里。年饲养总量22.29万只,年产量14240吨, 年产值4.46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兴海牦牛体质坚韧、结构匀称紧凑,前躯发育良好,后躯欠佳,鬐胛高,尾短且生长蓬松长毛,体格高大,头大角粗;鬓甲高而较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密生粗毛或裙毛密长,尾短,尾毛长而蓬松。毛色以黑褐色居多。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型,颈短厚且深,-较小,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园,额宽,多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状,0短小,乳静脉不明显。被毛毛色多为黑褐色(占71.8%),嘴唇,眼框周围和背线处的短毛多为灰色或乳白色。屠宰后从胴体上看,肌肉光泽润滑,肉色深红,脂肪淡黄色,肌纤维清晰有韧性,呈明显的大理石纹,弹性好,外表湿润,不粘手,无异味。2、内在品质指标:兴海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3924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属传统游牧放牧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兴海牦牛肉经农业部批准机构检测,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牦牛肉食用品质好,具有其他牛肉无法比拟的独特风味,是生产加工优质牛肉的原料,属于牛肉中的上品,也是一种生物学价值高,口味鲜美的优质肉食品。按照《中国草食动物》(第25卷第3期 《青海牦牛肉的营养品质分析》),兴海牦牛各项指标均接近青海牦牛的营养品质特性。且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须,但却无法自身合成的),富含的氨基酸组成比其他肉类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六.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牦牛肉干

牦牛肉富含蛋白质,钙,磷,血红蛋白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野牦牛和高原精灵藏羚羊生活在天然草场,草丛中像雪莲、冬虫夏草、贝母等这样罕见的名贵的中药材有上千种,牦牛除觅食野青草外,还吃冬虫夏草、雪莲等天然药用植物,故藏区谚语道:"牛吃虫草我吃牛,无病无灾药不求"。牦牛肉干采用牦牛腿鲜肉为原料,经选料、预煮、整形、炒制、烘干、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配方传统,工艺考究,品质鲜纯,具有独特的牦牛肉香味;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既是人们娱乐或旅游的休闲食品,也是探亲访友的馈赠之佳品和绿色食品。

七.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牦牛标本

标本是再现死亡动物形象的一门工艺,标本一词的英文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 " 运动着的皮张 " ,实际上就是利用工艺将死去动物的皮毛、羽毛和头骨进行加工处理后,安放在人造的身体模型上面,重塑它们活着时的形态,既让它们栩栩如生,同时又能永久保存。 现代标本制作术是一门将艺术、木雕、化工和模具铸造等不同学科和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精微工艺。

标本制作术发展简史

几千年前人类第一次捕获到野兽作食物时,他们发现兽皮可以用来遮衣蔽体、挡风御寒,当他们在狩猎前举行宗教仪式时,把兽皮披在用石头和泥巴堆成的动物形象上用于祭祀,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动物标本雏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存皮张的技术得到改进,对皮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兽皮剥制加工者已成为当时部落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随着对皮张质量要求的提高,皮张的处理工艺也越来越精细, 18 世纪时几乎每个小镇都有熟制毛皮的作坊。到了 19 世纪,猎手们开始把兽皮拿到家具装饰店去加工,在店里,工匠们先把兽皮缝起来,再把毯子、棉花等填充物塞进去,现代标本制作术正是从这种 " 填充式 " 标本演化而来的。填充式标本由于工艺所限,制作出的标本大都似是而非,面目狰狞,给标本制作业带来很坏的影响。直到今天标本制作师们一提起填充式标本,仍然心有余悸,怕影响他们的名声。我国目前的大多数标本制作仍停留在 " 填充式 " 阶段。进入二十世纪,在一些标本制作艺术大师的带领下,标本制作术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塑造出了具有准确动物解剖学形象的各种动物模具,能清晰地勾勒出动物的肌肉与筋脉,把死动物变成了活艺术;把普通狩猎者的业余爱好,变成了大众时尚和高雅艺术。

八.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天祝白牦牛

天祝白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祝白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白牦牛生长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只有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蓄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地的生态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其他家蓄难以利用的高山草场,属半野半生蓄种。此肉细嫩味美,适口性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 武威)

外貌特征

皮肤为粉红色,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全身被毛白色,厚密,额部毛 很长,往往覆盖眼睛,腹下和四肢下部毛次长。公 牛头较大,额宽,额毛卷曲。角粗、 长。鼻镜小。颈粗, 甲显著隆起,垂皮不发达。前躯发育良好,背腰低,背线呈凹陷 状, 尖斜。四肢较短,蹄小而质地致密,蹄壳呈黑色。母 牛头大小适中而俊秀,额较 窄,角细长,颈细薄, 甲稍高,背线较公牛平直,腹腔大但不下垂。乳房发育差,0 小而短,乳静脉不明显。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264.1千克和189.7千克。

生产性能

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可以产毛、产奶、产肉和役用。 母牦牛初情期为12月龄,公、母牛初配年龄分别为3岁和2~3岁。天祝白 牛呈明显而 较短的季节性发情,发情季节在牧场牧草条件最好的时期,发情季节为6一11月份,其中7 ~9月份最旺,发情持续期多为12~48小时。适繁母牛发情率平均为51.46%(950头/1846 头),即近一半适繁母 牛不发情。发情率高低与 牛体况有关,特别是当年产犊的带犊母 牛因为哺乳消耗体力,在发情季节体况一般较差,故不发情。妊娠期255天。犊牛初生 重:公牛12.7千克, 牛10.9千克。

在放牧条件下,母牛泌乳期105~120天,产奶量约400千克,乳脂率5.O%~8.2%。 2/3以上的乳用于哺育犊牛。

一般在6月中旬剪毛,先抓绒后剪毛。公、母、阉牛剪毛量分别为3.6千克、1.2千克 和1.7千克,抓绒量分别为0.4千克、0.8千克和0.5千克,尾毛产量分别为0.6千克、 0.4千克和0.3千克。白 牛毛质量良好,无髓毛占75.77%,有髓毛仅占8.31%,是我 国驰名的出口产品。

天祝白牦牛的产肉性能良好,据测定,成年公、母、阉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2%、52%、 54.6%,净肉率分别为36.3%、39.6%、41.4%,肉骨比分别为2.42:1、3.7:1、 4.07:1.

天祝白牦牛今后的选育方向是继续提高产奶和产肉性能,同时注意其产毛量和毛的品 质。天祝白 牛的遗传多态性极少。据门正明等报道,天祝白 牛的hb、A1b、Pa、Tf表 现高度的同质性,即不存在多态现象。

地域范围

天祝白牦牛地理标志登记地域范围为东径102°01′—103°40′,北纬36°30′—37°35′之间,主要分布于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西大滩乡、华藏寺镇、石门镇、抓喜秀龙乡、打柴沟镇、天堂镇、炭山岭镇、哈溪镇、祁连乡、旦马乡、毛藏乡、大红沟乡、东大滩乡、朵什乡、赛什斯镇、安远镇、赛拉隆乡、东坪乡19个乡镇的176个村。现饲养天祝白牦牛4.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天祝白牦牛肉 1.1天祝白牦牛肉外在感官特征:宰杀后从胴体上看,新鲜肉肌肉有光泽,深红色均匀,脂肪呈橘黄色,即色泽、气味正常,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切口稍潮湿而无粘性。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指压后的凹陷应立即复原,无酸、臭等异味,具有鲜牛肉的自然香味。腱紧密而有弹性,关节表面平坦而光滑,渗出液透明。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聚于表面,具有特殊香味。天祝白牦牛放牧在高寒草原,无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环境清新,再加上因气候生态条件特殊,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牧草营养具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热能高,粗纤维低的特性,形成天祝白牦牛肉为无污染的“绿色野味肉”。 1.2天祝白牦牛肉内在品质指标:天祝白牦牛肉中肌红蛋白储含量高,平均为12.5克。肉中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肉类。肉中氨基酸组成齐全,以赖氨酸含量最高。脂肪色泽呈橘黄色,大量贮存于皮下及腹腔。天祝白牦牛肌肉中脂肪层不足,可能与终年放牧,肌肉活动强烈或能量消耗有关。脂肪中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每千克脂肪含胡萝卜素19.1毫克,而普通牛仅7.2毫克。天祝白牦牛肉中的钙、磷、铁明显高于黄牛及羊、猪肉类,含有多种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碱酸,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碱酸高于其它肉类。因此,天祝白牦牛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独特的“绿色”牛肉。 2、天祝白牦牛毛、绒 天祝白牦牛被毛总含量在50.02%~97.80%之间,含绒率非常高,被毛纯白,可染性强,是独特的轻纺工业原料。天祝白牦牛成年公牦牛剪(拔)裙毛量(包括粗毛)平均为3.62公斤,最高达6公斤。抓绒毛量为0.40公斤,尾毛量为0.62公斤;成年母牦牛相应为1.18、0.75、0.35公斤;阉牦牛相应为1.69、0.48、0.30公斤。天祝白牦牛绒的细度和国产山羊绒的细度接近,为27.65微米,比其它牦牛绒细。天祝白牦牛粗毛平均细度为64微米,背部的最细,腹部和臂部的较粗;绒毛平均细度在30微米以下,腹部的最细,背部和臂部的较粗;两型毛的细度为39.56-45.72微米。经分梳以后的天祝白牦牛绒的平均细度约18微米,仅次于山羊绒,相当于70支羊毛的细度,因此,天祝白牦牛绒较细,是其宝贵的特性之一 3、天祝白牦牛乳 天祝白牦牛产乳量高,营养丰富。150天产乳量约400千克/头,其中2/3以上由犊牛哺食。乳成分(%)为:干物质16.91,脂肪5.45,蛋白质5.24,乳糖5.41,灰分0.77。热能值为3647.54兆焦/千克,密度(D20℃/4℃)为1.0387。其中,乳蛋白和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四川红原牦牛、吉尔吉斯牦牛和尼泊尔牦牛。钙、磷丰富,各种氨基酸高达23.07%,基本符合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且乳脂肪球直径只有4.13±1.31微米,小于其它牦牛乳脂球,极易消化吸收,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4、安全要求: 天祝白牦牛产地环境达到《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和《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水产品产地环境质量-DB62/T945》;天祝白牦牛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牦牛 DB62/T 947-2002》标准执行;畜禽饮用水达到并保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饲料及其使用达到《无公害食品 牦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127—2002》;兽药及其使用达到《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0-2006》和《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规范-DB62/T954》;天祝白牦牛疫病防治符合《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339-2006》和《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规范-DB62/T953 》;产品质量达到《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肉质量DB62/942》的要求;天祝白牦牛病害肉尸处理符合《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天祝白牦牛种畜调运符合《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6567》。

九.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牦牛奶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原牦牛奶粉是四川阿坝红原县的。

高原纯净的空气和水源、天然的动植物,成为食品品质的第一道保障。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高原的产品就以天然、纯净的品质备受国人爱戴喜爱。同样在高原上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州的红原县,就因出产纯天然牦牛奶粉而名声在外。

红原县出产的牦牛奶粉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是国内奶粉市场中最畅销、最受欢迎产品。由于产量有限,质量把控严格,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由政府出面定量供应“红原牦牛奶粉”的局面。

“红原牦牛奶粉是从红原县农牧民家中自养的牦牛奶里提炼出来的”,柳白清说,“这里的奶源来自放养牦牛。这些牦牛在红原县3500米的高原上,吃的是纯天然的草,挤出来的也是纯天然的奶。”

奶源控制只是第一步,优质的牦牛奶品还需要严格的生产过程和检验,才能保证到消费者手里的是真正的好产品。

在红原全县的70多个采奶站中,有很多专业的采奶人员。他们到农户家中收集最新鲜的牦牛奶,再经过检验筛选,最后,只有达到9个检验标准合格的牦牛奶才会被收集到厂区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来自高原的牦牛,是大自然的馈赠。温热的奶汁哺育了高原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内地、走出了国门。 红原牦牛奶粉的低调走红,是人们对高原食品认可的体现,也是藏区农牧民的经济生活向现代化产业靠拢的成果。

红原牦牛奶粉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现辖邛溪镇、刷经寺镇、瓦切镇、安曲镇、色地镇、壤口乡、江茸乡、查尔玛乡、龙日乡、阿木乡、麦洼乡11个乡镇

《红原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红原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函》,红府函〔2013〕127号

红原县(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33/T002-2014《红原牦牛奶粉生产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铁锋 “驿站”马肉干

“驿站”马肉干起源于明、清时期东北古驿站先民中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本品选料于嫩江草原上等马肉,采用站民传统配方和现代高科技技术精制而成。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回味无穷的特点,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礼待宾朋的佳品。

西藏特产牦牛肉干购买推荐西藏特产牦牛肉干多少钱一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