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风干咸鱼尾干 湖北风干鱼干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7 01:04:01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五香风干兔肉

五香风干兔肉是用1.5公斤左右的野兔,挂置阴凉通风处风干,再用十余种香料卤制而成,成品香味独特,回味绵长。

二. 湖北省 天门 天门苋菜

科属:苋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人旱菜,杏菜、荇菜、莹莹菜、玉米菜等。

产期:6-10月盛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含水分90.1克,蛋白质1.8克,脂肪O.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抽筋)。它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分为白苋菜及红苋菜,盛产于夏季。当植株未硬化,花蕾未形成前,全株拔起或用刀沿土面切割。每100g嫩茎叶约含水分90.1g、蛋白质1.8g、碳水化合物5.4g、钙180mg、磷46mg、胡萝卜素1.95mg、维生素C28mg。炒食或作汤。全株可入药。世界各地都有苋属植物的分布。中国有苋属的13个种。栽培的少数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中国自古栽培苋菜,在中国汉初的《尔雅》中称“蒉,赤苋”。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150cm,有分枝。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3枚,雌蕊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发酵的苋菜汁用来做臭豆腐。

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类型:

①绿苋:叶片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品种有上海的白米苋,广州的柳叶苋及南京的木耳苋等。

②红苋:叶片紫红色,耐热性中等,质地较软。品种有重庆的大红袍、广州的红苋及昆明的红苋菜等。

③彩苋:叶片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耐热性较差,质地软。有上海的尖叶红米苋及广州的尖叶花红等。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苋菜生长期30-60天。在全国各地的无霜期内,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

三.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十里风干鸡

尚香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产于沙洋县十里铺镇境内,其色酱黄,无腻醇香,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蜀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被尊称为刘皇叔。传说刘备娶了4个老婆,其中孙尚香是孙坚之女,吴主孙权之妹。孙刘联姻于公元209年年底,当时刘备的甘夫人病故,孙权试图通过联姻,达成共识,戮力抗曹,因此将其妹嫁给了刘备,刘备借得了荆州。孙尚香嫁刘备时是年方19的妙龄女郎,而刘备已是年近半百、数婚再娶的。“权以妹妻备。妹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公元211年,刘备亲率大军西进益州,自此与孙氏天各一方,而且未再见面,孙刘联姻不欢而散。重返吴郡的孙尚香年仅21岁,在东吴人眼里,她始终是吴国对手刘备的夫人;在蜀汉人心中,她始终是里通东吴的可疑之人。民间盛传孙尚香在刘备兵败身亡后,百感交集,悲恸不已,江边祭奠,投江而死。她希望九泉之下能做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被称枭姬娘娘,或称灵泽夫人。

相传孙权为联合刘备拒曹,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刘备夫妇居住在荆州古城以北、长坂坡以东的十里铺,因刘备最爱吃鸡,孙尚香为满足刘备的喜好,发明了很多种-的方法,其中冬天腌制的风吹晾干的风干鸡,醇香爽口,越吃越香,风味独特,回味悠长,最为刘备所喜爱,行军打仗时又便于携带。从此风干鸡的腌制方法在这一带流传至今,成为宴席上的一道佳肴,因此菜是刘备之妻所发明,故又名“刘皇叔婆子鸡”。现代科学证明,风干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会议接待、商务活动、馈赠亲友以及居家的理想食品。

十里风干鸡

湖北省沙洋县十里铺镇、五里镇、纪山镇、拾桥镇、后港镇、毛里镇、官垱镇、李市镇、马良镇、高阳镇、沈集镇、曾集镇、沙洋镇共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沙洋县人民政府关于拟划定十里风干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沙政函〔2013〕18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十里风干鸡》(草案)

四. 湖北省 潜江 二回头

二回头是清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味道特佳,成为潜江一道名菜。历来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潜江探亲,没有不品尝“二回头”的。

传说清道光年间某一天傍晚,刘师傅饭馆里来了一个秀才,点名要吃粉蒸肉,恰好没有原料了。刘师傅急中生智,用鳝鱼做了一道菜,秀才吃了连声叫好,并问这菜叫什么名字,刘师傅因是一时的主意,并未想好给菜取个什么名,一看盘里鳝鱼块两头翘起,好似回头望月,于是脱口而出“二回头”,秀才听后,便临壁而书:“妙哉二回头,客去不须留,异香随风走,何日再回头。”也有记为“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今日喜尝新,归去再回头。”

五. 湖北省 仙桃 范关酒

“沙湖盐蛋沔城藕,红庙酥饼范关酒。”这是人们对这几种地方名产的赞誉。

范关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驰名全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曾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饮者皆称佳酿。

范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来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街道长达三华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特别是酿酒业,更是兴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仍供不应求。当时有一首民谣::“一里三槽坊,日夜酿酒忙,来来往往者,无不夸酒香。”

人们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只要你喝上两盅,定让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关酒为什么这样好?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来一家丁姓槽坊买酒,老板替他灌了一壶小曲,他说酒不好,老板替他换了一壶汾酒,他还是说酒不好,老板从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壶上等陈酒,他仍说酒不好。老板不解地问:“像哪样的酒才算好呢?”老者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递给老板说:“你把这酒尝一口再说。”老板一尝,这酒口感正,气味芬芳,一滴进口,余味深长,比自己酿的酒不知要强多少倍,忙问:“这酒是在哪里买来的?”老者微微一笑:“这是我自己酿的。”老板看出老者是一位酿酒高手,便恳请老者传授技术。老者点头应允。

有一天,老者对老板说:“我看你酿酒的原料和技术都不错,只是水质欠差。你这槽坊后面有一个大潭,每天酉时三刻,水质甚好,你可按时派人将水取来酿酒,定成佳酿。”老板照此办理,所酿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争相仿效,酒质与丁家槽坊一样。因此,每天酉时三刻到潭内取水酿酒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潭取名“酒潭”。

老者传授技术后就走了。不少人问丁家槽坊老板:“这老者是谁?”老板说:“老者从不肯告知姓名,但从他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这定是天宫的杜康下凡无疑。”

人们知道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在天宫替玉皇酿制琼浆玉液,此次下凡来此传授技术,真乃人间大幸。消息传开,很多人都纷纷来范关品尝佳酿,一饱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随之又把范关酒作为御酒供宫廷饮用。从此,范关酒就名震遐迩。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学士宋濂来范关晶酒,当时正是酉时三刻,只见酒潭内碧波清澈,晚霞映辉,微风轻拂,酒香扑鼻,即兴赋诗一首,诗云:

晚霞映守苍,碧潭酒飘香。

三杯不觉醉,朦胧拜杜康。

后来人们将“酒潭”改名为“碧潭”,将范关酒也改名为“碧潭酒”,名称更加优雅了。

六. 海南省 三亚 疍家咸鱼煲

疍家咸鱼煲 —— 义龙海景渔村

咸鱼是海南人家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咸鱼腩肉煲、咸鱼茄子煲、咸鱼煲粥……可谓琳琅满目,荤素皆宜。疍家渔民在船上晒制的咸鱼贵在无任何人工添加,肉质紧实耐嚼。煲之鱼香浓郁,佐酒下饭均可称职。

七. 四川省 甘孜州 理塘 风干肉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到年底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食后回味无穷。

八. 黑龙江省 大庆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杜蒙手撕风干牛肉

杜蒙手撕风干牛肉

正宗的杜尔伯特牛肉干,选用的都是当地的养殖场提供的优质黄牛肉。3.5斤牛肉生产1斤牛肉干是口感最佳的比例。作为干货类食品,杜尔伯特牛肉干的保质期只有两个月,这还要在真空包装“保护”下,并保证温度在0-4度之间。保质期之所以这么短,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全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剂。

九. 湖北省 仙桃 地捡皮

地捡皮就是地皮菜,又名地衣,地木耳,沔阳一带都喊地捡皮,也有一些地方叫地苔皮,地菇。是一种季节性的菌类和藻类的共生体。有点类似于木耳,呈墨绿色。不同的是,木耳是对称生长在腐木上,皮大肉厚,地捡皮也是片状的,无根,但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春末夏初,只要一场雨后,在我的家乡,那些人畜来往的少的地方但却永远不缺少生机的堤坡草地上,就会长出一朵朵,一撮撮这种黑不溜秋的东西来。而且在雨后刚放晴时才会出现,得赶紧捡,如果太阳稍微一晒,地捡皮基本就干了,卷缩成灰黑色,就没法捡了。地捡皮是雨季的匆匆过客,它们仿佛一下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却又一下子就走完了这世上所有的路。新鲜的地捡皮很软很薄,也像木耳那样富有弹性,但它要柔嫩得多。

地捡皮长在多钙性土壤的地方。小时候,逢天下雨放牛时常捡这东西。雨后,阳光穿透云层斜射下来,仍有零星的雨点飘落,经常是光着头淋着细雨,边放牛边捡着地捡皮。地捡皮像是雨后的精灵黑亮亮地散落在堤坡上的草丛里,有蚱蜢不断地跳,阳雀在雨后飞来飞去。大人跟我们叮嘱过;打过炸雷的地捡皮不能吃,吃了会中毒的?

地捡皮雨后湿漉漉贴在草里地上,零零落落,捡起来费事,手重了就抓断,捡不起来。地捡皮上面会粘带着枯草叶,青苔,泥沙,蚯蚓粪什么的。捡回家后先用水泡,使它柔软胀大,然后仔细地用手一点点地择,用嘴吹用手指弹。有时捡一帽窝子地捡皮回家非常不容易,清洗起来就更难了。不知要洗多少遍,但地捡皮的褶褶皱皱间似乎永远也洗不净,吃起来仍难免还会是沙格格神的。

地捡皮炒好后,淋点猪油,油润鲜香,滑溜爽口。炒地捡皮把锅烧辣,将蒜苗,生姜丝,辣子在油锅里淡一淡,再倒入地捡皮翻炒,放盐,盖锅略焖片刻。地捡皮下锅前要稍微沥干水分,否则炒时出来的水过多会影响口味。地捡皮折耗大,看起来一大堆,炒出来只一小碗。地捡皮吃起来清脆滑嫩,柔软而香鲜,辣呵呵的特别下饭。地捡皮交鸡蛋,韭菜一起炒,味道都不错,放入汤中更有滑而不腻的口感,凉拌则别有风味,有一股雨水的清新和宁静。

几十年没有吃地捡皮了,想起那些熟悉的野菜,飘散着淡淡苦味,夹带着一丝丝泥土的芳香,心情不由显得格外的轻松和舒畅;想起故乡那雨后的天空,想起故乡那青草野花飘香的味道,心情就湿润而有所思。

2011.12张才富.于乌鲁木齐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 风干香肠

风干香肠,哈尔滨的土,已有70历史。选用新鲜瘦肉,加有砂仁、桂皮、豆蔻等佐料,药香郁口,饶有中式风味,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这种肠食之耐嚼,越嚼越香,回味绵长,虽难登国宴之类大雅之堂,却是民间佐酒之佳品,盛宴之珍馐旅游者常常把它视为名品带回以飨亲朋。

湖北特产鱼干最正宗湖北特产风干草鱼尾咸鱼干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