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外地朋友寄的徐州特产 徐州特产适合带回家的 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08 12:58:07

一. 江苏省 徐州 睢宁县 黄皮西瓜

睢宁黄皮西瓜,主产区在西部王集镇,稳定区域面积1万余亩。目前推广的优质品种为宝冠黄皮西瓜,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园艺新品种大赛中获优胜奖。睢宁黄皮西瓜果皮金黄色,肉质细爽多汁,种子小而少,果皮薄而硬,耐储运,具有抗病力强,结果早、成熟早的特点。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徐州把子肉

徐州把子肉是中华名小吃之一,是徐州极具特色的小吃。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五省通衢。川、鲁、粤、湘、淮扬等五大主力菜系南北口味在这里水0融。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氛围。这里是著名的烹饪之乡,也是中华烹饪鼻祖---彭祖的故里。徐州把子肉在传统的制作上,采用15CM长的五花肉与排骨用蒲草捆在一起。所以称为:把子肉。徐州把子肉的饮食特点是:肥而不腻,多滋多味,肉色令人垂涎。徐州把子肉是这种小吃的统称,还有其他的辅菜来搭配,比如四喜肉丸,兰花干,海带结,面筋,豆筋,豆皮,腐竹,腐衣,素鸡片,虎皮鸡蛋,黄花菜,小青菜,豆角,香肠,排骨,肘子,鸡腿等等荤素组合,可以满足顾客不同饮食需求,要一瓶啤酒,再配上一碗白米干饭浇上美味鲜香的肉汁,吃起来满嘴流油,回味悠长,口口留香。

做法一:

原料:

五花肉(长15cm,厚1.5cm)15千克,四喜丸子(只重50克)100个,鸡蛋角(只重60克)60个,海带结(只重100克)100个,面筋肋(每把50克)80把,豆筋(每根100克)120根,兰花干(每块70克)70块,素鸡片(片重60克)180片,各种调料适量。

制法:

1、五花肉,切块腌制24小时,捞出晾干,上饴糖、酱色、深桔红色捞出待用。

2、汤锅内添上黄豆芽白汁及高汤,将佐料放入布袋中投入汤锅内,放干红椒、葱段、姜、精盐、味精、汤烧沸,放兰花干、海带结、素鸡片、豆筋,旺火煮2.5小时,再放把子肉块、四喜丸子、鸡蛋角、面筋肋同煮1小时,后压炉火。根据顾客需要选配。

特点:肉肥不腻,多滋多味。

做法二:

1、做把子肉,要选80斤左右的白条猪,不肥不瘦。一斤切八块,蒲草捆好。冒两遍,二遍血水清汤。放入坛子,不放盐全靠酱油调味,猛火开锅文火炖,炖好的把子肉肥的不腻、瘦的不柴。入口有醇厚的余香,掉在地上,象豆腐一样摔的稀碎。

2、济南的把子肉是选取有肥有瘦的猪肉,切成长条,用麻绳捆成一把,煮好,再放在酱油中炖。

3、把子肉的精彩便是有肥肉的存在才能产生出肥而不腻的上佳口感。把子肉虽由浓油赤酱熬制,却并不咸,刚好用来下饭。而一口饭一口肉的搭配就恰好把米香肉香统统带出来。

4、北方的“把子肉”却不加糖,长方形的大块,只是酱油八角在高筒瓦罐中炖熟。火候到处,一启封香气四溢。趁热连肉带汁浇在白米饭上,亦十分甘美。

三. 江苏省 徐州 铜山区 松柏鱼米

松柏鱼米

材料:鲈鱼1条(约400克)柏子仁、松子各30克。

做法:

1、鲈鱼洗净,批下鱼肉,去掉鱼刺、鱼皮,切成小丁后,加入料拌匀备用。

2、锅中放数大匙油,放松子小火炸至金黄色,捞起备用。(柏子仁如是生的,也要炸。)

3、锅口留约1大匙油,放入葱姜爆香后即捞出丢弃再倒入鱼米翻炒熟后倒入柏子仁、松子,一同炒匀即可。

四. 江苏省 徐州 鼓楼区 徐州辣汤

徐州辣汤是徐州的特色民间食品,在徐州街边的小店随处可见。是徐州特有的一种小吃,其他地方绝对没有,原名雉羹,是由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彭祖创制,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辣汤的特点:

鲜美,胡椒爽口,辅之油条、油饼或是煎包、烙馍更是绝佳的搭配。

推荐老店:

两来风——徐州老店,味道正宗,据说现在徐州市面上所有做辣汤的师傅都是从两来风出来的。

惠乐春——现在已连锁化管理,做得干净,口味不减当年。

马市街饣它汤——马季原来每次去徐州必去的一家老店,因为加了麦仁,口味比辣汤清淡了许多。

得云——师传两来风师傅的手艺,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在南京有分店,门面不大,生意很好。

七来风——也是两来风师傅出来的,正宗。在徐州有n多家分店。

辣汤的秘方:

辣汤是有秘方的,当然不仅仅是胡椒的鲜美,这个秘方中含十几味香料和中草药。

辣汤的做法:

徐州的辣汤是用鸡、圆骨、蹄髈煮汤,把母鸡煮得酥烂。煮的时候除了加葱之外,加上大量的生姜,这个汤的味道就微辣,这种辣味很鲜。把洗好的面筋在温水中醒透,让原来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柔软,然后掐成一小块张开下锅,同时用筷子顺时针搅动,这时面筋就会被甩成片状,如鸡蛋絮,但比鸡蛋絮略厚一些。加上鳝鱼丝,盐,适量的黑胡椒(所以煮出来,汤颜色发黑)。

五. 江苏省 徐州 新沂市 骆马湖螃蟹

骆马湖螃蟹是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骆马湖的。骆马湖螃蟹,个体硕大,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黄似金,是一种难得的风味佳肴。

骆马湖是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好的内陆湖泊之一,环境优良,水质纯净,水草、底栖动物等饵料资源丰富,正是螃蟹生长定居的理想场所。骆马湖螃蟹实行粗放式养殖,不投饵、不用药,以水草和螺蛳等天然饵料为食,是无公害的绿色水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新沂市草桥镇紧靠骆马湖,围湖养蟹和稻田养殖2万多亩,是苏北河蟹养殖示范基地。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云龙区 龙门鱼

鲤鱼是徐州人民喜爱之物,有视鲤鱼为喜庆有余之意,故徐州有“无鲤不成席”的风俗。儿童入学、学子进考必烹制鲤鱼使其食之,喻其“成龙”之意。

相传“龙门鱼”一菜始于彭城人刘裕(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入学时,其父设家宴庆贺,做了四道菜,一是清炖鸡,取百事吉利之意;二是红烧肉,取肉味醇厚,希其为人忠厚;四是烩蛋,菜色金黄,望其事业辉煌;四是红烧鲤鱼,冀其富贵有余。总的意思是希望刘裕能像越过龙门的鲤鱼,通达富贵。刘裕听后说,何不现在就让鲤鱼跳过龙门?随即将红烧肉块枕在鱼头下,把鸡块垫在鱼尾下,鱼的头尾就翘起来,再将烩蛋浇在鱼身上,然后说,这鲤鱼不是已经跃过龙门到了金色的云彩中了吗?在座宾客闻之大为称赞。刘裕做了皇帝后,率军来到彭城,回忆往事,踌躇满志,命厨师按他的意思将四道菜做成一道大菜,取名“龙门鱼 ”,用来祭祀先人。

此菜的特点是外酥里嫩,兼蓄五味,形状美观,汁浓鲜香。

七.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丰县芦笋

丰县芦笋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芦笋嫩茎质细肉嫩,适口性强,白笋光直洁白,绿笋匀称艳绿,营养丰富,其营养成分明显高于一般蔬菜,并有预防癌症、心血管等疾病的药用价值,属世界十大名菜之一。

丰县种植芦笋从87年开始,至今已有20年历史,是江苏省芦笋老产区,也是主产区,已从原来的UC800、UC157老品种更新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阿特拉斯、格兰德、阿波罗三品种。目前种植面积5万亩,以绿(青)笋为主,面积在4万亩,产品全为S、M、L、2L、3L五种规格,产品在每年4月初开始上市至8月中旬结束。丰县产芦笋幼茎质地细腻,脆嫩多汁,营养丰富,速冻绿(青)笋,罐装白笋畅销西欧市场,保鲜绿(青)笋大批量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

八. 江苏省 徐州 邳州 邳州板栗

邳州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邳州板栗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镇、陈楼镇、铁富镇、官湖镇共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邳州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划定范围的请示》,邳政报〔2012〕64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

《邳州板栗》(草案)

九. 江苏省 徐州 睢宁县 王集香肠

睢宁王集香肠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的。王集香肠是用新鲜精瘦猪肉,用猪后腿精瘦肉,佐以多种名贵中草药。风味独特,鲜香袭人,咸甜适口,令人回味无穷。

睢宁香肠是睢宁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誉满苏、鲁、豫、皖周边地区。产品用新鲜精瘦猪肉,辅以10余味中草药,传统工艺,口味独特,鲜美异常,是纯正的绿色食品,享有“王集香肠,香肠之王”美誉,获“江苏地方名特优产品奖”、徐州市“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殊荣。

睢宁县王集香肠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6年,身为御膳房厨师王氏先人,为调整康熙帝的饮食结构,选择一种精瘦猪肉加多种调料装入猪小肠蒸熟,经晾干切片献给康熙皇帝。康熙用后感到特香不腻,味道纯美,遂赐“香肠”之菜名并深受好评。至清朝末期,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逃往热河,王氏家庭流落苏北大王集,王氏香肠方得代代相传。

王集历史上制作香肠方法很多,但唯有王集王氏香肠最传统,极具地方特色。王氏香肠以精肉、肠衣、甜油、精盐、食糖、葱汁、姜汁、花椒汁及祖传秘方为主要原料,整个制作加工过程共有十道工序。王集王老五香肠传统手工制作,香中隐甜,咸淡宜口,色佳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何桥全羊宴

全羊宴是我们何桥镇一绝,其它地区也有吃全羊的,但我们的吃法与他们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非常独特。

(一)、“新鲜”。我镇所吃的全羊,全部都是活羊现杀,而且,所有活羊都通过检疫,因此,在原料上相当可靠,没有任何污染,您可以放心品尝。

(二)、用料考究。我镇做全羊,用料是非常考究的,大致可以说有10余种特殊的天然佐料,每一种都它独特的功用,只有您亲自品尝,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独特和美好。

(三)、花样繁多。我镇的全羊,又叫一羊“十”吃,有:手抓羊肉、羊腓、炖羊血、羊滑肌、羊拐、葱爆羊肉、羊杂、羊肚、孜然羊肉、羊头。

(四)、经济实惠。吃全羊是根据羊的市场行情,采用以斤论价的经营方式,如果您想邀请十四、五位亲朋好友的话,您只需花上三、四百元,就可使他们享受到丰盛的全羊大宴,了解独特的羊文化饮食。既可让您和您的亲朋好友一饱口福,又可使您的花销不致过大,体面了您,实惠了您。

另外,在我镇您还可以品尝到纯正的小野鸡炖蘑菇和小野菜等一系列原汁原味的天然美食,使您和您的亲朋好友不虚此行。

徐州特产方便携带的送人的礼物徐州给外地朋友寄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