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特产喊麦 邯郸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4 10:47:26

一.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北沿村粉皮

北沿村粉皮加工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加工成的粉皮,从外形看,园如玉盘,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泼纹起伏。用水侵泡后,便成了一方素帕,洁白、柔软、光滑、透亮,捧在手中,蠕蠕而动;切成细条,调以佐料,吃一口,叹三叹:“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二.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永年酥鱼

    不知始自何年。民国年间,酥鱼出售成了各饭馆热门食品,供不应求。人们吃鱼最担心的是怕鱼刺扎嗓。不知是那个师傅,创造一种制作方法,再大的鱼骨也能酥烂,而鱼形照样完整如初,鱼肉味道鲜美。

1961年,毛主席视察邯郸时,地委食堂小张师傅做了两样酥鱼。毛主席品尝之后,赞不绝口,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鱼骨是磷、钙最多的物质,过去白白扔掉, 十分可惜,如今变成了可口的食品,供人吸收,山珍海味,在营养价值上,也不过如此。接着把带来的厨师留在邯郸,学习酥鱼制作技术。

毛主席的厨师会作酥鱼的消息传开后,在北京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便传上社会。有一段时间,在北京吃饭,倘没有永年酥鱼上桌,便好象炒菜不放盐,画鸟不点睛似的。据说国外许多高级贵宾,也派厨师来北京专学酥鱼技术。

三.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迓鼓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县迓鼓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至今还有商代下七垣遗址,战国时期的讲武城,东魏南北朝古墓群、宋元时期的磁州窑遗址等古文化遗址。据史书记载,迓鼓产生于宋代,然而根据磁县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击鼓俑”证明,磁县的迓鼓产生于南北朝的东魏。清末中后期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冀南豫北一带流传,特别是磁县迓鼓流传兴盛。

迓鼓,也读作“讶鼓”、“砑鼓”,是宋代民间舞蹈的遗存(《中国戏曲曲艺词典》P18)。“迓鼓”在民间有三种含义,一指迓鼓这种乐器,二指迓鼓点(乐曲),三指迓鼓乐队。指乐队时就叫打迓鼓的。磁县迓鼓实一直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珍宝,属于民间舞蹈,也属于打击乐器,源于古战场上的助战形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宫廷娱乐活动,传入民间后以其具有雷鸣闪电般的气势,用于求雨贺雨,后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活动。

磁县迓鼓直径48公分,厚度约20公分,表演时鼓吊于胸前,双槌击之。演奏较为自由,可一人独奏,也可二人对敲,还可以众人齐擂,鼓点雄浑激烈,如万马奔腾,如雷鸣电闪,摧人振奋。迓鼓曲目原有72套,现保留二十余套。

磁县迓鼓既可独立表演,也可以和“跑锥子”配合表演。据《魏书》记载,磁县后湾漳村的“帷谱”记载了《八卦阵》、《九曲连环》、《十面埋伏》、《铁龙阵》、《四门斗地》、《一字长蛇》等23个战阵法,是以耀兵仪式、作战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所用器乐鼓就是迓鼓。

解放初期,为了求雨,磁县村村都有迓鼓。解放后,磁县兴仁街迓鼓队开展起各种娱乐活动,为送新兵、送宾客和春节进行表演。文革期间,迓鼓曾被禁止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兴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磁县迓鼓演出活动越来越少,濒临失传。

四. 河北省 邯郸 临漳县 临漳羊汤

临漳羊汤是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的。临漳羊汤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临漳县城北街,所以临漳羊汤店习惯标上“北街”招牌,如“北街老赵大锅羊汤”、“北街老王大锅羊汤”等,以示正宗。

正宗的临漳大锅羊汤,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临漳县城北街,在老戏院西侧,总共两家。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单是托了一口大锅的炉灶、切肉案板就占去了五分之二的空间,其他空隙处,零乱地摆着小餐桌、小板凳。当时卖的是五角钱一碗的份汤——不用秤称,老板五个指头一抓,便能约摸一份的多少。肉一律是杂碎,羊肝、羊肚、羊心等等掺于一起,一份可享多味,真是实惠多多。人们喊来一份羊汤、两个烧饼,躬身俯就,在弥漫的水汽中,细细的呼哧声响成一片,很快便“风卷残云”,拍0走人,盖因美味过于诱人,也埋怨人们没有细品的耐心。也有站客,左手四个指头托碗,余下小指夹住烧饼,右手持筷,一样吃得头也不抬。

汤是免费的,可随便添加。羊汤性热,暑期自然歇业,开张多在农历八九月份,但也有立秋开始甚至终年不停的。吃时不论寒暑,除了盐、醋、鸡精、味精、孜然,辣椒粉是必备的,数九寒天也吃得周身出汗、满头冒气,才算够味,才叫过瘾。滴水成冰时节,从羊汤馆前走过,解衣敞怀的大有人在。

两家羊汤馆开张不久,声名大震,西磁县、南安阳、北邯郸、东成安,都有人趁了夜色驾车过来一饱口福。有亲朋自远方来,安排一餐羊汤,花费不多,却能让客人频举拇指。曾看到一次大型招待活动的餐饮安排表,“大锅羊汤”赫然列于其中,其盛名可见一斑。在此效应下,临漳的羊汤馆很快如雨后春笋,遍城开花,至今日,已不少于四五十家。但他们仍习惯标上“北街”招牌,如“北街老赵大锅羊汤”、“北街老王大锅羊汤”等,以示正宗。现在,羊汤馆早已不按份卖,而论斤卖,十多块钱一斤。搭配了简单的炒菜,如豆腐、豆芽、皮渣、腐竹等,还有油饼、拽面,还有白酒、啤酒,食客多了选择。但汤仍然是免费的,羊汤馆的门脸也都不怎么辉煌。据我观察,越是简陋的馆子,越生意兴隆,大概在人们的思维里,羊汤馆毕竟属小吃系列,实惠是第一要求。

临漳大锅羊汤的美味已深藏于我的心中,那是故乡的一部分。想到它,便想到县城风物、曾一同“呼哧呼哧”喝汤的好友,想到家乡扒兔,想到鬼谷子、和曹操巍峨的铜雀三台。

五.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花椒

涉县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县花椒、核桃、柿子,誉为“涉县三珍”。花椒产量全国第一,核桃、柿子居全省首位。

涉县是花椒的集中产区,建国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花椒栽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尤其近年来,涉县把花椒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大大加快了花椒的产业化进程。到99年底全县花椒总株数发展到2500万株,总产量达到450万斤。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涉县花椒品种主要有:大红袍、二红袍、小红袍、白沙椒、枸椒等。其中大红袍、二红袍品质最佳,以其粒大、皮厚、色艳、味香而著称。素有涉县“十里香”之称。被誉为涉县土特“三珍”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涉县花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色泽鲜艳、颗粒均匀、麻度大、含油多、香味浓而畅销各地,全县年产花椒5000多吨,产值达1.3亿元。

六. 河北省 邯郸 邯山区 饸烙

饸烙:采用红署面和白面,用专用炊具挤压而成。式样美观,味道独特,口感亲切,老少皆宜。  

七. 河北省 邯郸 邱县 羊肉卤

卤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主料羊肉配以葱、姜片、蒜等经过卤制而成。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名馔了。

原料/调料
羊肉 600公克 葱 2支 姜片 5片 蒜头 10瓣 卤羊肉卤包 1包 盐 1小匙 米酒 1大匙 油 2小匙
编辑本段制作流程
1.将卤包、水1500cc、米酒一起浸泡20分钟备用。葱洗净切长段,蒜头也拍过备用。 2.羊肉洗净切块。在锅子里放入葱段、姜片,加水煮滚后,再放入羊肉块,汆烫后取出,放在冷水中泡凉,再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3.烧热锅子,倒入2小匙油,放入蒜头爆香,再把羊肉块、盐、米酒及作法1的卤汁倒入,煮滚后改小火再卤约1小时30分钟。可用筷子测试,如能穿透羊肉即完成。
编辑本段稀卤羊肉
〔主料辅料〕
熟羊肋条肉1000 克 红萝卜50 克 水发玉兰片50 克 淀粉40 克 面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鸡蛋清3 个 食盐2 克 白糖50 克 酱油30 克 葱末25 克 姜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将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内,加入料酒、酱油、食盐, 姜末、肉汤,上笼蒸烂取出,滗去汤待用。 2.将玉兰片,红萝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 3.将鸡蛋清打发,加入淀粉、面粉,制成“高丽糊”。 4.取盘一个,将“高丽糊”一半倒入盘内摊开,放上羊肉,再用“高丽 糊”摊匀待用。 5.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挂糊的羊肉推入油锅,视 糊凝固时,起锅滗油,再将羊肉入锅内,用小火烙酥两面。出锅后,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块,按原形摆入盘内。 6.锅内用植物油50 克 烧热,用葱段、姜末、蒜末炝锅,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汤、淀粉、 酱油调成的芡汁,加玉兰片、红萝卜丁,视汤爆起后,加入味精,淋香油, 浇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 2.打“高丽糊”的碗必须洁净,抹干生水。蛋清打至蛋白发硬,细如奶 油状,再加淀粉、面粉拌匀即成。 3.本菜名曰“稀卤”,宜用“二流芡”,稀而透明为佳。
〔风味特点〕
1.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在周代的“八珍” 中,以羊肉为主料的就有“炮牂”和“捣珍”。在三牲六畜中,古时把羊列 于犬豕之前,反后于牛。在《左传》中,还记载了为宋国宰相华元驾车的羊 斟因不曾分得羊肉吃而使华元被俘的故事。公元607 年,宋郑两国交战,战 前华元杀羊鼓励军官,羊斟因没有分上羊肉而怀恨在心,他狠狠地说:“分 羊你当家,交战我做主了。”他单车独放,陷入重围,致使宋军大败,华元 被俘。 2.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 名馔了。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上的“遗策”上,载有“肋”字。而北魏贾思 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作胡羹法”,所用主料就是“羊肋六斤,又肉 四斤”。这里的“羊肋”即是羊的胸部两侧的肉,调之以“葱一斤,胡荽一 两,安石榴汁数合。”之后,羊肉按部位切割和烹制分得更细,清代的“全 羊席”,就是以部位分烹羊馔的总汇,据《随园食单》所记,已有72 种之多。 3.“稀卤羊肉”是选用肋条肉,先煮,后蒸,再炸,然后挂糊烙酥而成 菜。此菜的烹制方法可追溯至周代的“捣珍”和“渍”。南宋诗人陆游的“东 厨羊美聊堪绝,北面铃稀莫强愁”诗句,说的是密院羊肉很绝;“栈余羊绝 美,压近酒微浑”则是说,好几天吃不到肉了,途中见羊,口水直流,不醉 不休。由此可见,古代用“肋”烹制的羊馔风味极佳。

八. 河北省 邯郸 邱县 邱县酥肉

邱县酥肉是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邱县酥肉出锅时,色泽鲜艳、酥而不烂、肥而不腻、香气外溢。吃起来不仅味美汤鲜,而且营养丰富。

酥肉为邱县的一种回族特色小吃,过去见于河北及周边等地。于清朝时期传入邱县,其做法很有一番讲究,先把选好的精肉切成条块,拌上鸡蛋、淀粉、料酒腌制二十分钟,入油过火后,下锅慢蒸,蒸透备用。同时,将肉与佐料按工序搭配组合。

九. 河北省 邯郸 丛台区 拽面

邯郸拽面:传说是由武安传入,在邯郸县西部较流行,采用上等小麦面粉做成。口味适中,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之一。  

十. 河北省 邯郸 肥乡 肥乡圆葱

肥乡圆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肥乡从1996年引种圆葱以来,大力发展圆葱产业。在资金上,对种植户优先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在经济环境上,对外来运菜车辆一律不查、不扣、不罚;在技术上,大力推广竞争力强的品种。今年,全县 圆葱种植面积达8.3万亩,总产量达41万吨,总产值超1.6亿元,人均增收520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圆葱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国内10多个省市和意大利、美国等国家,日交易量达5000余吨。

肥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素有“华北粮仓、冀南棉海”之称。肥乡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其中圆葱的特色产业具有相当规模。2006年,肥乡县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圆葱之乡”称号。

圆葱也叫洋葱,具有辛、辣、甜等特性,被誉为“菜中皇后”,营养丰富。近年来,肥乡县圆葱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量33.8万吨。主要分布在天台山镇、肥乡镇、大西韩、元固乡、毛演堡乡、东漳堡乡、屯庄营乡、旧店乡等8个乡镇。

所在地域:

河北

申请人:

河北省肥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肥乡圆葱产区位于肥乡县全境。地理坐标:东经114°39′08〞~114°52′13〞、北纬36°29′51〞~36°38′51〞,主要集中于中西部。肥乡圆葱种植涉及肥乡县大西韩乡、辛安镇镇、天台山镇、肥乡镇、毛演堡乡、旧店乡、屯庄营乡、元固乡,8个乡镇210个行政村。保护面积为51.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为6万亩,年产量2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肥乡圆葱”葱头呈厚扁圆形,横径一般8~9cm,纵径6~7cm,单球重一般250ɡ~300ɡ,最大单球重可达400ɡ以上。外表皮深紫红色,有鲜亮光泽。内部肉质白色,鳞片厚实,质地脆嫩,口感微甜,辣味较浓,适宜鲜食。 2、内在品质:“肥乡圆葱”富含蛋白质、糖、钾、钙、硒、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经检测,蛋白质>0.42g/100g, 总糖>6.46g/100g, 钾>93.7mg/100g,钙>15.4mg/100g,硒>4.8ug/100g,粗纤维<0.4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为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对肥乡圆葱生产企业签订质量保证承诺书,主要内容包括①保证按照GB/Z26589-2011洋葱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严格执行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②保证圆葱上市前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经测验酶抑制率小于50%的产品准予上市出售,禁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土特产喊麦邯郸市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