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山西长治特产油条 山西长治市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8 14:48:36

一.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油钻沙小米饭

古老的上党,是小米的故乡。当地吃小米有多种吃法,通常都知道和子饭、小米粥、小米干饭、炒小米,用米面与白面和在一起蒸的馍馍,却很少有人知道油钻沙小米饭的吃法。记得小时候,我就常吃这种饭,那时只不过把准备好的土豆块、红白萝卜块先放在沙锅或铁锅里加上水,把小米放进去用火蒸,快到蒸熟的时候,用筷子扎几个孔,倒一点植物油搅拌起来,另用大蒜、食盐捣烂配伍,吃起来很有味道。把粒粒金黄色的小米比作沙,用植物油钻进去做成饭,也算一个小小的发明吧!每当吃这种饭的时候,老人们总是唠叨,做这个饭省火,就算解解馋换个口味吧!因此,这也就成了我家的传统吃法。

三中全会以后,吃的东西丰盛了,油钻沙小米饭也与时俱进了。做时不再是水煮菜,要先炒起来,有时加点肉丝、粉条,作料也加上了核桃仁。这种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如今的小孩对吃饭特别挑剔,总是不吃这,不吃那的,但"汉堡包"、"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食品,却特别有吸引力,整日叫喊着去吃。但只要大人承诺"油钻沙小米饭",准能稳住情绪。

小米饭,吃了几十年,我对它情有独钟。有人说,八路军就是吃着小米,扛着步枪打败日本鬼子的。话虽夸张,小米的功劳可见一斑。清代沁州府,现在的沁县,曾出过一个阁老叫吴王典。他把家乡的小米带到了皇宫,康熙吃了龙颜大悦。从此,沁州黄小米就成了上党小米的代表。过去潞安府(今日长治)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南方客商与潞州客商在做潞麻生意中,结成了朋友。一次南方客商到潞州来 ,潞商用小米招待,这位客商竞流连忘返。后来潞商换成大米招待,只吃了一顿,南商就要回去。问其缘由,他说:你管不起我"金米稠饭"、"银粉芽"了,我得回去。原来他把金黄色的小米视作金米、把土豆切成丝炒的菜当成了银粉。

喜欢小米,必然说到谷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作家赵树理曾咏道"谷子好",赞扬谷子全身是宝。谷子是草本植物,大概神农炎帝在上党羊头山和百谷山尝百草,兴稼穑, 完成从渔猎到农耕的活动中,就开始了谷子的种植。小米营养价值高,很养人,生儿育女, 年老体弱,都喜欢用它调养。谷糠中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是做醋、做酒的好原料 。

谷子价值高,易仓储,但抗病虫害能力低,种植和收获条件苛刻,生长期130天,无霜期150 天,下种时土地要多次耕耘,达到地平如镜,土细如面的程序,否则保不了全苗。谷子种早了产量低,有"迟种一把米,早种一把糠"的说法,一般在小满节令播种。种子要精选,经过清水、盐水、洗水三次浸种。盐水浸种可以使种子净化,再拌上赛力散农药,可壮苗、抗倒伏、抗病虫害。小满节令一般是干旱期,地况不好,保不住墒,提苗就很困难。播种时, 种的深了不发苗,种的浅了怕透墒。下种时要选能手摇耧,之后人要拖上石滚压,一般压三遍。刚种下是压实保墒;小苗露头是镇压破土;小苗长到马耳朵形状,再压一次,是为了消除垄沟的虫害。谷苗生长到二寸高时,开始人工间苗,三四万株苗里匀称地选留一万株左右 ,还要中耕除草。吐穗扬花季节,最怕卡脖子旱,这时谷子喜雨,农民习惯说:拖泥吐谷穗 。吐穗后需要充足的光照,即所谓的"晒出米来,淋出秕来",这是对气候的要求。

小米的加工,现在一般用机械,过去都是用碾子,要经过两三次才能加工好。碾子碾出的米不发热,易储藏,不变味。谷子的生产不易于机械化,产量低。小米的品质好,身价却不高,价格背离价值,卖个好价钱1斤不到2元,经过包装1斤也卖不到5元。"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朽名句,足以体现在小米身上。过去课本上有 "千人糕"的文章,能吃到淡雅清香的油钻沙小米,应该也赶上"千人糕"了。 (常福江)

二.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三合面

三合面是长治市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面食。它用白面粉、黄豆面粉、小粉面粉按比例拌和而制成。这种面条柔韧光滑,久煮不溶,浇卤滴醋食之,口味鲜美,豆香气浓。

三.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潞城甩饼

潞城甩饼

“甩饼”是上党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小吃,因起源于潞城,故又称“潞城甩饼”。明《 潞州志》、清《潞安府志》都有“立春、迎春、鞭春及春盘、春饼”的记载。甩饼就是立春时春饼的一个品种,若要卷上肉制品或凉拌或炒成熟的菜肴即叫“春卷”,或叫“卷白馍” 。在潞城一带民间多用驴油制饼,吃甩饼时再卷上腊驴肉,油汪汪,香喷喷,不软不硬,回味无穷。做饼的要领:一是和面时干粉、清水比例要恰当。面团扎透扎匀,离盆离手两不沾。二是操作要利落。制饼时手眼配合,揉剂、擀片、叠折、盘形恰到好处,动作无误,甩出的饼厚薄均匀,大小同鏊。三是掌握好火候。甩饼必须用炭火。火大发黑,火小无色。故在甩饼鏊底下糊一层红土胶泥,烙出的饼才能达到外焦里软的效果。

四.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屯留尖椒

屯留古有米粮川之称,今有蔬菜县之誉。因地肥水美、昼夜温差大,故发展蔬菜得天独厚,尤其是青椒、尖椒等茄果类菜更为上乘。其特点:个大匀称、色艳肉厚、无污染、无虫害、易贮藏,尖椒细长籽少,香麻辣鲜。现有鸦儿堰尖椒市场、下李高青椒批发市场,还建有大型蔬菜冷藏库3个,总库容量达到7500立方米,专供本县蔬菜外销中转和短期贮藏。

当地还组织有农民经纪人协会,专门协调蔬菜外运,每年7----9月生产旺季适逢外省蔬菜“休眠”期,外地贩运车辆络绎不绝,青椒、尖椒源源不断销往上海、广东、海南等省市,倍受广大客户青睐。

五.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州黄小米

沁州黄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沁州黄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山西省沁县(古称沁州)的一种小米。该米品质优良,独具特色,食之甜香松散,非常可口,由于具有高营养价值,被誉为“小米之王”。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

“沁州黄”小米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小米“沁州黄”为什么叫“吴阁老”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明代时,沁州檀山一带有座古庙,庙里住着几位和尚,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饥挨饿,他们看见庙周围的土地荒芜,就开垦出来,种上了糙谷。经过几年的精心栽培驯化,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种谷子,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越嚼越香,遂起名为“爬山糙”。

清代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吴 ,沁州人士,人称“吴阁老”。在衣锦还乡时,听说“爬山糙”品质极佳,状似金珠,熬稀饭锅边不挂米粒,蒸饭、切饭香甜味美。为了证实传言,便亲自到檀山庙内品尝,方知名不虚传。当时他嫌“爬山糙”名字不雅,便称之为“沁州黄”。在还朝时还带了一些小米献给康熙皇帝。康熙食后,大加赞赏。这样“沁州黄”便成了年年向皇帝进贡的珍品。因吴阁老使“沁州黄”名扬朝野,久之,“吴阁老”也就成了“沁州黄”的代名词。

“沁州黄”是一个特殊品种,与一般作物宜种在肥沃土地不同。“沁州黄”只长在沁县次村乡檀山、王朝、石料、钞沟、东庄等十多个自然村,约1333公顷的土地上耕种,每公顷产量约1500公斤,总产量37.5万公斤。把“沁州黄”引种到外地种植时,第一年尚有“沁州黄”的特色,第二年便会变种。据化验分析,这一带属含碎料浆石的深褐色粘性土壤,耕种时既不能施磷肥,又不能施氮肥,否则就会减产。

“沁州黄”不但煮饭味美甜香,营养价值也高于一般小米。当地百姓称其为“金珠子”,并且有一句民谚:“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换不来沁州黄。”经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检验分析,“沁州黄”脂肪含量高达4.22%,比一般小米高l%~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为1.6%,也非普通小米可比;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高于一般大米、白面;其粗纤维含量则低于其他粮食品种。据分析,“沁州黄”得宜于独特的气候、土质,沁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古语云:“万峰环列,气候早寒”。也就是由于这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宜于谷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沁州黄”才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可溶性糖类、粗纤维、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普通小米、大米等。《中国谷子品种资料目录》中编入的11000多个谷物品种,经专家鉴定没有一个品种能比得上“沁州黄”。

常食此米可治疗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泻等,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直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因此,“沁州黄”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在国际博览会上均受到许多外国客商的好评。

六.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是武乡人最普通的食品,无论城里、乡下、饭店、饭摊,每每常见。这种食品,既携带方便,又易放置。清代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

七.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屯留绿豆

绿豆

屯留县绿色食品开发研究中心生产加工的绿豆,粒大圆匀,干净卫生,来源于西部山区乡镇。由于它生长在无“三废”污染的环境地带,该产品品质、适口性及营养价值都十分高,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尼克酸、赖氨酸、核黄素、维生素B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保健医疗价值。它是煮粥的常用豆类,具有消热润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和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爽、喉痛声嘶、溲赤便秘等病症,还具有祛湿利尿的作用。该产品采用高级彩印真空塑料包装。

八. 山西省 长治 平顺县 平顺潞党参

平顺潞党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顺潞党参,山西省平顺县,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顺县是的发源地,该县“寺河关山”一带奇泉异壤和气候特殊,为党参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平顺党参的特点是:参条纤长、质厚味纯、皮黄肉红、色泽鲜艳,如横断参条,可见明星点点,整体呈“虎头凤尾菊花心”,三五叶、松花头、花淡黄、有芳味。平顺党参最重可达400克左右。人称“党参之王”。

平顺县的“寺河关山”一带到处是红炉砂土和草、黑土。气候凉爽适宜。特别值得称奇的是,这些山谷海拔1400多米,沟沟凹凹大多有山泉涌出。其泉常年如注。捧而口尝之,别具党参风味,据说“寺河关山”的党参疗效与此水关系极大。这些奇泉异壤和特殊气候是平顺党参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平顺党参的特点是:参条纤长、质厚味纯、皮黄肉红、色泽鲜艳,如横断参条,可见明星点点,整体呈“虎头凤尾菊花心”,三五叶、松花头、花淡黄、有芳味。平顺党参最重可达400克左右。人称“党参之王”。进入21世纪,平顺县科技协会把党参的研究,列入重点项目。全县年均产量为100万公斤左右。平顺县的玉峡关、羊老岩、龙镇、杏城、虹梯关等乡镇普遍种植党参。平顺的党参开发前景将十分可观。-

平顺潞党参

地域范围

主要生长在虹梯关乡、东寺头乡、杏城镇、龙溪镇、西沟乡5个乡镇62个行政村,划定为潞党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北至虹梯关乡克老村东经113°32′-北纬36°13′,东至东寺头乡张家凹村东经113°32′-北纬36°8′,南至杏城镇石门口村东经113°32′-北纬35°58′,西至龙溪镇井泉村东经113°36′-北纬36°4′。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根类扁圆柱形,长约8-22厘米,直径7-10天毫米,亦有较长大者。根头无明显“狮子盘头”。根表面浅灰棕色,有深而不规则的纵皱沟,近根头处有较稀横纹。质较轻,易折断,断面不规则。气微,无香气,味甜。以独支不分叉、色白、肥壮粗大者为佳。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形,表面浅灰色,内有菊花心。茎缠绕,断面有白色乳汁,长而多分枝,常带暗紫色,下部有短糙毛,上部光滑。叶对生或百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广卵形,全缘。党参的抗寒性、抗旱性、适生性都很强,全国各地都已引种栽培。喜欢气候温和凉爽的地方。苗期喜潮湿、阴凉,干旱会死苗。育苗时要和高秆作物间套种。大苗喜光,高温高湿易烂根。

九. 山西省 长治 壶关县 壶关陈醋

壶关县陈醋酿造历史悠久,颇负盛名,以辛寨村为盛,有“上党醋乡”之称,曾是宋代贡品。

该村醋厂生产的峰波牌老陈醋有3个系列,18个品种,畅销全国各地,外销港澳、东南亚等地。

十.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土豆

土豆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土豆”是通称,个别地区叫洋芋。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土豆又名番薯,马铃薯。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学名马铃薯,另有俗称洋芋、山药蛋、薯仔(广东、港澳地区惯称)、地豆子、地蛋(山东人惯称)、地瓜(江苏徐州自连云港一带尤其是中间的新沂等市县的惯称)。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学者认为土豆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土豆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山西长治特产排名前十山西长治市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