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特产手工芥菜丝 安徽阜阳芥菜丝正宗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4 19:07:35

一.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太和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用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枕头馍

 枕头馍是阜阳之一,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系阜阳饮食业的。每个长约1-1.5市尺,宽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实为旅行食用佳品。
   “枕头馍”(是阜阳,又称阜阳大馍、大卷子馍。它长约一尺,宽约五寸,重达三至六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湿润柔筋,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   ——摘自《阜阳地方志》
   “枕头馍”的由来
    阜阳的枕头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民间更为具体的传说:在顺昌之战时,刘锜率领的八字军有两万多人,城内存粮虽有数万斛,但石磨加工有限,面粉供应不及,有些部队只得烀麦粒子吃,以致疾病流行,连足智多谋的刘锜也束手无策,深为忧虑。一日晚,传说金军已到白沙窝。刘锜与陈规一道,到城墙上巡察,看看防御工事,看看守城的岗哨,不让人惊动躺在地上睡觉的士兵。正在走着,见一位士兵脸朝下啃枕头,好生诧异。便俯身悄问:“你吃什么?”那士兵翻身坐起,把一个形如枕头的东西递给刘锜道:“这是我爹送来的宝物,既能枕着它睡,又能啃着吃。”刘锜接过来凑近灯亮一看,原来是个大馍,掰一小块尝尝,味道甚佳、连道:“好、好、好!”那士兵见将军如此称赞,随道:“将军若不嫌弃,我让俺爹也给你蒸两个送来。”刘锜大笑:“两个怎够用的?”笑罢他与陈规便同那士兵小声攀谈起来。这个士兵名唤刘柱,家住在城东刘家寨,听说金兵要打顺昌城,便参加了民军。离家时,他爹怕儿子受饿,即蒸上了这种枕头馍,让他卷进被包里,没想真的派上用场。刘锜和陈顺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大喜,当即派人到城外各村通知,每户都连夜蒸制枕头馍,送进城内劳军。四乡为了支援宋军抗金,都用刚收的新麦磨面,蒸成枕头馍,肩挑手提送至宋军营盘,刘锜见此光景,满心欢喜,与陈规道:“百姓如此助我,金兵必败无疑矣!”于是传令,每日一人一馍,饿时解饥,睡时作枕,从此士气大增。
    顺昌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刘锜率领的八字军以不满二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枕头馍成就了刘锜抗金的胜利,成就了阜阳历史的辉煌,也注册了自己光荣的“身世”。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桩独特的手艺,流传至今。

三.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店集芹菜

店集芹菜素有“芹菜王”之称,叶片肥绿,叶柄及茎杆墨绿,鲜嫩色润,无丝多水,质脆味香,肥美适口。

店集芹菜产于阜阳市店集行政村清朝年间,慈禧太后闻之,传旨进贡,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店集芹菜名声远传,年年进贡。不仅当地人视为珍品,而且行人路过必到店集买些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汤做法:

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

2、带骨鸡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

3、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将骨头剔掉,肥肉剔掉继续放回锅里炖

4、准备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有人喜欢吃青菜可以准备点菠菜

5、在开始做之前半个小时,将面全部写成两厘米宽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

6、将长条的面甩开,越拉越长

7、下锅中煮熟,面块熟时,将海带,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8、准备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丝,葱花,盐,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将煮熟的面盛入,再浇上炖肉的汤;一碗香喷喷的鸡丝

烩面就出锅了,请大家来尝一尝吧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完成了。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插花牛肉汤

利辛西35公里:  插花牛肉汤 插花已属阜阳地界,阜阳插花牛肉汤源于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以高姓熬制的较为有名。其原汤采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众多调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口味纯正,回味悠长;由于其风味独特,在当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仅阜阳市内就有数十家正在经营。目前,插花牛肉汤正在注册登记,准备进行专营。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半岗柳编

四里湾竹编和半岗柳编,特别是半岗柳编,在继承先代技艺的传统中,选用优质杞柳,发挥聪明才智,又结合各地市场流行式样,创新开发的柳编日用品和柳编工艺品,造型优美,赏心悦目,“煮柳上漆”的新工艺更使产品别具一格,分外美观。

七.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黄岗柳编

黄岗柳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岗柳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岗柳编和郜台板鸭同为阜南名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据文献所载,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自然生长着大片喜湿之柳。柳制品之兴起缘于十七世纪末。明末清初,柳编业兴旺。据明正德《颖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注:当时把杞柳称为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
黄岗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这是因为这种工艺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其中数阜南黄冈地区的柳编最为出名。

富裕、民主、文明,农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南县杨寨村的领导干部植根乡村实际,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有效途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和谐发展路子。

一排排米色与橙色相间的二层楼房,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整洁;一户户院落里的村民舞动着手中的柳条,编织出一件件精美的柳编工艺品,欢声笑语荡漾其间……12月25日,记者在阜南县黄岗镇杨寨村采访时,被这里农民和谐幸福的生活场景深深陶醉。

杨寨村背靠淮河分洪道,低洼地连成了片。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因地制宜,在河滩上种植了大量耐淹的杞柳。前些年,当地一些脑瓜灵活的农民,改变传统柳编编织方式,创新产品样式,编出了“花篮”、“器皿”等工艺品,在广交会上受到“老外”的青睐。这种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工艺制品,卖出了大价钱。后来又经过不断摸索,黄岗柳编农户逐渐掌握了许多全国一流的编织技术,能生产20个大系列、上万个柳编新品种。随着市场的打开和知名度的提高,黄岗镇建立了大小36家柳编加工厂。如今,杨寨村“家家户户是工厂,男女老少都能编”,一般的编织户每年收益都有五六万元。农民勤劳又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立编”、“经编”、“拧编”等全国一流的技术,增大了产品附加值。去年,黄岗镇柳编销售收入达1.9亿元,其中1.1亿元留在农民自己的手里。

富裕起来的杨寨村不久前与相邻的二郎村合并成为杨寨村。记者到村民家串门后发现,这里不少人家已有了电脑、手机,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阳能热水器。没事儿上上网,在杨寨村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不少村民还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读书。这个村在进行旧村庄整理改造的同时,还另外选址,请县里的专家对新居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村民们亲切地把新居住地称作“新庄”,喻意为新时代、新景观、新气象。村支书孙传付高兴地告诉记者:“新庄的楼房经过县建筑设计院专家设计,效果就是不一样,村里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嚷嚷说比城里的别墅也不差!”

黄岗柳编产地范围为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郜台乡、中岗镇、张寨镇、曹集镇、老观乡、王家坝镇、于集乡、王化镇、朱寨镇、焦陂镇、地城镇、柳沟镇、苗集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文王贡酒

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徽酒骨干企业,自1958年建厂以来,以“一枚驰名商标,一杯自酿美酒,一位杰出母亲”享誉业界。

2010年文王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1年,文王品牌创始人刘素敏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称号;1988年文王酒厂竖起“文王贡酒,自家酿造”大旗,坚持“红心酒曲、夹泥发酵、独家分蒸、自然老熟、物理勾调”成就一瓶美酒。平凡之处响惊雷,55年历练,文王由一个县办小厂成长为中国白酒百强、安徽民营企业十强,先后获得中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奖、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50多项省级荣誉。

风过古沈带酒香,酒香引来金凤凰。2012年,联想控股旗下丰联集团全资收购文王贡酒,文王酒业同孔府家、武陵酒、板城烧锅酒一起成为丰联成员企业,丰联集团作为酒界新贵,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成为受人尊重、中国领先的酒业管理集团,2014—2016年同联想控股其他14个版块一起整体上市,是既定中期战略,文王自此进-想时代。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潭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临潭笔庄克继传统,改革工艺,锐意创新。其规模宏大,品种丰富,品种达二百七十余种。其笔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尤其配以角、骨、象牙、红木为料,精心雕刻镶嵌于杆之龙、凤、山水、花草等瑰丽书画,精巧别致,充满艺术魅力。

十.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腊肉丝爆炒鱼腥草

鱼腥草是一种亦药亦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于阴湿之地,祁门山间背阴潮湿的茶园地里,可见其成片生长。其植株规整,高约40厘米左右,茎上有节,叶位互生呈心脏形,叶表绿色,叶背呈紫红色。固其叶汁有一种特殊气味,如同鱼腥,故而得名“鱼腥草”,祁门人喜食其根,俗称“猪蕨根”。

据医书所载,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可抗菌、抗病毒、降血压,还有镇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和抗肿瘤等作用。在乡村旅游兴起之际,鱼腥草被作为药膳两用的山间野味佳肴摆上了“农家乐”旅游的餐桌,并作为一道名菜进入了祁门山城各大酒店的菜单。

洗净后的鱼腥草之根茎,形同茅根,但很脆嫩。洗净后,白显微黄,通体肥嫩柔脆。将其切成半寸许之小段,热锅下油,放入切好的细腊肉丝翻炒数下则将切好的鱼腥草下锅,并加少许红辣椒片,大火爆炒至熟(宜淡,少放盐,可不加酱油),洒一点开水即起锅。切记勿烧太烂(太烂则生粉腻感)。这款鱼腥草之成菜色泽金黄,在红辣椒片和宛若金丝的腊肉丝映衬下,色香味俱佳,鲜艳诱人,一股浓浓的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多次品尝后会越发欲食之。

现今乡间野生的鱼腥草资源逐渐稀少,不少农户别出心裁地将鱼腥草移种菜园进行人工培植。家种的鱼腥草,那种特殊“香味”就淡了许多。如今菜市场上出售的多为人工栽培的鱼腥草。

安徽阜阳特产芥菜丝怎么做安徽临泉特产芥菜丝怎么吃不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