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土特产大全 方正县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5 13:21:25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银鲫

方正银鲫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方正银鲫原种产于黑龙江省的方正县双凤水库,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为了保护好这一宝贵的名优鲫鱼,我国已将方正县双凤水库确定为方正银鲫的原种生产基地。

方正银鲫具有头小、背厚、出肉率高、耐寒冷、抗病力强、生长快、个体大等优点。以此鱼为母本,以鲤鱼为父本,采取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技术培育出的异育银鲫,其养殖生产的经济性状更为优良。其生长速度较普通鲫鱼快20%,可提高养殖单产30%以上。适合我国南北方各地和各种方式的养殖,当年鱼苗即可长到个体重300克以上。

方正银鲫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因其生长快速、抗病力强、适口性好等特点,方正银鲫已成为最受养殖单位和人民群众喜爱的水产品之一,方正银鲫深受中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养殖单位的欢迎,方正县拥有中国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银鲫原种场,从1975年开始,逐步推广至中国20多个省市,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世纪初,方正县委、县政府把方正银鲫养殖生产做为发展方正经济的重要产业,力争建设成为方正银鲫养殖基地。方正银鲫基地的建设拉动方正的相关产业,推动方正银鲫养殖业特别是方正县及周边地区以方正银鲫为主的水产养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地拉动全县水产业的发展,为全县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做出极大的贡献。双凤水库是一个丘陵型水库,平均水深3米,可养鱼水面9000亩,平均年产方正银鲫18万公斤,方正银鲫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方正银鲫原种场、方正县双凤水库、双龙水库,地域保护总面积1446.7公顷,年产量325吨。

方正银鲫生活于水体底层,杂食性,偏重植物性。方正银鲫外形特征为:体型短,体侧扁而高,头短小,吻圆钝。口端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无须,眼小,位于头侧上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耙细长,排列紧密。背鳍具有硬刺,外缘平直,后缘锯齿粗,排列稀。胸鳍不达腹鳍。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尖。体色背部、背鳍和臀鳍为黑灰色,体侧深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的边缘颜色稍深。

(1)土壤地貌情况:方正县双凤水库上游消落区较大,有较多的荒草和灌木,春汛后水面可增加50%以上,草木被淹没,为方正银鲫提供良好的场所,水库冰封期和明水期各半,水温超过14℃以上天数在100-130天之间。水库被丘陵地、耕地、村落包围,水质肥沃,符合养鱼标准。水库除方正银鲫外,还有鲤、鲢、草鱼等鱼类。

(2)水文情况:全县地势由东西分水岭向中部蚂蚁河谷平原倾斜,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100-135米之间,方正县境内河流属于松花江水系。松花江自西向东流经北部边境,流程为114公里。蚂蚁河是松花江支流,流经县境49.3公里,还有亮珠河、黄泥河、石头河、桶子河、大小罗密河等大小河流30余条,大小泡泽268个,水域面积13.76万亩。

(3)气候情况:方正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早霜,冬季寒冷干燥,平原地区年平均温度2.7℃,无霜期在110-128天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4.1毫米。

(4)人文历史情况:方正银鲫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因其生长快速、抗病力强、适口性好等特点,方正银鲫已成为最受养殖单位和人民群众喜爱的水产品之一,方正银鲫深受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养殖单位的欢迎,方正县拥有全国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银鲫原种场,从1975年开始,现已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方正县委、县政府把方正银鲫养殖生产做为发展方正经济的重要产业,力争建设成为方正银鲫养殖基地。方正银鲫基地的建设拉动方正的相关产业,推动方正银鲫养殖业特别是我县及周边地区以方正银鲫为主的水产养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地拉动我县水产业的发展,为我县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做出极大的贡献。

地域范围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北段西麓,蚂蚁河下游,地处东经128°13′37″-129°33′24″,北纬45°32′47″-46°08′53″之间,总面积2970平方公里。双凤水库位于方正县德善乡境内,距县城9公里,距哈市189公里,位于松花江支流蚂蚁河中游的一个支流,黄泥河中段,双凤水库是一个丘陵型水库,平均水深3米,可养鱼水面9000亩,平均年产方正银鲫18万公斤,方正银鲫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方正银鲫原种场、方正县双凤水库、双龙水库,地域保护总面积1446.7公顷,年产量325吨。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珠河扒肘子

珠河扒肘子是方正县人祖辈留传下来的一道菜,用28种山地产药兼用植物调料烹制而成,肥而不腻,瘦而不丝,色香味于一体,使人一饱口福。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五味子

方正五味子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松南小笨鸡

松南小笨鸡通过农家常规饲养,以“留达鸡”为品牌,采用农村大锅炖的方法烹饪,味鲜可口,食后回味无穷。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大米

方正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正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方正县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发源地,是我省经国家和省绿色食品中心批准的第三家获得种植、加工及销售绿色水稻的县份。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水稻产量大、质量高,具有营养丰富、晶莹剔透、绵软适口等特点,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方正县已被农业部授予“绿色富硒大米”之乡称号并获得“中国原产地大米保护”标识。

方正县作为黑龙江省东北大米主产区之一,在1818年(清嘉庆二十二年)就有农民种植“红毛稻”。方正县水田占耕地面积比例、水田人均收入两项指标,位居黑龙江省第一。据2010年统计,该县有耕地102万亩,其中水田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到2010年,方正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认证有机水稻达到8万亩,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100%,绿色食品稻米的售价高于普通稻米的2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特定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造就了方正大米独特的优良品质,以“秋然”、“绿宝石”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方正大米以其营养安全、品质优良、米粒整齐透明、米饭口感好、香味浓厚等特点,赢得广泛赞誉,深受市场欢迎。

六.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木耳

方正木耳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永建狗肉汤

永建狗肉汤是方正曙光村朝鲜族人做成的浓香浑厚的传统风味菜。韩国、日本友人来到方正后,在返回本国前都会用密封罐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猴头蘑

方正猴头蘑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珠河扒肘子

方正珠河扒肘子是一姓任人家祖辈遗留下来的一道菜。起初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将肘子炖熟,剃骨切成片,撤上些盐、酱油等。到了1979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肘子的次数也不断增多,配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多,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肘子。1985年任家开饭店,扒肘子又做为一道菜摆上了餐桌,由于味美,吃的人日渐增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现 在哈尔滨市县区内,大兴安岭等地都小有名气。

制作方法是取生肘子2千克、酱油1千克、醋300克、盐2克、大料10克、花椒10克、白糖1千克、味精5克、料酒1汤匙、水3千克,将肘子浸泡、洗净、改刀后与配料一起下锅,让肘子全部浸在汤中,将汤烧开,而后文火煮2小时左右,待肘子肉色呈酱紫色,肉烂即要离骨时出锅、装盘、浇上原汤,撤上香菜、葱、姜、蒜少许即可食用。整道菜俱色香味美于一体,酱紫色加青绿色点辍,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丝。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红焖林蛙

食用红焖林蛙可使人身强力壮,益寿延年。
方正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哈尔滨市方正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