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有酥油茶吗 云南藏族酥油茶是早餐必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1 00:04:07

一.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酥油糌粑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

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二.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风味小吃,制作过程很复杂,原料为茶油、茶叶、灰碱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种香料,香辣可口,曾有歌为证,“同志哥,请来侗乡吃油茶!”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位于贵州省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湘黔两省交界之地。长期以来,油茶一直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玉屏侗族自治县立足于资源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油茶、板栗等特色经济林的产业化之路。在主产乡镇,人工栽培的寿命在100年以上的油茶古树还常能见到,而20—50年生的中壮年油茶林依然是当今玉屏油茶的“主力军”。1958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表彰大会上,玉屏油茶曾获得1总理亲笔题词的“油茶之乡”奖旗一面,进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发展油茶生产的信心和热情。目前,玉屏油茶主要分布于舞阳河两岸的田坪镇、大龙镇、朱家场镇、平溪镇和新店乡5个乡镇,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根据成熟期又可分为“寒露子”、“霜降子”、“立冬子”等几个农家品种。

长期以来,贵州农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及铜仁地区有关科研单位在玉屏开展油茶丰产栽培和良种选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提高玉屏油茶良种化栽培与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玉屏油茶的黄金时期,当时,全县油茶面积超过1.2万公顷,年产茶籽近3000吨。现状,全县现在油茶面积0.9万公顷,茶籽年总产量达1600吨,居贵州省铜仁地区第一位;在大龙、朱家场等油茶专业乡、村,人均面积可达2亩之多,人均油茶纯收入190多元,占年总收入的11%左右。目前,全县现有加工和销售企业11家,其中国有1家,乡企、民营10家,年加工能力(茶油1000吨),销售总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全县从事油茶加工与销售的人员亦达300余人。为了提高油茶及其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油茶经营收入,玉屏油茶加工业亦应运而生,而且还经历了从简单的人工原始压榨到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的过程。玉屏林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玉屏油茶加工行业的骨干企业,该公司产品“林大牌精炼茶油”是使用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经过重力压榨并反复过滤得来。该品牌茶油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进而有效地保证了“茶油纯天然”的价值。“林大牌”精炼茶油除主销本省和湖南、广东等地之外,还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国家。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四川省 甘孜州 德格县 德格酥油茶

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

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 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条。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五.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油茶

龙胜县油茶具有品质好、出油率高、绿色环保的特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广西的油茶主产区之一,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被国家确定为广西11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试点县之一。龙胜现已建成22万亩油茶基地。

龙胜县平等乡种植油茶历史悠久,油茶是本乡主要产业之一,是龙胜最大的产油区,平等油茶具有品质好、出油率高、绿色环保的特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目前平等乡的油茶种植面积约6万亩,年产油茶籽1500万斤。

六.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油茶

三江县是广西柳州市最北面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的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习俗,特别以侗族、苗族为甚,如草苗一天至少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那么老百姓这种打油茶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得从中国史上的两次禁茶事件说起:

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是,在中国史上的金国却有两次禁茶事件,据顾炎武《日知录》所引据《金史》说,一次在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一次是金宣宗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第一次因尚书省奏,“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易无用之物也”。原来是因为金地在北方,是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其国内不产茶叶,进口茶叶所费甚大,所以要禁;但章宗下令禁茶,只禁民间,“命七品以上官,其家方许食茶,仍不得卖及馈献,不应食者以(斤)两定罪赏。”。第二次省臣奏言虽仍称之为“非余食之急”,但说得比较明白,云:“茶本出于宋,……而边民又窥利越境私易”,这无异是以“有用之资”资宋。原来不是因为茶叶“无用”,而是因为资财“有用”,要保护国力,在宋金对峙、时战时和的状况下它尤感必要。这时,“许食”的级别也提高了,不再以七品为起点,而是须“五品以上官”;禁令也严了:“余人并禁之,犯者徒(刑)五年,告者赏宝钱一万贯”。为什么“无用之物”的茶,到了七品、五品以上官吏宅第就“许食”,就不再是“无用之物”了?可见“无用”云云只是托辞,我们姑且不去管他,但是农民“食茶”已成习惯岂能说禁就禁得了的?这样老百姓也只好想出其他的招法了。你官府不是禁茶吗?难道你还禁汤禁菜不成?于是就改变了“食茶”的方法,他们先放少许米在锅中用油炒焦,再投入茶叶稍炒一下,最后放水渚成茶汤,食时佐以各种菜肴或干脆用以泡饭而食。这样就巧妙地把“食茶”变为食菜食汤了,官府自是奈何不得。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随着金、元的大举南侵,北方的游牧民族也继续南迁,特别是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到了明初,朱元璋驱赶少数民族,他们逐渐迁徒至湖南和与湖南交界的广西。(如今有些人还能在湖南通道县自己的宗族族谱上寻祖追宗。)而他们的“食茶”方法也逐渐演变成一种饮食方法与饮食文化传承下来。现在生活在三江县八江乡布代村的草苗可作佐证,从他们的服饰和他们饮茶文化上看,他们很可能是蒙古族的后裔。他们说侗话唱汉歌着蒙服,特别是女人着长衣服,扎腰带,很像蒙古的服装,女人和男人扎的头巾,都和现在的蒙古人类似。只不过现在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的蜡染布来制作服装罢了。他们的鼓楼顶,不像侗族用的是葫芦,而是奔马(马是游牧民族的图腾)。还有一些习俗更能体现草苗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渊源,就是在打油茶时,碗里都放一种或竹、或木质刀状的 “签”,这是由蒙古族的餐刀演化而来的。用他们自已的话说是“由于祖先为游牧民族,有着喝茶割肉的习惯” 故沿习至今。

众所周知,中国茶道经历了煮、煎、点、泡四种饮茶技艺的演变历程。“寒夜客来茶当洒”,正如我们汉人接待来客必须奉茶一样,由于上述少数民族饮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当客人进侗家、苗家时,他们不递开水不备茶,而是打油茶来招待客人,这与汉人的奉茶礼节有异曲同工之妙。

油茶:侗族历来有“打油茶”的习惯,凡到三江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自然“染上此好”,故侗家喜种植茶叶树,代代相传,喝油茶是侗寨民众的早餐主要饮食方式。

茶叶:三江盛产仙人山茶,品质很好。江、浙一带的茶叶商户经常坐地三江等待收购上等茶叶。优质茶叶产自八江、独峒、同乐。农民靠产茶致富,积极性高涨,“十五”期间茶叶生产将成支柱产业。

油果:用大糯制,用三江植物油茶油炸出的油果脆香。

油茶的制作方法

三江油茶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原料:茶叶(专用的油茶茶叶),油果,荫米,花生米

先把荫米用油炸成米花(最好用茶油),油炸花生米。然后就是煮茶水了。在锅里放少许茶油,烧热,放茶叶翻炒,烧半焦,放水煮沸,滤去茶叶,加上荫米,花生米,油果,葱花。喜欢吃咸的就加盐,甜的就加糖。这是最简单的。想要丰富点的就买点猪肝粉肠,烫点青菜。

打油茶源于侗族,柳州的苗、瑶和部份壮族也都有用油茶待客的习俗。三江的油茶是很有名的,制作有简易,也有精工,吃油茶历史久矣。侗家人喜欢吃油茶,每天除了三餐正餐之外,还要打一到三次油茶。解放前,一天分三次出工,早上,人们空腹去作两个来小时的工,回来先吃一碗油茶,休息一会,再吃早餐。早饭后,再出工三个来小时,午饭前也先吃一碗油茶,午饭后上鼓楼去闲聊,八、九点才吃晚餐。这种一日三次油茶,都是比较简便的、低档的。在油锅里放下老茶叶,烧半焦,冲水,煮熟呈黄色后,放盐便成油茶,放一小团饭或玉米或豆子之类在碗里,泡进茶水,就可食用了。

比较高档的油茶,制作就比较复杂了。先把阴米用热油炸成米花,然后油炸花生或黄豆,再炒猪肝、粉肠或瘦肉、香肠,再煮汤园或烫糍粑片,最后煮油茶。有的还加些生米、姜泥、蒜子,待茶煮沸,滤去茶叶,加上盐、葱花、茼蒿或菠菜等佐料,即成香喷可口的油茶了。过年时招待客人的油茶特别讲究,通常客人要吃四道油茶,这四道油茶又称:一空、二园、三方、四甜。一空,指第一道油茶有米花、油果、花生米和猪肝、瘦肉、粉肠;二园指的是第二道油茶在"一空"的基础上添加了水园;三方,是在"一空"的基础增加了切成方粒的侗粑;四甜,让客人喝糖水润喉、清嘴。过年时,不论到哪一家,一定要吃完这四道油茶,用本地人的说法是"油茶一吃吃到底,不吃到底不讲礼"。

吃油茶也有一套程式;第一回吃小半碗的油茶,只放些米花和花生;第二碗多加些佐料,还有五六碟酸菜、酸鱼、酸肉和牛肉巴之类供食用者送茶;第三、四碗主要是汤园或糍粑片,如来不及作汤园、糍粑,则用糯饭代替。第五碗多为甜品。这种高档正宗的油茶,一般都要吃够五小碗,主人才高兴,不然,主人以为自己打的油茶不好吃,客人才不领情。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株洲县 株洲油茶

株洲油茶是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的。株洲县是经相关部门评审认定的湖南省“油茶大县”,共有油茶林2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9.12%,14个乡镇均有油茶林分布。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作为我国油茶产业的龙头大省,湖南油茶产量占全国的40%强,加工能力占全国的60%强。株洲是全省油茶中心产区之一,株洲市下辖的醴陵、攸县、株洲县均为国内著名的油茶之乡。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我省将大力培植油茶龙头企业,至2015年,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00万亩,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株洲县是经相关部门评审认定的湖南省“油茶大县”,共有油茶林2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9.12%,14个乡镇均有油茶林分布。近年来,该县采用“公司+油茶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依托县内现有无林地、疏林地营造油茶林,改造部分低产低效林,加快油茶基地建设步伐。引进湖南省森龙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洲坪、南阳桥、仙井3个乡租赁38000亩山地,栽种油茶树。经过4年多的努力,该县油茶产业开发初具规模,11.5万亩优质油茶林基地项目已于去年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备案建设。建成后,可年产茶油1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青田油茶

青田油茶是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的。青田县是浙江省油茶大县,素有浙南油库之称。

油茶是青田的一大经济作物资源,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茶在青田县均有分布,以章村乡、腊口镇、舒桥乡、祯埠乡、海口镇、船寮镇、高湖镇等中西部乡镇为主,现总面积达23万亩,是浙江省油茶的主产区之一。

青田作为浙江省油茶重要产地之一,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浙南油库”之美称。目前,已拥有浙南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腾鹤农品有限公司、青田中野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青田章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地(市)级以上重点农业(林业)龙头企业。从2008年起,列入了青田县政府的三十工程,2011年全县油茶产量1295吨,实现产值1.395亿元,全县有6.2万余农户经营油茶,户均油茶收入在千元以上,最高达到4万多元,油茶已成为主产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油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青田县内茶油加工企业狠抓油茶优质品牌的打造,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和科学提炼方法精制纯天然山茶油,同时,重视品牌建设,提高茶油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浙南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籽饼深加工技术开发”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加工水平居全国之首,产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农产品博览会并获奖,并被授予浙江省首批“森林食品”称号。公司生产的“瓯江源”牌山茶油、茶籽饼等产品质量上乘,远销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九. 西藏 拉萨 尼木县 藏族酥油茶

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1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高约4尺、直径在l尺左右),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这时就可以将这层脂肪质舀起来,灌进皮口袋中,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来取代人工提炼酥油。一般来说,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茶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拉萨)

十.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杏仁油茶

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是用面粉加香油炒成蛋黄色、将香料研细成粉、杏仁用水煮泡去皮一分为二,芝麻炒成蛋黄色。锅加清水,下香料粉、食盐,水开后下油炒面制成稀糊状,下入杏仁瓣和芝麻即成。每天早上端一碗油茶,泡入彬州麻花,既经济又实惠,更别具一番风味。2003年4月,彬县一品鲜制作的杏仁油茶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特产云南特产玫瑰酥油茶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