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农特产品展销会 池州农特产品展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1 21:17:10

一.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雾里清茶

雾里清茶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雾里清茶其品质特点是:条直似花瓣、犹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成朵,嫩绿明亮。

雾里青,属绿茶类。宋代叫“嫰蕊”,1990年代称“雾毫”。明朝中叶,雾里青经京杭大运河销往俄国。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园1508年)“雾里青”茶被列为朝廷贡品。(如今,皖南深山中还蜿蜒着一条古徽茶道)。清乾隆年间,雾里青茶开始销往欧洲。从广州登上“哥德堡号”运至瑞典,再分销其他国家。1745年,(三百多年前)哥德堡号商船广州启程回国,不幸的是在离瑞典歌德堡港口几百米的地方触礁沉没。200多年后,瑞典的海洋考古专家在深深的海底对这艘古船进行打捞,在打捞上来的青花大瓷坛中发现许多青花小瓷罐,里面装的是茶叶。令人震惊的是,被海水淹没了200多年后,这些锡纸严密包装、在海底与空气隔绝的茶叶仍然能饮用。通过瓷罐商标和专家的考证,这就是产于中国安徽南部高山云雾之中的极品名茶“雾里青”。当年,雾里青在欧洲被视为茶中珍品,价格十分昂贵,贵族以品“雾里青”为时尚和荣耀。不惜用同等分量的珠宝交换。

二十年前,因为一位老茶人的苦苦搜寻,曾经失落数百年的“雾里青”野生茶树在千米高山上重现身影。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在这位老茶人的帮助下,于2004年恢复了这一历史名茶的制作工艺。在当今手工消失的时代,雾里青茶完全遵照当年十般手工,三十七道工序而达到经典,云雾、野花、富硒地,孕育了传奇雾里青茶的高贵品质。

雾里青,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安徽省皖南仙寓山原始森林。位于北纬三十点五度和东经一百一十七点五度的交汇处,四周山峰耸立,云遮雾绕,天地葱茏,原始古朴。野生茶树多分布在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高上幽谷中,优美 生态环境里,每一棵茶树让人感觉到大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和清新;有种超凡脱俗的奥秘和神圣。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雾里青"茶树,终年与阔叶林,野花等植物相拥相伴,和谐生长。山谷水气蒸腾而形成云雾,一年之中达200天之多,正值“雾里青”茶树萌芽期,受云雾的滋润,加之花香的熏陶,从而造就了“雾里青”茶的独特品质。

雾里清茶的品质特征:

1、干茶用力捻即成粉末,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绿完整。 鲜叶标准为全芽,芽头肥壮,芽长15~20mm。

2、汤色青碧透明,回味甘醇,富含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特别以其“富含硒”和“野花香”而成绝于世。

3、冲泡在杯中的雾里青不仅有一种特殊的清香,而且还有一缕白色的雾气缓缓上升,久而久不散。一根根饱满秀丽的茶芽开始渐渐竖立杯中,宛如一群仙女在云雾中翩翩起舞。

雾里清茶的冲泡方法:

1、依个人口味加雾里青干茶(3g-4g)放入玻璃杯中,干茶与水的比例直接影响茶的浓淡,一般的比例在1:50或1:80。

2、加开水(80℃-85℃左右)约1/3茶杯,摇动后。

3、待茶叶充分吸水、舒展,再加水至7-8分满,即可趁热饮用。 4、喝至剩下1/3茶汤,再加开水冲泡,这样前后茶汤浓度较均匀。

冲泡小贴士:

1、泡茶前,先以开水洗杯,将杯具温热后,再放入干茶。

2、雾里青以全嫩芽头为原料,冲泡水温不宜过高,80-85℃为宜,一般饮水机的温度刚好合适。

3、冲泡时,建议使用透明玻璃杯。朵朵茶芽袅袅浮起,好比出水芙蓉,赏心悦目。

4、可反复冲泡3—4次,一般杯中茶水剩1/3时,就应该加入开水,这样能维持茶水的适当浓度以及口感。

二.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大庄葡萄

贵池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宜林果种植。境内的大庄葡萄栽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大庄葡萄砀山梨”之说,为保护其品牌,已对大庄葡萄进行了注册登记,每年一度的“大庄葡萄采摘月”活动更使大庄葡萄名声大噪。

三.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建新乡珍珠

建新乡:珍珠

四.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洋湖镇留兰香

洋湖镇:留兰香

五.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地藏黄精

青阳九华山开劈佛教道场,平日即以野生黄精精为食,寿110岁圆寂,其真身至今374年不腐。近有九华后山朱备双溪寺的大兴和尚,也有久食黄精的嗜好,享年九十一岁,肉身不腐,令世人称奇。在我国医学典著《神仙芝草经》及《本草纲目》中有载:“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多年不老,以白更黑,齿落更生……。”而受九华山脉的地理、气侯滋润而生的扁叶姜形黄精,品质最佳。它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淀粉、氨基酸、毛地黄等多种成份,具有补肾、降血、防止动脉血管硬化、促进胰岛素活性等功效。因而,千百年来,“地藏黄精”久负盛名,民间俗称:“北有长白人参,南有地藏黄精”。青阳县永安旅游食品厂(原陵阳食品厂),沿袭民间传统制作工艺,结合十余年的加工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方,专业生产的思源牌“地藏黄精”系列产品,品种配套合理,清洁卫生,食用方便,产品独具特色,既保持了黄精产品的传统风味,又体现了黄精天然野生的物有品味,集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于一体,成为青阳九华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珍品。

食用方法:

1.开盒即食,休闲佐茶。

2.用温水浸泡洗净,配以猪肘、仔鸡或黄鳝、鱼等煮食,制作药膳。

3.直接泡茶或浸酒饮服、增强体质。

运用实例:

(1)白细胞减少症:用黄精,洗净加水煎熬去渣,加糖制成100%糖浆(每毫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多数病例白细胞在用药两周后开始增加,对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者,
在不停原用药的情况下疗效显著。少数病例服药后有轻微腹胀,改饭后服药即可消除。[《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02]

(2)肺结核:用黄精、夏枯草各15克、北沙参、百合各9克,百部12克。水煎服(《安徽在草药》)

(3)慢性肝炎:用丹参30克,黄精25克,糯稻根须6克,水煎服。

(4)糖尿病:用黄精、山药、开花粉、生地黄各式各15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5)足癣、体癣:用黄精30克,丁香10克,百部10克。煎水服洗。(《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

六.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九华红蚕丝被

“九华红”蚕丝被,采用优质桑蚕双宫茧为原料,经传统手工抽丝工艺及现代科学除味配方加工精制而成,属于天然绿色产品和家居中极品,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抗菌、抗过敏及亲肤的天性,长期使用,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延缓衰老,并可预防肩周炎、关节炎、风湿、感冒、过敏等疾病。由于蚕丝是唯一能够防霉的天然纤维,因此,它对防止病菌滋生、护理肌肤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功效。

信息来源:中共青阳县委员会 青阳县人民政府

七.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深渡包袱

深渡包袱是徽州风味小吃名品。深渡是池州市的一个古渡口,由浙江方向出入的客商大多经此渡口。 明清时行商多背包袱,每每离家时要背上包袱,返家后要卸下包袱,深渡的饮食摊主遂仿其形,创制出一种在混沌皮上放上馅,卷包成如商人背负的包袱形状的小吃。这种小吃因为保持了徽州原汁原味的烹饪技术,吃起来特别鲜嫩、香美,深受客商的青睐。

八.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葛粉圆子

葛粉圆子是石台县风味小吃。其味道香甜,质地柔韧有劲,是选用上等的猪肥膘加入白糖,滚成一层葛粉,裹成球状,上笼蒸至而成。

葛粉圆子做法比较考究,先在大铁锅里,将葛粉反复翻炒,让其干透成细粉没有结块,再将猪肉(肥精适宜)、豆干(五香干最佳)、香菇、冬笋、虾米等配料切成细丁,和细盐、味精等作料一起,倒进葛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开水,搅拌至形成稠糊状,再轻捏成一个个圆子,入蒸笼大火蒸至熟透,即可食用。其味多样,糯香鲜滑,柔韧适口。也有的还要下锅,添加葱蒜等作料,用猪油再炒一下,更加油润可口。

除葛粉外,蕨根也可提取蕨粉,用蕨粉如上法做圆子,风味与葛粉圆子相似,不但味美,且都是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另外还可用山芋粉做圆子,味道就稍减了。

葛粉和蕨粉在民间被称为“长寿粉”,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抗菌解毒等诸多功效,为上等保健食品。

九.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长岗葡萄

杏花村街道长岗社区于2008年成立了“池州市长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葡萄种植户生产无公害果品并注册“长岗葡萄”商标,近年来,“长岗葡萄”全被城市精品水果店超市订购销售。

十.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池州会展中心农特产品展池州农特产品展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