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特产肉类排名 镇江肉哪里买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20:01:04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镇江小磨麻油

镇江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质纯色美的特点早已香飘四海。该产品选料精,注重工艺,采用传统石磨研磨,经过去杂、水洗、蒸炒、磨浆、沉淀、过滤等多道流程加工,所出麻油在相关麻油质量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1985年3月,镇江小磨麻油荣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的金质奖章。小磨麻油产品远销英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麻油馓子

走在鱼巷附近,有时候还能看到麻油馓子出锅,那特别的香味慢慢地传出。香气扑鼻而来,隔两条巷子都闻得到。

镇江的麻油馓子,油用的是小磨麻油,所以又脆又酥,越嚼越香。今天,不少镇江老年人还有吃麻油馓子搭茶。有些人煮馓子像是下面条,将麻油馓子放在开水锅里煮沸,盛在碗里,或加盐或加糖调味;有些人很简单,将麻油馓子折断放在一只大碗里,放上白糖,倒入开水,盖好盖子焖上一会儿。

还有一些人家仍有用馓子给妇女做月子的习惯。据说过去产妇坐月子,家里婆婆总要称上两三把麻油馓子回去,抓上一把放到开水锅里煮沸后,再打一个鸡蛋,锅一开便盛到大碗里,往里面放一勺子老红糖,真是不要太滋补哦。

当然,也有家长买回去给小孩当茶余饭后的休闲小吃,孩子嘴里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越嚼越香的味道,往往是一个孩子起头,旁边的小孩闻着香味、情不自禁的也闹着要,最后,大人小孩一起大嚼麻油馓子。

镇江有句老话,“清明不吃脐儿和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清明时节为什么非要吃麻油馓子,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馓子”这种经常能见到的食物,竟然是那么的历史悠久。

麻油馓子,古代又称寒具,为什么古人要称它为寒具?所谓寒具,是供寒食节所用的食品。

古人将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也是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与他一起共患难的介子推。在这一天,风俗上是不能生火烧饭的,于是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到了,但人又不能不吃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可以不用生火而冷吃的食物:用面粉搓成细条制成环状或栅状的面饼,油煎而成。因为是专供寒食节时食用,所以,老0们就称之为“寒具”。油炸后的熟食,可以随时食用,干嚼或用水泡食均可,而且携带又方便。渐渐地,它就不仅是寒食期间的食品。据说在汉代,馓子就是当时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食”。

关于麻油馓子,还有不少趣闻,东晋大臣桓玄家的馓子,先油煎,然后和上蜜糖。有客人上门,桓玄就用“油蜜馓子”招待。桓玄喜爱书画,有时候一面请来客吃油蜜馓子,一面欣赏书画作品。客人中往往有吃了馓子又不洗手的,于是就会油污了书画。北宋皇帝徽宗,宠幸东京名0李师师。他送给李师师的皇家礼品中,与黄金、白金以及各种各样珍品茶叶、艺术灯具等陈放在一起的,就有“寒具、银饼数盒”。装在食品盒中的馓子,是皇帝送给其心爱女性的高档礼品。

中饭和晚饭中间的一顿,老镇江话叫做“吃下午”。 “吃下午”,是件让人舒心的事情啊。下晚时分,热腾腾的泡上一碗麻油馓子,那香气,真叫“滴板”啊。麻油馓子吃到嘴里,像是面条,但滑溜溜、软绵绵,比面条柔顺;而且,那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 “滋溜滋溜”一碗下肚,汗珠沁出,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那真叫一个“展了”!吃完,嘴一咂,摸摸鼓鼓的肚子,恨不得再来上一碗。

麻油馓子,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食品,给了镇江老少多少怀旧的思绪和脉脉的温情,希望这股麻油馓子香,和我们的传统风俗,能继续传承下去。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镇江糖醋蒜

原料配方:鲜蒜头100千克盐10千克食醋0.7千克红糖适量五香粉少许
制作方法:
1.选用整齐、肥大、皮色洁白、新鲜的蒜头。去掉须根,剥去老蒜皮,洗净沥干水分。
2.按每100千克鲜蒜头用盐10千克的比例,在缸内一层层装好,装到大半缸即可,另外用同样大小的缸一口,备用。
3.每天早晚各换缸一次,这样,蒜头腌制均匀,腌至15天后,即成咸蒜头。
4.捞出蒜头,在席上晾晒,每天翻动一次,晒至原重的70%为宜。发现蒜皮松弛者即需剥去。
5.将咸蒜头装坛,轻轻压紧,待装到坛子3/4时,将配制好的糖醋液注入坛内。装满后在坛中横放几根竹片,以免蒜头上浮。最后用油纸或塑料布将坛口扎紧,用三合土封好,2个月后即可食用。如密封贮藏,可以长期保存。
6.糖醋液配制:先将食醋加热到80℃,再加红糖使其溶解,酌加五香粉少许。
产品特点:红褐色,色泽美观,很有地方色彩。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江蟹

扬中江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江蟹是江苏镇江扬中市的。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名螃蟹、毛蟹、大闸蟹等,是重要的名贵水产品。在自然水域中,河蟹的分布较广,在所有水系的河蟹中尤以长江水系的河蟹味最鲜美。

扬中江蟹利用江水、江滩等自然资源优势,集成示范应用河蟹良种培育、水体生态修复、微生物调控等多项技术,形成和创新扬中江蟹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通过合作社的“四统一”运作模式及科教单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从而达到扬中江蟹的生态、规模化养殖。2013年“扬子”牌扬中江蟹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扬子”牌扬中江蟹以壳青脐白、螯黄足健、膏肥脂满、质优味美深受海内外宾朋喜爱!

扬中江蟹

扬中市渔业协会

11946910

螃蟹(活的)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胭脂鱼

胭脂鱼——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鱼种,又名一帆风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体色有所差异,胭脂鱼最大个体体重可达40千克,体长超过1米,胭脂鱼肉质鲜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为重要的经济鱼类。烹制方法:红烧、清蒸。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百花酒

百花酒是镇江的名酒,具有酸、甜、苦、辣之味。其原料系用糯米、细麦曲和近百种野花酿制而成。

其色深黄,其气清香,其味芬芳,糖分较高,酒精度较低,能活血养气,暖胃辟寒,为老年人滋补之品。

1909年参加国际性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赛会时,曾获优良产品奖状和金牌奖。清末列为皇帝“贡品”。

七.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句容无花果

句容无花果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的。句容“龙山湖”牌无花果鲜果、蜜饯、果茶和无花果冻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9年度被评为镇江市名牌产品,2011年被评为镇江市名牌农产品。

目前,镇江的无花果产业已初具规模,以郭强创办的句容市虎耳山无花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无花果种植户数已达到103户,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分布在句容市茅山镇、石狮镇、白兔镇、下蜀镇等乡镇。合作社被命名为江苏省五好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下属的句容市碧园果品厂为龙头,以遍及沪宁线上的100多个产品销售网点为窗口,镇江市无花果年产值达270多万元。

句容市行香碧园果品厂的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主打产品“龙山湖”牌无花果蜜饯,已经成为镇江和句容的新兴土。在全国市场,该品牌的产品,也凭借优良的质量,建立起了覆盖苏锡常、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的销售网点。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金山翠芽

金山翠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镇江宜茶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位于城西北的中泠泉,就以其优良的水质而被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从而使镇江茶叶闻名于世。“金山翠芽”是镇江茶叶的第一品牌,为高级绿茶。该茶是选用良种茶树芽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外形扁园挺直,色泽翠绿,白亮显露,汤色明亮,味清香醇厚。自1985年被评为全国新创十大名茶以来,屡获殊荣,曾在全国和国际茶叶评比中两次以高分夺冠。

地域范围

金山翠芽茶产于江苏省镇江市辖区的润州区、京口区、镇江新区、丹徒区、丹阳市、句容市,包括润州区蒋桥镇、七里甸街道办事处,京口区谏壁镇、象山街道办事处,镇江新区丁岗镇、大路镇、大港街道办事处、丁卯街道办事处,丹徒区谷阳镇、上党镇、高资镇、宝堰镇、辛丰镇,丹阳市司徒镇、云阳镇、埤城镇、后巷镇、延陵镇,句容市下蜀镇、边城镇、白兔镇、华阳镇、黄梅镇、后白镇、茅山镇、天王镇、郭庄镇等27个镇(街办)。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镇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0′-119°58′,北纬31°33′-32°19′之间。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北与扬州市隔江相望,东与常州市新北区、武进区相邻,南连常州市金坛市、溧阳市,西接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县。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地貌特征:金山翠芽茶产自镇江市辖区内的宁镇山脉、茅山山脉的山间和山前缓坡岗地。宁镇山脉蜿蜒于南京镇江之间,大致为东西向,呈向北突出的弧形山系,多数为单斜山,耸峙于长江南岸,次生谷广泛发育,岭谷相连,绵延不绝,镇江境内山峰主要由古生代古石灰岩、砂岩、页岩组成;茅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突起于镇江中部句容、丹徒,与金坛、溧阳等地相连,最高峰位于三茅宫顶,海拔370m,为苏南第一高峰,江苏境内第二高峰,由坚硬的石英砂岩和砂岩组成。

土壤特征:金山翠芽茶产区土壤呈南北过渡带特性。茶园依地势分布有黄砂土、黄刚土土种。发育于两大山脉山麓的黄棕壤亚类的黄砂土,成土母质是石英砂岩、古代沉积岩、页岩的风化物,土质属壤土至轻粘土,表土酸碱度pH5.1-6.0,心土粘粒含量高,蓄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氮素水平适宜,是苏南地区最适宜植茶的土壤。发育于山前黄土岗地黄褐土亚类的黄刚土,传统称耕作黄棕壤,成土母质源于古代脱钙化的下蜀黄土,土层深厚,土体厚度达20-50米,表土颗粒以粉砂粘粒为主,酸碱度微酸pH6.2-6.5,由于基岩为水平沉积岩,土体发育常见典型的粘盘层,黄刚土粘粒含量高,交换性氢、铝和盐基离子较高,矿质养分丰富,适合于茶树生长发育。

(2)水文情况:镇江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通济河、句容河,还有中小型水库105座,市内年平均地表径流9730亿m3。镇江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贮量达1259万m3/年,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金山翠芽茶产区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温暖亚带,年平均气温15.2℃,典型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温度≥10℃稳定持续积温值4700℃-5000℃;日照时数2073.7小时;1月平均温度3℃,年最低温度多年平均值-6℃左右,常年降水1060mm左右,春季降水25%,夏季40-50%,秋季25-30%,无霜期238天,水分和温光条件能满足茶树生长的要求,常年10℃以上积温接近于乔木型大叶种茶树低温极限值4000℃,在我国茶区中属偏低水平;由于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山区小气候多样,长江水体对沿江地区小气候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对气温日差较小,湿度大,秋季降温偏迟,极端高温、低温日数少。茅山、宁镇丘陵地区沿山坡存在一定的逆温层。

(4)人文历史情况:镇江是南北方文化过渡地带,历史上茶文化遗产丰富,尤以诗词、典故为多。“以茶代酒”成语源出镇江,《三国志•吴志》详细记载。天下第一泉源于品茶,最早出于唐朝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书中把扬子江中泠泉列居榜首。历史上流传的与镇江有关的著名茶诗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山中有景无多地,天下知名第一泉(元萨都刺)”、“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明唐寅)”、“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北来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南宋文天祥)”、“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南宋陆游)”、“缓酌中泠泉,曾传第一泉。如能作霖雨,沾酒遍山行(清康熙帝)”;著名茶联有:“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江水烹茶”、“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清郑板桥)”。沈括在镇江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其中第二十四册《茶芽》、第二十五册《建茶》论茶。沈括《茶论》认为茶叶质量最佳是一叶一芽,留有茶诗: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古代悠久的茶文化推动了镇江茶叶的发展,清代时镇江所产绿茶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

“十一五”以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把发展“金山翠芽茶”作为全市高效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并直接与辖区的政绩考核挂钩。每年定期召开生产技术交流现场会,经常派出业务干部学习新技术,加强茶农培训,同时,县(市)、镇两级还注意抓好产前、产中服务,引导成立茶叶合作社,解决茶农卖茶难等后顾之忧,使得地产名茶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002年来,金山翠芽茶共获“中茶杯”评比特等奖9个,一特等奖13个,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5.6%,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8个,已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食品19个,已被认定有机食品5个。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秧草包子

扬中市锦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秧草(草头、金花菜)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根植中国河豚岛、中国江鲜菜之乡——扬中,专业致力于“天然、有机、营养、美味”的秧草系列产品开发与销售,产品包括锦润秧草包子、秧草水饺、翡翠秧草烧卖、秧草春卷、秧草汤圆、速冻秧草蔬菜、脱水秧草、锦润咸秧草等。

秧草,因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B2,是扬中人昔日的“救命草”;因能越冬生长,无病虫害,故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因味道鲜美无比,故与长江三鲜— “河豚、刀鱼、鲥鱼”齐名。富含维生素B2的秧草有利尿消肿,降低心血管病的奇特功效。秧草含有的植物皂素,能和人体的胆固醇结合,降低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谓天工造化、国之瑞草。

2009年,公司与扬州大学合作成功开发未加任何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天然美味产品—锦润咸秧草,产品已作为扬中城市名片,多次被选为大型会议、大型企业的指定礼品。2010年,公司再度与扬州大学、1上海世博会包子供应企业—扬州包子公司强强携手合作,共同研制开发锦润秧草包子,通过对秧草采收后的技术处理,保证了秧草深加工产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色、香、味,开创了秧草保鲜技术的先河,成为国内首家开发秧草包子的企业。锦润秧草包子已作为中国高端绿色食品远销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同时与国际知名连锁超市建立合作关系。

公司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更强调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ISO22000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HACCP认证、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了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即种植、深加工、冷链)。

锦润秧草系列礼品,以最高端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努力缔造扬中礼品品牌。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东乡羊肉

重阳过后,走在镇江的大街小巷上,便很容易闻到阵阵扑鼻的浓香,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东乡羊肉的味道。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镇江人的一大美食时尚,星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东乡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东乡羊肉是镇江的特色风味,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这一带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是为“东乡”。烹制东乡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现已划归姚桥镇的儒里,这个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镇,传说系由乾隆皇帝御赐方有现名的,而乾隆赐名的因缘,正是起于东乡羊肉。

镇江特产排名前十名镇江特产排名前十的地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