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小麦面条5斤装 贵州毕节特产小麦碱水面条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7 03:55:04

一.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兴化红皮小麦

兴化红皮小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化市优质红皮小麦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年产优质小麦40多万吨,商品率达90%以上。

近年来,该市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与管理、高效栽培技术为支撑,以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为重点,充分发挥红皮小麦产业的竞争优势。

2006年10月,该市成立优质小麦产业协会,并制定《兴化市红皮小麦加工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该协会拥有87家会员,其中种植领域会员39名,流通仓储领域会员40名,面粉及食品加工领域会员3家。

目前,兴化优质小麦产业协会已向农业部申报红皮小麦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根据基地发展规划,到2010年,该市将在加工示范基地建成75万亩标准化优质小麦产业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重点实施区域在中部农区与湖荡农区。

与此同时,小麦深加工业在兴化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兴化面粉企业总设计能力达到每天处理小麦2650吨,其中楚龙面粉公司日处理能力达1600吨,单体产能居全省之首。该市红皮小麦已成为“康师傅”、“华丰”等品牌方便面专用面粉原料。

江苏的苏北是制粉企业一致公认的我国最适合生产中国传统主食小麦的地区,而位处里下河腹地的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水乡兴化则更具优势。

兴化小麦具有优异的蒸煮效果,特别是麦香浓郁,面条口感与弹性较佳,非常适合华东、华南人民的消费需求,在我国南方诸省十分畅销,在制作高端面条与水饺专用粉时,兴化面粉是首选的最优质的中筋配麦。用兴化面粉制作的面条、饺子、馒头可高度满足南方人的口感与视觉标准,成为南方各大城市饭店茶楼早点制作的首选用粉。“兴化小麦”特定而优异的质量已充分得到市场认可。

兴化红皮小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江苏省兴化市现辖行政区域。

二. 贵州省 贵州绿茶

贵州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贵州绿茶生长在全国唯一高海拔、低纬度、寡H照的贵州高原。奇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它优异的品质。海拔较高,气压也就相对较低,极其有利于茶叶和芳香油的形成。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都是云雾缭绕。这也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特性。贵州土壤主要是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晒,锌,思等微量元素,因此,贵州绿茶具有内含物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这些都仰仗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才造就了贵州绿茶独特的内在品质。认识贵州绿茶,购买贵州绿茶的人日益增多。

贵州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

贵州省辖区内的9个市(州)61个县市(区)和贵安新区的茶树生长区,包括贵阳市的清镇市、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4个县区;遵义市的播州区、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习水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9个县区;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平坝区、关岭县、紫云县6个县区;铜仁市的万山区、印江县、石阡县、松桃县、德江县、沿河县、思南县、江口县8个县区;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金沙县、黔西县、纳雍县、赫章县、大方县、威宁县、织金县8个县区;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3个县区;黔南州的都匀市、贵定县、龙里县、瓮安县、福泉市、平塘县、长顺县、独山县、惠水县10个县市区;黔东南州的凯里市、雷山县、丹寨县、黎平县、台江县、岑巩县、镇远县7个县市区;黔西南州的兴义市、晴隆县、普安县、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6个市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108°35′,北纬24°55′~29°13′

三.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小麦

泗水小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小麦

泗水县小麦协会

9026528

小麦

四. 贵州省 毕节 贵州马

【主产区与分布】 以贵州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为主要产地,除黔东北和铜仁地区数量较少外,其余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形成历史】

贵州省的开发较晚,是多民族的地区,久与外界闭塞,以致对境内的古代养马历史,知之极少。按该省从春秋时期起分属夜郎、牂牁和糜莫三国,秦代始在境东北部置黔中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在边远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如《史记·西南夷列传》指出:“随畜迁徙,毋常处”。到宋代以后,黔西马始见出名。如大观初年(1107年)准播州(今贵州遵义县)夷界巡检杨荣之靖,每年买马五十匹于南平军(今贵州桐梓县),厚给马值,以示优恤。南宋时在罗殿(今贵州省南部)买马,更推行茶马制度到该地,规定每年买马750匹,于今桐梓县一带。元代在一亦奚卜薜(今黔西地区)养马,并定于每月寅日给盐喂马,与西南行省一并为全国十四道牧区之一。在明、清时代并以贡马出名。

近世马市交易在黔西部、南部已很繁盛,如安顺县、关岭县的花江、贵阳市的花溪、黔西县的钟山,黔南的独山县等均是牲畜集散市场,并以出售牛马为主,这对贵州马的扩大分布起着促进作用。

在1939年以后,原句容种马牧场迁到贵州省,改为清镇牧马牧场,曾在桐梓、惠水、罗甸、安顺等县,举办十处马匹配种站,采用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0公马改良当地马种。到五十年代末期,采用卡巴金、古粗马作种公马,继续办过配种站,亦时间不长,影响面不大,并分别于1960年前后结束。所以贵州马仍属本地品种。

贵州高原山峦起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自古以来省内和省际的人民生活物资交流均靠马匹驮载运输,随同公路建设马车运输亦与日俱增。

苗、回、彝、水族人民喜欢“耍马”,选购外形优美、体格较大的马,配以美观的头络、鞍具,在一年一度的端阳节“耍花山”、九月重阳前后的“过端”,均要举行骑乘赛马,分别有平地赛跑、冲坡、赛走马、比走法、比速度及比耐力等多种形式,从而加强了马的心肺功能、肌腱的锻炼。所以黔西马是在贵州高原的山区自然条件和人民养马技能选育下,培育出了短小精悍、行动敏捷、役力特强等特点的山地古老品种。

五. 山东省 滨州 阳信县 瑞泽小麦

山东省阳信县位于鲁西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阳信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种粮大县的优势,把推广优质麦生产作为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16万吨,小麦优质率100%,农民年增收1000万元。

阳信县狠抓了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和行业协会的培育工作。县种子公司和粮食收储公司联合组建了山东阳信瑞泽优质专用小麦开发有限公司。目前,以“瑞泽”为品牌的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全县成立了8家优质面粉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37万吨,年产值6.8亿元,吸纳农民工1000余人。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施秉县 贵州民族织锦

贵州民族织锦,当地群众叫做“织花”。她是祖国兄弟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山花,播馥传俏于贵州高原清水江两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是贵州各族妇女朝暮接触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贵州民族织锦的织造,是用土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它分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如黔东南从江一带的侗锦和丹寨的苗锦。彩锦则多以通经断纬或通纬断纬相结合,其织造工艺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黔西南的兴义市依锦和黔东南台江一带的苗锦。贵州民族织锦多属几何图案,其取材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之类。在织锦图案的造型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挑、编、织、绣方面,一个个无不都是巧夺天工的能手,在图案造型上独具匠心。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她们凭借自己对于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所需饰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变形夸张,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古朴优美的民族纹样。其用色多以暖调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约。着重强调对比、鲜艳和明快,以达到五彩绚烂、艳而不俗的效果。

苗锦中的彩锦,流行于清水江一带,其代表作莫过于苗家妇女着盛装时围在百褶裙前面的“红围腰”了。它是古老苗锦中的明珠,可谓“彩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学织花,到十二三岁始学挑织,待十五六岁才基本学会红围腰的织造。它是聪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寄托终身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而服。这主要是上装的衣袖花和下装的围腰花。围腰花,远看色彩斑斓醒目,近看龙盘鸟舞,花团锦簇。其比起衣袖花来,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们“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饭”对比巧斗艳的奇珍佳品。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牙克石 呼伦贝尔小麦

“呼伦贝尔小麦”是旱作春小麦,产区集中在大兴安岭以及大兴安岭以西的高寒地区。这里无霜期90-120天,日照丰富,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的光合作用,明显缩短了生长期,提高了品质。“呼伦贝尔小麦”已被列为国家优质春小麦(强筋小麦)种植区。

八.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葵山面条

葵山面条是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乡的。葵山面条精选葵山本地优质小麦,经精选、掏洗、晾晒、去壳、精碾、反复压制精心制作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质地细腻、脆香、纯正、美味可口。

葵山面条产地在葵山镇瓦葵村委会小寨村,口碑很好,品质优良,煮熟后色泽洁白,适口,韧性和光滑性都很强,麦香味明显,深受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已成功进入广州、昆明、曲靖和周边县市等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

葵山面条在吃法上,一般用鸡汤、排骨汤、腊肉汤,煮沸后倒入碗里面,再放入煮熟的面条,加上葱末、姜末等即可,也有的仅用精盐、味精、葱末、熟猪油,以沸水冲制,再把煮熟的面条放入,拌匀后便入食。现流传在民间的“四字经”是对葵山面条最好的描绘: 金黄油亮,一根在手,激荡不断,点火烧之,呼呼而终,煮在锅中,长时不浓,食余回锅,互不粘连,嚼于口中,筋骨毕现,一碗在桌,清香盈室。

多年来,葵山面条一直坚持精选本地优质小麦作原料,坚持用鸡蛋、香油等作辅制品,从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现已注册了名为葵山“玉带香”的商标,同时,瓦葵村委会小寨村的5户村民组织了葵山面条生产合作社,并在县工商局登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得到了免税扶持政策。

九.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乌鸡面条

乌鸡面条为本区泰和粮油食品厂生产,选用县名泰和乌鸡和精面粉为主料,配以多种名贵中药及佐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精制而成。该产品长期食用具有舒肝健脾、健胃、滋阴补肾、调补气血之功能。经泰和县中医院对41例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实为老幼疗佳品。

十.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涛雒羊肉面条

涛雒羊肉面条,久负盛名,是日照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

涛雒羊肉面馆,最著名的有高家和黄家面锅。清朝末年,涛雒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高、黄两家办起了饭馆,创出了“羊肉面条”的名吃。凡来涛雒的商客无不饱尝,总是赞不绝口, 高家由高常祥带领三个儿子设立了“西记”。黄家由黄永桢、黄老七兄弟俩经营,设立“同会馆”。两家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高家面锅,声誉较高,生意兴隆,常盛不衰,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涛雒羊肉面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面粉由人工石磨研成标准“七五”面,每百斤面粉加碱粉0.5斤、食盐0.5斤、水30斤,搅拌均匀用手揉制,次数越多,面色越白,弹力愈大。然后,用擀面杖手工擀碾放皮,擀至麦皮薄如纸透明发亮,然后用刀切成四棱形。

高、黄两家饭馆用羊,多系五莲山、乔子山及嶝山的优良品种,每只百斤左右。购来后圈养一段时间,随吃随宰。宰羊也很讲究,首先将活羊洗澡梳毛,开刀放血、刮皮掏脏、清水冲洗。然后,用口小肚大的罐形铁锅,慢火清炖至八万熟时,取出肉块,剔除羊骨,切成薄片备用。

烹调羊肉汤时,将原汤、原肉(切好的肉片置于大锅)加酱油(1%)、大蒜(1%)、姜片(0.3%)、葱(5%)等佐料,进行泡制。吃时再加香油、醋少许,并加香菜或韭黄借以调味,并衬青头。好的羊肉汤,清澈透底,汤肉分明,清香扑鼻,深受顾客欢迎,俗话说:“吃了涛雒羊肉面,甭再围着天下转”。



涛雒镇: 高家面馆 黄家面馆

正宗贵州特产麦子面条贵州特产农家手工土麦挂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