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特产大全排名前十店 浦城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05 06:14:53

一. 广西 钦州 浦北 黑叶荔

浦北县栽培黑叶荔始于清朝后期。主产区是北通、白石水、乐民等镇,近年来浦北黑叶荔种植已遍及全县,1999年全县荔枝面积326528亩,其中黑叶荔占总面积的85%。黑叶荔6月中旬成熟,肉质厚实,口感爽脆,味甜且带蜜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浦北黑叶荔尤以北通镇清湖村出产的品质最为纯正。近年来,浦北荔枝妃子笑、糯米滋、鸡嘴荔等品种的生产也形成规模。(浦北)

今县境内栽培黑叶荔始于清朝后期,民国时期今北通、乐民、白石水等地较早发展黑叶荔山坡种植。1982年以来有了较大发展,个体或联合体承包山地种植黑叶荔,有的种几亩、几十亩乃至几百亩,遍及全县各乡镇。主要产区是北通、白石水、乐民等乡。该荔枝成熟于6月下旬,熟时皮色深红,采摘后变为黑褐色;肉较厚,核中等,间有小核的;肉质充实,口感爽脆,味甜且带些许蜜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品质属中上,此种果树产量高,正常年景,全县黑叶荔产量在120万公斤左右;1990年,全县黑叶荔种植面积约1.2万亩,产量达150万公斤。1991年,全县黑叶荔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过去一般是供销部门收购调运外地,1985~1990年是内外地个体客商直接到果园旁收购鲜果调运湖北、上海等地,或是县罐头厂收购制成荔枝罐头、荔枝果汁等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市场。

二. 广西 钦州 浦北 清蒸豆腐圆

清蒸豆腐圆是钦州的一个名菜,用豆腐和瘦猪肉等蒸制而成。成菜清鲜味美,嫩滑适口,老少咸宜。清蒸豆腐圆,是广西壮族地区常年食用的菜肴,每到年节常备此菜。后来经菜馆稍加改进后,成为广西地区的一道名菜。将水豆腐拌成泥状,和入鸡蛋。把瘦猪肉、花生米、猪油渣、糟米饭、水发香菇、葱花一起斩成茸,加调味搅成肉馅,把肉馅包在豆腐泥内,做成圆球状,放进抹上一层油的盘子里。上笼蒸三十分钟,出笼后将盘中原汁下锅烧开,加湿淀粉少许勾流芡,浇在豆腐球上即成。

三. 广西 钦州 浦北 扁柑

浦北境内种植扁柑始于清朝后期。主要产区分布在龙门、张黄、江城、樟家等乡镇。浦北扁柑的最大特点是果大皮薄,果皮金黄鲜亮,鲜果肉脆清甜,而且耐藏耐运。1999年浦北县扁柑种植面积11989亩,产量138760吨。(浦北)

民国时期,单家独户种植,一般种在易于灌溉的田地上,户种多的几亩,年经济收入较好。解放后的60~80年代,龙镇乡的江埠大队、林塘大队等以生产队集体种植为主,大力种植上山柑桔,成为当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主产区龙镇、张黄、北通、江城等乡镇生产的扁柑,每年春节前一、两月上市,常年产量200万公斤;1974年12月全国四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夕,龙镇乡的扁柑被指定为该次会议的特需品调运北京。。浦北扁柑的特点是果大皮薄,最大个重250克,果皮金黄美观。鲜果肉脆清甜,

其中尤以“金钱[尸口]”果为上品。扁柑耐藏耐运。畅销区(省)内外。

四. 广西 钦州 浦北 旺充官垌鱼

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官垌镇旺充村是一个沟渠星罗棋布,山溪泉水长流不息的村庄,十分适合养殖淡水鱼,素有“小窝流水养大鱼”的美誉。当地盛产的官垌鱼以流动山泉水养殖,主要投喂天然水草和牧草,不投喂任何人工配合饲料,其肉质结实、味道清香、无泥腥味,深受广西区内外顾客的喜爱,长期供不应求。

旺充村充分引用终年不断的山涧溪流泉水,建池筑塘,流动水养殖官垌鱼。2010年,该村的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595户,形成了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现官垌鱼养殖面积1246亩,年产量187万公斤,年收入2237万元,户均收入3.85万元。辐射带动4480户非社员农户,户均纯收增加987元以上。

2005年以来,官垌鱼先后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广西优质产品品牌”证书、“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以及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证书等。同时,旺充村还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参展等方式向全国、全省推介官垌鱼,扩大品牌宣传,促进市场发展。今天,官垌鱼已成为广州、深圳、南宁、钦州、玉林及周边灵山、横县等高级宾馆、酒楼不可或缺的招牌菜。

五.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官垌鱼

官垌镇位于浦北县北部,地处六万山区腹部,是一个山多田少水面窄的山区小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镇农民利用山涧溪流终年不断、水源充足、草料丰富等的自然优势,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鱼窝面积小至几平方米,大到50—60平方米,每个鱼窝投放二三十尾甚至上百尾五六寸长的草鱼种,并适量搭配一些鲤鱼或罗非鱼,平时投喂青草、瓜叶、木薯叶等。由于山泉水质好,加上采用自然流水式养殖,饲喂纯天然的青饲料,实是上等的绿色食品,被人们称为“官垌鱼”,其中以草鱼最为著名。官垌鱼鱼肉没有泥味和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吃后余香满口,十分鲜美。近年来,官垌鱼名声鹊起,每公斤鲜鱼价格高达17—20元不等,供不应求。 

六.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淮山

     淮山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别名山药、怀山药、白山药,是一种菜药兼用的滋补保健佳品。淮山高糖、无脂肪,性平味甘无毒,食之补而不腻。淮山不仅可烹制,且可作淀粉配制成多种滋补食品。淮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曾被历代医学家视为滋补品,具有健脾胃,补肺益肾之功效。
浦北县是广西著名的淮山产地,淮山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达3500万公斤,所产淮山块茎肉质柔滑,富含淀粉、维生素A、钙、磷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质量上乘,为淮山中的上品,饮誉海内外。 

七.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香蕉

浦北香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钦州市是目前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其中浦北县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市之冠,是著名的“中国香蕉之乡”。钦州市的香蕉以其高产稳产、单蕉大、梳形好、色鲜、饱满、肉质滑嫩、味浓芳香而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钦州)

浦北县素有“蕉乡”之称。盛产的香蕉蕉皮呈金黄色,蕉体长大饱满、皮薄、肉嫩、味香,营养丰富,含有16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含糖量高达14.11%,无农药残留。1991年浦北香蕉被指定为北京亚运会专用水果之一。浦北香蕉发展迅速,1990年种植面积只有1.82万亩,产量3.17万吨,到1999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6万亩,虽受罕见霜冻危害,产量仍达25万吨。2000年香蕉面积达15万亩。最近,国家农业部下文通报广西浦北县是全国种蕉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县,已成为“中国香蕉之乡”。

香蕉是广西大宗水果。香蕉每花穗由5--20果梳组成,每果梳有果指10--20个,单果重100--150克,主要果期在10--12月,果实经后熟可食用,果实甘美味香,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粗纤维0.4克、钙18毫克、磷28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24毫克、vb0.08毫克,每百克果肉发热量90千卡。果实可供鲜食,也可制香蕉干(片)、香蕉粉、香蕉酱等。南方、北方人都很喜爱。香蕉有润肺、滑肠、解酒、降血压作用。

浦北香蕉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龙门镇、北通镇、白石水镇、大成镇、张黄镇、泉水镇、安石镇、小江镇、三合镇、福旺镇、寨圩镇、乐民镇、官垌镇、六硍镇、平睦镇、石埇镇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西 钦州 浦北 沿海鸭蛋

钦州沿海滩涂养殖的“钦州麻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蛋率高的特点,由于以鱼、虾、蚬、蟹动物为饲料,麻鸭所产的“海蛋”,比普通鸭蛋不仅外型大,而且蛋黄也大,还有“双黄”蛋。蛋黄比普通鸭蛋颜色橙红,核黄素含量高,尤其是“绿壳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钦州沿海地区麻鸭存栏200多万羽,全年出栏肉鸭240多万羽,生产鸭蛋4000多吨,鸭苗畅销广西各地。( 浦北)

九.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八角

   八角,又名大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大茴香的果实。因其果实形状奇特,呈齿轮形,每只由七至九个果荚组成,多数为八个,故名“八角”。八角,果实香气浓郁,是著名的香料,在食品、医药、化工上用途广泛。
八角每年可采收两次,鲜果为粉绿色,烘干后呈棕红色。秋季采收的叫大红八角,果实肥壮,产量高,为上品。春季采收的叫四季果,产量少,品质次。没有适时采收的果实,老熟风干落下的 ;;叫干枝八角,商品质量低,但含油量高。八角色泽以棕红、鲜艳有光泽为好,粒大饱满,荚边开裂缝较大,能看到荚内籽粒,果形完整不碎者为上品。
浦北县地处亚热带,是广西生产八角的重要基地,年产八角500万公斤左右。所产的大红八角个大质优、香味浓郁、色泽棕红、鲜艳、含油量高,深受国内外商家的青睐。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黄榄

黄榄

今县境内解放前后均有大量野生黄榄树。1981年,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攻克黄榄芽嫁技术难关,取得嫁接成功并获区(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后,便进入大面积人工种植发展黄榄生产时期。

1990年,全县野生和人工种植的黄榄树约有200多万棵,年产鲜果1000多吨。其中,挂果100公斤以下的约6万棵、100公斤以上的约7万棵;单棵挂果有达700公斤以上的。主要产区是福旺、江城、龙镇、大成、张黄、安石、三合等乡(镇)。每年7一10月黄榄上市。一般是付食加工部门、联营户和外地客商到主产区的圩场设点收购。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和顺榄等果脯。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浦北特产美食排行榜前十名浦城特产哪里买是最好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