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特产果脯在哪里买 洛阳特产哪里买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0 03:39:57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涧西区 洛阳猕猴桃

猕猴桃,又名杨桃、仙桃、山桃、绳梨、藤梨,属落叶藤本水果。猕猴桃在我国发现和利用很早,早在《尔雅》、《诗经》里就有记载。洛阳民间栽植猕猴桃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目前,洛阳市野生资源达10余万亩,人工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总产量达200万公斤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且在繁殖、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集累了丰富经验。

一、特征特性

猕猴桃具有蔓性攀缘滕木的形态特征。新梢枝青褐色,密生灰棕或锈色的茸毛,叶呈黄绿色,密生白色或灰棕色星状茸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呈长圆形,果肉黄白色或淡绿色,呈放射状。猕猴桃萌芽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花,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株产量10—15公斤,最高可达100公斤。

猕猴桃喜温、喜湿,常在阴湿隐蔽的森林边缘、荒坡、灌木丛中生长。猕猴桃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背凤阴坡,温暖潮湿,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砂壤土均可种植。猕猴桃营养丰富,据测定,总糖含量8—14%,总酸1.4—2.0%,含有十二种氨基酸,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150—400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猕猴桃酸甜适口,味美芳香,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叮以加工成罐头、果酱、果脯、果汁、果酒、果干等。

猕猴桃用途广泛,浑身是宝。种子可用来榨取工业用的干性油和食用植物油。茎、叶可作造纸原料。茎皮和枝干可作宣纸、腊纸和纺织印染原料。花可提取香精,供食品工业用。

二、栽培要点

(一)繁殖: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可采用播种、压条、埋根、扦插及嫁接等。

1、播种:9—10月间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播种前2—3个月进行层积沙藏。在室内铺上一层细砂,上面放一层果实,再盖一层细沙,洒上水,如此层积6—7层。第二年3月中旬扒出果实,取出种子,洗净后与细砂混合均匀,即可播种。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作育苗地,灌足底水后,再行播种。3月中下旬,将混细砂的种子,均匀地撒播或条播。播后要盖上一层秸草,以防土壤板结,保持上壤湿润。幼苗刚出土时应及时遮荫,以后逐渐增加受光量,促进幼苗健状生长。当幼苗长有2—3片真叶时,就可以间苗,长到6—7片叶子时,按株距8—10厘米、行距20—30厘米定苗。

2、扦插:一般用绿枝扦插法或根插法。绿枝扦插法一般在6月上中旬进行,选生长良好的新梢作插条,剪留三个芽,基部剪口紧挨节下剪断,上端剪口应距芽3厘米处剪断。绿枝扦插生根的关键是要带叶片,一般每根插条大叶留—片,小叶留二片即可,其余叶片从基部剪去。插床要深翻施肥,上铺20—25厘米厚的河砂,并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充分灌水后,按株距8—10厘米、行距15—20厘米扦插即可。根插法就是利用猕猴桃的根部进行扦插,在早春挖1—2厘米粗细的根,剪成10一15厘米长,平埋于苗床中,盖土10—15厘米即可。

3、嫁接:有枝接和芽按两种,方法和一般果树相同,但成活率较低,一般不常用。

4、压条:将猕猴桃的枝条,用土埋压在地下,使其生根成苗。具体方法是,于5月上中旬,在枝蔓大量生长季节,选生长旺盛的当年生枝条,在基部环剥3厘米左右,用蘸有200—500ppm苯乙酸钠溶液的脱脂棉将坷;剥部分包扎起来,经3小时后打开,埋入土中,深10—15厘米。

5、分株:猕猴桃多丛状生长,为了加速繁殖,扩大栽培,也可进行分株繁殖。在春季萌动前将优良植株的根蘖苗刨出来,把各单株连带的根切断,分别移栽到田间培养即可。

(二)栽植:猕猴桃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不宜选择粘质土壤,应在山区河滩、荒沙地种植。因猕猴桃雌雄异株,定植时要特别注意授粉植株的配植,必须混栽花期一致的适量雄性品种,雌雄株的比例以8:1为宜,栽植距离不超过8—9米。一般株行距23X3—5米,亩栽44—111株。

三、管理技术

(一)整形修剪。目前常用棚架整枝和篱架整枝两种。

棚架整枝,架长5米,高2米,株行距3—4米,采用无主干形、多主蔓丛状形,主蔓留3—4个。篱架形采用无主干多主蔓扇形,一般留主蔓4—5个,每30—40厘米留侧蔓一个。因猕猴生长势强,必须用冬、夏季修剪来控制。冬季修剪一般在入冬后至1月底前为宜。2—3月份修剪,则易发生“伤流”,影响发芽,甚至枝条枯死。应疏去过多,过密的细弱枝,短剪留下的枝条。对徒长枝修剪,一般留5—6芽短剪,使萌发2—3个枝。对徒长性长结果枝,一般在上年结果部位上,剪留3—4芽。对长果枝和中果枝剪留2—3个芽。对短果枝和短缩果枝,一般不短剪。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基部徒长枝,疏除过密枝条,以利营养的贮存,枝条发育充实。

(二)肥水管理。秋季、春季要沟施基肥,肥料可用堆肥、厩肥或饼肥,并混入少量的磷肥和草木灰。5—7月,要追施尿素或人粪尿2—3次,氮、磷、钾比例以0:6:8为宜。猕猴桃喜湿润土壤,要注意灌水,一般深秋至入冬前灌水1—2次,土壤结冻后春灌2—3次。同时,要结合施肥灌水搞好松土除草,促进根系发展。

二. 河南省 洛阳 栾川 伊河鲂鱼

伊河鲂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鲂鱼即鳊鱼,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 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河南洛阳伊河的鲂鱼在古时就比较有名,唐代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一说,《诗经》上也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之说,说明鲂鱼在古代是很名贵 的食用鱼之一。鲂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鲂鱼性温、味 甘,具有补虚养血、益脾健胃、祛风除寒等功效。

食物详情

适宜人群:贫血体虚、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不适宜人群:慢性痢疾患者忌食。 选 购 宜:鳊鱼体扁侧,呈长棱形,背隆起明显,头小、口小,体侧灰尘色并有 浅棕色光泽,背色深,腹色浅,腹色浅,鳞片中等大小,臀鳍较长,尾柄短,尾 鳍分叉深。肉细嫩肥美,小鱼刺多,大鱼刺少。

选 购 忌:无。

烹 调 宜:制作 方法很多,可清蒸、红烧、干炸、煎焖、葱烤等等。

烹 调 忌: 无。食 用 宜: 获得后,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

食 用 忌:无。

储 存: 把鱼放在 88℃ 的热水里烫 2 秒,捞起来放入冰箱里冷藏,可使鱼的保险时间比原来延长一倍。 推荐食谱 椰浆鲂鱼排 原料:鲂鱼肉 400 公克,洋葱 50 公克,红黄甜椒 50 公克

做法:

1.鲂鱼肉沾裹面粉备用。

2.红黄甜椒切丝、 洋葱切丝、 红萝卜切细丝。

3. 起锅以乳玛琳热锅,放入鱼片煎煮,加入洋葱、红萝卜丝。

4.淋入椰浆、米酒、 倒入水焖煮至滚,加盐、细砂糖、鸡粉调味 。

5.起锅前倒入太白粉水芶欠盛盘, 撒上红黄甜椒、香菜即可。

伊河鲂鱼

水产动物

河南

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洛阳市栾川、嵩县、伊川、洛龙、伊滨、偃师等6个县(市、区)71个乡镇(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26′,北纬33°39′~34°50′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板栗果

板栗果仁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B、C、、B2等物质。所含蛋白质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主要产于嵩南部各乡如车村,白河,木植街等乡.

四. 广西 柳州 柳北区 果脯八宝饭

原料:

糯米1500克、莲子750克、红枣1250克、薏仁米500克、蜜冬瓜条500克、蜜樱桃250克、桂圆肉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猪油、湿淀粉、纯碱各适量。

制作:

1.将炒锅置旺火上,锅内置一竹宵箕,加1500克清水烧沸,加入莲子、35克纯碱,用竹刷帚不断搅打去皮(约15分钟)后捞出,倒净锅水。第二次仍用同样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纯碱继续在锅内搅打,直至去净莲皮为止(约5分钟)捞出,再用温水冲洗干净,用细竹签捅去莲芯,入笼在旺火上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

2.薏仁米洗净盛入碗内,加清水100克浸没,用旺火蒸约半小时至开花,出笼后再用清水淘洗沥干;

3.糯米淘洗干净,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调匀后,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

4.红枣洗净去核后与蜜冬瓜条、桂圆肉都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颗粒;

5.取碗十个,将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瓜子仁分别顺次放入碗底,然后把熟糯米分别盛在上面,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

6.炒锅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将蒸好的八宝饭下锅,一起拌合烩沸,再加入猪油75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分盛十碗,分别撒上蜜樱桃即成。

五.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果脯蜜饯

好运来果脯蜜饯是湖州的特色小吃。原料以糖渍糖制后,经过干燥,成品表面不粘不燥,有透明感,无糖霜析出。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瀍河区 洛绣

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纻麻布等纺织品为主要原料,在有关药物的配合下,用特殊的技术织成。主要图案包括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园林等。特点是色彩鲜明、工艺精巧。

七.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合板

洛宁竹合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竹材利用新工艺。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厂家生产。竹合板以竹材为原料,经破篾,编织成席。以尿醛树脂为粘合剂,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的产品。具有耐热、耐水、抗老化、耐虫蛀、抗微生物腐蚀的优良性能。其拉压极限和静曲极限强度,冲击比能量和硬度等质量指标,远远高于同厚度的木合板制品。常用的有二层、五层和七层,规格1×2平方米。

竹合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高中档家具、工艺美术等各个领域,如包装箱板,楼房、汽车、火车和轮船的壁板,高级餐馆、影剧院的天花板,办公室及家用的椅柜、桌子和茶几等。

洛宁竹合板厂一九八四年七月建成投产,年产标准竹合板十六万五千张和椅面、椅背成型竹合板十六万五千套。该厂设有“竹合板工艺性能研究中心”,专门研究竹合板在各个领域的使用性能、结构造型、图案设计。目前已设计出成套家具五十多个品种,面席有平纹、花草、鸟兽等各种图案,色泽鲜美,光亮如镜。洛宁县新建的绿竹影院的天花板和坐椅,全部用竹合板制品装饰,美观坚固,别具一格。产品投放市场后,用户齐声称赞,产品供不应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决定投放资金,支持竹合板等产品大力经营。

八. 河南省 洛阳 牡丹瓷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诗中描述牡丹盛开时的盛况,古往今来,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咏颂。但是牡丹的花期短暂,牡丹盛开的美丽瞬间只能留在人们的印象中。

牡丹瓷来自古都洛阳,她把瓷器烧制、粉彩涂抹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形象逼真、花色自然、花叶薄如纸张、叶脉清晰可见的牡丹瓷,它的诞生为中原大地又增添了一束多彩艳丽的文化奇葩。牡丹瓷博中国雕塑艺术众家之优长,集中国陶瓷技艺诸派之精髓,是中国悠久的瓷文化与瓷工艺延续发展过程中的创意成果。牡丹瓷是继中国“五大官窑”之后出现的独具洛阳文化特色的新派陶瓷制作工艺,是中国古老的陶瓷文化与悠久的牡丹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派美术瓷种。

牡丹瓷是采用中国豫西地区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高岭土为制作材料,经过原料研磨-拌浆-滤泥-塑型-成型-晾干-素烧-施釉-釉烧等多道工艺制作流程,最终形成一件美轮美奂的牡丹瓷艺术作品。牡丹瓷博中国雕塑艺术众家之优长,聚中国陶瓷技艺诸派之精髓,形象逼真地再生再现了牡丹的形态、神韵、色彩和特殊寓意,既体现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又兼备了瓷器的典雅古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鉴赏收藏价值。牡丹瓷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空白,延续了中国陶瓷工艺衍进发展的历史,开辟了牡丹文化创意产业新天地。

牡丹瓷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目前烧制成功的有以自然状物为主要题材的花盘、壁挂、花瓶、瓷鼎、盆景、花篮、屏风、人物、动物、中国结、单株牡丹树、大型艺术雕塑、日用瓷、牡丹瓷饰品、牡丹绣等十五大系列,百余种规格、花色齐全。

2013年11月8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洛阳牡丹瓷创始人李学武创作的牡丹瓷作品《独占春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2014年7月3日,国家主席1夫人1陪同出访韩国时,向韩方赠送名为“风姿秀色”的洛阳牡丹瓷。

九. 河南省 洛阳 西工区 洛阳宫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宫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为庆贺天下重归一统,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以飨群臣,“宫灯”之名,即由此而来。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在民间广为流传。

洛阳宫灯品种繁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也可作纪念品,赠送亲朋。

清代,洛阳宫灯仍很盛行。洛阳老城人李文林,成为一代名师,所作宫灯,年产万余盏,远销省内外。慈禧太后途经洛阳时,赠她一对,受奖铜牌一枚,李家名声大振,终成富贾。

40年来,洛阳宫灯大为发展,名师高徒,人才辈出。产品远销国内外。中南海的怀仁堂也挂起了洛阳宫灯。目前,洛阳宫灯品种数百个,制作技术日臻完美。每逢元宵佳节,宫灯遍及全城,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建都洛阳,为了庆贺,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宫灯”之名也由此而生。

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佳节,家家彩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传至全国,波及海外。

十.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孟津不翻

孟津不翻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特色小吃。孟津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孟津不翻在当地是一道名小吃。据说是由王铎从宫廷御膳房里带出;是一种薄而小,放在烧热的鏊子上不用翻动即熟蘸汁或入汤而食的绿豆制品。

孟津不翻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一夜浸泡、涨发、去皮,磨成豆糊状,加入鸡蛋、食盐调制,而后盛在特制的鏊子内用火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翻个儿,故而得名“不翻”。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烙不翻得用专用的鏊子,把鏊子烧热后,抹上油,舀一勺绿豆糊往里一倒、摊匀,盖上鏊子盖,片刻工夫不用翻就熟。不翻很薄,一般是蘸着兑有大蒜、姜、柿子醋、花椒水、丁香水、大茴香水、小茴香水、芝麻酱、小磨香油、酱油等十余种调料调制的汁水吃,也有的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吃。两种吃法均滋味醇正,清香可口,非是一般小吃可比。

还有种说法:不翻的得名缘于孟津小浪底。

小浪底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未修建前,此处有八里胡同,是黄河中游最狭窄、最危险的一段,两岸高山对峙,风高浪急,在其中行船打鱼十分危险,屡有翻船事故发生,遇难者常常连尸首也找不到。因此,当地民间有许多忌讳和风俗,比如吃鱼时,不能吃完一面翻过来吃另一面,而是要把鱼头和脊骨一起剔出再吃下面的肉;还有不准把水瓢扣着放,忌说“翻”、“煤”等词语。不翻,于是就成为旧时船家的干粮。这种传说不管真假,无非也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能太太平平,不要翻船出事。

不翻现在已是孟津当地的一种风味小吃,在县城有多处摊点,凡来旅游的人们都会品尝一二,以餐口福。

洛阳特产在哪里买不踩坑洛阳有批发特产的市场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