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著名土特产介绍图片 黔南十大特产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6 22:09:57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瓮安县 瓮安黄粑

瓮安黄粑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瓮安黄粑是贵州的民间传统食品,有1000多年的制作历史。因此,瓮安也享有“中国黄粑之乡”的美誉。

瓮安黄粑在制作上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配制而成,以本地富含天然锌、硒的糯米为主要原料,科学调配优质黄豆、红枣、绿茶、黑糯米、冰糖等原料,用野生竹叶包制,经过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加工直至黄粑由白变黄而成。黄粑中糯米透亮、糯米香、黄豆香、红枣香、绿茶香、竹叶香、木香混合,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目前,这一极富乡土味道、蕴涵着浓郁乡情的特色食品,日渐成为旅游、居家、馈赠亲友的主要选择。

过去瓮安黄粑只局限在小作坊生产,并未实现产业化。近年来,瓮安县黄粑产业出现了柴姨妈、阿乡、任九妹等数家规模黄粑加工企业。据统计,瓮安县目前已有成规模的黄粑企业3家,作坊式黄粑生产企业200余家。2010年瓮安黄粑产业的生产加工规模超过8000吨,产值超过4000万元。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琥珀糕

琥珀糕,俗称合叶粑,又称搭梁粑,是罗甸布依族群喜食的传统食品。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极富民族特色,故享誉省内外。合叶粑历史悠久,为何人创制,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每年“7 月半”节(农历14日),罗甸地区布依族家爱都必制作合叶粑。由于民族想到交融,本地汉族群众亦过“7月半”节,并制作合叶粑。

合叶粑因用芭蕉叶包裹(合叶)而得名。刚出笼的合叶粑很烫,人们在食手前将其搭放于竹杆上,故又名“搭梁粑”。

合叶粑色泽自然(紫红色),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香气扑鼻,沁人肺腑;食之糯而不腻,不粘牙,味道可口奇特。

因紫叶,芭蕉叶仅产于热带、带热带地区,故合叶粑也只有居住在热带、亚热带的群众方能制作。由于色、香、味、形独特,富有民族特色,罗甸合叶粑名传省内外,四方佳宾到罗甸心品尝之;当地群众也常将其作为馈赠礼品送给居住在省城、省府等远方的亲朋好友。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福泉核桃

福泉核桃是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福泉市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全面启动实施了福泉市万亩核桃产业带核桃建园工作。

福泉平均海拔1020米,年平均气温14.7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特别适合于核桃生长。为发展农村经济,国家根据福泉土壤及气候情况,以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福泉为核桃种植基地,规划建设面积20万亩。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13年初已种植6万亩,预计2018年全市年产核桃干果将达8万吨以上。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水族饮食和鱼

水族饮食和鱼

都匀的水族同胞不仅在迎宾、宴请时离不开鱼,因为鱼在他们心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且在日常饮食中也非常喜欢食鱼。有客自远方来,主人必定要杀鱼款待,表示宾主有鱼水之情,意深情长。

为了领略一下都匀水族人民平时的饮食习俗,我请你和我一起到我的水族朋友老潘家作客。

老潘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寨子里,我们进了寨门,绕过寨脚的一口鱼塘,然后沿着一条小路走上去就到了。

老潘家住的是一栋三层的古老干拦式楼房。听见屋外有狗叫声,老潘知道有客人来,便赶快迎出来,把我们接进了二楼堂屋左边的火塘间坐下来。已经是深秋了,天气有点凉意了,我们坐在火塘边,边烤火,边交谈,甚是情意浓浓。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好客的女主人便在火塘里放上一个铁三脚架,上面放上一口盛装着油酸汤的大铁锅,摆上一块木条,搁上一只蘸水碗,那葱绿盐白辣椒红,让人口涎欲滴,然后端上一盆剖好、洗净的鲤鱼块,一块一块地往酸汤里梭去。

我们一边喝着老潘自酿的甜酒,一边等着汤开。水族同胞历来有“菜不论数,以酒为大”和“劝酒为礼”的习俗。我们喝着酒,不一会汤开鱼熟了,老潘给我们每人碗里敬上一只鱼头,这是主人对客人表示的敬意。

这时女主人又端来了新鲜的白菜、自制的豆腐。她一边往锅里放一边说:“不成敬意,天凉了吃火锅就图个热火,吃个新鲜。”女主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吃水族汤鱼的妙处。那鱼肉真是白嫩味鲜,十分可口,酸中带辣,回味长久,吃得浑身发热,鼻尖冒汗。正当我们吃得落胃,谈得高兴时,老潘突然离席而去,大家有点茫然。不一会老潘手抓着一条约二斤重的鲤鱼进来,然后将鱼甩在木地板上。鱼在地上又蹦又跳,大家一起呼喊着“秀!秀!”使气氛达到了热潮。然后老潘把鲤鱼当着大家的面刮鳞、去鳃、剖肚、洗净、切实,放进了锅里,大家又掀起了又一轮喝酒吃鱼的热潮。这叫“席间进活鱼”,是水族人民欢迎尊贵客人的隆重仪式。因此水族的村寨里都有鱼塘,长年养有鱼,可以随取随吃。

我们边吃边摆,说起了水族人民平时吃鱼的烹调方法来。老潘说,吃火锅酸汤是常用一种方法。此外,还有油炸鱼,就是将面粉与水、盐、香料拌成糊,将它糊在鱼块上,用油炸成金黄、脆香,然后作为下酒的菜肴,其味香脆可口。如果在河里捕捞到一些小鱼,可以将它们剖好、洗净、晒干或烤干备用。有客人来了,就将干鱼在油里炸脆,然后炒上青辣椒、毛辣果(西红柿),也是下酒的好菜,脆辣可口。还可以将鱼制腌鱼,都匀水族制腌鱼的方法和制腌肉不同,只是将鱼烤干一点,不刮鳞不剖肚把它装进陶坛里,配上酸糟辣、熟碎米、密封好,食用时从坛内取出蒸熟,拌上香料、盐巴,鱼肉醇香酥嫩,十分可口。水族人民喜欢食鱼,这和他们的先民来自华南江河湖海边上,一日三餐有鱼虾有关,也许鱼在他们心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有关。所以水族群众有下河捕鱼、摸鱼的爱好

,每个寨子里都有公共的或私人的鱼塘。平时他们在生产中也常常找机会抓鱼。例如男人在犁田、耕田时,往往腰上都拴着一个竹编的腰篓,碰到被翻犁出来的泥鳅、黄鳝,就顺手抓起放进腰篓。在水稻中耕除草时,见到有小鱼虾也会捞起来回家晒干或烤干,以备作下酒吃饭的菜肴。

这一顿“饭”吃得真是“鱼饱酒足”,而且还增加了水族人民饮食中有关鱼的许多知识。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独山县 独山虾酸

独山虾酸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虾酸贵州省独山县本地雅酸(臭酸)的升级版,与盐酸菜、臭酸并称为独山三酸。

虾酸是独山的特色调味品,刚上桌时感觉奇臭无比,但细闻却感觉越来越香,吃起来更是酸香可口。虾酸的原料有小河虾、野生小番茄、辣椒、鲜姜、大蒜、糯米酒、精盐等,采用布依族的工艺制作而成。虾酸可用作炒、烧、爆菜肴的佐料及火锅的调料,用其烹制的虾酸牛肉、虾酸鸡、虾酸排骨火锅等特别可口,只要谁家煮食虾酸,方圆数里之外均闻其味。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芝麻鲣

“芝麻鲣”(学名班鳠),极其珍贵的淡水鱼,仅产于罗甸境内河流及红水河流经罗甸几十公里的河段内。为何仅产于罗甸,此谜至今未解。芝麻剑无鳞,形似剑,鳍锋利,因身上有芝麻壮斑点而得名。

罗甸境内名鱼多,如大名-----有鳜鱼,美味可口的猪嘴鱼(学名铜鱼)赫赫有名的中华倒刺鱼,肉多刺少的扁嘴鱼(学名云斑鱼),水中游动的可见内脏的银鱼,生活在山洞暗河里终年不见天日找茬 岩鲤鱼等。这些鱼虽有名气,但却没有芝麻剑名气大,何故,这是因为芝麻剑不仅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丰富,常食可补脑、美容、遍地开花体、延年益寿,更因其有别于其它鱼类烹饪特点而大受美食家青睐---久煎不散、久煮弥嫩,吃进嘴里,有淡淡的神奇的香味溢出,令食者心旷神怡,过口难忘。俗言世上美食当数“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一种似鼠的小动物),水中的芝麻剑”,此言不假。

芝麻剑产于罗甸,量少,难铺(它生活于深 水中),故愈发珍贵(在两广餐桌上其价格令人咋舌),它是罗甸人招待贵客的最佳菜肴,“不吃芝麻剑,枉自到罗甸”,外乡人到罗甸,未品尝到芝麻剑,那真是人生莫大遗憾。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贵定糟辣椒

糟辣椒

贵定的美食有很多,一时半会儿要你数还真数不完。但是在很多的美食中,都有佐料的功劳,你比如说糟辣鱼、糟辣子炒肉片等等,都要用到糟辣椒。吃的人说好,可知道做的人的辛苦吗,这就是美食的代价。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都匀狗肉

狗肉和狗肉香

来都匀旅游不尝一尝都匀的风味菜肴狗肉,那是一个遗憾。过去吃狗肉,人们都往有名的仿古一条街——都匀的石板街跑。这里不仅街道古朴、环境优雅,而且销售狗肉的餐馆一家连着一家。都匀狗肉风味以“狗肉席”最为出名,其次是“黄焖狗肉”。在石板街,除“狗肉席”之外,不论是黄焖、清炖,还是自切、爆炒的狗肉,都香飘窗外,让人食欲猛增,一尝为快。

狗肉历来是都匀一道风味独特的名菜。它不仅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功能,而且能治脾肾气虚,胸腹胀痛。腰膝软弱等症,特别是天寒地冻的冬季,吃狗肉还可去湿防寒,强身健体。当然,“素常气壮多火之人”不可多吃。

不少人都担心,狗肉有种膻味,口感可好?在都匀吃狗肉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都匀有一种奇特的吃狗肉的佐料——狗肉香。狗肉香是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学上叫圆留兰香,也叫青薄荷、鱼香菜。狗肉香多生于坡脚、园边土壤肥湿的地方。它通体散发着浓浓的留兰香型的香味,不论是作蘸水的佐料还是作蔬菜下火锅都香气浓郁,味道独特,早把狗肉的膻味赶跑了。

据药物书上记载,狗肉香入药有理气、止痛之功,可治胃寒气痛、感冒咳嗽、月经失调等症。狗肉香真可谓是集野生蔬菜、香料、中草药于一身。我想狗肉加上狗肉香一起登上餐馆大堂一定会身价倍增的。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一锅香

一锅香

特制的卤水,在炉子上煮上一锅,肉类和蔬菜经过卤水煮过,再配上鱼腥草和辣酱的配料,找上几个朋友围坐在炉子旁,点上几个小菜一起分享,可谓是冬天小吃首选。

十.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素剪粉

卷粉,作为一种寻常小吃,我省各地均有。但将“卷粉”称之为“剪粉”,全省唯有罗甸一家。究其原因,不仅因罗甸剪粉味道独特、富有多种营养而成为品牌小吃享誉省内外,也因其粉皮是用剪刀剪而不是像其他地区用刀切而得名。罗甸素剪粉作为罗甸各族男女老幼皆喜食的一种小吃,不仅是寻常百姓早餐的最好选择,也作佳肴上席招待四方佳宾。罗甸素剪粉之所以名传省内外,其因有三:

1、罗甸素剪粉的主料粉皮是用当地产大米经科学配制而成。其粉皮透明、柔软、筋丝好,口感极佳。

2、罗甸素剪粉的佐料(调料)极其丰富。主要有:姜、葱、蒜、花椒油、酸菜、绿豆芽、黄豆(或花生)、萝卜丝、味精、酱油、盐、醋、海带等。一道小吃由如此多的佐料调配而成,实属罕见。

3、罗甸素剪粉的主要佐料辣椒红油是用闻名全省的“罗斛辣椒”精制而成。其他地区所产辣椒有的香而不辣,有的则辣而不香,而“罗斛辣椒”又辣又香,味道纯正。更绝的是,将其切片后置于厨案,三天三夜不改其色其味,用来炒菜,辣椒鲜绿不变黑。用罗斛辣椒精制成的辣椒红油,颜色鲜艳,香气四溢,辣而不猛,可谓色、香、味俱金。

罗甸素剪粉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何所创制,已无法考证。

配方:罗甸本地产大米1000克,罗斛辣椒面制成的油辣椒50克,酸萝卜丁、蒜水、新鲜花椒泡制的油、葱花、酥黄豆、折耳根、绿豆芽、蕃茄酱、姜沫、香菜、海带各5克,味精、盐各3克,西红柿(蕃茄)汤50克,醋少许。

工艺:将大米放入水中泡10小时后,用石磨子把大米磨成米浆,取十分之一粉酱放入锅中煮成熟芡,后将熟芡放入米浆中拌匀,取长方形铁盘刷入底油(熟菜油),放入一层薄薄米酱,再将铁盘置于蒸笼,用大火蒸3分钟取出即成粉皮。将粉皮卷成长条,用剪刀剪成小条形放入盘(碗)中,最后放入所有调料即成。

特点:颜色醒目,粉皮柔软,筋丝好不易断,香辣味浓,油而不腻,口感极佳。

县城多数地方均有售 ,价格4元。

黔南土特产有哪些黔南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