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特产干发粑 江西鄱阳米粑专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4 11:44:41

一. 江西省 上饶 余干县 余干鄱阳湖藜蒿

类别:蔬菜产品名称:余干鄱阳湖藜蒿登记证书编号:AGI01205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89号(2013.9.10)人文历史简介《余干县志》记载:“蒌(藜蒿),草也,可以烹鱼。”相传藜蒿之名出自朱元璋之口,时值干旱季节蔬菜脱供,厨师从乡间弄来新鲜蒌蒿烧腊肉。食后,朱元璋食用说:“这新鲜味道好似藜杖蒿草的就叫它藜蒿。”唐《食疗本草》称蒌蒿:“香美可食,生蒸皆宜。”宋代大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提到蒌蒿的食用价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每到江南三月,鄱阳湖的湖面上,便会飘满这种名叫“藜蒿”的野草。在江西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连续剧《松柏巷里万家人》的主题曲就是《藜蒿炒腊肉》。作为江西名菜,藜蒿炒腊肉曾于2008入北京奥运会创新菜单。

三.地域范围

余干位于江西东北部,信江下游,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进贤县,南毗余江、东乡县,北邻鄱阳、都昌县。余干鄱阳湖藜蒿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鄱阳湖边缘的康山乡、康山垦殖场、瑞洪镇、石口镇、信丰垦殖场、大塘乡、洪家咀乡、玉亭镇、东塘乡、乌泥镇、鹭鸶港乡、三塘乡、江埠乡、枫港乡、古埠镇等15个乡(镇、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6°24′06″—116°47′00″,北纬28°35′11″—28°52′03″之间。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69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余干鄱阳湖藜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高20—4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斜向上,茎稍粗,直径为2—7毫米;茎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光滑无毛;嫩茎可炒食,香气浓郁,肉质脆嫩爽口。2、内在品质指标:余干鄱阳湖藜蒿含干物质5.47%—5.67%,维生素C5.75mg/100g—5.95mg/100g,粗纤维1.15%—1.35%,蛋白质0.87%—1.07%,可溶性糖(以葡萄糖计)0.30%—0.50%、脂肪0.23%—0.43%、钙(以Ca计)346mg/kg—350mg/kg、磷(以P计)13.9mg/kg—15.9mg/kg、铁(以Fe计)3.2mg/kg—5.2mg/kg。3、安全要求:余干鄱阳湖藜蒿产品执行NY5089-2005《无公害食品绿叶类蔬菜》标准。

二.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都昌鄱阳湖银鱼

都昌鄱阳湖银鱼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鄱阳湖的。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水域辽阔,烟波浩渺,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是一个巨大淡水鱼库。湖内水草丰盈,饵料丰富,水性温和,既是湖泊型鱼类栖息、繁衍、育肥的良好场所,又是部分浅海鱼类溯江入湖产卵、索铒的理想地方。湖内共有一百多种鱼类,其中经济价值高、富有营养价值的名贵佳品,当数鄱湖银鱼。

鄱湖银鱼形如玉簪、洁白透明、肉质细嫩、肉味异常鲜。自古以来,它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珍肴。封建王朝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都喜欢食用。据都昌地方志记载:自唐以后,每年都要向皇帝进贡百余斤鄱阳湖银鱼的干品。

鄱阳湖的银鱼和太湖等地的银鱼不同。鄱阳银鱼全属定居型一类,不是回游型,故而味道特别鲜美。每到金秋十月,渔民们就用密网在湖中扬帆随风跑网。渔民们多把鲜银鱼晒制成淡银鱼干。如果赶上好天气,银鱼干雪白得象萝卜丝一样。阴天凉干的银鱼就泛黄了。虽然色泽不一样,但它们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在100克银鱼干中,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5克,还含有钙、磷、铁等,具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等功能,适宜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鄱阳湖银鱼主要分布在都昌县境内的南峰、芗溪、万户、西源、周溪等乡所属的酬池湖、撮箕湖、石牌湖内。都昌镇所属后河颈还有一种红眼银鱼。过去,全县每年都可在鄱阳湖中捕捞到大量的银鱼,晒制的干品超过10万斤。80年代初,干品产量曾达到16万斤。但令人痛惜的是近年来,由于酷鱼滥捕,甚至动用电网击鱼,致使湖内银鱼数量急剧下降。再加上围垦和向湖内排放的污水污物日益增多,银鱼的繁殖和生长环境都恶化了,银鱼干品产量今天只有几千斤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鄱湖银鱼将很有可能从人们的餐桌上消失。

三.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织金发粑

织金发粑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美食。织金发粑闻名遐迩,产于织金县县城“九对头”(地名);糯米精制,发酵而成,蒸熟即可享用;白如云朵,软如海棉,入口甘甜清香,回味无穷。

织金发粑做工较为讲究,首先要选择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杂质,并用龙潭泉的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至6个小时。待米粒泡胀后,滤水把湿米磨成米浆。接下来,要将米浆过滤除去颗粒物,加上白糖,发酵,搅匀后倒入特制的蒸笼内,待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盖上锅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就可取出切成小块便可食用。发粑哪里都有,但是,织金发粑因其独具一格的口感而出名。不知是甘甜的龙潭泉水的作用?还是发粑里融入了织金人的聪慧和细腻的原由,味道就是比其它地方的好。

想吃最正宗的织金发粑,您可一定得来“马家发粑店”尝尝这声名遐迩的老字号制做的发粑。听说他家的发粑还上过央视,可见名气不小。“马家发粑店”始创的来历与年代我不是太清楚,但听当地人说大概有些年头了。马家发粑店在一个小巷里,不当街的门脸看似不起眼,在这里,你绝对听不到吆喝叫卖声。马家发粑只卖早上。糕香不怕巷子深,不少外地人为了解馋,特地赶早驱车几十公里来买第一笼发粑。天刚微亮,只见老板端起一笼刚蒸好的热气腾腾的发粑出笼的那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发粑香,好远都闻得到。扣在面板上的发粑膨松饱满,富有弹性,它看着虽是其貌不扬,味道却是极佳,并且吃食后口中不留残渣,惟余清风过后的美好回忆。光阴荏苒、物转星移,“马家发粑店”传了一代又一代,始终不变的是马家发粑那独特的选料和纯手工制作的工艺。

四.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庙前白莲

白莲,又称家莲,主产于鄱阳三庙前。白莲是人工栽培的水生植物,开白花,藕细实多,莲果壳薄仁大,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庙前白莲,栽培历史悠久,不但栽培面积多、产量高,而且以质量上乘与广昌白莲齐名。产品曾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美国。

五.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黄颊鱼

黄颊鱼古称鲨,俗称黄牙头,又名黄刺鱼、黄骨鱼。青黄色,腹部淡黄,头大扁平,全身无鳞,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黄颊鱼白天栖于江河湖水的底层,夜晚则浮在水面,食性较广。此鱼以肉质细嫩无软刺而著称。用本县春不老腌菜相煮,味道尤美。此鱼祛风、醒酒、消水肿、利小便,益胃和五脏。

六.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鄱阳黑芝麻

江西波阳素称“鱼米之乡”盛产水稻,棉花、花生、芝麻等粮油产品,其中波阳黑芝麻以其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产量多,品质好闻名全国。黑芝麻不仅是优质的食用油的原料,且因含有特殊成份可以入药,具有润肠、活血、补肝贤、乌须发之功效,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原料。波阳黑芝麻因其生长生态环境优良,土壤肥沃,其品质较其它地方更胜一筹。

七.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鄱阳湖大闸蟹

鄱阳湖大闸蟹是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的。鄱阳湖螃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显著特点,以其大、肥、鲜、甜而闻名于世。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中国最大的“大陆之肾”,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

“鄱阳湖大闸蟹” 历史悠久,极负盛名。在2010第九届鄱阳湖螃蟹节中, “鄱阳湖大闸蟹”质压群蟹,荣获第一名。历史上,鄱阳湖螃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显著特点,以其大、肥、鲜、甜而闻名于世。唐宋时期,很多文人墨客为产鄱阳湖螃蟹留下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

八.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木心果

木心果是中国江西上饶婺源特色菜。 用籼米、糯米混合,无馅,掺红、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点红色,称“寿桃果”、“花果”等,作为庆贺生日寿辰的礼物分送亲朋,也作点心。

九.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鄱阳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 鄱阳县传统名产,始创于1914年。具有色彩古朴素雅,造型简练新颖,质地轻巧玲珑,脱漆厚薄均匀,色泽光润照人和防潮、防腐蚀、绝缘、无毒等特点。做工精细,工艺独特,既是装饰品,又有实用价值。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两对黑退光脱胎漆器帽筒获四等奖。1959年国庆十周年期间,鄱阳制造的盛具、茶具、烟具、酒具、花瓶、方圆盒、横屏、台折屏等脱胎漆器,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及印度新德里和埃及、来比锡展出,受到赞誉。多次参展广州国际交易会。1980年,52公分青影青花鱼瓶和45公分双宝沙扁瓶,获省轻纺工业品展览会优胜奖。1983年由香港天虹广告公司拍摄脱胎漆器彩照多幅,向世界各地发行。1994年,纸脱胎漆器获省科委新产品开发三等奖。现产品达300余种,花色达2000多种,远销美国、西欧、日本、南美、东南亚等地。
江西鄱阳特产发糕切片鄱阳特产谢家滩发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