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瓦房土特产直播 大山人家土特产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31 15:15:36

一. 重庆市 秀山县 苗家老腊肉

苗家老腊肉

苗家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秀山的苗家老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如果再能配上荷兰豆 竹笋或者蒜苗, 淡淡的素味儿透着香香的腊味,能让你食指大动。

二. 四川省 甘孜 丹巴 高山老腊肉

(1)将盐炒热、晾凉,加硝和香料拌匀,擦抹在肉上,放一缸内,把剩下的盐和香料,均匀撒在上面,腌制2--3天后翻缸,翻后再腌2--3天出缸,洗净晾干。



(2)将腌好的肉放入“烘房”内(房内温度保持在113℃左右),烘1--1天半左右,待皮干硬即成。



特点:腊肉色泽金黄、瘦肉酱红。咸度适中,腊香浓而无烟味。

三.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老三宝

又称“天目三宝”,即笋干、茶叶、山核桃。为临安市久负盛名的3种土品
天目笋干以天目山特有的石竹笋为主烘制而成,据《临安县志》载,明正德、嘉靖间,天目笋干已为江南士民所称道,至今已逾四百余年,清末民初传入港澳及南洋各国,深得华夏子孙之喜爱,被誉为“清鲜盖世”。一般年景年产笋干450吨左右
茶叶以量多质优而闻名暇迩,高山云茶尤佳,历史上曾被评为与“龙井”齐名的六大佳品之一
山核桃多数生长在灰岩风化形成的中性至偏酸性土壤中的落叶乔木,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可人工栽培,我市主要分布在昌化、昌北两区,其次是於潜区的一部分乡镇,玲珑区也有零星分布。其果仁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为干果中的上品
( 临安)

四.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青海老酸奶

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饮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在可称之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当中,也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营养

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有胃病的人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气胀、腹泻,反而通气、消食。青海老酸奶的不只是简单的酸奶,而她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酿造过程都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防腐剂),属真正的绿色食品;更以高原回族(撒拉族)人民酿造技术见长,青海老酸奶可以清真生产;真正清真,绿色,营养食品,非青海老酸奶莫属。

发展

如今响应国家农业产业化号召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青海酸奶为品牌的酸奶食品产业已经初见规模,并且已经立足高原,走出高原,走向世界。青海老酸奶将为青海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目前,青海酸奶储存技术有待发展,保鲜期短,在青海原产地酸奶,只能通过空运到达全国市场。而富含营养,味道纯正的牦牛酸奶更是,家居,馈赠佳品中的佳品。 请大家先注意现在市面上来自国产品牌的主要是些小包装,果味的东西,而且大多与青海传统酸奶味道是有区别的,更甜而酸味淡。由于酸奶的保质期短,外地的产品口感与本地的区别,因此对本地的酸奶市场冲击不大。怀古的感觉,让目前老青海人更多的喜欢传统酸奶纯正的口感和味道。

满街老酸奶 谁家是正宗?

800多年前,老酸奶就在青海诞生了,不过出远门遛遛、见见世面还是前两年的事。为此,他特意给自己设计了件仿青花瓷的褂子,上面印着“青海老酸奶”的招牌。他从高原晃晃悠悠地一路往东,终于走进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令他郁闷的是,原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但进了北京城没几天,却发现满大街都是穿着跟自己一样大褂的“老酸奶”,他们的产地包括东北、内蒙古和山东,甚至还有安徽和湖北的。这时,青海老酸奶有点懵了。

进京后迅速蹿红

从今年初的北京庙会开始,青海老酸奶正式进入北京市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口口相传,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夏天到来时,网络论坛上的邮购和代购业务热火朝天,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使老酸奶成了一种时尚消费品。目前,北京的街头小店和大型超市均有出售,驻足街边买杯饮料的消费风气催生了“买杯老酸奶”。 新品的热销吸引了众多大牌厂商扎堆儿往里挤,其中不乏蒙牛和完达山等知名企业。它们扯出的旗帜由青海蔓延至东北、山东、内蒙古甚至湖北等。企业的大量进驻也掀起了舆论战,各方都称自己才是正宗。 “史书上都有记载,青海牧民的这种食用方法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是我们最先将这种制作方法工业化。”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生坚称,他们才是目前市场热销的青海老酸奶的源头。在此前的一些采访中,内蒙古和东北都有企业宣称当地有食用老酸奶的传统,因此自己才是正统。在众说纷纭背后,到底是谁

谁继承了“道统”?

青海老酸奶的故事是这样的:在800年前的一个夜晚,一对农奴夫妇替主人放牧,走了很远很远,碰到了暴风雪,两人慌忙躲避,不小心将一罐煮熟的牛奶忘在了帐篷外面。第二天,牛奶凝固发酵之后,变成了状如豆腐花、需要咀嚼食用的酸奶,他们就靠这桶酸奶支撑着回到了家里。好吧,我承认,这可能只是美好的杜撰。事实上,史书只是记载了牧民在800年前就开始食用老酸奶。时至今日,在青海各地,牧民仍然在食用这种传统酸奶,他们用碗盛奶,用小勺挖取食用。由于这种酸奶制作工艺独特,许多到过青海的游客都被吸引。它之所以能够以商品的面貌大规模进军现代都市,根源在于其制作方法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手工艺,实现了大规模的量产。 “我们早就通过青海工商局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 青海老酸奶 的商标,目前已进入公示期。”王维生强调说,由于带有地域标示的商标很难得到相关部门批准,往往要与历史文化和传统相关才行,而如果最终申请能够通过,那么“道统”之争也就不言自明了。

五.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界山老鸭汤

与奎湖漂鱼一样,周边地区也到处都有老鸭汤的招牌,但唯有界山丁记老鸭汤才是正宗的。丁氏父辈创造了丁记老鸭汤这块牌子,现被丁氏兄弟两人共同享有,一幢楼房中间由招牌隔开,一边丁大一边丁二,同根同祖同配方并无区别,只此两家别无分号。

传说,鸭属凉性,老鸭汤能健胃解暑、清热生津、利尿,对体内有热、上火的人,特别对低烧、虚热、少食、便秘和水肿患者特别有食疗作用。夏天或秋燥时分,普通人食之对身体也特别有益。平时约上几个好友或一家人把它当作美味品尝也不赖。

界山老鸭汤精选家乡“瓦灰麻”老鸭,一般要两斤半左右两岁不肥不瘦0鸭。收拾干净后先在沸水中滚过,捞净浮沫,加入各种佐料,用豆腐皮包好装入瓦罐用炭火慢炖。炖好的老鸭汤端上桌,汤汁清如水上浮一层黄亮薄油花,再撒上一点碧绿的葱花,闻之香气逼人,观之垂涎欲滴,尝之回味无穷。鸭肉酥而不烂,入口即化,用筷子轻轻一拨骨肉就能分离,滋味纯正鲜美。

首先盛上一碗汤,喝一口,夹上一片豆腐皮,送入口中,权当开胃。接下去将鸭肉分分,连皮带肉吞下,剩下一罐清汤,才是主题。家乡盛产大米,尤以小占闻名。精选优质小占,用大柴锅炕出锅巴,锅巴焦黄松脆,芳香扑鼻。用老鸭汤一泡,尽吸老鸭汤的鲜味,又脆又软香鲜异常,真是人间美味。

六.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老粗布系列制品

老粗布(又名土布、手织布),源于山东,在山东历史悠久。运河牌老粗布系列产品主要有床上用品欧版四件套、衬衣、睡衣、唐装上衣、彩棉三件套。

运河牌老粗布系列产品,秉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手织纺织工艺,利用鲁西平原的优质棉花作原料,配有彩色条纹,采用不上浆织造,运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纯手工精做而成,环保健康舒适,无静电,透气性强,是现代都市人生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时尚佳品及最佳选择。

七.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房店地区农产品就是地瓜和苹果,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地域范围

“瓦房店闫店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地域范为: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东临普兰店市,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全市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11个镇(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6个乡(土城乡、闫店乡、西杨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两个民族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4个新区(大连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大连瓦房店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大连瓦房店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瓦房店闫店地瓜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瓦房店闫店地瓜生长区域主要地在地处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具体东至万家岭万屯村,西至东岗镇黄泥洞村,南至复州湾战屯村,北至太平湾滨海公路。全境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闫店地瓜种植分布于2793.5平方公里之内,瓦房店闫店地瓜保护面积12.2万亩,平均亩产3000kg,总产量36.6万kg。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点:由于瓦房店地区具有北纬:39°20′到40° 7′地域独特的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沙壤土质优、年降 水适中的北方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且按照无公害 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再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瓦房店甘薯更加具有独特的产品特点,瓦房店闫店地瓜具备如下特征 1.1.外观优:薯块纺锤型、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6个,薯面紫黑亮、美观。 1.2.品质优:该品种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其赖氨酸、钾、锰、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5-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甘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因此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1.3.食味优:该品种由红皮黄瓤生食味甜甘脆,熟食香甜绵软色香味俱佳。 1.4.该品种品质、颜色、秧蔓均表现特佳,稳产、高产品质奇特、营养丰富,每公斤甘薯中,含蛋白质20-23克、糖290克、脂肪3克、维生素A6.8克、钙80毫克、磷20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C300克、尼克酸55毫克、抗坏血酸30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九种氨基酸,能防治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等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抗疲劳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保持身体苗条健美的最佳食品。 2:质量安全规定 2.1.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产品。 2.2.部分获得认证的有机地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2.3.要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卫生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地瓜采收。 2.4.包装、储存和运输,避免受污染。

八.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桔子大虾

原料选作新鲜大虾和鱼等大虾用靠制方法而成,桔子虾用鱼泥、鹰爪虾粘制后上屉蒸熟再浇上汁即成此菜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色泽鲜艳,鲜香甜嫩适口( 大连)

九.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沐川老腊肉

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沐川老腊肉,吃上一口马上就会感觉到有一种浓郁沉醇滋润的感觉包裹你全身,让每一个细胞都过足美食瘾。正所谓“无肉不成宴”,风行了多年的老腊肉豆花饭,对于众多食客来说,早已耳熟能详。而沐川老腊肉味道那是相当的霸道,据说在沐川僻远的深山里,人人逢年过节都会把自家喂养的粮食猪,做成一道道咸香美味的菜肴。为了保鲜,必须在制作时采用独特的工艺,一道古朴的沐川老腊肉就这样渐渐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在沐川各大餐馆都能尝到当地的老腊肉,其肉质紧实而滑嫩,咸香而不肥腻。

温馨提示:在沐川老腊肉现在的价格是25元一斤,大小餐馆随你挑,到处都可以吃到,是下酒的好菜。

十. 北京市 西城区 老北京茶汤

茶汤是京津地区常食的一种甜食。将盛有冲熟的茶汤的碗翻扣过来而不洒,因此有"扣碗茶汤"之称。所谓"八宝茶汤"就是再加上八种不同的果料。茶汤用大铜壶沸水冲开,大铜壶俗称茶汤壶,是茶汤业的幌子。壶高60厘米,直径50厘米,壶嘴细长。壶内四周贮水,中间空如炉膛,用以燃煤烧水。壶顶可装个铜汽笛,水沸汽笛就响。被擦得耀眼生辉的大铜壶加上那奇妙的铜笛声,颇有乡土情趣,十分诱人食欲。

北京茶汤因用龙头嘴的壶冲治,又叫龙茶。北京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 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老北京讲究喝前门外的聚元斋和天桥的茶汤李。

1997年12月北京天桥茶汤李饮食店制作的茶汤,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过去北京街头卖茶汤的小贩,他们用大铜壶现场冲出的各种味道的茶汤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是休闲小食,也可做早餐之用。老天桥附近的“茶汤李”较为著称。

——茶汤的历史典故——

要说,茶汤究竟属于哪朝哪代的发明,这大概谁也难说清,不过,多少年来,甭管是哪朝哪代,逢年过节,这茶汤便总是在庙会上一显身手,惹得一群群大人孩子睁圆了一双惊奇的眼。您看,那卖茶汤的桌子上,放着把锃光瓦亮的大号铜壶,壶嘴、壶把、上口、底足都镶着用黄铜雕刻的花纹,壶体两侧各镶着一条金鱼在小草中游动……等到炉火烧旺的时候,只见壶中开水翻滚,热气腾腾。更有意思的是,您再看眼前这卖茶汤的大师傅,两脚分开,双臂摆平架势,一手拿碗,另一只手搬壶倒水,碗口距壶嘴儿足有一二尺远,眼见那冒着热气的开水由壶嘴儿喷射而出,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碗中,且点滴不漏,动作准确优美。其实,要冲好它,真得需要很高的技巧,首先,得一次完成,绝不能拖泥带水滴滴答答地往碗里对,否则茶汤准是生的,那卖主可就亏了本了。再有,出水虽猛,但绝不能浇在手上,要不,手也烫了,碗也砸了,赔本赚吆喝,那就更不合算了。所以,卖茶汤的老师傅都练有一手绝活,别瞧全部动作总共才有几秒钟的时间,可练好这一手,恐怕得花上几年的工夫。

北京天桥茶汤李历史悠久,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 老北京讲究喝前门外的聚元斋和天桥的茶汤李。

位于北京天桥的李记茶汤绵软细腻,香气夺人,他们的茶汤有十几个品种,1997年12月北京天桥茶汤李饮食店制作的茶汤,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茶汤制作是将糜子面洗净,用凉水浸泡两小时,沥净水,碾成面,再过细箩,即成糜子面;茶汤壶内灌满凉水,烧沸,取碗一个,倒入开水和适量凉水搅和一下,加入十分之一的糜子面调成面糊,再用开水将面糊冲熟;在茶汤上面撒上红糖、白糖和糖桂花即可食用。现在茶汤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展出了鲜菱角茶、珍珠奶茶、奶昔、圣代等;尤其是鲜菱角茶还具有清毒、利尿、解酒等保健功效。

辽中东北土特产直播灶门前农家土特产直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