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米粑粑哪里的出名 贵州土特产凤子米粑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19 16:13:04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二.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红油米豆腐

红油米豆腐是贵阳甚至是贵州最风行的特色风味小吃之一,黄豆酥,花生脆,米豆腐嫩,豆芽甜,黑大头菜味浓, 油红香辣,消暑解馋。夏季是红油米豆腐最行销的时候,人们在休闲逛街、外出旅游,都少不了来碗红油米豆腐解馋爽嘴,家庭也都经常买来当作午餐、凉菜、夜宵食用。只要到菜市场称上一斤,两斤米豆腐,配上些调料,一家人就能吃得爽口爽嘴。

原料及配料:大米、黄豆、石灰、红油、葱、姜、绿豆芽、花生米、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米豆腐,大米淘洗干净泡四个小时,黄豆洗净泡五个小时,用石磨磨成浆,米/黄豆/水的比例一般为1:0.5:4,磨好下锅烧开冷却到约50度用少许石灰水点制,搅拌均匀后用搪瓷盆盛出来,完全冷却即成米豆腐。

2、花生油炸脆、黄豆泡开用油炸酥、葱切成葱花、姜剁成细末、大蒜剁成蒜泥放在用少许冷开水中漂着、绿豆芽用开水烫熟沥干水、泡酸萝卜切成小丁、黑大头菜剁成碎末。

3、食用时用刀把米豆腐切成长6厘米、宽高各1厘米见方长条放入碗中,淋上红油,放上葱、姜、绿豆芽、炸花生米、炸黄豆、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拌匀入味即可。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砂锅米豆腐

主料:米豆腐200克

辅料: 炸花生仁10克,炸黄豆10克,折耳根节10克,熟菜籽油30克,食盐1克,郎岱酱10克,红油辣椒10克,葱花5克,酱油10克,醋3克,味精1克(以上原料为1碗份量)

制作过程: 将米豆腐切成长3.5 ×3.5厘米的方块,小砂锅(直径20厘米)放火上,加菜油烧热,下酱炒香,加水,放入切好的米豆腐后加入酱油、味精、醋煮沸,放炸花生仁、炸黄豆、红油辣椒、折耳根节、葱花即成。

味型:酸辣

特点:汤鲜酱香

四.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葛根茶土家(族)人的甘露

    采用湖南省西部--张家界高山区的野生葛根加工。    葛根茶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未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饮品,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    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寒群山之中,可生食,也可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对其功效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食之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同时因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素化合物,故能降压退火、抗病解毒、防癌抗癌。    长期饮用,有补元气、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还有养血安神、滋阴壮阳、健脾益胃、活血通脉、降压减肥、养颜美容之功效。    饮用方法:取葛根茶0.8克左右放入杯中,然后用95度左右的开水加上盖浸泡1--2分钟,即可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张家界)

六.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粑粑卷

粑粑卷

粑粑卷是凤庆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制作原料主要有豌豆粉、“锅粑”、饵块,其中以豌豆粉为主,配以辣椒、草果、茴香等佐料,掺水搅拌成糊状,当地人称为“豌豆粉”或“稀豆粉”。再将豌豆粉放在锅上烘烤成薄片,成为“锅粑”。

凤庆粑粑卷是凤庆厨师应市的佳作,是凤庆县一种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粑粑卷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一种美味,即是食物又是零食,成为了当地人的的一种饮食习惯,因而有很多人家在卖粑粑卷,生活在他乡的游子门,只要一回到凤庆,常常是先吃几个粑粑卷过过隐。传说在别的地方制作时,锅巴很难做成功,给此种风味小吃添加了一分神秘色彩。

凤庆粑粑卷,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做工上却有很多的讲究。首先是制锅巴:将豌豆粉加水搅拌过滤除去渣,豌豆粉调成的浆,均匀地摊入热锅中煸制,要求摊制要薄如纸,煎呈黄色,用竹片刀在锅巴的边沿划一下,取出放在阴凉处备用,其味香脆可口。其次是制稀豆粉(也叫油粉):豌豆面加入小茴香粉、精盐、辣椒粉等调味料,再加上水调成糊状,锅上火,加入开水,慢慢地淋入豆糊,不停地搅拌锅底,煮沸至熟成浓糊状备用。再次是制粑粑,即用大米制作的粑粑,也叫饵块。最后将饵块切成薄片,放在炭火上烤熟,涂上“油粉”及佐料,用锅巴将饵块卷起成圆条即可。粑粑卷融合了锅巴的香脆,饵块的柔软,作料无污染味佳,口感软糯脆香脆,层次多样,味道鲜美可口,具有独特风味。

凤庆粑粑卷的吃法比较多,可以根据个人不同喜好选择,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吃法:

(1)、烧吃,其味咸中回甜又香辣,宜于做早点、夜宵。 炭火上将粑粑烤熟,两片粑粑夹一片锅巴,面上的粑粑抹上一层稀豆粉、油辣椒、蒜油、桃仁、芝麻末,卷成卷而食。

(2)、油炸锅巴,形状似蝴蝶,酥脆味香,宜于佐酒、当零食。将锅巴一分为四,锅中加入熟菜籽油,将锅巴炸至红黄色取出而食。

(3)、锅巴八宝卷,其味皮香脆,馅香嫩,宜于便饭、筵席。将火腿、老蛋黄糕、冬菇,糯米饭、小茴香、鸡枞、桃仁、花生炒拌均匀成八宝馅,取锅巴一片包上八宝馅,厚约3厘米,卷成卷,锅入油,将八宝卷炸至红黄色,取出切成2厘米长的块而食。

凤庆粑粑卷,是凤庆人长久饮食文化中,探寻出的融豆类、大米,风味独特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已然发展为凤庆县为十分经典的特色小吃。

七.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纳西族丽江粑粑

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丽江,居住着勤劳的纳西族人民。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多种食品,其中尤以丽江粑粑闻名滇西一带,素有“丽江粑粑鹤庆酒”之称。

制法:

(1)芝麻炒黄 ,与白糖、20克猪化油及玫瑰糖拌匀备用(无玫瑰糖可加入适量食用香精)。

(2)将1克小苏打及适量清水调匀后加入面粉内合匀,在案板上揉成长条形,擀得又长又薄,然后用60克猪化油均匀涂在面皮上,用手卷成筒,切成10节。

(3)把切好的面卷压扁,包上制好的糖馅,擀成15厘米左右的圆形粑粑,共做10个。

(4)平底锅坐火上,烧至七成热,在粑粑面上涂猪化油,放锅里焙3-5分钟翻过,一面焙一面涂上猪化油翻过,15-20分钟左右即可装盘食用。

特点:金黄酥脆,香甜可口,油而不腻。

八.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九.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青岩米豆腐

米豆腐是传统的贵阳风味小吃。青岩的米豆腐用酸汤点制,不用石膏。一般用专门的井水制作,制作时加入青菜汁,所以色泽晶莹鲜绿,悦目诱人。多是用双花醋和鸡辣椒加上其他佐料凉拌着吃,口感爽滑细腻,香辣中微带甜味。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香煎荞粑粑

原料及调料:

苦荞面500克,面粉100克,豆腐干150克,苕粉条50克,韭菜花150克,姜末、盐、酱油、味精、胡椒面、花生油、花椒面、糊辣椒面等适量。

制作方法:

1、苦荞面加面粉用温水和成面团,制成约30个小面团待用。

2、馅子制作:豆腐干切成绿豆大小碎丁,下油锅炒制断生出锅待用;苕粉条用开水烫二十分钟,捞出剁碎,韭菜花切成碎丁,三样放在钵子内加适量盐、胡椒面、味精、姜末、酱油、花椒面、糊辣椒面、花生油调成馅子。

3、把小面团擀成面皮放入馅子包成饺子状。

4、锅加底油把荞麦粑粑排入在锅中,加少量清水,盖上盖子用中火煎五至八分钟即成。

贵州特产糯米粑粑多少钱一斤正宗贵州特产米粑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