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农村山上的土特产 客家人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20 09:08:23

一.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客家擂茶

    擂茶为客家人招待贵宾的一种茶点,擂既研磨之意,以陶制擂碗将茶叶、当保健饮料饮用。

    擂茶别名"三生汤",据古书记载,相传三国时代的张飞带领官兵进攻武陵时,官兵将士都感染瘟疫无力作战,当时有位草药医师前辈,有感于蜀君纪律严明,便奉献祖传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糊浆后煮熟而饮用,结果是汤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传下来。目前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客家人及移民,以及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的民众皆有饮擂茶的习惯。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擂茶的工具

    一、擂钵:以陶土拉胚制成。
    二、擂捧:以番石榴、油茶树干为主要取材,选大小适中,长约 40 cm 锯切后阴干,再去皮即可使用。



    擂茶的材料

    (一) 传统式材料:绿茶(生)、芝麻(生)、花生(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绿茶(生)、芝麻(生)、花生(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生)、葵花子仁(生)、南瓜子仁(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叶3、芝麻3、其余材料1
    (三) 主原料:米经过浸、蒸、晒、炒过程,变成易贮存、可快餐的米。



    擂茶的制作

    (一) 传统作法:将传统材料放入特制的擂钵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间过程并不断加开水,使材料娭成浆状,极为费工费时,有食用擂茶的家庭,连小孩都加入擂茶行列。

    (二) 现代作法:1、茶叶、芝麻以干果机打碎备用。2、其余材料可混合打碎,最后再加入松子仁一起打碎用。3、以上材料放进擂钵加入适当开水,用擂擂匀,并加入香菜或九层塔及适量的盐。4、冲入沸开水即可与米仔共同食用。

    擂茶的养生功效

    客家擂茶由来以已久,在客家地区,擂茶是极为普遍的传统饮食,每天早午约十点、三点,客家人都会吃一次擂茶,尤其老人家最嗜此物,而一般家庭若有客人来访而没有请吃擂茶的,会被耻笑待客不周。

吃擂茶成习的老人大多很长寿,活到八、九十岁以上,这是因为他们将绿茶研成末,富含维他命c,又将花生、芝麻等高营养单位的干果研末并食,容易吸收,就现代观点而言是相当健康、有机的饮食。

    材料

    绿茶:采用最健康,无农药残留之绿茶。
    豆类:黑豆、黄豆、绿豆、红豆、米豆、白凤豆、青碗豆、花豆……
    五榖类:高梁、燕麦、荞麦、薏仁、糙米、玉米、小米、红小麦……
    中药类:莲子

二.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三色粄

三色粄做法:先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3小时,放入石磨磨成粉浆,脱水压干成米团。把压干的米团分别放入艾叶汁、红曲粉,揉搓成绿色粉团和红色粉团,分别揉成红、绿、白色小圆团,放入微沸水中煮熟,另起油镬,将香菇、浸发干虾仁爆香,下高汤调入味料,待滚开后放入三种颜色糯米粉团略煮,最后加入香菜、葱花即成。

三.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客家金牡丹

一款名为“客家金牡丹”的茶叶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开启了闽茶新秀的新征程。

金牡丹树姿较直立;茶园土层浅薄、肥力低,或采摘过度,茶树容易早衰。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至2002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棪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2001年被评为“九五”科技攻关农作物一级优异种质,编号220。2003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编号闽审茶2003002。

宁化县农业局

客家金牡丹福建省翠云茶业有限公司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五.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客家米橙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农村,每逢过年的时节,就会看见一些师傅挑着黑黑的崩锅,走街串巷,为山村里的人们制作美味的过年美食米橙。

米橙是客家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美食。米橙的香脆味让人难以忘怀,米的香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一层糖附在上面,使米香和糖完美粘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糖立即融化溢满口中,爆开的米香松脆,使人吃了口齿留香。

特点:香甜脆口,入口即溶,回味无穷。

六.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客家白斩鸡

客家白斩鸡的入闽时间似乎应该定在西晋末的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当时正是中原士族大逃亡的又一波高潮,蜂拥入闽者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客家白斩鸡,当时不过以普通汉菜的面目,隐没在八姓匆促的逃亡脚步和八闽荒凉的山水之间。今的白斩鸡却早已升格为“无鸡不成席”的“汀洲第一大菜”。客家白斩鸡选料极为讲究,最佳的材料必须是当年尚未下蛋、重量两斤半左右的母鸡,而且必须是河田鸡;阉鸡次之,公鸡又次之。此等大小的鸡,肌肉纤维间脂肪沉积适量,因此口感嫩滑,过大过柴,都不为美。

除却客家做法之外,亦有“海派”与“岭南派”。

七.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赣南客家擂茶

赣南客家盛行饮食擂茶,尤其常见于妇女之间的交往。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细茶或粗茶之叶用擂钵捣碎,加入油、盐、生姜、芝麻、花生仁等果品,视多寡配制而定,然后炒香碾碎,制成茶泥,俗称“飨料”。饮用时取茶泥少许冲入开水,有的将做熟剁碎的大蒜、青菜、煎豆腐、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以及油炸并碾碎了的花生米、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内。制成后色、香、味俱佳。

八.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九.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山上李西瓜

蓬莱市“山上李”牌西瓜

西瓜家族的稀世珍品

“山上李”牌西瓜的生产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蓬莱潮水镇山上李家村,占地500余亩,为蓬莱市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所有。基地水电力等生产设施齐全,目前主要以西瓜、黄瓜种植生产为主,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200亩设施西瓜、黄瓜生长模式大棚,棚内设有国内先进的滴灌浇灌设备,为果菜生长提供了适宜温度和灌溉条件。

蓬莱市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9月申请注册了“山上李”西瓜和黄瓜。生产用的新干线1号西瓜,口感爽甜、花纹秀美,糖度可达13度,果汁中所含番茄红素被营养学家和医学家认为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防衰老等功效,是西瓜家族的稀世珍品。

合作社一直重视产品质量建设,生产基地周围环境良好,没有污染源,在蔬菜种植管理上,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施肥以沼渣、沼液、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为主,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目前申报的有机食品——“山上李”牌黄瓜已经进入有机转换期。基地土壤以黄土、沙壤土为主,含碱解氮56.9ppm,速效磷8.81ppm,速效钾179.5ppm,有机质1.18%。土质肥沃,满足各种蔬菜生长的需要。该基地采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灌溉方式,地下水为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基地建有的水库,库水清澈未受污染,水质好,从灌溉用水这一环节上杜绝污染,能满足各种蔬菜不同时期用水需求。

十.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客家炒猪肠

原料:

猪肠400克、咸菜100克、蒜茸10克、姜丝5克、酸甜汁25克。

制作方法:

先将猪肠揸擦净异味、洗净,切成小段。把切好猪肠用滚沸水飞水刚熟、捞起。起镬放入料头、咸菜、煸炒,落猪肠,调入酸甜汁,急速翻炒,调入湿粉成芡加尾油上盘即成。

客家特产有哪些方便带走客家土特产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