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特产红薯麦芽糖 红薯和糯米哪个做麦芽糖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8 03:23:32

一.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黄心红薯

“灌阳有三宝,青梨、黄薯、大红枣。”灌阳的梨子大如海碗,枣子大如鸽蛋。还有黄心红薯呢,大得像小孩的面盆,煮熟了,里面有如一包蜜,咬一口,甜进心,人称“薯霸王。”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红烧桃花鳜

“红烧桃花鳜”是徽州名菜之一。桃花鳜原名石级鱼,在桃花盛开时最肥美,故名桃花鳜。此类小鱼常在山区清澈的小溪中游曳,颜色与溪中的鹅卵石颜色相仿。

做法:取桃花盛开时节的新鲜石鳜鱼,鱼身两侧打上荷叶清形刀花,用上等酱油浸腌后,放入油中炸得色呈淡黄,配以五花肉丁,春笋丁及葱、姜、盐、料酒、鸡汤,用小火红烧而成。这道菜色红诱人,味鲜软嫩,胶汁极弄,香气扑鼻,是黄山地区春季时令菜肴。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砖雕

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的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名闻中外。主要用在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等上面。古代砖雕多以浮雕为主,少数也有线刻的。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们也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象这样的整体建筑,砖雕装嵌其中,十分和谐协调。徽州砖雕的图案,有花鸟、人物、戏出、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安徽省博物馆藏有《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徽州砖雕的代表作,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四.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生态红薯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令人刮目相看。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

五. 河南省 驻马店市 确山 瓦岗红薯

瓦岗镇属浅山丘陵区,其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红薯的生长,出产的红薯甘甜适口、品质优良,深受城乡消费者青睐。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红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近万亩。为树立“瓦岗红薯”品牌,该镇成功注册了“瓦岗红薯”商标,有了“身份证”的瓦岗红薯品牌身价倍增,远销到北京、河北、山西、湖北、安徽等省、市。

“瓦岗红薯”是确山县瓦岗乡人民政府,于 2004 年 8 月申请注册的商品普通商标。

该乡处于我县西部山区,土壤适宜种植红薯,该乡种植的红薯,享誉周边县市。

该乡最具代表性的中心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泽沟和黑风寺两个村,其中泽沟村有种植户 300 余户,面积达 1300 余亩,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40% ;黑风寺村有红薯种植户 400 余户,种植面积达 1250 亩,约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 50% ;瓦岗红薯分为鲜食型(品种为北京 553)和淀粉型,以鲜食型为主。平均亩产约40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0.50元(地头交易)。

瓦岗红薯的主要特点为:口感好,含糖份高,经农科院有关专家测定,红薯富含硒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贡菊

“徽州贡菊”是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

据民间传说,“徽州贡菊”原是宋朝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进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许多人得了红眼头痛病,有人采用鲜菊花泡水将火,十分灵验。

以后人们经常用鲜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医治目赤羞明、胆虚心燥等病。从此,这一带农家门前屋后广种菊花,为了久藏又特意烘制成干菊花,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

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也流传红眼病,皇上下旨,遍访名医良药,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菊花干,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于是徽菊名气大振,被尊称“贡菊”。

贡菊历来被当作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并出口东南亚。

“徽州贡菊”的制作十分讲究,鲜菊采下后,先用竹簟阴置晾干,然后用炭火悉心烘烤,成品后的贡菊以朵大色白者为佳。“徽州贡菊”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能,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症。

用它调配其它药物可以制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药和菊花晶等饮料。“徽州贡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饮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净五脏,排毒健身”,起到延寿美容的作用。饮用过的菊花晒干后充作枕芯,使人清凉降火,明目醒脑

七.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墨

徽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得名,绩溪为其主要产地。徽墨享有"落纸加深,万载存真"之誉。具有色泽黑润,入纸不晕,历久不褪色、馨香浓郁、防腐防蛀、造型美观、装潢典雅等特色,为书画家必备佳品,虽历史悠久自南唐,盛于两宋、明、清。原料名贵,工艺精细、品质优良,为历代贡品。

“胡开文”自清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一七八二年)由绩溪人胡天注创造始以来,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一九一0年胡氏精心制作的“苍佩室”牌,“地球墨” 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绩溪胡开文徽墨厂的前身即“起首胡开文老店”由绩溪各字号胡开文墨庄和作坊公私合营组成。98年县书画油烟材料厂和县胡开文徽墨厂合并后,具有从炼烟到制墨成品一体化系统。全厂设有炼烟、制墨、雕模、晾墨、打磨、描金等十多个生产工序和一个设备齐全的油烟材料和墨锭理化检测中心。高级油烟(即高档墨和高档墨汁的最佳原料)采用海拔600米以上的桐子(油)和松脂及名贵药材作原料(无化学成份对人体绝无侵害)。采用了传统的炼烟工艺,继承和发扬胡开文传统的“灯盏炼烟”技术的精髓,结合最新技术,使油烟的品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是目前国内专业的炼烟生产厂家。我厂拥有明清以来名家创作的珍贵墨模八干余付,一千多个品种,产品经国家商标局注册商标“苍佩室”“ 胡氏”,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七年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胡氏系列产品选料严格、精工细作、技术精湛,采用纯油烟、天然麝香等16种珍贵药材精制而成,有着优良的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暇,落纸如漆,润泽生光,藏久愈佳,不裂干燥等特点,是书画必不可少的工艺美术品。98年又开发了纯油烟胡氏系列“胡氏油烟墨”、“胡开文宝墨”、“胡开文书画墨”、“中国书画墨”等产品,使徽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八.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桃脂烧肉

【菜名】徽州桃脂烧肉

【原料】

桃脂…250克, 猪五花肉…500克, 葱结…15克, 白糖…5克, 酱油…10克, 姜片…10克, 精盐…2克, 猪油…15克

【制作过程】

1. 将桃脂洗净,用温热水泡软,取出沥干,剥去外皮。

2. 将猪五花肉洗净,切成两厘米见面方的肉丁备用。

3. 锅放火上,下猪汕烧至七成热,放入肉丁略炒,下酱油再炒上色,入水稍没过肉,用大火烧开,再加入葱、姜、盐、糖,改用小火烧至肉熟时,投入桃脂,改用大火继续烧一下,出锅盛入盘内即成。

注意:

1. 选用不带皮的五花肉,以肥瘦相间,层次分明为止。

2. 炒内丁时,视期、其外表收缩,瘦肉变白时,再入酱油炒上色。

3. 烧内时,锅要加盖,水不可过多,待汁少肉熟时,再加入桃脂,敞开锅,大火烧一会, 这样烧出的菜,桃脂不易化,肉味又佳,汁量正好,是此菜的制作关键。

【特点】

1. 桃脂又名胶,生于桃树上,质地绵软,半透明,营养丰富。

2. 此菜从制法到口味,类似于北方的红烧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佳肴美味之一。在徽州地区广泛流传。后来,被菜馆嗵收了上了筵席。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民间做法,深受广大民众的推宠,大能解馋。

3. 菜品肉色红润,酥而不腻,桃脂绵软嚼有桃香。

九.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红薯丸子

红薯丸子是许多宜春人家里的传统小零食。用蒸熟的红薯去皮压成泥,加上适量糯米粉后搓成可爱的小丸子,最后用油炸定型。金黄色的丸子薯香扑鼻,引人口水,外脆内软不粘牙,一口一个,那味道让人留恋!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徽州炒面

炒面采用徽式传统的座杠刀切面,比机器压面味道好,皮质柔润、爽滑、韧性大。配以半瘦肉、熟冬笋、开洋、水发香菇、精盐、味精、酱油、猪油、黄酒、蒜叶等佐料。炒成后,色泽翠黄,金丝缕缕,鲜香扑鼻,柔软润滑。既是宴席上的点心,又能随菜上桌。

安徽特产特别松软的麦芽糖安徽特产芝麻馅麦芽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