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高原土特产 版纳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7 01:26:31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约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口径约为6厘米,长25厘米左右,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紧,边装、边烤,边舂,直到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离炭火约40厘米的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

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甜的特点。傣族群众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蕉叶蒸鸡

是傣族的传统佳肴,肉嫩鲜美,香辣可口。制作方法: 把宰好的整鸡洗净,放到砧板上用刀背轻捶,然后放上葱、 芫荽、辣椒、野花椒、盐等佐料,腌制半小时,再用芭蕉叶 包好,放到木甑里蒸熟即可。( 西双版纳)

三. 西藏 林芝 米林县 高原灵芝草

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米林县境内,雨量适宜、气候温暖。在郁郁葱葱的青冈林下,为薄土覆盖的枯树根上,可发现形态奇特、色泽别致的一种药用真菌——灵芝草。

自古以来,灵芝就作为珍贵药材面而闻名上外。据目前临床实践及有关报道,灵芝具有滋补、强壮、益气宁神、健活胃、养肝解毒等作用。它对神经衰弱、失眠、慢性气管炎、冠心病、慢性肝炎、肾炎等多种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一些医疗科研单位在研究防治高原适应不全症的药物时发现,灵芝对防治高原适应不全症亦颇有效。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毫糯索

毫糯索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历新年时做吃的,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其做法是:将石梓花晒干、磨细,又将糯米泡软、磨细,压成干浆,然后将石梓花与糯米干浆、红糖、芝麻、花生等拌拢,用芭蕉叶逐个包成长方形的小包,最后放在甑子里蒸熟即成。这种粑粑味道香甜,非常可口。( 西双版纳)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普洱茶

景洪普洱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

普洱茶已驰名中外,但您知道吗?普洱茶的故乡在版纳,在景洪。《滇海虞衡志》中写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攸乐即今景洪基诺山乡。只因当时普洱是茶叶的一个集散地而得名普洱茶。

在景洪、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有的树龄已年逾千年,主干树围达3.8米,树高34米,使茶坛震惊。除野生大茶树外,还发现了树龄达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此树主干直径达1.38米,树高仅5.5米。当地哈伲族茶农称其为“沙归八玛”。栽培型“茶树王”的发现,说明当地植茶历史的悠久。

“云雾山0好茶”,景洪的茶叶,以味酽、质优而闻名,史书记载:“倚邦,蛮专茶叶较胜”,而被清廷规定将其列为贡茶。六大茶山每年上缴的贡茶达6.6万斤,既得“京师尤重之”,又受客商欢迎,因此方有“入山作茶者十万人”之众。如今景洪的茶叶种植已遍布全市各乡镇,千山万谷之中处处都有茶园,面积达 万亩,年产茶叶 万担。已成为景洪的又一支柱产业。市内不仅有大渡岗茶厂著名型茶厂,主产茶乡镇也建立了一批精制和初制厂。使您不仅可以品尝传统名茶——普洱茶,还可品尝新研制出来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版纳银峰等名茶。茶乡一定会让您“品尽古今版纳茗,带走茶农一片心”。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蟹肉圆子

哈尼人叫“爱开加勒”。做法是:将螃蟹洗净去硬壳、杂物,与苤菜根一齐舂细,洒上少许清水并加盐、辣椒面拌匀,用手搓成姆指大小的肉丸子,放进沸腾的锅内煮熟。此为宴席不可少的菜肴。(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南药

&nbps;&nbps;&nbps;&nbps;景洪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高温多湿和冬无严寒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药物的生长。“ 进山摔一跤、坐倒三棵药 ”形象地说明了景洪药用植物的丰富。现全市种有阳春砂仁、白豆蔻等南药38118万亩。( 景洪)

南药,原指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所产的药材。西双版纳由于气候条件优越,有南药的异种、缘种生长,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生长着缩砂蜜、安息香、云南萝芙木、千年健、蔓京子、使君子、重楼、琥珀等几十种药材。有些药物虽然与传统南药不是同种,但药效与南药相同,也归属于南药类型。解放以后,为解决南药严重不足的困难,西双版纳在国家的扶持和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南药生产,使许多外引南药在西双版纳扎根。全州3个市县中,有一市一县被列为云南省药材生产基地县,全州的南药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多公顷,成为小有名气的南药之乡。

砂仁,是西双版纳生产的主要南药。这种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具有行气、健胃、消食等效用。中医用于医治胃腹胀痛、恶心呕吐、肠炎、痢疾。民间以嚼食或泡酒医治胃肠疾患。这种药材可种植的地域十分有限,但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却有利于砂仁的生长。据药材部门50年代中期调查,全州有野生砂仁733公顷,有产面积340多公顷,年产量达5200多千克。西双版纳的野生砂仁,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部门进行植物和生物检验、鉴定,药品质量上乘,为药材公司收购。

由于西双版纳具有发展砂仁生产的条件,医科院药植所和药材部门,从60年代中期便开始有计划地引种品质最佳的阳春砂仁,经试种获得成功后,在景洪市、勐腊县大面积推广。全州砂仁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公顷,产量已占全国砂仁产量的20%~25%。西双版纳引种的阳春砂仁,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性能、品质与原产地相同。

爪哇白豆蔻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消食健胃作用,主治吐逆反胃、腹账、呕吐。西双版纳从70年代引种成功,每株每年可分生植株15株左右,自然结实率一般为20%~40%,最高可达70%,在自然状态下,每公顷可产225千克。全州已广种植200多公顷,部分白豆蔻已开花结实,现有产量约3000千克左右。目前的引种面积,位居全国榜首。

萝芙木,西双版纳傣语称为“麻三端”,原有野生种。萝芙木根有镇静、降血压、活血镇痛作用。用下于治疗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症,是提取“利血平”“和寿比南山”的原料。西双版纳虽有野生萝芙木,但藏量有限。因此,医科院药植所于60年代开始引种催叶萝芙木,中国萝芙木、印度萝芙木等十多种萝芙木属植物。引种成功的催萝芙木中利血平含量高达0.1%,位居国内引种地之首,已用于制成“降压灵”投放市场,首批出口阿尔巴尼亚。

此外,西双版纳生产的南药,还有儿茶、槟榔、檀香、肉桂、益智仁、洋苏木、胖大海、千年健、千张纸、丁香、芦荟、柯子、毕拨、血竭、马钱子、南天仙子、雅胆子等。除南药外,西双版纳还有众多的民族医药。据本州医药卫生部门调查公傣药便有1208种,已收集编入《西双版纳傣药志》内300多种,其中有8种已收入《中国药典》、有24种收入《云南药品标准》。植物王国中的三桠苦、美登木、八角香兰等都是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植物。在各个景点,还可以看到袋装医治肾病的肾茶和具有“南方人参”的绞股蓝,任凭游人选购。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沱茶

云南沱茶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茶,沱茶现由云南下关茶厂生产,属紧压茶类,又名“下关沦茶”。其形如倒置的碗状,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精制成沱茶,有外形美观,紧压成团,沉实优雅。其色褐红,汤色明亮,滋味醇和,芳香绵长。另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的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浓甘甜等特点。

九. 青海省 海南 同德县 青藏高原牦牛

青藏高原牦牛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

主要特性: 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千克,最大驮重为304千克。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竹筒煮肉

竹筒煮肉是以新鲜竹子为锅具,煮猪蹄、排骨、鸡、鱼和其他汤菜。烹饪时,砍下一段直径约10厘米,长约40厘米的新鲜竹节,用水冲洗干净,将拟煮的猪蹄、排骨、鸡、鱼收拾干净,砍成小块,分别装入竹筒,加水后排在火塘上慢慢煮熬至熟,加食盐、味精煮扒烂,倒入碗内供食。用竹筒煮制的猪蹄,排骨和鸡、汤色清纯,肉味鲜美,带有一股青竹清香,具有特殊的风味。用竹筒煮的南瓜尖汤,仅加点食盐,其味便鲜美异常。( 西双版纳)
版纳十大特产有哪些版纳本地能带走的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