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的特产水果是什么水果 正宁的特产水果是什么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8 22:19:07

一.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庆阳黄花菜

庆阳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阳黄花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受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庆阳所产的黄花菜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抓一把捏成团,手感柔软且有弹性,松手后每根黄花菜又能很快伸展开。有爽快的清香气,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品质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外经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和欧美。

黄花菜,古称“忘忧草”、“萱草”,又因其花蕾形似金针状,又名“金针菜”。人们喜爱黄花菜的秀丽,但更重视黄花菜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500克干花蕾中,含糖3克,蛋白质70.5毫克,脂肪2克,钙23.5毫克,磷86.5毫克,铁82.5毫克,还含有有益于人体的多种维生素,所以,黄花菜和香菇、木耳、发菜一起被甘肃人民列为名菜佳肴。甘肃人常把黄花菜与肉丝、鸡蛋、菠菜炒成人们喜爱的“木樨肉”;用黄花菜烧肉、煨鸡、炖鸭、炒豆腐,其味鲜美,独具风味。

“没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真金。”这是前人对黄花菜的真切赞美。

黄花菜,学名萱草,为百合科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其叶、根、茎、花均可入药。味甘性平,有养血、平肝、镇静、安脑的功效。《本草纲目》云:烹食可以适口,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故以萱名。”李时珍也提出了“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草乃其中之一”的说法。《本草纲目》载,萱草“性味甘凉,无毒、解烦热、利胸膈,安五脏,煮食治小便赤涩。”有止血,通乳,利尿之功效。民间常以黄花加白糖,煎水饮,治小便赤涩;黄花加藕节煎汤饮,治衄血、咯血也有明显疗效。

据现代科学分析,黄花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而其中蛋白质、糖类、钙、铁和硫胺素的含量名列蔬菜前茅,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还多2倍。黄花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炎、水肿患者均有治疗作用。

经常适量食用黄花菜,对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益处。如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经常吃些黄花菜,既能健胃补脾,又能润肠通便,还可养血安神,且无副作用。据载,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汤”即以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共同烹调,为营养成分完备的补血、养血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但值得注意的是,鲜黄花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参与人体代谢过程中生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氧化二秋水仙碱对人体呼吸道,胃肠有强烈的刺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胃痛、腹泻,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血尿症。

因此,采摘的鲜黄花不宜直接食用,应先将黄花蒸熟、晾干,以备烹调莱肴。

甘肃庆阳,是久负盛名的黄花菜之乡。每年夏令花朵盛开,塬上塬,杏黄色、桔黄色、米黄色、金黄色、绿黄色、金橙色的花朵流光溢彩,亭亭孤秀,高雅洁美,使路人都叹为观止。宋代诗人苏东坡赞叹之余写下了:“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的动人诗句。

黄花菜在我国栽种区域极广,但其中尤以庆阳黄花菜质量列诸产区之首。有“西北特级金针菜”之誉。庆阳黄花菜之所以如此著名,这与当地的水土和栽培技术有关。庆阳地处甘肃东部、境内丘陵起伏,塬坝纵横,土质肥沃,雨量适中,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黄花菜生长。

黄花菜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庆阳黄花大多属重瓣,叶片宽厚,花大瓣肥,采摘一般掌握在开花前1至2小时为宜,标准是花蕾充分发育,花嘴不裂,颜色呈淡黄。采摘时动作要轻巧,避免碰伤花苔和小花,做到轻摘不带梗,轻放不损花,浅装不裂花,快运保质量;采摘来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免花蕾放得过久而自行开裂,影响质量。

蒸后的黄花菜不能马上曝晒。晴天经过两天晾晒后,用手紧握干莱少许,松手后仍能自然撒开为适度。如果蒸后遇到雨天,则必须烘干,否则极易腐烂;黄花菜干制后,可按一、二、三级分装。以色泽金黄,条干均匀,无蛀虫,无霉变,无青条,无带柄杂质,无黑条,开花少的为最好。

庆阳黄花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关于“庆阳黄花菜”地理范围界定的函》(平政函[2004]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庆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2711900公顷,海拔860-1760米。庆阳黄花菜主产区界于东经106°24′-108°42′,北纬36°14′-37°09′之间,包括庆城县15个乡镇122个村,西峰区7个乡镇94个村,镇原县的19个乡镇227个村,宁县的18个乡镇64个村,合水县的12个乡镇79个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垆土和黄绵土,pH值7-8,黄花菜栽植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川塬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水文情况:区域内农业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为雨养农业区。一部分川台地可实行灌溉,山、塬区多采用全膜覆盖、松土等农业措施和集雨节灌等措施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3)气候情况:庆阳市属温带大陆季风型气候,介于半干旱半湿润之间,年平均气温7.8-9.6℃,年平均降水量535毫米,无霜期169天,年平均日照数2442.9小时。

(4)人文历史情况:黄花菜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性食用花卉蔬菜。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属约有14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少数散见于欧洲。中国有11个种,地方品种较多,唯独中国生产黄花菜,欧美多栽培观赏性萱草。

据原庆阳地区行署科技处田均《金针史话》考证:我国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者距今约2700年,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诗经•卫风•伯兮》篇。黄花菜群众叫金针菜,因其味美醇香似菇肉,色黄亮丽形似针而得名。古时文人雅士多称忘忧草、宜男草,而《本草纲目》始名黄花菜。它集名花、美食、良药、稀特佳蔬于一身而号称中国最古老的“园菜”,也是中国的母亲节日之花。如明朝李梦阳诗:“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蟠桃结子三千岁,萱草花开八百春。”古代典籍如《诗经》、《说文》、《本草纲目》、《救荒本草》、《农政全书》等多有记述。汉代李陵诗:“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唐孟郊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唐朝白居易诗:“杜康能解酒,萱草亦忘忧。”就是典型名诗句。

中国现在传统栽植黄花菜的主产区首推甘肃省庆阳市,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品质之优、加工之良、科研促进产业优势等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现种植黄花菜42096公顷,2005年庆阳市推出“六个百万”强农富民工程,“十一五”规划发展66670公顷,庆阳黄花菜,这在全国各主产区也属罕见。据原《庆阳县志》记载,在周祖农耕暨医祖岐伯文化发祥地,庆阳黄花菜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利用史,可上溯到秦汉之先。自古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周祖故里金针黄,岐伯桑梓黄花香”之说。

庆阳黄花菜的主栽生态优势品种为马兰黄花,陇东学院1994年曾在全国各地征集黄花菜品种33个,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甄别去除同种异名外,共有25个不同品种。经品比试验和营养成分测定得出结论,在各项综合指标上,都没有赶上本地自然传承了2500多年的马兰黄花菜品种。2000年,庆城县黄花菜研究所又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湖南祁东引进白花和冲里花,从山西大同引进大同黄花,并与马兰黄花参比开展引种品比试验研究,再一次确定了马兰黄花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栽生态优势种地位。

庆阳黄花菜为中外驰名的名优历史,以高糖量较高和营养丰富、条长肉厚和久煮不烂,独特的黄土高原无污染原产地“无公害化生产”与“洁净化加工包装”技术三大特点走俏国内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世纪70-80年代庆阳黄花菜产业开发潮涌陇东,原庆阳地区行署发文设立了庆阳地区黄花菜研究所。庆阳黄花菜以其高含糖量和条长肉厚等指标均超过国标GB7949-87,在全国商业供销外贸系统开展的土展评中,庆阳“蓓蕾”黄花菜荣获“西北特级金针菜”称号。1992年庆阳县黄花菜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全国最高奖项)。2000年西部大开发,庆城县(原庆阳县)成立了黄花菜研究所,又推动了新一轮特色产业开发热潮。近年来,先后研究推广了采用棚膜晒蒸法,生产的糖分表渗而会软性好的“蒸馏脱水传统菜”;采用远红外干制、太阳能利用控制并匹配热风炉联动烘烤干制的内干型“蒸发脱水保香菜”等。实现了黄花菜干制加工的无污染,与传统技术相比成本更低,品质更优,售价更高,更走俏市场。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三.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宫河大葱

每到瓜果飘香、丰收在望的秋季,正宁县宫河镇乡间的道路上奔驰着满载大葱的大小车辆,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阵风儿吹过,葱香沁脾,令人陶醉。看到乡间大葱丰收的景象,使人不由地想到葱的种种好处来。

《中华字典》对“葱”的解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茎有辣味,是普通的蔬菜和调味品。”这也符合俗语“葱辣鼻子,蒜辣嘴,只有辣椒辣得美”的说法,正好说明葱是蔬菜,葱是辣的。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葱”的解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筒形,中间空,鳞茎圆柱形,开小白花,种子黑色,是普通蔬菜或调味品。”也就是说葱叶圆而长,中间是空的。葱颈(本地叫葱腹,也就是埋在地下的部分)是圆柱形,为白色。当地人认为栽葱时,葱行的渠掏得越深,上土(也叫夹土)次数越多,葱颈就越粗越长。

《辞海》1977年版本对“葱”的解释为:“植物名,葱类的总称。有大葱、分葱、细香葱等。一般也专指大葱。葱类植物富含糖分、矿物质、维生素及蒜素,可作蔬菜及药用。”在这项词义中增加了葱富有营养的成分。葱嫩时连叶带颈均可吃;葱长成时,叶黄了不能吃,只能吃颈部。本地人觉得葱生吃过瘾,每临饿了,剥一根又长又粗的葱,拿一个馍,吃一口馍,咬一口葱,吃得津津有味,使观者涎水欲滴,饥不能忍,吃者言说口至美了。如果每顿饭有一道蒜、葱、辣椒合成的“三大王”菜,更能增加餐者的食欲。

看来葱的妙处难尽其详。宫河镇的大葱除有以上所言特点而外,还可以总结为:茎粗肉厚,辛辣脆香,炒汤飘浮不沉,久煮不烂,久藏不干,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调味品,固而在各类蔬菜中,倍受人们青睐。

宫河镇的大葱产地主要在彭姚川。彭姚川在四郎河畔,川台地少,山地多,而山地土质好,葱偏偏喜阴湿洼地,所以山地栽葱,两者相宜,占尽天机。世人言凡物都有生存环境,就看怎样结合最完美,宫河大葱就是结合最好的范例。彭姚川人们栽葱时,先是平整小畦子,把畦子四周堵高,内面搞得平平整整,上足农家肥,把葱籽均匀而又稠密地撒在里面,然后拿薄塑料拱上,这叫“漫葱娃子”。按时放风、浇水,等小葱长到三四寸时,即行移栽。移栽要扒葱行子,葱行子因地形而定,行距要规则,这样才利于上土,看起来也美观。特别在夏天,站在葱田张望,只见绿油油的一片,用当地话说“页(xu?)是行子,顺是样子”。这也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人们忙时挥汗于田,闲时徜徉其中,其乐无穷,其情惬然。到了收获季节,葱农整天整晌小心翼翼地挖葱,惟恐把葱挖断,影响产量和销售。挖下的葱搬到房前屋后晾晒,晾晒好后再进行分级绑把。绑把久了,熟能生巧,随便捏几根葱绑起来,你再秤秤,每把葱重量相差无几。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在荫凉处,待价而卖。有人曾看到彭姚川葱如此青郁茂盛而又耐吃,曾试移他地栽植,抑或技术,抑或水土,滋味总不那么地道。

四.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水果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七.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大葱

正宁大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宁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人文初祖黄帝的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就是正宁东部的子午岭,《史记五帝东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地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因此,黄帝活动于正宁子午岭,葬于子午岭桥山,这足以证明初帝的教人农耕贡献之地在正宁,所以正宁人农耕生涯应为最早。 葱在正宁栽培历史悠久,虽无详载,但按菜肴推断,远可至周秦时,近可在秦汉。在义渠戎时期,正宁就有黍、菽等作物栽植,炒面堪称一绝。据《甘肃赋志》载,秦汉时馒头和各种面条食品就已盛行,按照正宁和子午岭人习俗,有面条、就有调配品,如盐、辣、小炒(葱或韭)调配品。 在周秦时就腌菜,它是正宁人偏喜食菜,是古时先民储存冬菜习惯的遗留。腌制菜有韭菜、白菜、包菜(甘蓝)、萝卜、蒜、辣子,但无葱记载,据这些植物栽植推断,定有葱的栽培,因葱不是腌制菜,只是干藏或调味菜。按正宁人各处宴席看,虽有丰盛的各种菜肴,但每有几碟咸菜。凡有面条,总有几碟盐、辣、葱或小炒。不用说猪、鸡、鱼肉菜肴总需葱做副料搭配烹饪。生菜:原于民族社会的采集生活,它不用烹煮,生用。在明代夏季生切凉拌萝卜、辣椒、葱号称“三大王”,菜肴中葱蘸浆、小葱拌豆腐已为宴席。宋时范仲俺在华池阵守西夏时,在《苏幕遮范仲俺》词里面称赞大葱:“灵武台,箫关道,寒风瑟瑟,伤别庆州揖。巴陵渡口错交臂,岳楼关,更是无缘遇。江州城,白道逢,古邑把酒,玉博醉子京。藉宫河葱氽鲈鱼,调南北鱼味,籍慰老泪倾。” 葱不仅在生活中有不可缺少调味菜和单独菜,而且古人早已将它引用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中,也引用在中药中。婚俗中,女方父母要给女儿几根葱和一盘大枣。葱象征一世聪明,枣象征早熟早生贵子的暗示。葬礼中,逝人一手拿葱,一手拿馒头,象征儿女对亡者的嘱咐,步入黄泉之道,不受饥,随身带干粮之意。在医学中,人们用葱和生姜制汤,医治感冒,用葱根配其它草药医疗小儿积食,葱在中医上用途甚广,主要是通脾、通肺、通窍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葱赞美人物较多,如窈窕淑女指细如葱根等等。

“正宁大葱”是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其特点是:其葱白嫩长、营养丰富、含有较多蛋白质、维生素,硫、磷、铁等多种无机盐。炒汤漂而不沉、香味浓烈、耐贮藏耐运输等特点享誉省内外,是绝佳的调料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品种以三叶齐、掖辐1号、中华巨葱为主。2004年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宫河”牌大葱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商标注册,并获西部交易会金奖。

正宁大葱的葱白(假茎)质地细密,柔嫩洁白,营养丰富,辛辣芳香,不易抽苔和分蘖,耐贮藏运输,延长供应,可鲜食、生食。

大葱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及丙种维生素、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大葱的组织中含有白色油脂性的液体一硫化丙烯((CH2CHCH2)2S)和大蒜素。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的功效,也是解腥味的佳品。中医医药上很早就利用葱韭蒜提取制剂,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大葱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有通乳、利尿、治疗便秘等功效。

地域范围

正宁县位于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与陕西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旬邑县、西南与彬县相邻,西邻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本省宁县接壤。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为1319.5平方公里。正宁大葱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正宁县内包括宫河镇、周家乡、榆林子镇、永正乡、山河镇、西坡乡、永和镇、湫头乡、五顷塬乡、三嘉乡10个乡镇所辖58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以山地为主,面积4000公顷,目前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4.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正宁大葱葱白直长、辛辣脆香、久煮不烂、久藏不干、炒汤飘浮不沉。 一般株高150cm,葱白长50cm,径粗2-3cm。单株重0.5千克上下;丰产单株重的可达1.5千克,株高200cm,葱白长60cm,葱叶色鲜绿,质地脆嫩,落地即断,,嚼之无丝,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正宁大葱古代又名菜白、鹿胎和事草,栽培历史1000多年。大葱中含有丰富的糖浆、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大葱组织中含有白色油脂性液体——硫化丙烯和大葱素,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的功效。另外医药上利用大葱提取制剂,可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有通乳、利尿、治疗便秘等功效。 (3)安全要求:正宁大葱的生产和经营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大葱生产严格执行甘肃地方标准《正宁大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正宁大葱检验执行甘肃地方标准《农产品检验规程》;大葱质量必须达到甘肃地方标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指标要求。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九.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水果凉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应时水果琳琅满目,潮州柑更是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从内容到包装都很有特色。此外,全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几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十.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簸箕

簸箕

手工簸箕是正宁县一个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优产品,数百年来传承不息,为人称道。

这个盛产手工簸箕的地方就是周家乡核桃峪村。该村以杨姓为主,约有300来户、1400多口人。其编织簸箕的手艺是杨姓祖上在公元1489年由山西曲沃县侯马乡移民时带来的,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核桃峪簸箕之所以著名,正因为它有其独到之处。

正宁最出名的土特产正宁土特产有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