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特产乳山火烧 乳山四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2 04:09:44

一. 山东省 威海 荣成市 威海清汤

海美食中汤类分海参汤、三鲜汤、鱼腐汤、鸡丝汤等多种,其中以鱼腐汤最负盛名,俗称威海清汤。将牙片鱼肉剁成肉泥,加调味品制成小丸,清水煮熟放在备有香菜的碗内,再把已制好的清汤调好口味冲入碗中,白丸浮上,清澈见底,鲜嫩无比。一般30元左右一碗。

二. 天津市 河西区 杜称奇火烧

津门风味小吃。制作时先用大葱、大茴和食油一起烧开,去掉食油中异味,再合酥,味道纯正、清香。豆馅选用优质红小豆,红糖先过筛去掉杂质,将糖熬至能拨丝时方才下馅反复翻炒,直到水分基本蒸发掉,做出的豆馅看上去油亮,吃起来沙甜可口。面粉上屉蒸熟过箩,与香油合成酥面,揉匀,擀成扇形,包上豆馅,放木模内成型。正面刷香油,烙烧。特点是外层焦酥,里层软嫩,馅心细腻,口感醇香。

杜称奇火烧,因其创始人的姓名而得名,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1922年,杜称奇夫妇两人在天津南门西鱼市姚家下厂以一张小案子卖蒸食、火烧为主。他烙火烧有个绝招,就是用大葱和大茴香先把油炼制一下,然后再合酥。这一招儿,使他烙的火烧味道分外纯正、清香。因此,很多人想吃火烧都买他的。由于杜称奇刻意经营,使他的业务不断扩大,由支案设摊改为租用店铺,并挂起了“杜称奇“三个大字招牌,由此他的火烧就更有名气了。 解放后,杜称奇的品种进一步翻新花样,烙出红果馅、豆馅、甜咸等火烧。50年代初,京剧大师梅兰芳来津时,也慕名派人买了杜称奇火烧,品尝之后大加赞扬,后来杜称奇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家传技艺。南市食品街建成后,特邀请了杜称奇的儿子杜茂,以及杜称奇新传技艺的三个弟子周荣先、段玉起、刘运起进食品街开设了分店,使更多的中外宾客尝到这一传统小吃。其层次多而薄,外型厚,外焦里嫩,内含油份,香、甜、酥、脆。品种分为什锦、豆馅、甜咸、红果、玫瑰五种馅心,颇受群众欢迎,堪称津城烤烙佳品。



下面介绍的是什锦馅火烧。



原料:



(制十个)上白面粉—一斤 桔丁—一钱五分 绵白糖——二两五钱 瓜条—一钱五分 核桃仁—一线五分 青梅—一钱五分 瓜子仁—一钱五分 桂花—一钱五分 熟芝麻—一线五分 芝麻油——二两



制法:



1.将上白面粉(三两)与芝麻油(一两五钱)拌成油酥面。再将上白面粉(五两)放入盘内,加清水二两五钱和成不软不硬的水面团,蒙上湿布,饧十分钟。



2.将核桃仁、瓜子仁、熟芝麻、桔丁、瓜条、青梅用刀剁碎。置于盘内,拌入绵白糖、桂花.再将芝麻油(一钱)淋人,拌匀成陷。



3.将饧好的水面团放在刷有芝麻油的案板上揉匀,摁扁,擀成长一尺二寸、一端宽三寸五分的扇形面片(面片的右半边厚一分,左半边厚三分)。擀好后先在右半边面皮上油酥(一两),从右向左顺长卷至一半(随卷随抻)再将左半边面皮擀至一分薄厚.抹上油酥面(二两),继续卷好(随卷随抻)。卷好后,将卷横过来,抻成直径一寸的长卷,揪十个面剂。



4.将面剂逐一摁扁,包上什锦馅(三钱六分),收好口。然后,接口处前上放进圆形木模内,略摁一下,嗑出,在正面刷上芝麻油。



5.将铛置于温火上,抹上芝麻油,把生生坯正面朝下放在铛上,背面刷上芝麻油。待正面烙呈金黄色时,翻个,在正面刷芝麻油。视背面也烙呈金黄色时、再翻个,在背面再刷一次油。见火烧鼓起时,将其进炉烤两分钟。最后,见火烧周围发白、更加鼓起时,出炉即成。



特点:



厚约匕八分,外层焦酥,里层软嫩,馅心香甜,含有多种果料,老幼皆宜。

三. 江苏省 南京市 浦口区 油火烧

[油火烧]:油火烧就是煎油饼。在抗日战争前,桥林来了一位北方王师傅,为了谋生就在桥林街头,摆摊设点,经营北方面食。他的手艺好,面食人人喜爱,其中以火烤油饼为最好,人称之为“火烧”。后来他专做“火烧”,在选料、配料、火侯、做工诸方面非常精细,烤出来的“火烧”,既香又脆,使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四.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日庄火烧

日庄火烧是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日庄镇的。莱西日庄火烧产地仅存于日庄镇五子埠后村,纯手工制作,工艺考究,割五瓣形如梅花,制作工艺独特,烘、烤而成。是该地区独有的一种民俗小吃。

日庄火烧是山东青岛市莱西日庄五子埠后村独有的,以玉米棒芯作为火源,将硬面做的火烧烘干烤熟,并用刀割为五瓣,形如梅花,又名割瓣火烧、梅花火烧;有甜味和原味两种口味。千旧时加工过程多以一家一户夫妻搭档,丈夫烧火,妻子制作,纯手工凭经验判断成色,火旺则焦,火虚则生,色相生熟尽在经验与手艺,属民间独特工艺,因此无法产业化生产。因本村属于日庄镇,又名日庄火烧,连续两年被评为莱西十大名吃,2009年被评为青岛市地方名吃。该村村里现有多家加工户,渐成弘扬之势。

日庄火烧的吃法多样,有过油火烧、羊汤泡火烧、蛋烩火烧等,各种吃法令人百吃不厌。

五.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火烧锅烙子

【火烧锅烙子】

将发酵的面团加陪面擀制成碗口大小的饼状,下鏊锅烤制成半熟后放入灶坑内用带火的草木灰烧制,约一小时后取出。饼面焦黄壳脆,饼心酥松甜软,深受人们喜爱。农村大忙时节,农民为节省时间,不误农时,早晨下地前,常带上烤熟的锅烙子、咸菜、凉茶,中午,在地头就餐。江汉平原一带早有制作锅烙子的传统,且家家都能制作。相传三国时期,沙洋百姓就自发用锅烙子劳军,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六.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七.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乳山牡蛎

乳山牡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俗称 :"蚝",乳山人通常称之为"海蛎子"。双壳纲,牡蛎科。贝壳厚硬且形状多不规则,有近似圆形、三角形、长圆形、长形等。下壳(左壳) 较大且凹,附着他物;上壳(右壳)略小且平,掩覆如盖。牡蛎喜在浅海区栖息,固着在岩礁或其它附着物上。在乳山沿海的礁石上,野生牡蛎比比皆是,多为褶牡蛎和大连湾牡蛎。乳山牡蛎的养殖面积、产量、质量居全国首位。
牡蛎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贝类,鲜蛎软体(肉)中含蛋白质4.5%~4.7%,脂肪7%~10%,肝糖19%~38%,还有B族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在古罗马,人们把牡蛎称为"海上美味圣鱼";在欧洲,牡蛎被称为"海洋的玛娜"(上帝赐予的珍贵之物)"海洋的牛奶";在日本,牡蛎则被称为"根之源""海洋之超米"。牡蛎通常以鲜食为主,最常见的吃法是将牡蛎壳洗净,放在锅里蒸煮,熟后剥食,味道极为鲜美。牡蛎还可以直接放到火中烧熟食用,有清乾隆年间诗人刘储鲲《烧蛎诗》为证:"不用溉釜鬲,连壳付火燎。啖之清心脾,天然味更好。"牡蛎的食用方法还有软炸蛎黄、蛎黄炒鸡蛋、蛎子炖豆腐等。牡蛎又是可以生吃的贝类,乳山自古便有"生吃蛎子活吃虾"之说,沿海渔民经常在礁石上撬开牡蛎上壳,生食其肉。牡蛎还可以制成蚝油、罐头等。牡蛎肉含锌量极高,对男性健康非常有利,著名新兴药品金牡蛎,其主要成分即为牡蛎提取物。牡蛎壳亦可入药,性微寒、味咸,功能潜阳、固涩、化痰软坚,主治头晕、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及瘰疬等症。
乳山牡蛎养殖品种以太平洋牡蛎为主,采取筏式养殖方式。养殖区域主要分布于西至乳山口、东至浪暖口的开阔水域内。这一水域,潮流畅通,风浪较小,乳山河和黄垒河给其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饵料丰富,非常适合牡蛎筏式养殖。随着乳山市牡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乳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牡蛎之乡",开发的多个牡蛎产品不仅进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销售市场,而且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等15个国家,"乳山牡蛎"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牡蛎产业已成为乳山市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牡蛎养殖

牡蛎养殖是乳山的特色产业,但受传统习惯影响,以往乳山牡蛎养殖走的是“春播秋收”的路子。由于乳山湾外海岛屿少,夏季风浪较大,再加上夏季海水附着物多等原因,导致牡蛎成活率不高,产量较低,严重制约了牡蛎产业发展。

2000年,乳山市海洋渔业局技术人员在到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发出了牡蛎“秋播春收”的养殖技术。每年9月份采购外地牡蛎半成品回来开始养殖,11月到次年4月收获。这种养殖模式避开了夏季风浪,缩短了养殖周期,大大提高了牡蛎的成活率。目前这种养殖模式已经在乳山得到了全面推广。
据了解,今年乳山全市牡蛎养殖面积将达到30000亩,牡蛎产量突破20万吨,牡蛎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牡蛎产品2万吨,产值可达6亿元。

牡蛎身份证

得益于独特的海域条件和气候环境,乳山牡蛎个体大、肥度高、肉质好、味鲜美。2008年11月,“乳山牡蛎”正式获国家工商总局审批通过并公告,成为地理标志商标。
2010年1月19日上午,记者在乳山大有牡蛎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看到,10多名工人正在精心地往牡蛎箱上粘贴“乳山牡蛎”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防伪标签。该公司负责人郑忠臣告诉记者:“可别小瞧这小小的标签,一贴上它,牡蛎的价格能增长一倍。” 郑忠臣还告诉记者:“乳山牡蛎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价格大幅攀升,去年牡蛎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2元左右,如今涨到了2.4元。眼下春节将至,催货电话一天能接好多个,工人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凭借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这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目前乳山大有牡蛎有限公司已成功与沃尔玛、大润发两家超市进行了有效对接,不久,乳山牡蛎将直接进入两大超市。

牡蛎企业

乳山乳东牡蛎有限公司位于黄海北部沿海,乳山市银滩旅游渡假区东端,现有固定资产500万元,技术人员32名,职工300人,集育苗、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拥有3200立方水体育苗场一处,生产牡蛎苗、海参苗和各种鱼、虾、蟹苗种。 有3000亩浅海养殖场,年生产优质牡蛎4000吨,并兼有海参养殖和深水网箱养鱼。有标准厂房、单冻机等专用设备和国际国内权威部门认定的优质沙滤海水和淡水条件的牡蛎加工厂一处,年生产

各种规格的优质单冻牡蛎肉700吨和优质单冻半壳牡蛎200吨。
公司的宗旨是:“信誉第一,质量至上”,努力打造出“乳山牡蛎”的品牌,进入国际国内市场。

牡蛎环境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东邻文登市,西毗海洋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
乳山市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沿海有大小港湾12个。
乳山市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

有气候温和
、温差较小、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累年平均日照数为2635.5小时,累年平均气温11.6℃,累年平均降水量813毫米,累年平均气压1013百帕,累年平均无霜期为206天,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秋、冬季以北风、西

北风为主,春、夏季以南风、东南风或西南风为主,累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乳山市资源充足,物产丰富, 素
有“金岭银滩”的美誉, 是著名
的“水产之乡”、“水果之乡”和“黄金之乡”。

八.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威海刺参

威海刺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威海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威海刺参”产品产地范围为威海市辖区内的浅海海域及沿岸人造池塘,具体分布在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各沿海海区。

特定品质

“威海刺参”已成为具有特定产地范围、特定产品品质的商品名称,用于威海市的中、高档刺参产品。“威海刺参”地理标志商标所有权归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凡威海市区域内的海参养殖、加工、经销企业,均可申请使用,并同时获准“中国地理标志”标识的使用权。

文化典故

“威海刺参”地理标志商标,是由威海市政府授权,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从商标的设计论证到申请材料的准备、国家商标局的核准注册,共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商标的注册过程中,得到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小企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致使该商标在较短时间顺利通过国家商标局的注册程序。

威海野生刺参威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站山东省威海市境内沿海的基岩岬湾、沙坝-泻湖、海岛和海礁15米以内的野生刺参自然生长海区。北起双岛湾,东至成山头,南至苏山岛,西至乳山口。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

九.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火烧赤壁

曹操率军攻打东吴,直逼赤壁水域。吴军都督周瑜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针对曹军不习水战和曹操骄傲轻敌等弱点,决定实行火攻。周瑜命黄盖率领一队火船,内装引火之物,诈作粮船,皆插青龙牙旗,以投降为名,向曹军水寨进发。因曹操事先得到黄盖投降密报,不仅不防,而且还到水寨大船上观望黄盖来降。吴船贴进曹营,黄盖下令各船一齐点火,乘着东南大风,势如箭发,撞入曹营水寨,烧着曹军战船。这时曹军战船已被铁链锁住,无处逃脱。顿时火光冲天,满江通红。东吴各路船队趁势进攻,这时曹军大乱,死伤不计其数,曹操只得领着残兵仓皇逃跑。

原料:甲鱼1只约1000克,鱼糊250克,蟹黄30克,香菜1棵,葱、姜各10克。

调料:精盐、料酒各5克,味精3克,辣椒油30克,湿淀粉15克,熟白油30克,头汤50克。

制法:

1.把甲鱼宰杀后,放净血,用开水将甲鱼汆一下,刮去薄膜和黑皮,冲洗干净,从肚下开口,取出内脏,用盆盛上,放入葱、姜,加汤上笼蒸烂。

2.将鱼糊抹入青口壳内,点缀蟹黄、香菜叶,上笼蒸几分钟取出。

3.把蒸好的甲鱼放入小扒盘内,浇上辣椒油,周围摆上蒸好的鱼糊。

4.炒锅上火,放入头汤调味,勾流水芡,浇在鱼糊上。

十.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宋家猪蹄

宋家猪蹄是精选上好猪蹄做原料,经过洗涮、浸泡、煮沸、熏制、灭菌、真空包装等十几道工艺二十二种调料加工而成。

韩国风味、脱脂食品、真空包装、高温杀菌、食用方便、安全环保。

猪蹄是一种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脱脂),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食品,具有醇香适口,是一种聚朋下酒,宴席佐餐,馈赠亲友,旅游携带,老少皆宜的最佳食品。

配料:精选鲜冻猪蹄、食用盐、绵白糖、味精.

威海乳山市十大特产是什么乳山哪里买威海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