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当地特产小吃有哪些 甘肃临夏市 都有什么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2-02 03:45:51

一.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清真食品系列

作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临夏市,伊斯兰文化氛围浓郁,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严格按清真的规则要求操作加工的清真系列食品是市场上具有较高信誉和较强竞争力的金字品牌。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不仅销往西北各省区,而且销往上海、广州,出口到中东阿拉伯国家,目前全市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企业共有500多户,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其中,已发牌登记的清真餐饮企业近400户,牛羊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7户,清真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4户。我市的清真系列食品主要有清真肉制品、清真副食品、清真地方风味小吃三大类。

清真肉制品,是由阿訇和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屠宰加工,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教义规范,是所有穆斯林的放心食品,历来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全市年均屠宰牛羊30多万头(只),从事肉制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有清河源、康泰牛羊肉有限公司、雅克清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年加工肉制品6100多吨,肉制品运销兰州、西宁、拉萨、成都、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部分还出口到香港及中东阿拉伯等地区和国家。

清真副食品,是按伊斯兰教义规定,由专门人员进行生产加工的副食品。临夏市的清真副食品加工业历史悠久,工艺要求严格,产品质量上乘,广受各族群众的喜爱。目前,全市从事清真副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主要有什锦、协恒源、银河、丁泰等企业,产品有晶体冰糖、宜味醋、海比布系列奶糖、八宝茶等,这些产品在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十分畅销。

清真地方风味小吃,融清真食品和地方特色于一体,历来为少数民族和西北地区各族群众的喜受。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饮食习惯的同时,不断吸取和融合时代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名优风味小吃,主要有“河州包子”、“酿皮”、“东乡手抓”和“羊肉糊茄”等数十种,其中除“酿皮”、“荞麦凉粉”等小吃外,“东乡手抓羊肉”、“羊肉糊茄”等菜肴已成为各大清真餐厅的招牌菜,是全国清真菜系中的珍品。

二. 台湾省 云林县 天送小吃店

豆皮是将黄豆磨成浆,加水滚煮后,再将凝结于表面的薄膜层层筛取而得,常见的做法不外乎素豆包或切片炒肉丝,天送小吃店却将豆皮、笋丝、红罗卜、肉丝、鸭蛋酥等一起熬煮并加以勾芡,上桌前再滴上少许的乌醋,做成柔滑香甜的红烧豆枝焿,口味相当独特。( 云林县)

三.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四.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

五.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风味小吃

香格里拉风味小吃

六.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花卷馍馍

花卷馍馍:发白面加水与酵母发酵后,加碱水揉匀压成长条,以刀切块入笼蒸制的叫刀把子,将切块再经揉制的叫馒头。擀作面饼,卷入胡麻油、姜黄、苦豆粉、玫瑰花等佐料,切块或绾花蒸制的称油花卷儿。擀片烙成制的称起面馍馍。以起面作面皮,包入各类内馅、菜馅蒸熟,即为包子。

七.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河州发子面肠

发子面肠制作工艺与火腿有异曲同工之处,发子和面肠是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羊杂和面粉灌制而成,外部包装均用新鲜羊肠发子将新鲜羊心、羊肺、羊肉剁碎,拌以葱、油、调味品,撒以适量面粉,制成馅子,装入羊肥肠中,入火蒸好后,切段入盘。面肠以面粉为主料,配以调味品,灌入羊小肠中,放入蒸笼约蒸15分钟,中间须针刺泄气,以防破裂,熟后切段入盘。按临夏习惯,发子面肠为一道菜,盘底放面肠,上面放发子。放入辣椒油、蒜泥、味醋即可享用。发子色泽暗红,面肠通体白净,配以鲜红的辣椒油,色泽亮丽,风味独特。

八.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

九.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帐房小吃

牧民群众一年四季逐水草而迁移,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他们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风味特异的小吃。这些小吃不见于摊贩,不登餐厅的大雅之堂,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享受到那奇异的口味。它的品种繁多,制作方法别致新奇,吃法粗犷豪放,尤饶情趣。由于多食羊肉,在羊肠的吃法上就有不少花样。如氽灌肠就有五种: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肠;以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肠;填装切碎肝脏丁的叫肝肠等。灌注血肠时,拌入食盐,有的加点葱末,在开水锅中翻滚十余分钟,即可捞出切段而食。装肉肠的肉丁切得比较粗,并加盐、花椒粉、生姜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时肉嫩味鲜,不腻不塞牙,味道绝美。面肠以豆面为主(也有用白面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调以盐、姜粉,煮熟后切—段放在火上反复烘烤,等到皮黄脆硬时吃,馅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肠以肥腻见长;肝肠以嫩软取胜。五肠五味各有千秋,令人食后难忘。再说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于变成焦灰,扒出剥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末、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余味无穷。此外还有做法独特的水油饼,是把面擀成薄饼,先在开水锅中煮熟,涂抹上已拌匀的酥油、曲拉和糖的混合物,吃时柔软香甜;大米制的酥油蒸饭,是在洗净的大米中拌入酥油、蕨麻、红白糖放在碗中蒸熟,食时油香四溢,色彩斑烂;或将煮烂的蕨麻拌以酸奶或熬热的酥油,分别制成酸奶蕨麻和酥油蕨麻;青稞粉、蕨麻、酥油调匀蒸熟切块食用的蕨麻油糕等,不但是牧人虔诚待客的上品,也是典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吃法,是纯正的草原风味。( 西宁)

十.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临夏锅盔

临夏锅盔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临夏锅盔以发酵面粉为主料,按辅料葱油、糖等不同,可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

锅盔是临夏最常见的传统面点食品,它以发酵面粉为主料,按辅料葱油、糖等不同,可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制作锅盔技术性强,烤制方法独特。

制作时,先在发面中放入食用碱,边揉边加干面粉,反复多次,用手掐成面剂,揉成三角形抹上葱、油、香豆馅或糖馅,摊匀,卷后压扁擀成圆形,中间用特制小锤压窝。将做好的白锅盔放入特制的铁锅叫熬,两层锅下面均可成火,底锅放入面饼,待贴锅面黄皮脆后,取出放入二层平面锅上,旋转反复几次即可出锅。锅盔具有表皮黄脆,里瓤柔软,居家旅行,久放不变质,葱油香味存放十余天而不散的特点。

临夏的十大特产小吃临夏州的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